發車量僅為鼎盛時的1/50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適應變化提高核心競爭力

2021-02-07 中國上海門戶網站

  最近,市民成琳家裡來了幾個外地親戚,成琳和先生都在忙著迎接剛出生的寶寶,沒法帶親戚出去,怎樣才能讓他們玩得省心又放心?在向親友諮詢時,有朋友向成琳提到上海旅遊集散中心,說可以看看那裡是否還有開往周邊地區的班次。成琳的第一感覺則是疑惑:上海旅遊集散中心還在嗎?它的出發站點在哪?

  記者發現,成琳的疑惑並非個例。十多年前在市民遊客中紅極一時的上海旅遊集散中心,曾是上海本地及外地、外國遊客自上海出行周邊時的第一選擇。但現在,卻有很多人並不清楚它是否還存在,以及它的具體地址在哪裡。

  曾每天發車近400個班次

  1998年,作為當年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的上海旅遊集散中心正式成立,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5號大扶梯下和虹口足球場2號扶梯下設立了候車大廳。當時,旅遊集散中心開出的上海市內及周邊旅遊線路達40條,涉及約120個景點。這種大型「旅遊超市」,在當時的市面上絕無僅有,且因為是政府實事工程,很快受到了遊客的歡迎。創立沒多久,旅遊集散中心每天發車就達近400個班次,並培養了一大批「粉絲」。

  江東書院創始人韓可勝,就曾是旅遊集散中心的忠實「粉絲」之一。他告訴記者,旅遊集散中心創立時,他女兒兩三歲,已經可以自己走路。當時,他每兩個星期帶著家人參加旅遊集散中心的周邊遊線路,一日遊、兩日遊都有,前前後後跟著集散中心「走」了兩三年。

  「第一次好像是去浙西大峽谷,然後就是青山湖、南北湖、杭州、桐廬、周莊、南潯等,幾乎把蘇浙一帶的景點都走遍了。」韓可勝說,當時他和女兒非常享受這種旅行。不過,對於旅遊集散中心現在的情況,韓可勝也並不太了解。

  2010年後遊客明顯分流

  記者來到位於中山南二路2409號地下一層的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時,正是工作日13時30分。因為遊客出發的高峰集中在每天上午9時30分之前,下午時段的候車室和停車場都相當安靜。比起旅遊集散中心鼎盛時期全天候熱鬧的景象,這樣的安靜讓人不太適應。

  記者了解到,現在的旅遊集散中心已經一分為二,一是上海旅遊集散總站,承擔遊客出行業務併兼顧便民、惠民原則;二是上海旅遊公共服務中心,承擔遊客服務功能。

  如今的旅遊集散總站,與當年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在這裡工作了十多年的上海旅遊集散總站運營部下屬業務主管王莉君告訴記者,旅遊集散中心客流高峰大約在2005年到2006年。當時,僅僅在某個單一景點上,集散中心就能每天發出40輛—50輛大巴的遊客,有時甚至達到80輛—100輛車的班次,即為單個景點輸送的遊客量在1600人—4000人。這些遊客中,既有上海本地遊客,也有來自外地乃至日韓、歐美的遊客,年輕人也不少,其中包括眾多親子遊家庭。

  2010年後,上海旅遊集散總站的客流開始逐年萎縮。目前,集散總站單個景點每天發一班車,相當於鼎盛時期的1/50左右。所有線路每天出遊的總人數約200人—300人,不及原來單個景點發客量的零頭。

  「情況發生了很多變化。」上海旅遊集散總站副站長王磊說,當年旅遊集散中心成立時,地鐵、公交、高鐵都沒有現在這樣發達,私家車也還是奢侈品,多數人出遊只能選擇旅遊機構坐大巴出去。現在交通非常方便,很多年輕人和親子遊客選擇自助遊或者自駕遊。來旅遊集散總站的遊客,現在主要是50歲到80歲的中老年人。

  另一個對旅遊集散總站形成衝擊的因素,是2010年後上海湧現了眾多小型旅行社,開始在一日遊及周邊遊上爭奪市場,且機制更為靈活,遊客出現了明顯的分流。「尤其是微信出來後,有些『黃牛』直接承諾點對點上門接遊客,然後從購物點上收回成本,這些我們都不能做。」王磊說。

  此外,原來的上海旅遊集散中心於2013年搬到中山南二路2409號地下一層,這個信息不一定被所有人熟知,也令集散總站流失了部分遊客。

  休閒遊中,景點只是附帶?

  從外部因素看,今天的旅遊集散總站的確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不過,遊客的周邊出行需求其實一直非常旺盛,只不過轉移到了其它途徑上。

  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旅遊集散總站仍保留著一些純玩低價的周邊遊線路,目的地包括無錫惠山古鎮、蘇州大如意勝境、餘杭山溝溝、臨安天目大峽谷、湖州南潯古鎮等。因為價格親民且所用車輛較為舒適,仍然有一批中老年粉絲通過微信或者現場買票。

  而在更大範圍內,一些有資本支持的在線旅遊服務商不時推出「1元門票」「9元門票」等促銷政策,也令集散總站目前主要推行的「大巴+門票」組合出行失去了價格優勢。春秋國旅副總經理兼景區及周邊部總經理龔飛告訴記者,現在的一日遊和周邊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人們主要是去景區玩,現在更多是休閒遊,景點可能只是一個附帶和點綴而已。「現在的遊客可能會為了一家特色酒店專門出去,也可能就出去吃個刀魚、河豚魚或者大閘蟹,甚至有遊客坐我們的直通車去宜興買春筍、茶葉,有的還會去兩次,這些都和當年去景區玩的概念太不一樣了。」龔飛說,以春秋推出的幾條周邊遊直通車線路為例,其目的地涵蓋了蘇州穹窿山、宜興、南通、尚湖、蕩口等地,一輛大巴上雖然只有40多名遊客,他們參加的線路可能各不相同:有的參加蘇州一日遊,有的是二日遊,甚至有的是8日遊,去的景點也不完全一樣。另外,遊客在預訂時也可以購買一些優惠券或指定靠窗的位置,服務非常細化。

  龔飛說,最近幾年,這些直通車線路上遊客量每年都以超過30%的速度在上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旅行社一直在不斷推出遊客願意選擇的產品。這種對變化的不斷適應,才是旅行社生存下去的核心競爭力。


相關焦點

  • 發車量僅為鼎盛時的1/50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遊客去哪兒了
    原標題:曾紅極一時,如今發車量僅為鼎盛時的1/50,尚留一批中老年「粉絲」上海旅遊集散中心:遊客都去哪兒了  東方網4月22日消息:最近,市民成琳家裡來了幾個外地親戚,成琳和先生都在忙著迎接剛出生的寶寶,沒法帶親戚出去,怎樣才能讓他們玩得省心又放心?
  • 深度思考:上海旅遊集散中心遊客量只剩1/50
    比起旅遊集散中心鼎盛時期全天候熱鬧的景象,這樣的安靜還是讓人不太適應。  記者了解到,現在的旅遊集散中心已經一分為二,一是上海旅遊集散總站,承擔遊客出行業務併兼顧便民、惠民原則;二是上海旅遊公共服務中心,承擔遊客服務功能。
  •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風光不再 遊客都去哪兒了
    曾紅極一時,如今發車量僅為鼎盛時的1/50,尚留一批中老年「粉絲」  最近,市民成琳家裡來了幾個外地親戚,成琳和先生都在忙著迎接剛出生的寶寶,在向親友諮詢時,有朋友向成琳提到上海旅遊集散中心,說可以看看那裡是否還有開往周邊地區的班次。成琳的第一感覺則是疑惑:上海旅遊集散中心還在嗎?它的出發站點在哪?  記者發現,成琳的疑惑並非個例。十多年前在市民遊客中紅極一時的上海旅遊集散中心,曾是上海本地及外地、外國遊客自上海出行周邊時的第一選擇。但現在,卻有很多人並不清楚它是否還存在,以及它的具體地址在哪裡。
  • 紅極一時的上海旅遊集散中心,怎麼啦?大家幫忙找找原因……
    比起旅遊集散中心鼎盛時期全天候熱鬧的景象,這樣的安靜還是讓人不太適應。 記者了解到,現在的旅遊集散中心已經一分為二,一是上海旅遊集散總站,承擔遊客出行業務併兼顧便民、惠民原則;二是上海旅遊公共服務中心,承擔遊客服務功能。
  •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遊客量逐年減少 一日遊和周邊遊客去哪了?
    比起旅遊集散中心鼎盛時期全天候熱鬧的景象,這樣的安靜還是讓人不太適應。  記者了解到,現在的旅遊集散中心已經一分為二,一是上海旅遊集散總站,承擔遊客出行業務併兼顧便民、惠民原則;二是上海旅遊公共服務中心,承擔遊客服務功能。
  •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景點、新疆、青海、聖地、百事通、團購網、攻略
  • 創全行動 |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寶山站,點亮文明旅遊起始站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寶山站位於寶山區化成路271號,作為旅遊集散服務的重要窗口,承擔了為周邊市民提供旅遊產品宣傳、諮詢、購票、出行等一系列服務功能,可以說是遊客開啟文明旅途的起始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積極創全中的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寶山站吧!針對內部環境雜亂、廣告宣傳張貼隨意等問題,寶山站已進行「改頭換面」,將內部張貼的宣傳頁全部清除,並對牆面做一次整體刷白處理。
  •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遷址 近5萬人出遊各景點
    新聞晨報訊 「十一」黃金周前3天天氣連續晴好,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各站點人流如織,尤其是楊浦、虹口、北區分站人頭湧動。截至昨日12時,10月1日至3日有49365名遊客從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出發前往各景點旅遊,昨日出遊人數更是創下3天來的高峰,出遊的市民達到2萬餘人次。  為了配合特奧會在滬舉辦,上海旅遊集散中心位於上海體育場的發車總站臨時搬至華石路,客流較往年明顯減少,這3日來旅遊集散中心總站出遊總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9.88%。
  • 旅遊信息化背景下我市旅遊集散中心建設的調研報告
    一、四個城市的旅遊集散中心運作模式(一)政府主導型模式——上海、徐州1、上海旅遊集散中心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創立於1998年,隸屬於上海市政府的事業單位,建立初期市政府給予了1800萬元的財政資金支持,由市長直接指導,市旅遊事業管理委員會具體執行,交通和公安等部門配合。
  • 上海旅遊資源交易中心+玉山旅遊集散中心=美好的明天!
    6月1日上午,玉山旅遊集散中心租賃經營管理工作座談會在玉山縣旅遊發展委員會會議室召開,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常青出席並講話
  • 【記者即時播報】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全新亮相
    4月28日上午,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上海旅遊公共服務平臺)的廣場上人頭攢動,笑語飛揚,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在市民遊客們熱情喜悅的注視下,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的啟用儀式隆重舉行。自此,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正式拉開了全心全意為市民遊客服務的序幕。
  • 北海5大旅遊集散中心齊頭並進,打造國際濱海旅遊名城
    分別是:高鐵旅遊集散中心、北海北部灣旅遊集散中心(分別是銀灘旅遊集散中心、四川路旅遊集散中心、上海路旅遊集散中心、濱江路旅遊集散中心),這些旅遊集散中心投入使用後,將會對北海旅遊業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 看上海旅遊集散總站運遊融合二次轉型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旅遊觀念的成熟,人們自由出遊的能力不斷增強,旅遊集散中心作為城市的一項旅遊基礎設施和新興的旅遊運作方式也不斷得到發展,道路客運企業紛紛掛牌旅遊集散中心。 「在運遊融合上,我們在大交通和出發地方面沒有優勢,旅遊集散中心一般專注於旅遊目的地的市場開拓。」
  •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世博會季節性線路活動一覽
    ■金山城市沙灘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地處杭州灣北岸,集海景、海趣、海樂、海韻為一體的城市景觀海岸線。■東方綠舟水狂歡遊客至售票處憑旅遊票換取夏日水狂歡套票,並領取籌碼3枚。活動區內20餘個親水項目多數都需要用籌碼進行遊戲。
  •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陸續開通5種購票方式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陸續開通5種購票方式   世博服務便民信息  【關鍵詞一:5種購票渠道】  為了讓遊客享受方便快捷的購票服務,上海旅遊集散中心陸續開通了5種購票方式,提供世博會及相關旅遊產品的票務服務:  1.營業站點現場購票。(旅遊票務、世博票務)  2.登陸網站www.chinastbc.com網上購票。
  • 上海體育館3號門處遊客扎堆 別搞錯,旅遊集散中心已搬遷
    原標題:別搞錯,這裡不是旅遊集散中心  近日,市民吳女士向本報反映,她去原位於上海體育場5號扶梯處的上海旅遊集散中心,撲了個空,卻意外發現,旅遊集散中心已搬至400米外,而原址附近竟不知何時也興起了一個旅遊「集散點」,極易誤導不明就裡的市民。
  • 關於萬松嶺旅遊集散中心項目情況的說明
    目前擬實施的萬松嶺旅遊集散中心項目經市政府核准,已基本完成方案設計。現就該項目有關情況說明如下:一、項目起因2003年,為貫徹時任省委習近平書記關於省軍區指揮中心、浙江美術館建設項目的重要批示精神,我市啟動了南山路—萬松嶺地塊的徵地拆遷,徵收南山村集體土地和拆遷農居,徵遷主體為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並於2004年完成徵遷補償安置和交地工作。
  • 海棠區遊客集散中心正式揭牌 助力該區旅遊服務體系多維度發展
    海棠區遊客集散中心將致力於打造海棠區旅遊「會客廳」,以三亞旅遊總入口的定位向遊客推介海棠區旅遊產品,為海棠區優秀的文旅企業打造高品質的展銷平臺。黨建引領「紅線」貫穿於遊客集散中心建設管理的始終,凝聚合力,融合共建,密切黨群,實現資源眾籌、服務共享,深化區域黨建和旅遊治理有機融合,探索黨建引領全域旅遊發展新模式,提高黨建紅色輻射效應,推動形成「黨建引領、整合資源,多方聯動,全面覆蓋」的區域化黨建新格局,助推灣區全域旅遊新發展。
  • ...松江推出市區發車的周末遊大巴線路|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周末遊|...
    正值暑假,本月,松江區推出了兩條市區發車的周末遊大巴線路——佘山度假區夜遊旅遊專線。8月8日,前往藍精靈樂園和辰山植物園的線路將從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首發,車程僅一個多小時。另一條剛開通的線路通往泰晤士小鎮和辰山植物園。據專線運營方介紹,後續還將在周末或節假日面向市民遊客增設更多本地遊線路。
  • 淮安市領導調研全域旅遊集散中心項目
    通 訊 員 張天鄂融媒體記者 陸彥平昨日下午,市委書記蔡麗新赴高鐵東站調研全域旅遊集散中心項目。她指出,連淮揚鎮高鐵即將開通,要積極應對由此帶來的旅遊業態、遊客數量等變化,充分發揮全域旅遊集散中心作用,做好全市旅遊資源推廣與宣傳,提升旅遊服務質量,進一步唱響「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生態文旅品牌,提高淮安文化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副市長王紅紅參加調研。蔡麗新一行從高鐵出站口沿著具有淮安文旅元素的標識導視系統前行,來到全域旅遊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