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西藏,無論是哪裡的新年,都講究討一個「口彩」,吉祥話自是可多不可少。西藏地區的吉祥話大多數人都能說一兩句:「扎西德勒」。如果你能再多說兩句地道的祝福,那一定在引發驚呼之外,會受到熱情的藏族人民額外的歡迎。
從正月初二開始,藏曆年也要走親訪友,這七句話在手,拜年不愁。
圖/藏曆新年 圖據網絡
「
最常用:扎西德勒
歡迎、吉祥如意
」
「扎西德勒」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句藏語,平時都用來表示祝福和歡迎,但我們都不知道扎西德勒到底有什麼寓意,又緣由何起,其中大有學問。
"扎西"是吉祥的意思,"德勒"是好的意思 ,連起來可以翻譯成"吉祥如意"。在西藏最古老佛法雍仲本教的經典裡,很早以前就有了這樣的記載: 一萬八千年之前,誕生在象雄聖地的佛祖幸饒彌沃如來在降臨西藏貢布講經說法之時,就已經有了"扎西德勒"這個詞。《光榮經》雲:"扎西德勒彭斯充巴曉。翻譯過來就是"吉祥如意而圓滿"之意。
圖據網絡
藏語是拼音文字,讀音講究平仄,聲調不同可能會導致不同意思,地區不同又有不同平仄產生不同方言,「扎西德勒」的平仄掌握也很關鍵,聲調不同也影響著對別人問候的誠意。在西藏,如果對方對你說「扎西德勒」,可譯為「歡迎」或「吉祥如意」,必須回答的是"扎西德勒,shu(第四聲),而並不是「扎西德勒」。
藏語詞語一般可以拆分來念,並且拆詞各自有意義,扎西德勒中的「扎西」和「德勒」都有各自意義,組合起來又有遞進關係,這樣承接了佛教中的因果論,藏語"扎西"這兩個字和"德勒"兩個字之間就有因果的關係,也就是說做了善事,才能心願如意,如意就是善果。
圖據網絡
「
最應景:洛薩爾桑
新年好
」
藏曆新年期間,你對別人說「新年好」可能一些年輕小夥聽得懂,但老人小孩不一定聽得懂,但你說「洛薩爾桑」,大家都會笑著回答你「扎西德勒」,「洛薩爾桑」在藏語裡的意思是新年好。
洛薩爾桑也是有自己典故的:洛薩是藏族人的祖先,洛桑的到來,忽見一神牛下凡,長著如意頭,吉祥嘴、快樂角、健康腿、興旺足、發達肋、幸福胸、平安背、亨通肚、大順尾;願隨著洛薩的到來,幸福撒遍雪域,貧窮躲避藏家,健康纏繞屋脊,快樂籠罩青藏康區放下屠刀,安多脫下獸皮,百姓安居樂業。
圖據網絡
藏曆新年期間,道出「洛薩爾桑」才代表著真正的拜年,人們便會禮貌的互相道祝福吉祥。一般在西藏新年的問候形式為:「洛薩爾桑,扎西德勒」,這樣就很全面的對別人完成拜年。
依照藏曆年的習俗,正月初一不出門,正月初二才開始出門訪親拜友。"洛薩爾桑"和"扎西德勒"在這時通常被組合使用,來表示新年好和祝福吉祥。
「
最樸素:頂多德瓦土巴秀
願歲歲平安吉利
」
以前聽長輩說,「過年,其實就是過歲數」,在一些地方計算生辰不是公曆中的幾月幾日,而是過年後「佔」幾歲,過年就成為歲數的區分,在過年中互道歲歲平安這種吉利話就成為拜年熱句。
圖據網絡
西藏藏曆新年也有祝願彼此歲歲平安吉利的話,一般都說「頂多德瓦土巴秀」,和「扎西德勒」一樣,都是一些代表吉利和祝願的祝福語,藏族人習慣對別人說「扎西德勒」,所以很少對別人說「頂多德瓦土巴秀」,如果下一次聽到,一定要知道這是願你歲歲平安吉利的意思,以便應答。
「
最敬老:扎西德勒彭松措
晚輩祝福老人,吉祥如意,功德無量
」
藏族人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深知生命的可貴,也形成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每到藏曆新年時,晚輩都會對長輩進行拜年,在拜年中一般說「扎西德勒彭松措」。
「扎西德勒彭松措」不僅僅是晚輩對老人進行吉祥如意,功德無量的祝福,還升華到人們對大自然的一種許願。藏曆新年初一這一天並不串門拜年,而是手捧「切瑪」沿街挨家祝福。鄰裡親朋在街頭相遇,互相從對方的「切瑪」盒裡拿一點糌粑、幾顆麥粒先向空中拋撒三次,以示供奉神靈,同時不停的祝願「扎西德勒彭松措!」,然後再放到嘴裡品嘗,之後便是喝酒,三口一杯,一人三杯,對大自然的許願就完成了。
圖據新華網
「扎西德勒彭松措」最開始代表晚輩對長輩的祝福,但現在也有很多人當「扎西德勒」來用,表示新年祝福,新年期間,人們會載歌載舞,互相敬獻潔白哈達,口中也會念到「扎西德勒彭松措」,歌聲、歡笑聲、鑼鼓聲、祝福聲,一浪高過一浪。
「
最貼心:阿媽巴珠工康桑
願女主人長壽
」
一到藏曆新年,是藏家婦女最美的時候:身披彩色的藏式衣服、燦爛的笑容、潔白的牙齒和高原紅的臉頰,她們會將頭髮梳成雙辮或許多條小辮,披在肩上,並在發梢在佩帶漂亮的飾物,喜歡在腰間系一條圖案美麗的邦典。
也是藏家婦女最幸福的時候:平時操持家務與農活,藏曆年是她們一年中難得的休息時刻,在藏語祝福中,有專門獻給婦女們的。
圖據網絡
人們為了表示對婦女一年來的辛勤勞作,在藏曆年時,都會對藏族家中的女主人說「阿媽巴珠工康桑」,來祝願其健康長壽。「阿媽」一詞在很多少數民族中表示母親的意思,在西藏通常有卓瑪阿媽、藏族阿媽的說法。「阿瑪巴珠工康桑」一般會在初二、初三走親串戚時對女主人說。
「
最虔誠:吉吉!索索!拉結羅!
祈求神靈賜予幸福和平安
」
每個地域的文化都會伴隨著一些神話故事,這些故事既反映著當時人們的心理活動,也是民族智慧的體現,這些神話故事得到流傳後,成為地域獨有的歷史文化。有人說西藏神話比希臘神話還精彩,因為它們更反映著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
藏曆新年的產生也有一些神話元素。相傳在遠古時候,西藏先民在雪域高上很難生存,每一年都吃不飽飯,後來人們心中產生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並設立日期為「古突之夜」,用來與自然對話,「古突之夜」也就是祈求神靈和大自然給人們飽飯。
圖據網絡
當你聽到藏族人在說「吉吉!索索!拉結羅!」時,請你一定要嚴肅和安靜,因為他們正在向神靈祈求幸福和平安,不能被打擾。藏曆新年以前更帶有一些儀式和習俗,隨著發展,現在更多的是人們對自然的崇敬,「吉吉!索索!拉結羅」這樣的語言,就是對自然神靈的「交流」。
「
最不舍:南央宗聚悅巴秀
願年年這樣歡聚
」
古語有「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再美好的的宴席都有結束之時,問候語中的「再見」其實也表示一種期待下次見面的機會,在西藏藏曆新年狂歡後,忙碌的一年又開始了,人們為了留住藏曆新年這種美好,所以在結束時都會對彼此說「南央宗聚悅巴秀」,以此來結尾。
圖據網絡
和「再見」一樣,「南央宗聚悅巴秀」這樣的話會放在藏曆年的最後說,藏曆年一般為15天,部分地區大年初八時就會開始務農,準備春耕,這時大家會聚在一起,一邊唱歌,一邊跳舞,盛著青稞酒的碗輪轉著,歌神瀰漫著整個春谷,知道太陽西沉,大家互道一句「南央宗聚悅巴秀」,藏曆年就結束了。
圖據網絡
「貢卡姆桑,洛薩爾桑,扎西德勒。」這是在藏曆新年期間一句完整簡單的祝福。應該是這樣的試試有機會來過藏曆新年的時候「實戰」一下,看看你的藏族朋友會作何反應。
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最初必須從語言開始,儘管這是藏語的冰山一角,若有心,也能窺見其語言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