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淮劇,傳承從孩子抓起

2020-12-14 中國江蘇網

翠湖幼兒園小朋友們在唱淮歌《春風頌》。

5月15日,建湖縣翠湖幼兒園內飄出陣陣童聲戲曲,十幾個可愛的小朋友正唱著淮歌。「孩子們唱的是我們幼兒園改編的淮歌《春風頌》。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淮劇傳承基地,我們充分挖掘地方資源,將地方淮劇元素創編成園本教材,改編了不少適合小朋友唱的淮歌,未來還會不斷充實教材內容。」出生淮劇世家的翠湖幼兒園園長孫婭介紹說。

翠湖幼兒園還開展了淮劇手工特色活動,小朋友用畫筆塗抹著各式各樣的臉譜。記者注意到,幼兒園內淮香滿園,教室外的牆上都貼有淮劇臉譜、卡通淮劇人物等,還有不少泥塑淮劇小人兒,淮劇元素顯現在每個角落。

「我們的教學活動主要是以遊戲的形式激發小朋友的興趣,在音樂上對原有的淮劇進行改編,既保有淮劇韻味,又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加入現代元素,變得活潑、輕鬆,小朋友很喜歡。」孫婭說,「具體來說,小班是以繪本故事的形式,通過情境表演,讓孩子了解故事內容,然後再配上歡快、朗朗上口的淮歌音樂和歌詞。中班以手工製作臉譜等形式,淮歌內容以愛家鄉為主,比如說《春風頌》《喜遊西塘河》等,且我們會帶小朋友到西塘河遊玩,這樣一來對《喜遊西塘河》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大班則是以紅色經典淮歌為主。」

翠湖幼兒園經常邀請淮劇名家進校園,與老師、小朋友面對面交流、互動,同時,開展親子活動,帶小朋友到社區進行淮劇表演。「我們幼兒園從2017年開始在教學活動中融入地方淮劇特色課程,傳授淮劇知識,培養幼兒對家鄉戲的興趣,平時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淮劇特色活動,營造師生全員參與的濃厚氛圍。」孫婭說,「讓幼兒淮歌進校園,在接觸、欣賞、表演淮劇的過程中,感受淮劇的魅力,讓幼兒能夠傳承家鄉的淮劇文化,培養孩子愛家鄉、愛淮劇的情感。」

「小小喜鵲叫喳喳,今天客人到我家,忙招呼、請坐下……」韻味十足、歡快熱情的淮調從建湖縣實驗小學西校區的「淮雜體驗館」裡傳出來,十多名學生正和著老師的伴奏,演唱淮歌《熱情待客》。

五年級9班的何泓睿告訴記者:「我的奶奶非常喜歡淮劇,每天都會聽,我也就耳濡目染喜歡上了。學校裡教淮劇,家裡人讓我認真學習,把這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平時只要奶奶收音機裡放淮劇,我就會跟著哼唱。」建湖縣實驗小學西校區校長顏紅華介紹,學校通過各種文藝活動演出淮劇,吸引學生學淮劇、唱淮劇,同時成立「淮腔淮調」社團,讓興趣濃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學習淮劇。

建湖是「中國淮劇之鄉」和「中國雜技之鄉」。為了傳承淮劇、雜技藝術,改變傳統文化「代際斷層」困境,從2002年起建湖縣選出八所小學和幼兒園,開展「淮劇進課堂、雜技進操場」試點,並逐步在全縣推開。為了便於學生學淮劇、唱淮劇,學校專門開設了淮劇課、編印淮劇課本,規定了各年級學習的內容,並系統介紹淮劇樂隊、四功五法、曲調、行當等方面的知識。

記者楊磊

相關焦點

  • 「淮劇之鄉」的又一名片 建湖九龍口將現「淮劇藝術小鎮」
    8月12日,記者從鹽城市舉行的「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建湖專場獲悉,在九條河匯聚的建湖縣九龍口沙莊古村,將再現國家文華大獎作品淮劇《小鎮》場景。  建湖縣是淮劇的主要發源地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淮劇考定委員會將建湖方言確定為劇種的標準舞臺語言。2017年建湖縣被授予「中國淮劇之鄉」稱號。
  • 越劇淮劇輪番上演 「淮劇之鄉藝術周」讓新老戲迷過足戲癮
    建湖縣是淮劇的主要發源地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淮劇考定委員會將建湖方言確定為劇種的標準舞臺語言。淮劇的早、中期演員大多出自建湖,最早入滬的淮劇藝人也主要來自建湖,如何叫天等。2017年建湖縣被授予「中國淮劇之鄉」稱號。
  • 2020建湖文化旅遊(上海)招商推介會成功舉辦
    中新網上海新聞9月16日電(徐銀 康玉湛)由建湖縣人民政府主辦,建湖九龍口旅遊度假區、建湖縣文廣旅局、上海春秋集團共同承辦的「神奇五穀樹、戲在九龍口」建湖文化旅遊(上海)招商推介會16日在上海舉行。江蘇省建湖九龍口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理辦主任謝超雲熱情推介九龍口文旅資源,帶領大家一起「遇見」九龍口,領略溼地風光。會上,上海淮劇團實踐基地、江蘇省淮劇團演出基地「雙雙」落戶九龍口。同時,項目籤約成果豐碩,現場籤約12個項目。
  • 建湖(2002年11月21日)
    旅遊者:「我們倆有一個朋友一直在向我們推薦,說有機會一定要到他的老家江蘇建湖去看一看。」這個地方是淮劇的發源地,建湖的淮劇在解放前大部分都是以悲劇的形式出現的,解放以後,它已經成為了一門獨立的藝術,而且我們幾乎所有的成人農民群眾都會哼上一曲淮劇。  旅遊者:「你看咱倆走到哪兒你都可以聽到院子裡、院子裡,湖面上、湖面上,田間地頭,當你聽到這個以後,你會有很多的感觸。」
  • 建湖九龍口:擦亮生態底色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12月23日,「水韻江蘇美麗鄉村」2020「文旅江蘇幫扶致富路」大型融媒體採風行走進鹽城建湖,用鏡頭記錄文旅江蘇、用文字述說美麗鄉村建設。萬載星辰搖曳間,幾多次海浸海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建湖這顆璀璨的水鄉明珠。建湖因湖得名,湖中有城、城中有湖。
  • 第二屆中國淮劇之鄉藝術周成功舉辦!
    第二屆中國淮劇之鄉藝術周成功舉辦!12月16日晚,第二屆中國淮劇之鄉藝術周閉幕演出《谷家大事》在縣文化藝術中心上演。該劇取材於建湖當地「正清米業」正月初五向武漢捐贈五萬斤大米的真實事例。曾獲省基層文藝單位優秀劇目。2020第二屆中國淮劇之鄉藝術周從12月11日開始,16日晚圓滿落幕。
  • 兼收並採 湖海襟懷——建湖文化旅遊資源盡收眼底
    橫交於運河文化與海鹽文化,縱匯於以徐州為中心的楚漢文化與以揚州為中心的淮揚文化,積澱了建湖兼收並採的文化底蘊。銳意進取的海洋精神和裡下河地區的淳樸民風,鑄就了建湖湖海襟懷的精神特質。請允許我邀請您走進建湖,領略建湖的秀麗大美、走訪建湖的璀璨人文、品嘗建湖的八珍玉食、感受建湖的獨特藝術,探尋多彩建湖的詩與遠方。
  • 文旅江蘇幫扶致富路丨圍繞九龍口稀缺資源,鹽城建湖下好「文農旅...
    12月23日,採風團走進鹽城建湖,領略建湖的秀麗大美,感受建湖的獨特魅力,探尋多彩建湖的詩與遠方。收成人家瞄準文旅興城,打造戲曲小鎮產業鏈建湖是淮劇的主要發源地,淮劇說的是建湖話、唱的是建湖腔,淮劇各個階段的領軍人物多為建湖人。
  • 王正華力薦水鄉明珠 建湖在上海招商現場籤約了12個項目
    、文化旅遊元素的傳承弘揚,離不開上海的帶動和輻射。通過接軌上海、真誠推介,讓更多人到建湖觀光、旅遊、投資、發展,真正將建湖打造成『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主要產業承接地和項目共建集聚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處長陸江濤感謝建湖在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全方位接軌上海方面所作的努力,希望通過推介會能夠加強兩地遊客互訪,促進兩地友好往來。
  • 裔小萍淮劇傳承專場在滬上演
    中國江蘇網4月25日訊 淮腔裔韻驚四座,華彩傳承謝師恩。4月21日,裔小萍淮劇藝術傳承專場在上海上演。昔日愛徒黃道靜、李青、陳芳、王平等以及梁偉平、梁仲平等數位淮劇界名流大咖從四面八方趕來,雲集白玉蘭劇院,共同聯袂攜手,真情演繹淮劇精品。此次為裔小萍淮劇藝術傳承專場提供班底的鹽城市淮劇團更是鼎力相助,亮點紛呈。
  • 江蘇一縣,是淮劇故鄉,雜技三大發祥地之一,有水鄉西湖之美稱
    建湖境內有一塔稱為朦朧古塔,位於寶塔鎮境內射陽河、北塘河、西塘河等重點航道交界處,始建於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系蘇北地區目前唯一的原貌保存較好的千年古塔。歷史上的建湖(鹽城西北鄉)曾是漁鹽興盛、經濟繁榮的地方。朦朧塔地處重要航道交匯處位置得天獨厚。明清以來四周十分繁華一直是鹽阜地區乃至蘇北的重點水運交通中心、宗教文化活動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淮劇是江蘇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而建湖是淮劇的故鄉。
  • 2020建湖文化旅遊招商推介會即將開啟!
    神奇五穀樹 戲在九龍口 為推動建湖文旅接軌上海,著力宣傳建湖文化旅遊資源,推廣建湖及九龍口文化旅遊品牌,積極開發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文旅市場
  • 建湖成功舉辦文化旅遊(上海)招商推介會
    建湖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升級、文化旅遊元素的傳承弘揚,離不開上海的帶動和輻射,也離不開各位嘉賓、朋友的關心和支持。這次以「神奇五穀樹,戲在九龍口」為主題的建湖文化旅遊(上海)招商推介會成功舉辦,標誌著建湖與上海的合作空間將進一步拓展,特別是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起點、新的時代。
  • 江蘇建湖:「珍珠鏈」串起了美麗鄉村
    本報訊(記者 張偉偉 通訊員 朱琳)春暖花開的季節,到江蘇建湖鄉村來一場愜意的旅遊,再合適不過。「早就看到報紙、電視宣傳,旅遊2號線直通九龍口景區,清明小長假,帶著孩子去划船、捕魚、踩車、觀鳥,體驗一把農家歡的歡樂,等到五一假期,還要再去一次。」家住鹽城市區的夏恆鑫說。
  • [浦東]浦興中學:戲曲進校園 文化有傳承-學校淮劇社團參加第四屆...
    [浦東]浦興中學:戲曲進校園 文化有傳承-學校淮劇社團參加第四屆上海市「淮音節」系列活動時間:2020/10/25 22:12:39 來源:上海市浦興中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徐甦敏
  • 建湖九龍口風景名勝區首屆詩賦大會濃墨開啟
    10月28日下午2點,由鹽城建湖九龍口旅遊度假區主辦,建湖縣政協文史委、縣文聯等承辦的九龍口首屆詩賦大會如期舉行,來自社會各界的詩賦愛好者相聚九龍口,與文字邂逅,和誦讀相約,開啟了一場別樣的詩賦之旅。  九龍口作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旅遊度假區、中國特色生態旅遊目的地,是我國現存最為完好的潟湖型原生態溼地。燦爛的歷史人文,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使其成為建湖一張亮麗的旅遊名片。
  • 60位淮劇名家5月11日聚泰州
    原標題:60位淮劇名家5月11日聚泰州   中國江蘇網4月28日訊 60位淮劇名家5月11日聚泰州  陳德林說,當晚的演出陣容是淮劇演出歷史上最強大的  5月11日,「金通·牡丹園之夜」百年淮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將在泰州梅蘭芳大劇院上演,屆時,將有來自13個劇團的60位淮劇名家登臺。
  • 「浦東」浦興中學:戲曲進校園 文化有傳承-學校淮劇社團參加第四屆...
    「小朋友,你們戲服一穿,妝一化,打扮得太漂亮了……」正在第四屆上海市(浦興)淮音藝術節開幕式現場候場的上海市浦興中學淮劇社團的同學們不時地被路人「打擾」,配合著擺上戲曲中造型,與他們合影留念……在上海市淮劇團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浦興中學淮劇社團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同學們進步很大,成長迅速
  • 百年淮劇的寶應「不了情」
    在淮劇的三大主調中,寶應淮劇最擅用的還是傳統的淮崩子,音調高亢有力,鑼鼓襯腔,風格獨特,結構宏大,變化有致。寶應淮劇經過徽、京等劇種的加入才得以成型,演出劇本也都是從徽、京等劇種改編而來,由於它的受眾為普通農民,劇情大多表現的是平民的情感生活。寶應對淮劇的傳承和發展有著令人矚目的貢獻。寶應縣淮劇團琴師高志章與筱文豔創造了自由調,載入淮劇史冊。
  • 淮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馬秀英逝世
    稿源:中國新聞網  2012-01-04 10:44   淮劇名家馬秀英去世  (記者吳越)昨天下午,著名淮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馬秀英在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逝世,享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