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大家都很清楚,在學生時代數學和物理課上經常會出現它的身影,只要是跟「圓」有關的都少不了圓周率的存在,它可以用希臘字母「π」來表示。例如一個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以及圓面積和半徑平方的比值就是圓周率。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對「π」的應用,一般都是近似的取值為3.14。但實際上圓周率是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如果對結果要求較高的取值就要多取幾位。
其實早在三千多年前人類就開始使用圓周率,古人計算圓周率最習慣用的就是割圓術,例如我國數學家祖衝之通過割圓術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第六位,這個紀錄保持了8個多世紀才被打破。當然最開始的時候圓周率被認為是有有理數,但是隨著一代代數學家的計算及證明,最後發現圓周率是無限不循環小數。
即使通過超級計算機,也不可能徹底的算盡圓周率,在2019年3月14圓周率日這一天,谷歌宣布已經用超級計算機把圓周率後小數點計算到31.4萬億位,有人可能會問,圓周率計算到這樣精確的程度有何作用?實際上,一點用處都沒有,即使NASA用它來研究計算宇宙的一些關鍵數據,最多幾十位就夠了。而日常生活中,直接把它取值為3.14就可以了。
目前圓周率是無限不循環小數已經被證明了,但如果要想滿足包含「所有人銀行卡密碼、生日、手機號以及任何的數字組合」,那麼圓周率必須要是正規數,但實際上目前圓周率並沒有被完全證明是正規數,只是可能性很大。
何為正規數?簡單理解就是在一個數字中,從「1-9」全部隨機分布並且每個數字出現的概率是相同的,這樣的數字就是正規數。現在圓周率滿足小數點後每個數字的出現是隨機不循環的,但目前並沒有徹底證明每個數字出現的概率相同。
科學家認為圓周率是正規數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說圓周率包含了宇宙中的所有信息,我們的生日、銀行卡密碼以及所有的紀念日都可以在圓周率中找到。可以說圓周率包含了宇宙中的所有秘密,例如小編的生日是19920216,那麼在圓周率中就可以找到,在小數點後第37827771位成功查找到數字:【8232971329 19920216 0578784133】
我們還可以查今天的年月日20200604,在圓周率中就可以在第54634022位成功查找到數字:【1747337035 20200604 1043935847】
當然那些數字越長的,可能就要求圓周率小數點後很多的個數,可以找到我們需要的任何數字,並且還會多次的出現。圓周率永遠都不會被計算到盡頭,現在用超級計算機計算圓周率最多不過是可以檢測計算機的性能,至於其他的作用幾乎沒有了!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