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車、無貨運通行證...起底「貨拉拉」們的灰色地帶

2020-12-23 騰訊網

「我以前在劇組拍過戲,通常就把『某某攝製組』的牌子拿出來 ,看到有交警,就說是劇組在宣傳警察正能量,有時也能矇混過關。」貨拉拉平臺司機李師傅有些無奈地說。

加入網際網路+同城貨運平臺後,不用「趴活」,司機可以直接在APP上在線接單、完成訂單,消費者可以通過APP自主下單。

越來越多的垂直類B2B、B2C平臺湧現,平臺連接了貨主和司機,也被通俗地理解為「貨運版滴滴」。

▲隨著網際網路+的領域逐步擴大,同城貨運平臺不斷湧現,在路上各種貨運車隨處可見。 郝軍/攝

然而筆者調查發現

同城貨運平臺

監管是否到位

入駐車輛是否具備相應資質

等問題依然存在

新型貨運平臺仍存灰色地帶

▲入駐貨運平臺的車輛車型不一。 王小月/攝

貨拉拉平臺司機賈師傅:

身邊很多司機都沒有貨運通行證,只允許在五環外拉貨,但大量訂單集中在五環內,他經常冒著被罰的風險到市區拉貨。」

如果被交警發現,罰款100元的同時還會扣3分,他一個月至少會被罰一兩次。

對於此種做法,平臺司機也表示很無奈,沒有掛靠公司,個人很難辦理通行證。為了避免被罰款,儘量不去二環,在三環和四環拉貨也儘量集中在晚上7點到次日早7點之前這段時間。

貨拉拉平臺司機李師傅:

天天和警察「鬥智鬥勇」,看到街上有人穿綠衣服反光都害怕。路上一旦堵車,趕緊往車外看有沒有交警。

類似貨拉拉、58速運等公司只是一個信息分發平臺,很難提供其他方面的保障,更多司機希望以後平臺提供支持,可以讓車輛合法上路。

       

而對於沒有安全感的現狀,像李師傅這樣的司機除了抱怨幾句,也別無他法。

這些平臺準入門檻怎麼樣呢

調查發現

貨拉拉客服表示

提供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就行

體有沒有貨運資質需要看司機

加入平臺不需要辦理

不同城市要求不同

隨後,《中國消費者報》前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的貨拉拉北京分公司,詢問工作人員,自己擁有一輛金杯客車是否可以加入平臺,而多名工作人員都給予了肯定回答。那沒有通行證等相關貨運資質呢?

工作人員表示:

公司不負責辦理,即使沒有通行證罰款也是100元,都是由個人繳納。只有因車貼罰款,公司才會報銷。

令人不解的是,工作人員在得知司機沒有相關貨運資質、客車改貨車的情況下仍然表示可以加入平臺。

  

而李師傅也毫不避諱地表示

自己的金杯車就是客車改貨車的

  

去年10月《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就「客車改貨車」問題採訪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車輛管理所,對方曾明確表示,對應《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條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徵。車輛註冊登記後拆除相應裝置或做相應改裝的行為不符合要求。對擅自改變機動車外形和已登記的有關技術數據的,由公安交管部門責令恢復原狀,並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李師傅:

「不敢貼『貨拉拉』的車貼,擔心會招來警察,會被罰款。」

公司要求必須貼,每月月底需要上傳照片核實,於是他先在車身上貼貨拉拉的貼紙,拍照後再揭下來。

▲為了躲避檢查,很多平臺貨運車沒有任何標誌。 郝軍/攝

罰單上必須明確寫著「車身貼廣告」,平臺才給報銷。李師傅的解釋也證實了貨拉拉工作人員的說法。

  

顯然,對於車貼罰款,相關公司完全知情。

  

而《中國消費者報》向貨拉拉公關人士求證時,對方表示,貨拉拉要求加入的司機都必須提交五證,即「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從業資格證、營運證」,對於部分培訓時還沒提供從業資格證和營運證的司機,也要求在6個月內補足相關證件。

  

然而這一說法與貨拉拉公司工作人員和平臺司機所說相悖。《中國消費者報》了解到,司機加入平臺時,會針對如何接單進行40分鐘-1小時的培訓,並繳納1000元的保證金,在司機端採取會員制模式。高級會員每月繳納399元,每日最多可接5單;超級會員每月繳納599元,每日不限接單次數。

  

據了解,截至2018年4月,貨拉拉用戶數超過2000萬,註冊司機總數超過300萬。截至去年10月已經獲得了5輪融資。藍犀牛方面表示,2017年平臺搬家業務佔比從5%增加到了60%。

  

據了解,此類同城貨運平臺還有很多,這些平臺在滿足人們消費需求的同時,也暴露出不少問題。

  

比如,平臺在負責訂單對接外,是否對貨運的全程監督把關,防範安全生產隱患,避免給違禁品運輸以可乘之機?司機進入平臺如何做到嚴格監管、合法合規?如果無法做到,消費者和司機的人身安全如何保障?消費者的貨品財產安全由誰買單?

  

這些問題何時有解

如果聽之任之

問題勢必會伴隨著

同城貨運平臺的發展愈發嚴重

這個新興行業遊走在灰色地帶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作者/王小月

編輯/裴瑩

監製/何永鵬 田珍祥

點擊播放 GIF 0.1M

來潛個水,有料

相關焦點

  • 跨界混戰:貨拉拉做零擔 VS 滴滴貨運、滿幫入同城
    因此有人提出疑問了,諸如貨拉拉會不會也跨界?其實,這些各細分領域的巨頭早已開始思考並試水跨界。去年6月初,時間較滿幫入股省省回頭車早那么半個月,貨拉拉便推出了「貨拉拉物流」,當時僅開通深圳作為體驗城市。
  • 滿幫攜17億美金進城搶「貨」,貨拉拉們慌了嗎?
    另一方面,正是因為這種近乎寡頭、壟斷局面,以及服務群體的特殊性,讓滿幫的獨特地位處於敏感地帶,壓力山大。畢竟有「螞蟻」前車之鑑。這次大舉進軍同城貨運市場,或許是為規避以上情況。滿幫方面解釋,運價低跟平臺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更多是市場供需失衡的表現。
  • 貨拉拉誕生記
    貨拉拉在2018年10月21日迎來它成立五周年的生日。貨拉拉經歷了從無到小,從小到大的過程,一次次的優化自身,同時也見證了中國的「網際網路+同城貨運」的發展史。
  • 「萬物皆可」的貨拉拉們,讓搬家變得更好了嗎?
    這讓體量更大的滴滴、滿幫在技術上和貨拉拉存在共性,而它們在資金上也有優勢,這些讓二者與同城貨運行業的距離更近,對貨拉拉的衝擊也更大。這個跡象已經有了苗頭,據界面新聞的報導顯示,目前滴滴貨運的日單量已超10萬。下沉市場的規模,雖然大到可以成為各行各業談及未來發展時必提的萬金油,但對於需求本就不高,且已經有58同城在前的同城貨運行業而言,貨拉拉的希望並不大。
  • 貨拉拉:助力更多貨運司機駛向致富路
    據介紹,網際網路+物流頭部企業貨拉拉,就通過就業扶貧的方式,幫助平臺2853名貧困縣司機順利實現脫貧。據介紹,貨拉拉平臺擁有月活躍接單司機48萬,今年疫情期間,貨拉拉新吸收17萬貨運司機在平臺就業,平臺為新加入的司機提供崗位技能培訓,幫助他們實現職業身份轉換,在平臺提升收入,實現脫貧。
  • 貨拉拉APP產品分析:作為同城貨運的APP,是如何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
    什麼是貨拉拉?從產品定位、理念、特點等元素我們可以將貨拉拉用一句話總結:貨拉拉就一個同城即時整車貨運平臺,主要解決同城貨運需求(用戶)與貨運資源(車和司機)無法良匹配的問題。不僅如此,貨拉拉是國內唯一一家堅持在海內外雙線發展的同城貨運企業。
  • 「拉不起」的貨拉拉們:平臺爭「低價」,司機加「天價」
    打出這個口號的,是人稱貨運版「滴滴」的貨運搬家平臺——貨拉拉。那些一度打出低價牌的「貨拉拉」們,不得不承認,要想打破價格困局,啃下搬家貨運這塊誘人而難啃的骨頭,顯然沒有那麼容易。不滿的用戶:難逃廣告背後的「坑」「我們實在是沒有想到,搬個家能要5000多元。」
  • 貨拉拉發布2020城市貨運數據報告 城市貨運市場潛力巨大
    近日,新華社客戶端聯合「網際網路+物流」企業貨拉拉發布《2020年城市貨運數據報告》,該報告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貨運數據,一窺2020年城市經濟發展狀況。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2月疫情爆發期間,貨拉 近日,新華社客戶端聯合「網際網路+物流」企業貨拉拉發布《2020年城市貨運數據報告》,該報告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貨運數據,一窺2020年城市經濟發展狀況。
  • 跨界混戰:貨拉拉做零擔 VS 滴滴貨運、滿幫入同城
    因此有人提出疑問了,諸如貨拉拉會不會也跨界?其實,這些各細分領域的巨頭早已開始思考並試水跨界。去年6月初,時間較滿幫入股省省回頭車早那么半個月,貨拉拉便推出了「貨拉拉物流」,當時僅開通深圳作為體驗城市。
  • 「萬物皆可」的貨拉拉們,讓搬家變得更好了嗎?
    這讓體量更大的滴滴、滿幫在技術上和貨拉拉存在共性,而它們在資金上也有優勢,這些讓二者與同城貨運行業的距離更近,對貨拉拉的衝擊也更大。這個跡象已經有了苗頭,據界面新聞的報導顯示,目前滴滴貨運的日單量已超10萬。下沉市場的規模,雖然大到可以成為各行各業談及未來發展時必提的萬金油,但對於需求本就不高,且已經有58同城在前的同城貨運行業而言,貨拉拉的希望並不大。
  • 貨拉拉司機們的窘境:沒有門道 一天只能接六七單
    一些聰明的網友想出了把自己當成「貨物」的方法,叫來「貨拉拉」把自己送到目的地。有不少用戶表示,用這種方法的確叫到了車。原本應該用來拉貨的「貨拉拉」,被當成了網約車來用,難怪被稱為「滴滴版貨運」。而在他們的主戰場短途貨運市場中,「貨拉拉們」活得好嗎?
  • 從「靈活就業」到成功脫貧 貨拉拉助力貨運司機駛向致富路
    網際網路+物流企業貨拉拉,就通過就業扶貧的方式,幫助平臺2853名貧困縣司機順利實現脫貧。據介紹,貨拉拉平臺擁有月活躍接單司機48萬,今年疫情期間,貨拉拉新吸收17萬貨運司機在平臺就業,平臺為新加入的司機提供崗位技能培訓,幫助他們實現職業身份轉換,在平臺提升收入,實現脫貧。
  • 貨拉拉發布2018年度戰略,以「綠色貨運」方式切入2B市場
    4月18日,O2O同城貨運平臺貨拉拉在北京舉辦2018年度戰略發布會。會上,貨拉拉首席營銷官張燕梅宣布,截止至2018年3月底,貨拉拉已入駐中國內地114座城市,平臺註冊司機已達300萬以上,用戶超過2000萬。
  • 和貨車師傅聊聊貨拉拉
    說是搬家,其實是搬他的寶貝書籍們,雜七雜八的雜物不算,光書就有3000餘本。在我的印象中,貨拉拉嘛!大多數都是個人搬家,或者公司搬家偏多。「物流貨運啊」師傅說到「那都是大單子,還很輕鬆。」我有點納悶,物流貨運?這種單子怎麼會給到貨拉拉個人司機,不應該是有專門的的車輛嘛?「哪來的專門車輛,都是我們拉的,你從網上買了貨,商家要發到專門的客運站或者物流點,怎麼送?不都是我們送嗎?」師傅一句話,點醒了我,確實如此。
  • 了解過貨拉拉.運滿滿等平臺後,滴滴貨運上線,卡友會認為其可靠嗎?
    同時,滴滴貨運服務號也已開通。目前,滴滴正在大力招募貨運司機,成都和杭州正式上線之時,有8000多名司機獲得首批上線服務資格。剛上線的滴滴貨運,對司機師傅們格外關懷,在四川成都的街道,設置了滴滴貨運服務站,為司機師傅們準備豆漿、牛奶、麵包,中午準備西瓜解暑等給司機師傅的福利。看上去,滴滴貨運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 丟件、貨損、理賠難 貨拉拉受B端用戶指摘
    原標題:丟件、貨損、理賠難,貨拉拉受B端用戶指摘   貨運網約平臺貨拉拉自2018年宣布戰略升級,為B端客戶提供升級版貨運服務後,目前是否仍處於探索期,鮮有數據透露
  • 對話貨運平臺「貨拉拉」:App 是大本營,小程序是拓新的尖兵
    「拉貨就找貨拉拉」,這句話在 2019 年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如果你身在廣州,不經意間就會看到橙色麵包車駛過,上面印著這句標語與「貨拉拉」幾個大字。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不斷刷新著傳統行業交易方式,物流貨運也越發變得像滴滴一樣高效便捷。
  • 丟件、貨損、理賠難,貨拉拉受B端用戶指摘
    零擔物流過程丟貨、貨損等造成的高額賠付過程複雜且耗時久,無法順利開出發票等問題成為貨拉拉B端物流服務的主要糾紛。與此同時,部分地區司機群體也在表示,平臺雙向收費,而每日訂單數量仍然很少。   貨拉拉通過「網際網路+」模式介入傳統貨運行業,曾以高效服務獲得了市場的歡迎。
  • 貨拉拉司機端再更新 優化訂單取消頁面減少貨運糾紛
    近日,貨拉拉司機端APP升級5.4版,新版APP新增跨城訂單展示、預約訂單和即時訂單篩選等功能,升級終端功能和APP服務,優化司機的使用體驗。
  • 允許客車註冊「貨拉拉」傷了誰
    近日,本報報導了「貨拉拉」變身網約車做起送客生意,引發市民熱議,不少司機和貨主打來熱線提供該平臺線索。據市民反映,比「貨車拉客」更普遍、更嚴峻的問題是「客車載貨」。有司機表示,因順利通過審核,導致大量客車加入貨運行業,後又被執法人員處罰,現在處於騎虎難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