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流直下三千尺原來是真的啊……壯哉!李白當時沒喝醉

2020-12-10 陳木頭呀呀呀

廬山位於我國江西省九江市內,是我國十大名山之一,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 ,是國家5A級著名風景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具有很多著名景點,其中李白所寫的壯觀場面是廬山的三疊泉,古人成為匡廬瀑布,總落差在155米。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唐代大詩人,號稱詩仙的李白,李太白,青蓮居士寫的《望廬山瀑布》,相信大家都有學過這篇詩,但是對於詩中所描繪的飛流直下那種氣勢磅礴、波濤洶湧的場面一定沒見過,只能通過內容想像出來。

近日來,隨著強降雨的到來,受超強降雨影響,廬山瀑布實現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場面,沙雕網友:天吶,我說的話收回可以嗎?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網友們認為李白還有哪些詩句說的也是真的呢?歡迎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飛流直下三千尺原來是真的啊……壯哉!李白當時沒喝醉
    廬山位於我國江西省九江市內,是我國十大名山之一,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 ,是國家5A級著名風景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具有很多著名景點,其中李白所寫的壯觀場面是廬山的三疊泉,古人成為匡廬瀑布,總落差在155米。
  • 「原來李白沒騙我!」「飛流直下三千尺」真實上演了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我們從小便背得滾瓜爛熟但有網友說自己從沒見過詩裡描述的場景「是不是虛假廣告?」如今這位網友要收回這句話了近日受降雨影響廬山瀑布真實再現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景觀
  • 「原來李白沒騙我!」「飛流直下三千尺」真實上演了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我們從小便背得滾瓜爛熟但有網友說自己從沒見過詩裡描述的場景「是不是虛假廣告?如今這位網友要收回這句話了近日受降雨影響廬山瀑布真實再現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景觀遠遠望去瀑布宛如從天空的雲朵中奔湧而下
  • 世上唯一真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李白沒誇張 只是去錯地兒
    小學時候學古詩,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第一次知道了誇張的修辭手法,李白用「三千尺」極言廬山瀑布之高,當然我們都知道其實沒那麼高。三尺一米,三千尺也就是1000米,世界上有這麼高的瀑布嗎?
  •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誠不欺騙我等
    華夏民族千年的歷史當中,文章詩句數不勝數,就詩詞而言,唐朝是一個不得不說的朝代,唐朝是一個文人輩出的時代,盛唐時代,不知出了多少詩人,如: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鬼—李賀;四明狂客—賀知章;七絕聖手—王昌齡等等。我們都知道,詩歌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期,歷經一兩千年繼承和發展,唐朝時達到頂峰。
  • 李白誠不欺我!原來廬山瀑布真這麼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受降雨影響廬山瀑布再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景觀。網友紛紛感嘆:李白誠不欺我!有網友發現了李白的新身份:不是浪漫,是寫實!還有網友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延伸閱讀:望廬山瀑布二首《望廬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兩首詩,一為五言古詩,一為七言絕句。
  • 廬山瀑布,再現飛流直下三千尺奇觀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站在廬山之上,眺目遠望,只見廬山的香爐峰上,一團團紫煙,升騰而起,縹緲而出!李白如是想。 恰在此時,遠處的山巔,一片銀白色的瀑布,映入眼帘,仿佛掛在山峰之間。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簡直太壯觀了! 原來,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起,在豔陽的照耀下,仿佛有座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
  • 廬山瀑布真實再現 「飛流直下三千尺」!網友:原來李白沒騙我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我們從小便背得滾瓜爛熟但有網友說自己從沒見過詩裡描述的場景「想告李白虛假安利」近日,受降雨影響廬山瀑布真實再現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景觀遠遠望去瀑布宛如從天空的雲朵中奔湧而下
  • 「飛流直下三千尺」不是誇張句?李白:說了我是寫實派,偏不信!
    「飛流直下三千尺」是不是誇張句?李白:說了我是寫實派,你們卻不信小時候,我們都讀過大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老師在教這一首詩的時候,總是強調一句:「李白是浪漫主義大詩人,他的詩句充滿了誇張。」你看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你品,你細品,瑰不瑰麗,誇不誇張?小時候的我們,總是以仰望的姿態,腦補著詩歌裡的畫面:啊,三千尺啊,這也太偉大了吧!毫無疑問,這必須是誇張句啊!
  • 古詩飛流直下三千尺體現李白什麼風格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一。 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風格 唐代是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
  •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有沒有騙人
    三疊泉瀑布其實很多遊客到廬山不去三疊泉瀑布的,雖然三疊泉瀑布因為大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而特別出名,但因為去三疊泉瀑布的路和上廬山的路還是有點區別的,所以除非自由行,團隊一般都不去三疊泉由於近日中部地區連續強降雨天氣,導致雨量激增,廬山真實地再現了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壯觀奇景。上學時我們學這首詩時老師都會跟我們說李白是個浪漫主義詩人,所以他寫的《望廬山瀑布》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都是帶了浪漫主義的誇張手法。
  • 世上唯一真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李白沒誇張 只是去錯地兒
    小學時候學古詩,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第一次知道了誇張的修辭手法,李白用「三千尺」極言廬山瀑布之高,當然我們都知道其實沒那麼高。三尺一米,三千尺也就是1000米,世界上有這麼高的瀑布嗎?
  • 飛流直下三千尺!江西廬山瀑布再現,網友:原來李白是紀實詩人
    受最近降雨影響,廬山瀑布再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景觀,網友:李白誠不我欺啊……詩仙沒有誇張網友評論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聳峙於長江中下遊平原與鄱陽湖畔,瀑布飛瀉。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名句,為人熟知,名揚天下。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觀察者網 網友評論 百科流程編輯:TF021
  • 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遺址曝光——陰森考古照片
    李白安好,詩句遺址安好,二月安好,諸君明日三月安。那麼,李白當年的瀑布泉還在嗎?1921年時已經一片蕭條。據1941年《中國文化史跡》,「而如今的寺域,只遺留矮小方丈一間。以本殿為首的主要建築和配置不復存在……方溪畔有一方形五重小石塔,可能為宋代所建。
  • 廬山瀑布,再現飛流直下三千尺奇觀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站在廬山之上,眺目遠望,只見廬山的香爐峰上,一團團紫煙,升騰而起,飄渺而出!李白如是想。恰在此時,遠處的山巔,一片銀白色的瀑布,映入眼帘,仿佛掛在山峰之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簡直太壯觀了!原來,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起,在豔陽的照耀下,仿佛有座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
  • 李白誠不欺我!原來廬山瀑布真這麼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受降雨影響廬山瀑布再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景觀。延伸閱讀:望廬山瀑布二首《望廬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兩首詩,一為五言古詩,一為七言絕句。這兩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都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都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後細緻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其中第二首七絕歷來廣為傳誦。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後兩句用誇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像,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
  • 李白誠不欺我!原來廬山瀑布真這麼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受降雨影響廬山瀑布再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景觀。網友紛紛感嘆:李白誠不欺我!有網友發現了李白的新身份:不是浪漫,是寫實!還有網友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延伸閱讀:望廬山瀑布二首《望廬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兩首詩,一為五言古詩,一為七言絕句。
  •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誠不欺騙我等
    華夏民族千年的歷史當中,文章詩句數不勝數,就詩詞而言,唐朝是一個不得不說的朝代,唐朝是一個文人輩出的時代,盛唐時代,不知出了多少詩人,如: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鬼—李賀;四明狂客—賀知章;七絕聖手—王昌齡等等。我們都知道,詩歌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期,歷經一兩千年繼承和發展,唐朝時達到頂峰。
  • 詩仙李白沒吹牛,廬山瀑布確實是飛流直下3000尺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詩仙李白流傳比較廣的一首詩而李白被噴的重點就在於飛流直下3000尺這句上。3000尺換算成米就是1000米左右,而那些噴子正是因為如此說李白在吹牛,然而,李白真的在吹牛嗎?
  • 「飛流直下三千尺」,李白詩句名場面再現!這個勝似仙境的避暑勝地,安排!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以前讀到這句「飛流直下三千尺」,都感嘆道:果然是詩仙,浪漫啊!太浪漫了!(誇張!太誇張了!)燃鵝……近期江西九江地區連日的降雨讓李白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場面再現了!名場面在抖音上被瘋狂轉發。從這個角度「望」廬山,果真看到了李白描寫的壯闊美景,網友直呼,第一次感受到了這首詩的形象生動,「詩仙李白誠不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