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近130歲的重慶北路,感受老上海風情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老底子君 上海老底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漫步近130歲的重慶北路,

感受老上海風情

老底子君

談起重慶路,上海有三條,自南向北,或直或曲,連成一條線,它們分別是重慶南路、重慶中路、重慶北路。隨著南北高架建成通車,重慶南路發生了滄桑巨變,已找不到往昔的模樣;重慶中路拓寬了路面,但兩側留存了不少歷史建築;延安東路以南的重慶北路南端發生巨變,舊區變綠地,但其它大多路段的路形、路貌仍在。

今天,我們去重慶北路逛一逛,

重拾昔日的記憶,

感受老上海風情。

1980年代重慶北路地域區劃圖

老照片:大沽路重慶北路口東望

老照片:重慶北路293弄三祝裡

(攝影:郭博 來源:「食硯無田」公眾號)

重慶北路,位於黃浦區,南起金陵西路接重慶中路,經延安東路、大沽路、威海路,北訖江陰路,全長700多米,寬10〜16米。此路闢築於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至今有近130年歷史。原名重慶路,1945年12月加了一個「北」字,更名為重慶北路。

左右滑動查看重慶北路沿路今景

重慶北路上的老風情

自延安東路,拐入重慶北路,自南向北一路漫步,會發現幾處具有老上海風情的拐角。

第一處是重慶北路大沽路東南角(現存的均樂小區在其中)。

第二處是重慶北路大沽路西北角。

第三處是重慶北路、武勝路、威海路三路交匯口的東南角(重慶大樓)。

這一帶,老早子叫「馬立斯」,與一個外國人有關。他就是亨利·馬立斯(H. Morriss)(1850~1919),英國人。

亨利·馬立斯

清同治六年(1867年)來上海,先在英商滙豐銀行當匯總。光緒七年(1881年)主持《字林西報》後以贏利所得投資房地產業,用低價向農民購進土地109畝,在今大沽路重慶北路地段建造住宅。

以「馬」字命名了「新、老馬安裡」「馬德裡」、「馬樂裡」、「馬吉裡」等一批裡弄。目前,僅存均樂小區。以後又建造了「馬立斯新村」和五座大型花園住宅。這一地段由於他家族佔有大量房地產,因而俗稱「馬立斯」,聞名滬上。

武勝路429弄、重慶北路216弄,原名為「馬立斯新村」,現在這兩條弄口寫著「重新小區」,「小區」這詞是90年代啟用的。

武勝路507號,是一棟沿重慶北路、武勝路轉角處的公寓大樓,1932年建,鋼筋混凝土結構,後來由4層增高至7層。

走到威海路,重慶北路南北兩端與威海路成兩個丁字形,錯位20多米。就在這錯位處,有一排頗有歷史故事的老洋房。

其中威海路112號,為原實業家榮宗敬三子銀行家榮鴻慶舊居,現為威海路幼兒園。

榮鴻慶先生

榮鴻慶,生於1923年。1946年畢業於滬江大學工商管理系。1964年起臺灣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董事、1983年副董事長,1991年董事長。1971年成為香港太平紳士。現任臺灣中國旅行社董事長、上海申南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南洋集團有限公司常務董事、總經理、香港南洋紗廠有限公司常務董事、總經理。

走到重慶北路北端,就是與江陰路成丁字路口,四周環顧,老房子保留老格局,仿佛定格在老上海,不禁感嘆時光倒流。

重慶北路上的老弄堂

重慶北路上,有兩條老弄堂保留了一定的原有風貌。

一條是重慶北路177弄,弄口很狹,門框上標有「1917年」字樣,示意距今已有103年了。其中4-10號,原是矮平房,屬姚家祖產。1932年由倪某向姚家購地建成混合結構二層樓房4幢,建築風格為一廳兩廂房,客房用陶瓷錦磚鋪地,4扇落地鋼窗。兩側廂房,裙板護牆,細木拼花地板。

另一條是大名鼎鼎的順天村,由重慶北路319弄、成都北路262弄、江陰路139弄等三條弄堂組成。順天村原名慶餘裡,本來是貧兒教養院的地產,1939年該房產轉手給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

1925年的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

1933年,張幼儀出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經理,一直到1946年12月辭去副經理的職務,她仍然擔任董事。

擔任副經理的張幼儀

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將所有的老房拆除,1941年重建為新式裡弄,更名為「順天村」。村內房屋現有四種造型:成都北路264弄主通道以北,有新式裡弄三層樓房共14幢,煤氣、大小衛生配套,木樓板,小花園;主通道以南,靠重慶北路出口處,有並列二層簡易小洋房9幢;近成都北路出口處又新建汰石子牆面的五層住宅1幢;臨成都北路街面建有二層磚木結構房屋1幢。

全村環境幽靜,寬敞整潔。最初這裡居民以中上層資本家的著屬居多。建國前夕,該村部分資本家遷居海外,以後一批教師、醫生和機關工作者相繼遷入。

重慶北路上的老學校

威海路至江陰路東側,重慶北路270號,這一地塊原為李鴻章的別墅,後為上海市第六十二中學。1951年,私立光中中學、博仁中學、正華合併為上海市私立群立中學。1956年,私立夏光中學、正中中學併入,改為公立,用上海市第六十二中學名。

1979年,拆除舊校舍,建造新校舍。1981年落成。現為上海市儲能中學重慶北路校區。

在大沽路262號有一所小學,名字叫重慶北路小學。這一小學在1978年由12所先後經過3次合併而成。1951年萬象與中華兩所私立小學合併成民辦延安東路第三小學。1972年又與光中、粵中、震環三所小學合併成民辦延安東路第四小學。1978年再與龍門路二小、三小和公辦第二商業職工子弟學校、回民小學、淡水路小學合併,用現名。

重慶北路上的老店廠

老底子的重慶北路,南端有長風電機製冷服務部,近延安東路有奮發百貨店、五洲家具店、上海市建築材料供應公司第三門市部。延安東路至威海路一段有福泰棉布商店、杜六房熟食店、上海市同樂印刷廠膠印車間、上海恆溫控制器廠等。北段威海路口,有上海縫紉機零件六廠等單位。隨著城市的發展和產業的轉型,這些單位均不復存在。

重慶北路112-114號,原為杜六房(前身始創於1938年)的第一家熟食店。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公私合營,劃入靜安區副食品公司。「杜六房」品種有:醬汁肉、醬鴨、白斬雞、烤鴨、燻魚,輔以百葉結、滷醉食品(肉、雞、肚、豬爪、白雞)等熟食製品。其中,紅米烹調而出的 「醬汁肉」這三個字更一度被視為具有時代特色的上海地方語言。

關於「杜六房」名稱的來歷,相傳「杜六房」熟食創始人特聘蘇州陸稿薦名師,以雞、鴨、魚、肉味原料燒煮,色香味俱佳,深受青幫大亨杜月笙姨太太的喜愛,遂將創始人引薦給杜先生。為表達對杜先生的尊敬之情,創始人將熟食店更名為「杜六房」,沿用至今。目前,重慶北路114號為店家。

重慶北路212號,原為上海恆溫控制器廠,前身是順泰祥白鐵店,由楊鳳翔於1937年創辦,當時製造熱帶魚缸和電孵雞箱等產品。1945年後承包檢修化驗設備和水暖安裝工程,1950年改名為上海建新理化機械工業社,專為各藥廠、化工廠試驗室、研究所修理各種理化器械和試驗儀器。1951年改名為上海建新理化器械製造廠。1968年定名為上海恆溫控制器廠。目前,原廠房仍在,分別為四季酒店、華聯超市、喬家柵。

威海路重慶北路西北角,即威海路128號,原為創建於1941年的上海縫紉機零件六廠,主要生產「菱樂」牌擺梭託、針夾等零件。現在該地塊為長發大廈。

老照片:馬立斯副食品商場

大沽路上以前有一個菜場,叫大沽路菜場,也叫「馬立斯副食品商場」。

後來遷至重慶北路190號,現為「上海八仙馬立斯菜市場」,給曾經赫赫有名的馬立斯留下了的地名記憶。

(老照片來源:網絡)

原標題:《漫步近130歲的重慶北路,感受老上海風情(作者:老底子君)》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漫步特色街區,感受不同的上海風情
    上海老街重現了百年老店,呈現出老上海商旅百業,市井百態的一幅「清明上河圖」。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西班牙式、法式等風格的老建築隨處可見,也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具歐陸風情街區之一。武康路全長1.17公裡,北起華山路,南接淮海中路。這條鬧中取靜的靜謐小路,無數政客文人都青睞於此,三十多處歷史建築背後,有著一段段惹人遐想的故事。
  • 漫步上海 || 成都北路的昨天和今天
    老成都北路7弄42—44號平民女校舊址平民女校舊址展品老成都北路東側,現是成都北路的馬路,有圓教寺(成都北路67號。成都北路大沽路東望:原來重慶北路到成都北路間是沒有大沽路的1958年8月1日黃浦區醫院擴建為黃浦區中心醫院,院址從牛莊路遷到九江路新址。而施材也因上海改革殯葬制度,推行火葬,至1958年也基本結束。德本堂的主要人物張慕岐,《百度》有介紹。張慕岐(1894~1981),上海嘉定婁塘人。出身於清末秀才家庭。16歲拜蘇州名醫胡一庵門下,擅長傷寒、溼溫及女科。
  • 魔都首個「老上海風情菜場」火了!5000㎡,130+攤位,自帶老字號小吃...
    >小菜場「髒亂差」的形象~今天小儂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最具老上海風情的菜場」真如·高陵集市怎麼樣?逛菜場居然逛出了影視劇的感覺摩登優雅的老上海風情~上海人表示我可以!足足5000m,130+攤位仿佛走進上海老弄堂去年3月,位於真如的高陵集市遵循標準化菜場2.0規範,對原有菜場進行改版升級。
  • 尋找老上海風情,當你在魔都漫步時,不要錯過這幾條街
    上海是一座充滿風情的都市,在近百年的滄桑歷史中,它既見證了我國近代發展的步伐,同時也在這過往的歲月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因此,說上海是一座多元化城市也不為過,上海灘、南京路彰顯著上海這種城市極度得繁華,而一些老巷子才是上海本地人眼中真正的生活!
  • 體驗電影名場面,感受老上海風情,拍明星同款造型
    熱門景區人太多,名山古鎮路太遠。而在上海市內就有這樣的地方,既能拍出明星同款的照片,又能體驗不同歷史時期的風情,它就是影視基地。在此,記者為你搜羅了申城四大影視基地,景美人少,快來打卡!百科全書上海影視樂園松江區北松公路4915號上海影視樂園又名上影車墩影視基地,位於上海市松江區車墩鎮,是中國最早建成開放的影視拍攝基地之一,是全國十大影視基地和4A
  • 高島屋三歲啦!老上海風情...VR黑科技...超值福袋...全館活動最強攻略!
    這次高島屋三周年慶可是玩起了老上海風情和黑科技VR風!全館都有適合各個年齡層的新奇好玩的東西~當然,買買買也是必須的!來來來!接好這份最強攻略!歡迎對號入座~哈哈上海高島屋百貨三周年慶活動時間:即日起至10月11號 10:00—21:30地址: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路1438號(近紅寶石路與瑪瑙路)
  • 漫步老街,看看名人故居,體會上海韻味,感受上海的文化氣息
    上海不僅是一座經濟繁榮的大都市,它還是一座文化韻味悠長的城市,其中魯迅、郭沫若的故居就在上海,形成了一條文化名人街,更有一座小鎮,充滿了清新的氣息,讓我們漫步上海老街,走走名人街,看看繁華下的上海的文化韻味。
  • 相約十裡洋場,漫步風情上海,椿萱茂旅居上海站即將開啟
    讓我們用四天三夜的時間,去感受魅力上海的風情萬種,有些地方是一定要去的,該是混合著旗袍和爵士樂的味道的——既風情萬種,又帶著年代感的摩登。漫步上海海派下午茶及摩登的周末周舞會上,您還能遇到真正的上海老克勒及滬上名媛,聆聽他們講述過往的上海記憶。
  • 在上海影視樂園,遇見燈紅酒綠、風情萬種的老上海,感受民國風情
    ,這一切的一切都記錄了關於老上海的記憶,在上海這座城市,絲毫沒有喪失關於人情的味道。最能描述老上海風情的地方大抵就是上海影視樂園了,在這裡,筆者見到了屬於電視劇上的上海,也遇見了筆者真正喜愛的上海。這座影視樂園事無巨細的描繪著屬於老上海的記憶,包括民國的南京路,和石庫門還有各式各樣的英式建築和天主教教堂,筆者一直執著的認為,這裡可能就是民國那個時代真正的上海,燈紅酒綠屬於它,殘酷無情也屬於它。筆者去上海影視基地的時候是在白天,身著民國風情的裙子和妝容。
  • 體驗電影名場面,感受老上海風情,拍明星同款造型-「十一」去四大...
    熱門景區人太多,名山古鎮路太遠。而在上海市內就有這樣的地方,既能拍出明星同款的照片,又能體驗不同歷史時期的風情,它就是影視基地。在此,記者為你搜羅了申城四大影視基地,景美人少,快來打卡!百科全書上海影視樂園松江區北松公路4915號上海影視樂園又名上影車墩影視基地,位於上海市松江區車墩鎮,是中國最早建成開放的影視拍攝基地之一,是全國十大影視基地和4A級旅遊景區。
  • 漫步上海 | 新昌路上的老模樣、老弄堂、老學堂、老故事
    上海老底子新昌路位於黃浦區西北部。南起南京西路,經鳳陽路、北京西路、青島路、山海關路、新閘路,北訖南蘇州路,長1150米。沿路大都為三十年代前後所建的老式樓房。隨著上海的發展,新昌路有的路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的路段仍然保持原有老上海街道風貌。今天,我們以懷舊的心境,逛一逛、覓一覓、憶一憶~新昌路上的老模樣新昌路,一條路,自南到北,我們將它分為四段。
  • 感受城市慢生活!新餘老上海風情街盛大開街
    感受城市慢生活!這樣的生活在老上海風情街能讓您體驗到。 老上海風情街是我市最新打造的一條夜市文化街,位於袁河公園內原老屋場村,保留原始村落民房,根據老上海情懷的建築風格改建而成。風情街延續新鋼文化及老上海情懷,重塑新時代的「老上海」情懷,其中包括文化藝展街區、風情酒吧街區、休閒美食街區、浪漫婚慶街區及商業配套設施等。
  • 感受上海未必要去東方明珠 老馬路裡藏著歷史典故
    據《新聞晨報》報導,大境路、喬家路、斜土路、天燈弄……這些上海的老馬路,每一個路名都有一處由來、都有一段故事。為了尋找這些上海老馬路的歷史記憶,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的20位大學生,成立了一支「上海路名文化與區域空間研究實踐隊」,他們在七八月間,頂著炎炎夏日,走街串巷,尋訪40多條上海老馬路的歷史與今日。
  • 上海十條風景特別棒的漫步路線 請收好
    原標題:上海十條風景特別棒的漫步路線,請收好  據樂遊上海,上海雖然已經立秋,氣溫卻沒有明顯降低,好在秋天總要來的,壓馬路這件事又好做起來了。今天為大家推薦幾條風景優美的行走路線,每一條都有值得探尋的故事。賞美景、做運動,這可是在健身房都沒有的享受。
  • 夜遊上海外灘,感受這個不夜城的浪漫
    外灘位於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黃浦江畔,是最具上海城市象徵意義的景點之一。長1.5公裡,由南向北漫步,左手邊是寬闊的中山東一路,路邊一字排開著數十棟風格迥異的外國建築。右手邊是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江上巨輪穿梭,江對岸則矗立著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等摩天建築。到了夜晚,浦江兩岸霓虹齊放,適合與愛人漫步在外灘,感受著「不夜城」的韻味與浪漫,而夏季的外灘江風陣陣,更是乘涼的好去處。上海地標!
  • 重「讀」南京路:老上海風情來襲 追溯舊時美好回憶
    徐銀攝中新網上海8月13日電 (記者 徐銀)作為上海最知名的購物地標之一,南京路可謂深深根植於上海文化之中。在這條街上,可以看到來自天南地北的商品,而它也將上海的風潮傳播至世界各地。1975年的上海自行車商品手冊等老物件展示。
  • 梧桐中的老上海風情,比外灘、東方明珠更值得你打卡!
    前段時間有朋友私信問,上海哪裡好玩?今天就來安利一個叫做武康路的地方。武康路位於上海市徐匯區,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築於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武康路南北連接了繁忙的淮海中路和幽靜的華山路,是一條有37處歷史建築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其中有14處優秀歷史建築,是名副其實的「名人路」。這條路兩邊是法國梧桐,秋天的時候風一吹就會散落漫天的慵懶梧桐葉,在溫暖的陽光下絕美不輸春天的落櫻。
  • 來上海:除了感受上海的繁華盛景,也應該到這裡感受老上海的氣息
    說到上海,大家想到的都是這大上海的繁華景象。就算是來上海遊玩,大家也都是會在一些比較凸顯上海繁華景象的地方遊玩,往往最具老上海味道的地方,都被大家給忽略了掉了,今天小編就向大家推薦感受老上海味道的最佳一日遊玩法,當然在這裡我們除了感受古韻,也一定要品嘗下這裡的美味小吃了。
  • 上海,一座被稱為「魔都」的都市,帶你感受老上海的舊時光
    那今天就讓小編一起去體驗這種感受吧。來到上海就不得不提到外灘,在這裡,外灘是黃浦江畔夜上海上海著名地標,夜幕來臨,華燈初上時,外灘便是一片璀璨,彩燈下散落的舊時代建築,頗有「十裡洋河」的視感,晚上也是人聲鼎沸。你可以觀賞浦西萬國老建築和浦東摩天樓群,可以欣賞申城的標誌性夜景。
  • 一張地圖帶你漫步梧桐深處最上海-路名 朗路 上海旅遊 上海話劇...
    原標題:一張地圖帶你漫步梧桐深處最上海  據樂遊上海,這裡有梧桐搖曳、落葉不掃的小路  這裡有不用濾鏡拍就很美的街景  這裡有充滿歷史的名人舊居  這裡有可以泡一天不會膩的商業街區  這裡有米其林摘星的高級餐廳  這裡還有邊逛邊玩、各具特色和美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