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蓋碗茶、看川戲變臉,這個假期到桐梓這裡就對啦

2020-10-04 婁山關

去成都,有一件很有必要做的事

那就是找個茶館去坐坐

品著蓋碗茶聽川戲

別有一番滋味

這個國慶不用遠出

在桐梓,就能聽書喝茶品古味

體驗茶館樂趣!

在哪兒體驗

小關首推太白古鎮——新站

太白古鎮新站,距離桐梓縣城34公裡、遵義90公裡、重慶156公裡。黔渝高速鐵路、遵崇高速公路和G75複線縱貫南北,習新二級公路、正習高速公路橫貫東西。素有「黔渝之要塞、商貿之重鎮、交通之樞紐」的美譽。

攝/王印

青石板、琉璃瓦、小軒窗

整個集鎮處處彰顯古鎮韻味

攝/婁倫權

置身古鎮

隨處可見磅礴大氣的漢唐風建築

亭臺樓閣、窗花雕飾、古風壁畫


攝/王印

無不散發著漢唐氣息

穿行於內,彷如穿越時空

攝/婁倫權


古鎮以太白碑亭為核心,以太白文化為靈魂

太白碑亭、太白廣場、詩詞廣場

太白橋、得月亭、芳林春堤等主要人文景觀

能讓您體驗到古鎮氣息

感悟到古鎮文化

細品古風雅韻


輝煌璀璨的夜景燈光

是「古鎮」主題中最為活躍鮮明的元素

夜幕降臨,燈籠映紅了古鎮的上空

正是「萬家燈火瓊樓燦,仿聽謫仙樓上謳」

在新站鎮太白碑亭

古色古香的閣樓戲臺上

精彩紛呈的節目正在上演

古典舞蹈優美婀娜

戲劇小品精彩絕倫


黃梅戲《天仙配》賞心悅目

川劇《變臉》神乎其技

妙語連珠的評書

都為觀眾獻上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古典藝術盛典


在現場

不僅有精彩的戲臺子節目

手工餈粑、茶藝表演也讓這裡古香更濃

依稀有了夢回大唐的感覺

現場聽戲的新站人王宗萍告訴小關

以前的娛樂活動特別少

只能打打牌、跳跳廣場舞

現在茶園開起來了

可以在這裡喝著茶聽著曲兒

比以前有意思多了

夜間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了

感覺特別好


太白碑亭戲臺子精彩的表演

不僅現場氣氛火熱

更是火爆了朋友圈

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前來欣賞

家住遵義的付浩

一直對古典藝術文化充滿嚮往

在朋友圈看到新站有這樣的戲臺子

便乘著假期

邀上三五好友

專程到現場欣賞了這場文化盛宴


端一碗蓋碗茶

輕拿杯蓋

撇去浮沫

嘴一張一翕間

就著裹挾著茶香的氤氳

看一曲精彩川戲表演

時而置身戲中

時而又在叫好聲中抽離旁觀

嘆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小關了解到

太白碑亭在每周末都有文化表演

這個國慶中秋假期期間更是不重樣

從10月1日到10月8日

每天都有兩場表演

分別是14:30至16:00和19:00至20:30

讓您這個國慶八天天天樂


太白碑亭國慶紅色文化系列活動

(還有茶藝、瑜伽表演等)


戲曲落幕,人群散去

此時正是宵夜的好時分

在古鎮街上一點點烤魚店

煨一壺花酒

嘗一口浸著的薄荷清香的魚肉

與好友細數來往

在微醺中回味過往

暢聊明天


或去到老素粉麵館裡

來一碗大肉粉面

滷香四溢

清香的湯底

暖一暖秋夜的胃

當你帶著意猶未盡離開古鎮時

不妨帶一提新站萬氏月餅

拎一框新採摘的橘子

提溜一籃山坡豆腐

把古鎮的味兒帶走


(記者:王印 陳澤珊 袁細強 見習記者:羅永波 部分圖片有新站鎮提供)

相關焦點

  • 貴州桐梓:「國慶八天樂」嗨翻天,接待遊客86.17萬人次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貴州省桐梓縣共接待遊客86.17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63億元。雙節期間,桐梓開展了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旅遊市場呈現供需兩旺、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音樂嘉年華太白古鎮景區推出了慶國慶、吟詩碑、聽評書、賞川戲
  • 國慶八天樂,桐梓共接待遊客86.17萬人次
    讓遊客出遊熱情高漲小關從縣文體旅遊局了解到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桐梓共接待遊客86.17萬人次慶國慶、吟詩碑、聽評書賞川戲、觀變臉、品蓋碗茶、購特產等系列活動
  • 喝蓋碗茶看川劇,穿戲服觀變臉,成都的這個茶館真的巴適
    成都 是一座慵懶的城市,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們,縱情享受著生活的一切,麻將聲,大碗茶香,火鍋味兒,川劇變臉,都是 成都 街頭巷尾的獨特風情。作為一座被茶水滋潤著的城市,來到 成都 ,怎麼能不去體驗一下這裡的蓋碗茶,順便看上一出精彩的川劇呢?
  • 桐梓:八天假期,接待36.56萬人次遊客
    新站鎮太白碑亭文藝活動據初步測算,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全縣共接待遊客36.5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57億元。各景區深挖假日習俗的豐富內涵,紛紛推出系列主題活動,讓廣大遊客感受一場與心靈邂逅的時光之旅,度過一個多彩難忘的假期。
  • 喝蓋碗茶看變臉表演,茅廬帶來川菜24味,廈門盛夏更要火辣辣!
    還記得在2002年剛上大學那會,人生第一次嘗到水煮活魚的麻辣鮮香,念念不忘,自此愛上了川菜。從酸菜魚到毛血旺,從紅油辣子到川味火鍋,無不令人大呼過癮,忘卻煩惱。提起吃川菜,當然要提到「天府之國」成都了,從蓋碗茶到採耳,這裡的生活態度是悠閒且愜意的,邊喝茶邊採耳的習俗在成都隨處可見,而在成都的很多小館子裡,邊吃飯邊看變臉表演也是一大樂趣。
  • 國慶假期,到桐梓記憶不僅能吃喝玩樂,還能買買買
    悄悄的,悄悄的雙節假期已經過了一半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假期裡桐梓這個地方那可是熱鬧非凡跟著音樂律動起來現場的氣氛簡直是嗨到爆怎樣看了這麼多農特產品
  • 陳猷國:家鄉的川戲玩友
    茶館前廳寬敞,中間上三步樓梯進入樓座,後邊還有一個吊腳小茶廊,總共可容二十多張茶桌,是復興最大的茶館。這裡也是江湖藝人說評書,唱竹琴,打金錢板的地方。 隨著那咚咚咚咚的鬧臺鑼鼓(鄉民們戲稱為喚狗鑼),戲迷們紛紛走進茶館落座,每人泡杯蓋碗茶,很快茶座滿堂,後來者只好站在門口蹭戲。茶館內外沒有人聊天喧譁,一個個全神貫注地聽戲,其痴迷度絕不亞於今天的追星粉絲。
  • 蓋碗茶,詩和遠方……
    中年茶老闆一聲不響的擺上幾隻小蓋碗,抓一撮茶葉挨個放進碗裡,提起暖水瓶又挨個倒好水,蓋上蓋子,暖壺往地上一放,折身回院裡去了。這是十幾年前在成都寬窄巷子喝茶的場景。一份小紅蓋碗茶,2.5元,從早喝到晚。
  • 一起來品味蜀風雅韻,變臉,噴火,川劇你想看的這裡統統都有
    成都,為人熟知的火鍋、熊貓、春熙路、錦裡等標誌性代表,是來到這個城市必去打卡的~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帶你融入成都人的市井生活,感受川劇的魅力。成都作為變臉的發祥地,有著最純正的川劇變臉演出。聽川劇來蜀風雅韻劇院是很不錯的選擇,該劇院建築古樸,有古蜀敦厚閒散之風骨,是百年興衰起伏的古典梨園。如今,蜀風雅韻會聚了川劇行業中數位名角,川劇專業程度也不容小覷,可欣賞高胡演奏、手影戲、木偶戲、川劇、小丑戲、變臉、噴火、嗩吶演奏等。
  • 中國範兒|川劇變臉:喜怒哀樂一張臉
    中國範兒 | 川劇變臉:喜怒哀樂一張臉成都,自先秦(舊石器時期--公元前221年)以來就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文化重鎮。川劇,是四川成都文化的一大特色,而其中的一項絕技「變臉」,更是讓許多人為之讚嘆。在遍地的戲園裡、茶館裡,喝著蓋碗茶,聽川戲,看變臉,是成都人品味文化的獨特方式。相傳,「變臉」最初出現,是古代人類為了生存想出來的辦法。面對野獸,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嚇唬這些兇猛的入侵者。後來,川劇把「變臉」搬上舞臺,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 一座島,一杯蓋碗茶,何以火爆「成都年」?
    坐在湖畔,在春日暖陽下來一杯新蓋碗茶,這樣悠閒愜意的生活源自天府美食島言門十二味街!據說,在這個新春佳節,天府美食島每日售出的壩壩茶數量高達600至800杯,而每日登島的遊客流量更是達到25000人次。
  • 大碗茶變蓋碗茶 四川人藝「泡」出川版《茶館》
    如今,為了呈現給觀眾一出真正意義上的四川《茶館》,四川人民藝術劇院邀請到北京人藝著名川籍導演李六乙,力求將這部上演數十年的「奇蹟」,打造成全新版本——從普通話轉成川話、融入四川茶館文化,慶祝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
  • 「蓋碗茶」的傳統的文化風俗,蓋碗品茶,韻味無窮
    人草木茶禪文化其次,蓋碗茶的飲茶程序。人草木茶禪文化第五步品飲:用左手握住碗託,右手提碗,抵蓋,傾碗將茶湯徐徐送入口中,品其味,韻味無窮。人草木茶禪文化最後,蓋碗茶的文化習俗和擺放暗語。人草木茶禪文化成都的蓋碗茶,從茶具配置到服務格調都引人入勝。用銅的茶壺、錫的杯託、景德鎮的瓷碗泡成的茶,色香味形俱配套,飲後口角噙香,而且還可觀賞到衝泡蓋碗茶的技巧,其是四川茶館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黔北花海 清涼桐梓|這個夏天,到桐梓開啟一場漂流探險之旅
    桐梓縣年均溫度僅14.6℃,即使是最熱月,平均氣溫也只有24.5℃,自然景觀豐富多樣,每到夏季,都有來自重慶等地的遊客前來避暑納涼,在清涼的桐梓住上幾日,甚是清閒,樂不思蜀。這個夏天,怎樣玩轉桐梓?花海——人間一年有四季,桐梓四季有花開位於桐梓縣婁山關鎮杉坪村的黔北花海,總面積達1300畝,種植有馬鞭草、向日葵、波斯菊、鼠尾草等數十種花卉。
  • 寬窄巷子請全國醫護人員看川劇吃川菜,2萬份名額快來領!
    從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遊客可憑體驗券免費聽講解、喝蓋碗茶、品川菜、看川戲。凡持有醫務相關證件的醫生、護士、醫技人員都可通過寬窄巷子官方微信(kzxzkzxz)進入領券平臺,上傳個人信息及相關證件後即可領取體驗券。
  • 蓋碗茶要怎么喝?不了解其中的規矩容易鬧出大笑話
    蓋碗,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相傳,蓋碗茶的發源地就在成都。唐代德宗建中年間,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因為茶杯沒有襯底,飲用時很容易燙到手指,就想到了用木盤子來承託茶底的辦法。再後來蓋碗茶從高雅的茶室,貴族們的廳堂裡走向了平民百姓家,因其宜於保溫,在各地都流行起來了。如今如果你去到成都,蓋碗茶已經深深的根植於四川人民的生活之中了。遍及成都的大小茶館裡,人們喝著蓋碗茶。這裡講的蓋碗茶,是有別於拿蓋碗作為主泡器具的飲茶方式。
  • 開封廟會:川派變臉木偶,還會噴火,你看過嗎?
    來自四川非遺項目傳承人的兩位女弟子為大家帶來了精湛的木偶操縱技藝,向現場觀眾展現了傳承多年的木偶戲絕技,給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木偶觀感。 演員弦子介紹,木偶戲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其「源於漢,興於唐」。2006年,木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李伯清講評書的悅來茶館要變這樣啦
    此園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戲聖」康芷林和楊素蘭、唐廣體等人將「太洪班」、「蘇玉班」、「翠紅班」、「長樂班」、「昇平堂」、「採和班」等戲班子聯合起來組成「三慶會」,會址便設在悅來園,使這裡成為成都乃至全川的川劇藝術中心。
  • 到春熙路旁遠洋太古裡大慈寺,品咖啡飲蓋碗茶,很時尚也很老成都
    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你多半會走到春熙路,到了春熙路不去大慈寺和遠洋太古裡看一看,應該會有點遺憾。它們彼此就是一條人行橫道的距離,所以一定要去逛一逛。你可以從成都任何地方坐公交車或者地鐵,(建議坐地鐵不堵車)到春熙路站,一出地鐵口,一定會被一片格調大氣而不失古典的建築吸引,那裡就是遠洋太古裡,和它懷抱裡的大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