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次複製中國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虎嗅網

作者:老解,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2020年11月26日,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電信聯盟(ITU)官網宣布,在經過無線電通信局(ITU-R)為期數年的研究和評估之後,最終如下三項5G空口技術(RIT)被正式納入IMT-2020全球5G標準,即由3GPP組織提交的3GPP 5G-SRIT和3GPP 5G-RIT,以及由印度電信標準發展協會(TelecommunicationsStandards Development Society,TSDSI)提交的5Gi。

其中由3GPP組織提交的5G-SRIT和5G-RIT早在今年7月份就由無線電信通信局(ITU-R)在國際移動通信工作組(WP 5D)第35次會議上被確認,彼時身為3GPP成員之一的中興通訊還在其官網上宣布《3GPP系標準成為唯一被ITU認可的5G標準》。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在11月份召開的國際移動通信工作組(WP 5D)第36次會議上,印度TSDSI提交的5Gi技術標準竟然還能夠鹹魚翻身,最終與3GPP系的標準一起躋身ITU-2020標準建議書,成為全球統一的5G技術標準之一。

要知道,最開始進入ITU-R評估流程的5G技術標準其實共有7項候選提案,除了印度TSDSI提交的5Gi之外,還有3GPP組織提交的NR+LTE SRIT和NR RIT、韓國提交的NR RIT、中國提交的NR+NB-IoT RIT、中國公司新岸線提交的EUHT和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提交的DECT-2020NR,可以說每一個都來者不善。

然而經ITU-R評估之後的最終的結果卻是中國的NR+NB-IoT RIT和韓國的NR RIT被3GPP組織的5G-SRIT和5G-RIT所整合,而印度TSDSI竟然起死回生擊敗了歐洲ESTI和中國的新岸線,與通信業第一大標準化組織3GPP並肩勝出。

對於此前在國際通信標準上默默無聞的印度而言,這絕對算得上是歷史性的突破。印度駐聯合國日內瓦使團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宣稱,「印度的無線空口技術被ITU認可為全球5G標準之一將為世界和印度的數位化轉型做出貢獻,這是莫迪總理Atmanirbhar Bharat(自力更生的印度)倡議的標誌性勝利。

那麼,創造了印度電信史上突破奇蹟的TSDSI究竟有什麼來頭呢?

印度TSDSI的全稱是印度電信標準發展協會,其地位類似於歐洲的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 、美國的電子和電氣工程師協會(IEEESA)和我國的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作為受到印度政府承認和支持的電信標準發展組織,TSDSI的會員不僅包括通信行業的運營商、製造商、學術界和研發機構,印度通信部與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等政府代表也參與TSDSI的技術活動。

印度TSDSI成立於莫迪政府上臺的2014年,其宗旨和目的就在於配合莫迪政府的「印度製造「、」數字印度「戰略,在通信技術領域制定和推廣印度特有的要求,制定標準化的解決方案以滿足這些要求,並推動他們成為國際標準。因此,印度TSDSI積極參與國際電信標準化活動,作為國際電聯和3GPP的成員單位,致力於提升印度在國際通信標準組織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與中國通信業所經歷的「1G空白、2G追隨「情況一樣,印度在全球通信產業的發展中也一直處在追趕者的位置,雖然憑藉龐大的人口基數,印度以超過11億的行動電話用戶總數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其通信設備市場主要由先發的歐美廠商如諾基亞、愛立信、思科和後進入的中國廠商華為、中興等主導,鮮有有競爭力的本土企業參與其中。

因此,印度產業界對於中國通信業的崛起和發展非常關注和豔羨,特別是中國的TD-SCDMA技術標準突破歐美壟斷,於2000年5月被國際電聯正式採納與歐洲提出的WCDMA和美國提出的CDMA2000同列為國際3G標準之後,中國通信產業由此實現「3G突破、4G並跑、5G領先「,同時本土企業華為和中興在國際市場上崛起並超越的成功經驗,也促使印度產業界下定決心要在5G技術全球標準制定中發揮重要作用。

印度莫迪政府在2017年成立了一個高級別的5G論壇來評估和推進印度的5G進程。論壇的共同主席之一,印度科技部部長Ashutosh Sharma明確表示印度已經錯過了3G和4G,那麼印度必須要成為5G技術應用、設計、開發的全球同步參與者。TSDSI作為論壇成員之一擔負起了代表印度參與全球5G標準討論和制定的重任。

TSDSI積極備戰5G標準的努力在協會籌備階段就已啟動,他們在2013年11月組織由包括本土及全球的運營商、通信廠商、學術和研發機構參與的「Path to 5G」論壇,探討和確定印度的5G需求,並在2014年協會成立之後設立了專門的工作組針對印度農村覆蓋需求研究「低移動性大蜂窩(LowMobility Large Cell, LMLC)技術」。

在印度電信部(Dept of Telecom, DoT)的支持下,TSDSI很快就在ITU-R取得突破,2017年11月WP5D工作組接納在IMT-2020(5G)框架內將印度的LMLC技術作為農村eMBB配置的強制性測試案例。TSDSI時任主席Abhay Karandikar博士稱LMLC技術是「縮小城鄉數字鴻溝的關鍵推動者「,並表示將進一步推動LMLC技術作為IMT-2020(5G)標準的印度提案提交到國際電信聯盟。

2018 年 6 月,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的ITU-R SG5 WP5D 第30次會議上,印度TSDSI提交的LMLC技術被確認為IMT-2020(5G)無線空口技術的候選標準。TSDSI時任主席Abhay Karandikar博士興高採烈地宣布:「TSDSI已經通過將LMLC需求納入全球5G標準,在印度電信史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這證明TSDSI在全球標準開發生態系統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TSDSI在電信標準領域發揮的積極作用,將為印度今後對全球標準做出更多此類貢獻鋪平道路「。

此後印度TSDSI在ITU-R SG5WP5D後續的第31次會議上對自己的空口技術標準進行了優化,將其命名為5Gi,並在第32次會議上提交了全套技術規範及自評估報告,成為最終入圍 IMT-2020無線空口技術的五個候選提案之一。

然而正如當年中國的TD-SCDMA技術在國際電聯3G國際標準中突圍時所遭受的打壓一樣,印度TSDSI的5Gi標準也在提案提交和評審過程中受到國際乃至國內的巨大質疑。

2020年初,代表全球電信設備供應商和晶片製造商巨頭利益的移動供應商協會(GSA)致信印度電信部部長Anshu Prakash,稱印度的本土5G標準偏離3GPP的全球統一規範將帶來一系列挑戰,包括破壞5G的全球生態,增加設備和服務成本,延遲5G研發進度並最終影響5G在印度的部署計劃等。

身為3GPP成員的印度TSDSI也曾在3GPP體系內提出要求,希望在3GPP規範中預留一些資源池位,以便 TSDSI 能夠將他們開發的印度特定功能移植到 3GPP 之外,但不出意外地遭到了3GPP 的拒絕。

與此同時,印度國內運營商也通過其行業機構—印度手機運營商聯合會(CellularOperators Association of India ,COAI)寫信給電信部,敦促印度與世界其他地區保持一致,採用3GPP的全球統一5G網絡標準,利用全球5G生態系統優勢來確保以經濟實惠的價格獲得5G設備。COAI的總幹事RajanMathews還公開指責TSDSI繞過3GPP直接向國際電聯上報提案的做法擾亂了成熟的全球標準化、認證和監管流程。

也正如當年中國政府在關鍵時刻力挺TD-SCDMA在國際電聯過關一樣,印度莫迪政府在TSDSI遭受國內外攻擊時堅定地站在了TSDSI一邊。

莫迪政府在2015年7月提出「數字印度」倡議,聚焦於發展電子政務、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讓印度廣大的農村人口也能接入網際網路等。TSDSI旨在縮小城鄉數位化鴻溝的LMLC技術不僅符合「數字印度「倡議精神,而且志在國際舞臺上推動印度本土標準國際化的舉動也迎合了莫迪政府」促進印度創新、設備設計和製造,進入世界市場「的政策導向,因此印度電信部代表印度政府在國際電聯層面做了大量工作支持TSDSI。

雖然外界對於印度電信部的具體活動細節不得而知,但相信他們一定從中國TD-SCDMA技術的闖關成功中得到過啟發。原大唐電信集團總工程師、被媒體稱為「TD之父」的李世鶴回憶TD-SCDMA標準面臨在提案評估過程中被扼殺的危險時,中國政府相關主管部門主動發聲,明確表示如果中國的TD標準不被國際電聯採用,中國也有足夠的市場空間來支持自己的標準,中國仍然會採納並運營TD-SCDMA。最終是中國政府的堅決支持改變了國外通信業巨頭的態度,TD-SCDMA技術成功通過評估成為了3G的三大國際標準之一。

印度政府的支持與TSDSI的努力終成正果。在11月26日的官方通告中,國際電聯明確表示,3GPP提交的3GPP 5G-SRIT、3GPP 5G-RIT和TSDSI提交的5Gi三項技術「完全符合IMT-2020願景和嚴格性能要求,將用於5G全面商業化部署的三個無線空口技術已獲得全球驗證」。

印度TSDSI也在其官方新聞稿中表示:「5Gi是印度首次提出的無線空口技術,TSDSI感謝其成員、電信部、印度政府及其合作夥伴在過去四年中為幫助其獲得國際電聯認可而給予的支持」。

身為印度TSDSI創始成員的Abhay Karandikar博士也在社交媒體上@印度總理莫迪、美國FCC主席Pai等人士,自豪地聲稱:「印度貢獻被確認為全球通信標準,這是我們所取得的歷史性裡程碑,是莫迪總理Atmanirbhar Bharat(自力更生的印度)倡議在電信領域朝著技術自主邁出的關鍵一步。」

成功入選國際標準,對於印度5G技術而言只是邁出的第一步,那接下來究竟能走多遠呢?答案遠不止路漫漫其修遠兮那麼簡單。

TSDSI的5Gi技術標準,號稱集成了印度特定的技術增強功能,可實現更大的覆蓋範圍,以滿足低移動性大蜂窩(LMLC)的場景要求,從而解決農村、邊遠和人口稀少地區低成本5G網絡覆蓋問題。

但為實現這一標準,TSDSI的5G無線空口技術要求5G基站的信號傳輸半徑擴展到6公裡,這與3GPP的無線空口技術對於基站信號傳輸範圍3公裡的標準並不一致,此外TSDSI的標準還要求將5G手機的功率傳輸水平從國際通用的23dBm提升至26dBm,從而確保它們能夠與在印度農村部署的間距為12公裡的信號塔通話。

這些特殊要求必然導致印度TSDSI標準與國際通行的3GPP標準相衝突,由此也在印度國內展開了一場關於是否要採用「自主標準」建設5G網絡的持續論戰。

論戰的正方是力主印度標準國際化的TSDSI,而反方則是移動通信運營商及其行業機構印度手機運營商聯合會(COAI)。雙方的論題也與我國當年力推TD-SCDMA標準時的行業大討論類似,反方主打經濟牌,而正方主打政治牌。

從運營商的利益出發,印度手機運營商聯合會(COAI)列舉了TSDSI另搞一套5G自主標準的四大罪狀:其一,採用自主標準將延長晶片、手機、設備的開發周期,導致印度5G商用延遲;其二,採用自主標準將增加5G的開發、測試、生產、實施成本,導致印度5G建設和使用成本高企;其三,採用自主標準將破壞與全球3GPP標準的互操作性,導致印度5G無法支持國際漫遊;其四,採用自主標準開發印度特定產品將可能減少充分競爭及持續創新,導致印度市場隔離於全球價值鏈之外。總之,反方認為TSDSI的自主標準缺乏經濟規模效應,在商業上不可行。

而肩負推動印度標準國際化重任的TSDSI則宣稱自己的標準只是對3GPP的規範進行了 3-5% 的更改或增強,以使其具有印度特有的功能而已,這些功能調整完全可以在基站和手機上通過軟體來完成,成本基本忽略不計。此外,TSDSI認為其5G空口技術已經通過嚴格的國內和國際評估流程,特別是在被國際電聯確立為國際標準之後,已完全可以和3GPP標準無縫銜接,可以在不影響全球互操作性的情況下滿足印度農村5G覆蓋的需要。

作為反擊,TSDSI反訴COAI的背後有國外通信巨頭的利益,批判他們攻擊印度5G標準的舉動將破壞印度的自主創新,並削弱印度在全球5G領域擁有第一個智慧財產權的努力。

雙方的論戰並未隨著TSDSI的5Gi標準被國際電聯正式認可而結束。

在12月初最新召開的印度移動大會(IMC2020)上,運營商Bharti Airtel的南亞CEO GopalVittal依然公開呼籲印度需要接受全球5G標準,攻擊TSDSI的5Gi自主標準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將可能造成印度退出全球生態系統的危險。Gopal Vittal還在發言中以2G時代的標準之爭為例佐證自己的觀點,他強調GSM之所以戰勝CDMA,不在技術優劣,而是因為GSM被更廣泛地採用。

TSDSI主席則回應說,5Gi已經成為了國際標準,印度有權利要求全球供應商的5G設備和手機滿足5Gi的標準要求,而且印度的5G建設由此或可在全球起到引領作用。

然而,對比中國和韓國一馬當先已經完成5G網絡大規模部署的進度,印度開啟國內5G建設首先要解決的頻譜問題都還沒有著落,談何全球引領?

莫迪政府原定於在2020年啟動5G頻譜拍賣,但疫情的影響已導致這一計劃被嚴重推遲。同時,針對3.5G頻段的分配,印度電信部還在與國防部、廣播部和航空部等其他頻譜使用部門爭執不清。印度電信部原定將3300-3600 MHz的300 MHz頻段用於5G網絡,但是由於印度航空部門要求使用3300-3425MHz頻段,導致可供5G使用的頻段只剩下175MHz,運營商們都在抱怨這將導致頻譜資源嚴重不足而無法順利推出5G。

頻譜資源之外,運營商們對於5G建設的消極態度也影響著印度5G的推出進度。

經過多輪整合之後,目前印度的運營商數量已經從2016年的12家之多集中為三大私有運營商和兩家國有運營商,其中新晉運營商Reliance Jio背靠母公司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的財力支持,以3.9億用戶規模取得33%的最大份額;本土運營商Airtel India以3億用戶規模和26%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二;排名第三的外來戶Vodafone Idea的市場份額則不斷被蠶食,用戶規模已經跌至2.8億;國有運營商BSNL和MTNL則保有剩下的近2億用戶。

在印度共計11.7億手機用戶中,4G滲透率只有56%, 除去2016年新殺入市場的RelianceJio坐擁100%的3.9億4G用戶外,Airtel India和VodafoneIdea的4G用戶佔比剛剛過半,而BSNL和MTNL這兩家國營運營商的在網用戶90%以上還都是2G用戶。這也導致印度全國移動業務整體收入中,語音業務收入佔比在2019年末仍高達71%,而數據業務收入佔比不足30%。因此,擺在印度運營商面前的當務之急還是考慮如何擴大其4G用戶和數據業務收入佔比,而不是5G。

此外,受Reliance Jio在4G市場上打不限量價格戰的影響,三家私有運營商的財務狀況並不理想,特別是三家運營商與印度電信部之間關於AGR(the Adjusted Gross Revenues)危機的訴訟還懸而未決,導致三家運營商的負債水平和現金流狀況充滿了不確定性。

所謂AGR危機,指的是印度政府在1999年與運營商達成協議,每年從運營商的調整後總收入(AGR)中按照固定比例進行分成的模式來收取牌照費和頻譜使用費,但其後雙方對於AGR的構成產生了分歧,印度電信部認為AGR包括運營商的全部業務收入,而運營商則認為AGR僅指來自電信服務的主業收入而不包括財務利息、投資所得等其他收入。

雙方自2005年開始進行了一系列仲裁和訴訟,直至訴諸印度最高法院。在最近一次的判決中,印度最高法院要求運營商必須向電信部支付已確定的全部款項,包括本金、利息及滯納金等高達120多億美元,其中歸屬Vodafone Idea的欠款高達73億美元,Bharti Airtel欠款約49億美元,就連Reliance Jio也被認定欠繳2700萬美元。

雖然三家運營商還在與最高法院協商設定一個為期20年的分期還款計劃,但這麼高額的債務一旦確認下來,無疑將對三家運營商的融資和投資能力形成巨大的打擊。欠款最多的Vodafone Idea已經明確表示其無力負擔這些債務,並有可能尋求撤出印度市場。

背負著如此沉重的財務壓力,難怪運營商們要從成本和經濟性的角度出發來牴觸TSDSI的5G自主標準了。

對於這些私有運營商而言,如果因為採用自主標準而需要承擔更多的成本,這已經不是做得好做不好5G的問題,而是能否實現收支平衡繼續活下去的問題。畢竟如當年的中國政府一樣,為了成就自主標準TD-SCDMA而把整個中國移動都砸上去的打法,在印度的國情之下根本就行不通。

為了緩解壓力,運營商Bharti Airtel的CEO公開表示印度並不需要急於上馬5G,他認為印度的5G可以等到2022年再說,到2022年5G的全球生態已經非常成熟,產業鏈的規模經濟化程度也將達到最高,印度完全可以在2022年用最低的成本從市場上購買5G設備並輕鬆地複製其他國家的成熟商業模式來實現5G盈利。

連本土的運營商們都不願支持和採用印度的5G自主標準,這對TSDSI的5Gi技術前景無疑將構成沉重打擊,要實現自主標準產業化並在印度乃至全球市場上落地的目標,看來TSDSI最終還是需要藉助政府的行政力量。然而中國TD-SCDMA的前車之鑑不遠,要求運營商為了一個自主標準的虛名而投入上千億投資建網的豪注,即使強勢如莫迪政府,恐怕也只能哀嘆有心無力吧。

相關焦點

  • 印度製造,為什麼複製不了中國經驗?帶大家了解一下深層的印度
    之後作為配合,印軍不斷的越線進入中國的領土,試圖營造出一種中國正在被孤立,營商環境急劇惡化,不在適合投資市場的範圍,希望配合擠壓在華的外資企業儘快離開中國。8月伴隨著蘋果開始要求富士康在印度設廠,班公湖的槍聲再次響起!!
  • 世界第三大手機作業系統,印度KaiOS,中國永遠無法複製的成功
    而最後一個系統卻是印度的KaiOS系統,相信大家是不是也很納悶?但是如今印度的KaiOS系統的確如今是世界上第三大手機作業系統。而且印度的KaiOS系統成功的方法是中國永遠也無法複製的!相比有很多朋友都非常的納悶,小編了解之後才發現並不是想像的那樣。
  • 印度再次宣布禁用47款中國App
    印度再次宣布禁用47款中國App 根據路透社報導,繼今年6月印度政府宣布禁用59個中國App後,最近幾周印度又禁用了47款中國App,而這些新增的禁用程序大多都是之前已被禁用App的克隆或不同版本。
  • 印度痴情老人為紀念亡妻複製泰姬陵
    印度痴情老人為亡妻複製泰姬陵【環球網綜合報導】俗話說得好,人生自古有情痴。而在印度,情痴在印度也大有人在:古有古印度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后泰姬•瑪哈爾而建立「完美建築」——泰姬陵;今有耄耋老人傾家蕩產為亡妻複製泰姬陵。
  • 孟加拉國富豪5年1:1比例複製印度泰姬陵(組圖)
    坐落於印度古都阿格的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到印度旅遊的人士,大都是仰慕它的盛名。17世紀莫臥兒帝國皇帝沙傑漢為紀念其愛妃慕塔芝瑪,動用了數萬名工人,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圖案之細緻令人叫絕。(資料圖)   中廣網北京12月8日消息 孟加拉國一位富有的電影導演莫尼花了五年時間興建了一座複製的印度名勝泰姬陵,希望一圓國內貧窮同胞想到該名勝一遊之夢。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這幢和真泰姬陵大小完全一樣的建築物,花了5800萬美元,耗費五年時間建成。其興建的時間和人力都遠遠不及真泰姬陵多。
  • 印媒:越南等「迷你中國」難以複製中國的成功
    來源:環球時報印媒:那些「迷你中國」終究不是中國印度《經濟時報》11月12日文章,原題:亞洲的那些「迷你中國」正費力地從美中貿易戰中獲利 美中貿易戰重燃有關哪些亞洲發展中國家或將接過「世界工廠衣缽」的爭論
  • 【印度再次禁用中國APP 中使館回應】 當地時間11月24日,印度電子...
    【印度再次禁用中國APP 中使館回應】 當地時間11月24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發布公告,宣布禁用全球速賣通、釘釘等43款中國背景手機應用程式。11月25日,中國駐印度使館發言人嵇蓉參贊對此進行回應。嵇蓉參贊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印方一再以「國家安全」為藉口對擁有中國背景的手機應用程式採取禁用措施。
  • 印度再次禁用中國APP:釘釘等43款應用中招 中使館回應如此
    TikTok被禁風波還沒完全平息,印度再次禁用中國APP,中使館進行強硬回應。據悉,11月24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發布公告,宣布禁用全球速賣通、釘釘等43款中國背景手機應用程式,這讓中國企業在印度市場再次受到不公平對待,引發國際熱議。
  • 騰訊又投5000萬美元,就為了複製印度版「今日頭條」?
    印度正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後花園和新戰場。騰訊與頭條這對老冤家,也免不了在這正面開戰。這一次交火的是內容分發。NewsDog 也是一款基於智能推薦算法的新聞聚合類 App,簡單來說就是印度版的「今日頭條」。而實際上,這也是一家中國公司,其創始人及 CEO 陳彧堃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是前友盟聯合創始人之一。
  • 富士康投資10億美元在印開廠:能複製中國奇蹟嗎?
    7月份傳出消息:富士康準備投資10億美元在印度建工廠,我笑了,因為去印度這事自己還是關注一些。早期富士康投資美國屏幕廠,剪了個彩就沒了下文,上次又到印度投次,沒虧的需要持續到春秋時代才能彌補虧損,而現在又要去建廠了,真能複製中國奇蹟?
  • 「屢戰屢敗」的印度再次與中國展開競爭,在這領域印度又輸了
    中國科技強大據觀察者網12月4日報導,印度覺得中國臺灣晶片廠商聯發科存在歧視,而在晶片極度缺少供應情況下的印度表示不公平。認為聯發科把大部分晶片給了中國的廠商,據聯發科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並沒有對印度存在任何歧視。
  • 中國高鐵再次邁出關鍵一步,俄:這讓印度怎麼追?
    隨著中國的發展,高鐵已經成為中國發展中一張最亮的名片,中國高鐵雖然短短髮展十多年,但是卻創造了各種奇蹟,登上高鐵第一的王座。近年來,我國不但沒有被現實的榮耀所蒙蔽,反而仍然不斷努力,走在不斷創造奇蹟的路上。前段時間,我國與印尼一起合作的雅萬高鐵再次傳來好消息!
  • 印度對中國公民實施更嚴格籤證規定,黎巴嫩貝魯特港再次發生...
    印度對中國公民實施更嚴格籤證規定,黎巴嫩貝魯特港再次發生大火!報導稱,印度官員表示,印度內政部在有關發放商務籤證的最新指南中,提及「針對中國公民的具體規定」,包括在某些情況下向外籍人士地方登記局報告。此外,對於阿富汗、中國、伊拉克、蘇丹籍公民、巴基斯坦裔外國人以及無國籍人士持旅遊籤證兩次訪問印度,期間至少需間隔兩個月。對此,網友表示印度政府有些自作多情了:
  • 同為四大文明古國,為何中國能再次崛起,而埃及和印度卻不能?
    現在印度的統一要歸功於英國的功勞,他們把概念意義上的印度拼湊到了一起,但僅僅是形式的統一,印度有一百多個民族,一百多種語言,宗教信仰也五花八門,印度沒有佔主導地位的民族,導致什麼事情都是吵來吵去。而中國不同,中國的漢族佔總人口的95%,他們用同樣的語言,文化習俗相同,這讓他們可以一條心。正是印度的假統一導致了印度的落後。
  • 印度首條高鐵進展如何?或再次推遲,印度向日方提出意外要求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開通高鐵運營的國家,而中國目前高鐵通車裡程世界第一,兩國都擁有先進的高鐵技術。當2015年印度計劃建設國內第一條高鐵時,中國和日本就曾經展開競爭,都希望能拿下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憑藉與印度良好的關係,日本新幹線最終勝出,成功拿下這條508公裡的高鐵線路。
  • 印度又皮了,開始模仿中國了!這長城是幾個意思
    隨著時代的發展,旅行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項目,特別是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了,特別是我們的實力在不斷增強,海外旅行更受歡迎,大多數中國遊客特別想去中國附近的國家,但是,印度作為中國的鄰國,去這個國家旅行的中國遊客很少,除了這個國家的治安不好,旅遊資源也不豐富。
  • 鼎盛時期五人參加奧運會,杜鋒或再次複製
    鼎盛時期五人參加奧運會,杜鋒或再次複製 原標題:廣東宏遠成國手基地!鼎盛時期五人參加奧運會,杜鋒或再次複製在CBA的歷史上,廣東隊9次獲得了CBA總冠軍,其次是八一隊的8次,廣東和八一是CBA歷史上的豪門,自從CBA有外援後,八一隊就是開始走下坡路了,現在廣東宏遠成了國手基地。
  • 中國高鐵再次邁出關鍵一步,俄媒:這讓印度怎麼追?
    其中我國的基建技術位居全球前列,而近幾年中國艦狂魔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版面和網友的讚嘆中,我國從各種世界性工程的完工,比如中國天眼,港珠澳大橋,最高時速400公裡的復興高鐵等等,這些都體現了中國在基建方面的實力。
  • 【盤中回顧】11月25日亞市盤中要點回顧:印度再次禁用中國APP 中...
    【盤中回顧】11月25日亞市盤中要點回顧:印度再次禁用中國APP 中使館回應1.11月24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發布公告,宣布禁用全球速賣通、釘釘等43款中國背景手機應用程式,中國駐印度使館發言人嵇蓉參贊11月25日回應稱,中方堅決反對印方一再以「國家安全」為藉口對擁有中國背景的手機應用程式採取禁用措施。
  • 越南經濟局勢不穩外資逃離 恐難複製中國之路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雪報導 據彭博社3月25日報導,越南在近10年一直呈現經濟高速增長的局面,但受全球經濟危機以及國內政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越南經濟局勢並不穩定,而且並非所有的投資者都看好其增長勢頭,越南恐難以複製中國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