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奮力崛起、充滿活力、和諧穩定的青州市彌河鎮,進入了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
全市轉型發展工作會議召開以後,彌河鎮迅速行動,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明確任務目標,採取有力措施,全力推動鎮域經濟實現轉型科學全面發展。
今天的彌河鎮,無論是調結構轉方式的紮實推進,還是穩增長惠民生的務實之舉,都是重實際、出實招,以「拼力跳起來摘桃子」的勇氣、智慧和拼勁,譜寫了新一輪克難攻堅、科學發展的宏偉篇章。
加快轉型升級 深化推進現代產業體系
堅定不移抓工業,推進深度轉型。按照「騰籠換鳥」的思路,堅定「鳳凰涅槃」的決心,將目光瞄準高端高質高效,加大創新驅動力度,紮實推進機械製造等傳統行業轉型升級。重點抓好雲內動力新機型研發,完善和推廣鑄威消失模全自動鑄造生產線,不斷提升產品的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率;抓好歐泰隆重工、鵬奧石油科技等創新型試點,力爭新增兩家企業進入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行列。按照南部打造卡特彼勒工業區和高科技園的市級建設規劃,持續推進卡特彼勒工業區東擴南延,重點培育雲內動力等大項目、好項目,積極引進工程機械配套企業,加快鏈條式組合、園區化布局、集群化發展;做好招商選資,重點引進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突出抓好投資10億元的雲內動力玻璃深加工等8個擬落戶項目洽談工作,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力度,做好節能減排,加快小企業「轉方式、調結構」和治理整頓步伐,達不到要求的全部關停,對佔用資源、長期「不作為」的企業,採取綜合措施,督促其加大投入、加快發展。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促進農業集約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積極發展有機農業、品牌農業、生態循環農業,做大做強彌河銀瓜、水溝黃桃、桲林藍莓、章莊櫻桃、中橋葡萄、赤澗草莓等特色產業,引入產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組織形式,把品牌農業做大做強。提升發展花卉產業,加快青州盆景園項目建設,積極扶持花卉公園、花卉創業園等項目發展,利用華盛農業科學研究院、華南農大等科研院所,加快發展種苗研發組培,培育花卉新品種。將花卉發展積極融入「網際網路+」和農村淘寶,加快發展花卉電商、花卉物流、花卉旅遊和其它花卉衍生產品,賦予花卉發展更豐富的內涵,提升整體效益。
加快鄉村旅遊發展步伐,增強轉型發展活力。全力整合轄區旅遊資源,突出主題特色,打造現代農業遊、生態觀光遊、美麗鄉村遊三條旅遊發展線,叫響彌河鄉村旅遊品牌。將青州花卉公園、青州(國際)花卉創業園、青州盆景園、彌河銀瓜保護示範區等重點項目串聯成片,打造觀花賞花、展示銷售、休閒觀光、餐飲娛樂的現代農業旅遊線,積極引導各村發展特色採摘遊,打造銀瓜、藍莓、草莓、葡萄等農業採摘旅遊品牌。將雲門山文化旅遊度假區、九龍峪生態文化旅遊區、彌河文化旅遊度假區、聖水峪等項目連接,著力構建生態資源旅遊線。將上院省級傳統村落、桐峪溝傳統村落、大關營華東保育院、閔家華東局指揮部、赤澗村益都支前糧站紀念博物館和張家窪村孝文化博物館整合成線,打造特色鮮明的歷史文化旅遊線。同時,不斷加快旅遊線路中的項目建設進度,力爭將鄉村旅遊儘快成為彌河的當家和優勢產業。
提升社會管理服務水平 發展成果惠民生
持續深入開展「美麗村莊·幸福家園」創建,進一步完善「美麗村莊」和「美麗家庭」考核和評選標準,全面實施村莊綠化、背街小巷硬化工程,完善「421」民主管理法和以孝治村,打造和諧文明新風尚。做好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等特色村保護工作,全面優化人居環境,建設生態文明鄉村。把「一主四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突破口,打造環境優美、配套完善、管理民主、文明和諧的新型農村社區樣板。按照從嚴從實的要求抓好幹部作風建設,紮實推進「四強四到位」教育實踐活動,全面加強對黨員幹部的教育管理,推行「1+X」黨員聯繫服務群眾、全程民事代辦制度。深入推進「三八六」環保行動,按規定時間、標準要求完成治理任務。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文化城鎮建設,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完善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開放鎮圖書館和電子閱覽室,滿足群眾文化需求。高度關注弱勢群體生活,加大對貧困戶、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幫扶力度,推進村級幸福院建設。積極做好群眾關注的惠農政策落實、勞動就業等工作。把安全穩定作為「新常態」下的頭等大事來抓,建立完善抓安全穩定的體制機制,切實維護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實施依法治鎮和依法治村建設,積極化解信訪矛盾糾紛,充分發揮村級調解組織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立足新起點,適應新常態。這是彌河鎮主動適應新常態、奮力開拓進取交上的令人振奮的答卷。轉型提升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務實彌河仍然「在路上」,懷揣105萬人民的夢想,一步一個腳印,孜孜以求。
統籌城鄉均衡發展 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
圍繞全市發展大框架,牢固樹立「產城融合、鎮村互動」的發展理念,逐步形成產業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與鄉村協調發展的發展格局。
以「一城四區」發展為核心,加快北部卡特彼勒工業區和高科技園建設,推進機械製造產業集群發展;提升東部現代農業片區,做大做強花卉產業和花卉旅遊產業發展;推進西南部生態旅遊區步伐,重點做好雲門山省級旅遊度假區、九龍峪生態旅遊區項目和上院、桐峪溝等傳統村落建設,培育旅遊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初步形成工業支撐、農業轉型、旅遊帶動的城鎮和產業發展互動互融的良性發展格局。完善中部城鎮配套區建設,以中心社區為軸心,完善配套設施,加快彌河佳苑、黃山花園、雲門麗郡等集中居住區建設,不斷膨脹城鎮發展規模。持續深化環衛一體化,完善「智慧環衛」工程,提高工作標準,推進城鎮精細化管理和環境綜合整治,營造規範有序、乾淨整潔的鎮村環境。同時,大力發展養生養老產業,推動健康產業、文化旅遊、生態農業、城鎮建設等多元產業互動發展,儘快形成新常態下的新亮點。
記者 劉建麗 通訊員 趙長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