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傳統賣場數位化,央視點讚蘇寧家樂福轉型

2020-12-26 中國經濟網

  疫情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理念與生活方式,也倒逼零售服務商的應變與升級。受疫情影響,我國零售行業發生深刻變革,有的傳統商場超市到店客流急劇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寧家樂福等傳統賣場抓住機會加速推進數位化,大幅提升到家服務能力,疫情之中逆勢上揚,在實現自身蛻變的同時也給整個行業帶來啟示。

  4月27日,央視《經濟半小時》以蘇寧家樂福和物美為樣本,對我國傳統賣場的數位化轉型做了深度解析。

  家樂福的突圍戰

  疫情期間,家樂福到店銷售受到一定影響,線上訂單卻成倍增長。數據顯示,在疫情最嚴重的2月份,家樂福到家業務訂單增長412%,其中九成以上訂單包含生鮮果蔬。

  從一季度來看,家樂福到家業務銷售佔比逐月快速提升,雖然疫情期間保供成本有所增加,家樂福業績卻穩步提升,經營性現金流同比改善明顯,在加入蘇寧大家庭後已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盈利。

  在整個零售行業都承受巨大壓力的情況下,家樂福是如何實現逆勢上揚的呢?

  疫情期間,雖然一些品類,如生鮮的到家業務需求量猛增,很多零售商接到的訂單不少,但苦於人力不足、供應鏈跟不上等原因,面臨商品缺貨、配送跟不上等問題。實體零售發展到家業務,涉及軟體匹配、倉儲、分揀和配送管理等很多問題,考驗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不是僅僅在線上開店那麼簡單。

  然而對於家樂福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在去年夏天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權後,蘇寧就著手對家樂福進行全場景零售的融合改造,具體包括商品供應鏈整合、門店數位化升級、物流倉儲資源整合、會員打通等諸多方面。家樂福自身的供應鏈優勢嫁接蘇寧的流量,並與蘇寧大快消供應鏈進行整合,內功進一步提升。

  加入蘇寧不久,家樂福就開始逐步升級到家業務。雙十一期間,家樂福快速融入蘇寧「1小時場景生活圈」建設,升級版的快揀倉在南京、上海試點上線。2019年底,蘇寧金融旗下蘇寧支付全面接入家樂福,家樂福旗艦店在蘇寧易購上線,家樂福和蘇寧產業融合進一步深化。

  疫情爆發後,家樂福到家業務布局再次提速,在配送時效、覆蓋範圍、經營品類等方面都不斷提升。目前,全國200多家家樂福門店可通過「3公裡1小時達」「10公裡半日達」「最高一日三送」等不同時效的配送服務,覆蓋51個城市的35萬個社區。

  在門店的數位化改造方面,為了提高履約能力,家樂福門店增設前置倉,打造店倉一體化的新模式。在履約時效、綜合履約成本、場景匹配方面,家樂福都已經走在行業前列。

  如何通過技術升級提高服務能力和效率,這是家樂福數位化轉型的基本訴求。

  家樂福的門店經營面積動輒上萬平米,商品多達數萬種。用戶從網上下單後,要在偌大的賣場快速完成幾十種商品的揀貨並非易事。一款名叫「微倉」的手機揀貨軟體的上線,讓這一繁重的工作變得更加簡單:每件商品「有圖有真相」,揀貨員一目了然就能找到用戶想要的商品。而且「微倉」還會為揀貨員自動規劃最佳揀貨路線,大大節省時間,不跑冤枉路。

  蘇寧科技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款「微倉」軟體的應用就能將揀貨效率提升40%,未來家樂福將在更多方面應用智能供應鏈系統,做到提前預測,提升履約效率,用數據跑腿代替人工跑腿,減少時間和人力成本。

  家樂福給零售行業帶來的啟示

  雖然實體零售商的經營模式有很多種,在疫情下受到的影響也有差別,但零售行業在這次疫情中也集中爆發出一些普遍性的問題,提升實體零售的「抗風險」能力勢在必行。

  知名零售專家厲玲認為,中國零售企業從商品研發,物流配送,到家服務,以及價格控制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以家樂福的轉型為例,在加入蘇寧半年多的時間裡,一方面家樂福自身強化運營、提質增效,另一方面則藉助蘇寧的科技賦能,實現全場景融合改造。

  經過蘇寧的數位化改造,家樂福在供應鏈、物流、會員、門店數位化等方面都有較大提升,並與蘇寧原有資源融合,最終達成1+1>2的效果。

  家樂福由此前單一的線下渠道進行全渠道轉型,用戶既可以到店消費,也可以網上下單配送到家。而經過數位化改造之後的家樂福門店,消費體驗也大大優化。

  實體零售要反思的是門店的高投入、低效益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同時單一渠道難以滿足消費需求的變化,獲取流量困難。因此實體零售轉型應該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夯實基本功,強化供應鏈,與此同時,開拓線上渠道,獲取流量,並將線上線下打通、融合。

  如今零售業發展的趨勢是線上線下愈發不可分割。消費者購買渠道多樣化,零售場景和流量入口進一步碎片化。實體零售應基於「人、貨、場」三大要素出發,既要全力擁抱全渠道,也要進一步挖掘和發揮門店優勢,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服務。

  正如央視評論所言:新的零售主體和新的零售方式,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市場運行的規則,數位技術在這場疫情的考驗中,已經顯示了它強大的魅力,危難之時抓住機遇,未來的道路就能走得更遠、更穩健。

相關焦點

  • 蘇寧家樂福到家服務爆發背後,是中國經濟的數位化轉型
    在被收購半年後,家樂福已經全面融入蘇寧構建的「1小時場景生活圈」,悄然蛻變成一個線上線下融合、到家到店兼長的智慧零售服務商,而不再是那個等在「十字街頭」(Carrefour在法語中意為十字街頭、十字路口)待客來的傳統賣場。
  • 家樂福與Google達成戰略合作 全面加速數位化轉型
    家樂福與Google達成戰略合作 全面加速數位化轉型來源:聯商網2018-06-13 11:32;第三、雙方共同設立創新實驗室,同時Google將助力家樂福集團實現數位化全面轉型。家樂福的工程師將與Google CloudAI專家並肩工作,共同打造全新的消費體驗。第三、家樂福集團將安排培訓課程加快數位化轉型發展。這一新方案自今年年初被提出並實施,目標在集團內部形成快速決策的文化。在此背景下,超過1,000名家樂福員工將接受GoogleCloud為期六個月的培訓。
  • 專訪蘇寧荊偉:家樂福中國數位化轉型的「蝶變」之路
    有分析人士表示,疫情必將倒逼中國企業整體加速數位化轉型,同時也加深了大眾對數位化、高質量發展的認知和體驗,進而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躍入新的發展階段。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傳統商超到店客流急劇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寧家樂福抓住機會加速推進數位化,聚焦到家服務能力建設,通過技術升級和優化服務的形式,為百姓提供優質快捷的服務,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其實,家樂福中國的轉型並不是在疫情期間才啟動,正是基於從去年10月至今的持續數位化改造升級,才幫助家樂福中國在疫情期間經受住考驗並實現逆勢增長。
  • 家樂福店長講述保供故事 或成門店數位化轉型「風向標」
    早上5點,天還沒亮,蔣楠的鬧鐘就準時響了起來,他關掉鬧鐘,輕手輕腳地爬了起來,收拾妥當,戴好口罩出門。剛7點,他就到了家樂福北京馬連道門店,一天的工作就這麼開始了。到家業務爆單,恰逢假期,疫情期間人員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對此,依託蘇寧科技的研發力量,家樂福迅速行動,開啟了後端數位化、精細化運營的新舉措。「以前我們只是單純的補齊貨架排面上的商品,現在不同了,我們在這旁邊又專門開闢了快揀區,『系統』會告訴我,哪些商品是線上最高頻的,哪些商品接下來可能會爆單,需要提前多準備一些『預包裝』。」蔣楠說道。
  • 數位化轉型靠譜嗎?
    隨著商業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人們的購物變得輕鬆,選擇更加多了,超市賣場等沒之前那麼獨特,但還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直到電商發達,新零售出現,這些大型超市/賣場開始出現營業危機。當2020年疫情來襲,人們減少外出,通過社交電商等模式線上購物,超市的生意就更一落千丈。
  • 家樂福計劃年內近200家門店入駐京東到家,傳統零售加速數位化
    封面新聞記者崔江10月18日,家樂福(中國)與京東到家宣布達成強強合作,年內將有近200家家樂福門店入駐京東到家。截至9月底已有158家家樂福門店上線京東到家,覆蓋全國31個主要城市。以家樂福成都大世界店為例,其僅僅一個周末的訂單量就能突破1000單,消費者對於在京東到家上購買家樂福的產品和1小時配送到家的極致服務顯示了巨大的熱情。
  • 家樂福:用數位化科技打造智慧零售
    在賣場、超市購物,結帳時遇上大排長龍,如此「心塞」經歷想必每個人都經歷過。如何優化顧客體驗,是傳統零售商亟待解決的問題。為迎合「消費年輕化」的升級趨勢,家樂福線下門店正變得越來越「時尚」,場景化、個性化和體驗化的特性愈加突出。
  • 大商超的2020:轉型、收緊、試新
    數位化轉型,誰更勝一籌?由於線下業務因疫情影響受到衝擊,大商超們的線上業務不得不再度「發力」。因此,「加快數位化轉型」也就成了大商超們在2020年的首個關鍵詞。大潤發方面,由於背靠阿里,因此其數位化轉型進展很快。
  • 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一周年 張近東稱家樂福本土競爭力更強了
    中證網訊(記者 張興旺)2020年9月,家樂福中國進入「蘇寧時刻」已滿一年。期間,家樂福在蘇寧的持續賦能下升級不斷,去年四季度實現7年來首次季度盈利,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盈利態勢,並將於今年新開15家門店,加速擴張。2019年9月27日,蘇寧易購正式完成對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收購。
  • 家樂福注重多業態轉型 在成都,瀋陽連續開店
    2016年8月26日,家樂福的瀋陽惠工店、成都科華店連續宣布開業。家樂福努力轉變經營思路,拓寬實體零售業贏利點。家樂福網上商城成都站已正式上線,這是繼上海、北京之後的家樂福網上商城第三站。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法國零售巨頭,家樂福在發展大型綜合超市業務外,從未停止變革創新的步伐。近來,家樂福正越來越注重多業態轉型,並且在創新中做到專業化。
  • 家樂福蛻變記
    因此,家樂福對「MR.福」餐廳未來的品牌定位,並不只是一家連鎖餐廳,也不只是為賣場引流而設立的輔助業態板塊,而是要將其打造成線上線下結合的「社交美食中心」。未來,蘇寧家樂福表示,要在6個月開出100家店。
  • 「結盟」騰訊後家樂福推新業態 實體復興大潮下傳統賣場求變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家樂福中國CEO唐嘉年表示,中國的零售業正發展迅猛,後續其同騰訊還會繼續在新業態上進行合作。「今天看到的就是其中的一個業態,這只是一個開始。」大體量的傳統賣場可能減少事實上,這並非家樂福首度在中國市場推出大賣場外的新業態。2014年,在整個大賣場業務進入行業下滑期的情況下,其曾低調加碼便利店。
  • 蘇寧家樂福半年記:多點升級演繹智慧「變形記」
    2019年9月27日,蘇寧易購正式完成對家樂福中國股權收購的當天,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與家樂福中國總部和大區核心高管閉門溝通時,承諾將幫助家樂福實現五大舉措升級,包括拓展網際網路新門店、推進現有家樂福店面形態優化、進行數位化升級、幫助家樂福以零售雲的方式進入低線市場以及依託家樂福和蘇寧小店全面升級到家服務。
  • 家樂福出新招 大賣場在上海開始通宵營業
    家樂福出新招 大賣場在上海開始通宵營業 2016-11-09 09大賣場在上海開始通宵營業  央廣網北京11月9日消息(記者陳璽宇)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家樂福最近有點活躍。
  • 疫情加速數位化新外貿轉型,阿里國際站全年交易額激增101%
    當天,阿里巴巴國際站發布2020年全年年報,平臺實收交易額按美元計價同比增長101%,訂單數同比增長翻番,數位化新外貿助力中國商家逆風翻盤。【圖說:阿里巴巴國際站2020全年實收交易額增速趨勢。】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各種複雜的挑戰。外貿的創紀錄增長成為這一年的重大亮點。
  • 家樂福轉型之道:張近東的「長期主義」
    一年過去,期間張近東多次赴家樂福巡店,督戰蘇寧家樂福改造。進入「蘇寧時代」後,家樂福中國便一路突進,被收購後僅三個月,其就實現了7年來首次單季度盈利,截至目前的小程序用戶總數突破800萬,今年亦將新開15家門店,加速擴張。張近東為何高度重視家樂福?一年來足夠優異的成績單可以說明問題,但遠不止如此。
  • 家樂福加速布局智慧超市 華南區首家新概念門店Le Marché開業
    作為家樂福推出的智慧零售新業態, Carrefour Le Marché賣場面積一般在4000平方米左右,商品約25.000種,食品佔比約80%,主打進口產品、有機和綠色產品和自有品牌,配套現場製作和堂食區域,給顧客打造體驗式購物場景。同時,Carrefour Le Marché集合了當下各種先進的智能零售新技術,包括自助收銀、掃碼購、人臉識別、電子價籤等等,使購物更快捷、更有趣。
  • 「物美+多點」解決零售數位化「痛點」
    通過培育多點Dmall全渠道零售平臺,物美打開了線上業務渠道,理順了線下業務管理條塊,逐漸實現全場景覆蓋、全渠道經營、全鏈條聯通,推動傳統實體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並解決了物流效率、貨物管理、成本控制等一系列零售業痛點和難題。「零售,就是高科技。」物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文中早在上世紀末作出的這一論斷正在成為現實。
  • 家樂福開餐廳 平價「宜家版餐廳」何以應對後疫情時代?
    而作為「後來者」,家樂福聲勢浩大,但和前幾家基於生鮮品類的新零售商超不同,無論是裝修風格還是板塊布局,家樂福在超市裡內嵌的這家餐廳都不太「盒馬」,更像宜家的餐飲區。 前有西貝哭訴撐不過三個月,後有海底撈偷偷給菜品漲價。疫情之下,在餐飲業承受巨大壓力的背景下,家樂福一反常態依舊向餐廳進發。「商超+餐飲」的模式是被迫轉型?還是在尋找新的盈利點?
  • 玩具零售商kidsland與微軟合作 加速數位化轉型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零售業面臨極大的挑戰,數位化進程也在加速。作為玩具零售行業佼佼者的kidsland凱知樂即與微軟合作,依託微軟技術平臺不斷推動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並取得了領先的市場商機。凱知樂(Kidsland)於2001年4月份正式成立於廣州,擁有18年以上的行業經驗,除了作為樂高的重要合作夥伴,凱知樂也還是其他十幾家國外玩具品牌的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