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國內的疫情情況正在往樂觀積極的方向發展,全國人民摘口罩的日子指日可待。然而國外的疫情還有些艱難,花藝設計大師們也都積極配合防控疫情,在家踏實閉關。
所以,花藝界的「後浪」們,正經來說已經斷糧四個多月了。
出於師生情,學員們都很關心老師的現狀怎樣了,一切還好嗎。
出於專業提升,花藝設計師們有太多想要向老師請教的問題了。
五一期間,花藝藝術大師TomDeHouwer在他的直播首秀「跨國liao 花藝」上,與學員代表國內優秀先鋒花藝設計師大鹿、王紫隔空互動,投餵嗷嗷待哺的「後浪」,互動區的網友也紛紛留言提問,接受知識的澆灌。
整場直播看起來像是一場雲端學習輔導課,又像是老師學生的家常聚會,是專業的,也是溫情的。
OS:上學的時候最不想見到老師,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工作後,卻好懷念有老師罩著的日子。
當然,Tom的現狀,一切都好,大家可以放心了。那麼這場難得的跨國花藝互動到底說了什麼?
應錯過直播學員的要求,特將乾貨整理如下,歡迎享用。
01疫情下的Tom老師到底在忙什麼?
疫情下,目前所有的商業合作項目都延後了,原定的花藝培訓計劃也都中斷了,預計未來兩周會有所緩解。但對於我來說,工作的重點還是花藝教育。所以在家的這段時間主要是研究花藝教學。
02如何看待花藝線上培訓?
因為花藝是一門需要實際操作的技術。所以我認為,線上培訓只是一種過渡方式,最終還是要以線下教授為主。而關於線下實操培訓如何在線上完美呈現,還需要完善的技術支持。最近我正在著手研究這方面。有結果之後,希望有機會可以和大家分享。
03線上培訓課程如何錄製?
首先要想清楚課程的受眾是誰,也就是說你要明白哪些人會成為你的學員,他們是什麼類型的人。
之後要梳理這部分人群的學習目的是什麼,有什麼學習需求,學習效率如何等與學習有關的因素。
基於此,再決定課程的內容類型,篇幅和節奏。如果是針對高階專業人群,線上課程就要專業深度;如果是興趣愛好者,課程內容則以短篇幅,好玩易懂為主。
04您的花藝哲學理論是什麼?
我的設計哲學是「少即是多』,運用視覺簡約的花材搭配少量點綴花材,呈現東方留白式的簡約意境美,希望藉此達到和諧的美學呈現效果。
在花藝設計中,我認為有審美創造力和技術創造力兩種能力,其中,審美創造力永遠是第一位的,後者是根據前者的需求而產生的,即技術創造力要為審美創造力服務。
這兩項能力的修煉,需要在實踐中完成。在實踐中問問題,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為了實現審美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05花藝裝置團隊怎樣建立?
首先要清楚花藝工作的環境是什麼樣的,也可以說是語境。然後要清楚團隊中每個人擅長什麼,看團隊裡的人是否能覆蓋項目所需要的所有技能,在這個基礎上決定團隊人數與分工,就會更為高效,合理。
極為重要的一點是,團隊的每個成員都要有團隊精神,要注重合作,有主人翁精神。
06花藝創作靈感來自哪裡?
客戶的需求就是花藝創作靈感的來源。花藝設計師每次身處的具體環境,就是花藝創作的命題。
人其實並不缺靈感,只是都太過碎片化,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學會的是如何過濾靈感。
我曾在新聞裡,看到一個荷蘭人在妻子去世後,找到一個改善自己情緒的方法。試用以後,發現同樣很適用於過濾靈感。
這個方法就是:快速呼吸30次,屏住呼吸,時間儘可能長些,然後再呼吸,最大可能地呼吸。因為快速呼吸,會讓血管擴張,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最為豐富,能夠幫助大腦思考。當你屏住呼吸,腦子裡出現的第一個靈感就是那個被選中的靈感。以上這個過程重複做3次。
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幫助你找到核心靈感,還對身體有好處。
07如何讓國內的客戶接受花藝裝置?
首先要有耐心,逐步俘獲客戶的注意力。
其次,把作品放到不同的生活工作環境中,與環境產生對話,讓人們對花藝裝置的應用認知更為豐富:其實花藝裝置不是只適合放在藝術館和大型空間裡,也可以應用於不同的場景中,發揮花藝裝置裝飾之外功能。
08大型的花藝裝置設計時,細節如何處理才合適?是近觀精緻完美,還是遠觀有型?
關於細節,花材是否均勻體現一類的細節,是要看作品放置展示的環境是哪裡。如果觀眾比較專業,環境安靜,適合細緻觀察,那麼這樣的細節就很重要。但如果是室外開闊環境,那麼相比於細節,關於安全性,穩定性一類的細節會更重要,如螺絲,鐵絲是否牢固。
在這次「直播自習課」上,詢問Tom老師的大部分問題主要集中在大型花藝裝置,靈感,花藝藝術創作哲學體系這幾個方面。而Tom老師花藝教學最大的特點是啟發性強,技法不是機械性的生硬套路,而是有創作邏輯的哲學理論教授,可以啟發花藝設計師找到自己的創作方式,進而形成自己的花藝設計風格。所以他的學員在學習後最直觀的收穫就是,可以自主創作出自己的作品,且可以舉一反三,由此足見他的教學方式的有效性。
Tom老師的《綜合材料藝術花藝創作大師課》線上精品課程中,用6個典型作品融合了他個人對於花藝的認知和理念。通過這次課程,學員們可以了解老師的花藝風格是怎樣的,學習花藝裝置創作,鮮花材料與非鮮花材料如何結合,更好地處理花藝作品與空間的關係。(需要投餵的「後浪」們不要錯過哦。)
在大鹿的心中,Tom老師是她堅強的後盾,會在她茫然失措地時候提供中肯可行的建議,會在她信心不足的時候告訴她「你一定會成功的」。
在王紫的心目中,Tom老師是超級大暖男,認識1年多了,常常主動關心學生的動態,也很能吃苦。至今她仍然記得在比利時準備作品時,突然下大雨了,Tom老師衝到雨中,不帶任何雨具就動手幫她整理作品。可以說,Tom老師在她心中的形象是高大的,也是溫暖的。
最後,送上Tom老師對大家的祝福:希望你們健康,要好好生活。這來自「前浪」的力量和心意,你收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