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9 9月26日,左貢(海拔 3877)—邦達(K3695 海拔 4120),裡程107km,總裡程1004km,難度★★★★
早上起來不是很早,遇到兩個專業隊的,自行車比我們的大一輪,胎紋也大和深。他們一天跑我們兩天的行程,而且這兩天都有難度不小的山,覺巴山和東達山,真大神。
然後我們吃了饅頭和包子開始行程,今天基本是沿著玉曲河走。河水清澈,大愛(09:25) ↓
一路美景,路也很好走,藍天白雲青山碧水,如果能在這安家多好[愛慕][愛慕](11:33) ↓
午飯後繼續騎行,風景依然如畫(12:53) ↓
河灘邊越野車愛好者,開車趟河(14:41) ↓
太喜歡這裡了,放多幾張好圖哈(14:51) ↓
好吧,最後一張美圖(15:40) ↓
最後兩個鐘頭,為了在郵所下班前蓋章,飛車趕路,終於蓋好了(18:03) ↓
蓋好章,回頭看到的就是邦達鎮的三岔路口,邦達的中心就是這個三岔路。邦達路牌指向成都的,是我們來時的路,指向拉薩的,自然就是我們明天要走的路向(18:03) ↓
隊長小馮已經幫我們定好住宿了,住在磐石營青年旅舍。跟隊不愁吃不愁穿的,爽(18:34) ↓
山西太原玉門河過來的拉車徒步者,到拉薩的人,很多都有自虐傾向,我嘛......(18:35) ↓
今天共騎行107公裡,基本都是平路,路上風景如畫,又跟著隊伍走,吃住不需操心,這是享受的一天。
總費用:4026元=3867元+159元
D20 9月27日,邦達(K3695 海拔 4120)—業拉山(海拔4658)—八宿(K3790 海拔 3280),裡程98km,總裡程1102km,難度★★★
為了不擠廁所,六點半就起床收拾完,然後找個地方吃了稀飯、包子、油條就出發。一出邦達就開始爬坡(09:04) ↓
徒步者不一定走公路,也可以抄近路(09:15) ↓
已經差不多到埡口了,有點一馬平川的感覺(10:12) ↓
路窄彎急,前面有兩車相刮,造成大堵車,幸虧不影響騎行(10:15) ↓
出邦達14公裡爬升500米,到達業拉山埡口,海拔4658米。也不低了,但是因為翻過東達山,就覺得四千多的海拔也很稀鬆平常(10:53) ↓
因為自己喜歡拍照,經常落在後面,隊友們都早到達埡口,也已往前走了。埡口經幡迎風飄揚(10:56) ↓
為了趕上隊友,呆了一會就趕緊下山。公路就建在陡峭的半山腰上(11:13) ↓
左邊是峭壁,右邊是萬丈懸崖(11:18) ↓
埡口下坡8公裡就到著名的怒江72拐,拍個標準照先(11:23) ↓
再來個全身圖,要看高清圖,請橫屏點擊撥拉(11:24) ↓
開始下山了。72拐不止路美,山也很奇峻(11:51) ↓
有些騎友下坡速度過快,發生摔車事故,很危險,所以騎友們一定控制車速在30公裡/h以內。下坡中途有兩個村莊,第一個就叫平安村,想必是希望走這條路的人都能平平安安(12:05) ↓
路上還看到有反騎的騎友,估計這一天都耗在72拐上了。反騎就是從拉薩騎到四川或者雲南(12:20) ↓
中午在72拐山腳吃完飯後,出來還得繼續拐,看,這點小地方還得拐個幾拐(13:43) ↓
拐了無數拐後,來到怒江邊,然後接下來就是沿著怒江走了。
怒江、瀾滄江(湄公河上遊)和金沙江(長江上遊),是三條大概平行、由北向南的江河 。怒江流入緬甸。
最遠處的怒江大橋新橋正在建設中,有武警把守,靠近了不給拍照。舊橋有個橋墩將永久性保留,一位修橋戰士長眠在內,悲乎!壯乎!悲壯乎![謝謝][謝謝][謝謝](14:19) ↓
過橋後,沿白馬溝懸崖山路走,怒江就在身邊(14:34) ↓
在這裡,就要離開怒江了。怒江上的一座簡易鐵索橋,通往一個洞口(14:34) ↓
這就是有名的「老虎嘴」(14:51) ↓
左邊是高聳直立的峭壁,右邊的可不是怒江了,而是冷曲,冷曲也將匯入怒江(15:25) ↓
分明的五色土(17:24) ↓
過了怒江大橋後起伏路38公裡就到八宿。在距離八宿還有十多公裡的時候,為了趕上蓋郵戳,一直猛趕路。剛巧大姐的自行車鏈掉了,我第一次弄,不懂怎樣修,幸虧有其他騎友幫忙修好了,其實挺簡單的。最後還是剛好趕上蓋郵戳了 ↓
今天住在遊客大本營,還是小馮操辦,棒棒噠(18:16) ↓
這是摩旅的二十萬的寶馬摩託車(18:17) ↓
吃飯的時候,有個騎友,說明天路程難走,慫恿我一起搭車。理你才傻,一路來別說搭車,推車都沒有,想破我金身呀。
今天爬升500米到業拉山埡口,也不知道這是第幾座山了,不算辛苦。然後到川藏線標誌性的怒江72拐,都是一路下坡,再就是38公裡的起伏路到八宿,共騎行9個鐘頭,97公裡。
小知識:三江併流是指金沙江(長江上遊)和瀾滄江(湄公河上遊)、怒江這三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境內自北向南並行奔流170多公裡,穿越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怒山和雲嶺等崇山峻岭之間,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江水併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其間瀾滄江與金沙江最短直線距離為66公裡,瀾滄江與怒江的最短直線距離不到19公裡。
總費用:4048元=4026元+22元
D21 9月28日,八宿(K3790 海拔3280)—安久拉山(海拔4475)—然烏(K3880 海拔 3960),裡程92km,總裡程1194km,難度★★★★
早上七點就起來,洗漱完畢,吃了早餐然後按照行程出發啦。
路上風景差多了(08:32) ↓
一路上起伏上坡路,雖然不太陡,但是感覺就是很吃力,也有逆風,半路喝了兩瓶紅牛(11:49) ↓
這個不知道是不是安置房,統一建設的(11:51) ↓
馬馬虎虎的風景(13:31) ↓
騎行了70公裡爬升1200米到達安久拉山埡口,海拔4475米。我的隊友們早已到達,也一路絕塵而去。其實這樣很好,我喜歡自由騎行,自己又喜歡拍照,別人等的話,自己壓力也大,還不如在主要景點或者終點會合(17:28) ↓
過了埡口,就是下坡路。不要以為下坡就輕鬆了,它是逆風,還得蹬。當然,總比上坡輕鬆一些(18:08) ↓
這小溪是江那曲。一整天沒什麼好風景,看到這個,頓時覺得燃爆了(18:27) ↓
風景也確實不錯,只是近黃昏,陽光不足,拍不出效果(18:44) ↓
小馮和易總也已經到達然烏,易總還在微信群裡說要開飯了,這不存心氣我麼?
追上了小飛象和二娃,他們也被景色吸引了。(18:52) ↓
終於隨心所欲的到達所謂美麗然烏,入住電影《轉山》醫生老爺爺開的客棧聖地燃木齊藏餐廳(19:16) ↓
客棧裡富麗堂皇,牆上貼了很多百元紙幣(19:16) ↓
今天騎行了92公裡,爬升1200米,用時10小時(不含中午休息)。感覺還好,反正又不趕時間,慢慢騎唄。
跟隊以後,都是連續作戰,沒有休息,感覺還能跟得上,自己自由行的話,可能會偷懶幾天。明天休整一天。
總費用:4141元=4048元+93元
D22 9月29日,然烏,休整
從9月20日在鹽井休整到現在,連續騎行了8天,今天休整一天。而我加入戰隊雖然只有5天,但是感覺已經很熟悉了,也不覺得有代溝。忘記說了,我五十歲了[呲牙][呲牙][呲牙]
早上6:30自然醒磨蹭到9點起,吃了好吃的稀飯饅頭,犛牛肉包子,還有真心好喝甜茶。大洗的日子遇上下雨也是各種折騰,把該洗的都洗了,祈禱明天一早能幹。一群人吃完早餐喝上午茶,大姐一群人更是在藏餐廳唱了一上午歌,好不歡樂,誰讓外面下雨呢(11:08) ↓
大姐今年60歲了,多次騎行進藏的經歷,是資深驢友了。易總、二娃、小飛象和隊長小馮都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小馮年齡最小。跟年輕人一起,心態也年輕不少。
一點鐘,雨也停了,決定旁邊的山上走走,有轉山大叔推薦的拉姆玉措湖。不去附近的來古冰川,是因為去過的人回來說很坑爹。
然烏湖水渾濁,只能靠楓葉撐景了(13:30) ↓
然烏,意為「屍體堆積在一起的湖」。聽起來有些驚悚!不知道是不是跟水葬有關係。
欣賞然烏湖美景的最佳季節在冬天春季,其時湖水清澈碧藍,湖畔山嶽色彩斑斕。現在是雨季,所以湖水渾濁(14:20) ↓
山頂的拉姆玉措湖,還是有點未經雕琢的美,如果出太陽的話,會更漂亮一些(14:48) ↓
山上的野果,不知道能不能吃(15:24) ↓
大家在湖邊的石頭上呆呆坐了會兒,只想這樣安靜會兒......
竟然還出了會兒太陽,透了點兒藍天,若是藍天圖片就更美啦。
回來將近五點,回來小飛象提議鬥會兒地主,硬是讓易總和二娃贏了他兩瓶紅牛。我路見不平,也跟二娃和易總鬥地主,結果二娃使出自傷一千也要殺敵兩百的招數,害得我也輸了兩瓶紅牛。
一行人歇會兒繼續吃了晚餐,又在餐廳繼續爆笑了一小時,一路真是各種分享趣事和段子,小馮同學笑到差點吐出來,易總已是笑到沒有力氣啦。
九點的時候,客棧的卓瑪說要帶我們出去玩,小飛象和小馮興奮異常。小飛象翻出最好看的衣服穿戴整齊,梳好頭髮,心情激動、坐立不安的等待卓瑪的召喚。結果過了兩個鐘頭,卓瑪說不去了,哈哈哈哈哈.....笑死人不償命!
總費用:4201元=4141元+60元
D23 09月30日,然烏(K3880 海拔 3960)-波密(K4006 海拔 2725),裡程131km,難度★★★
不到7:00自然醒,冷,轉山大叔家的條件只能說真心一般,沒有熱水哇,極不情願的洗了臉然後打包完洗完沒幹的衣服,那個糟心啊,沒辦法!吃早飯出發吧,磨蹭啊磨蹭,然後大家吃完早餐準備出發,轉山大叔給我們每個人獻了哈達,然後一起合照了下。
天氣好的話,然烏湖應該還是很美的(09:45) ↓
山上供電線路的鐵塔是靠馬馱上去的,我也看到用絞盤絞上去的(10:31) ↓
一路是緩下坡,都很舒服,路上風光也不錯,很快就騎了18km到了林芝界,之前是屬於昌都界。(10:55) ↓
路上山水都很美,當然也浪費很多時間拍照(11:01) ↓
經過趟水路段,這是電影《岡仁波齊》中大家叩拜過水的地方。現在不是雨季,水不大,直接過(11:26) ↓
路上奇山峻岭(12:48) ↓
扭曲的峭壁(14:06) ↓
隊友們已經把我遠遠拋在了後面,誰叫我總停下來拍照呢(14:20) ↓
像不像岡仁波齊?(15:30) ↓
慢就慢吧,不能把美景耽誤了(16:06) ↓
終於到達了波密(18:04) ↓
晚上加餐吃羊肉(20:31) ↓
今天的行程不難,只是路途有131km,加上下雨稍微需要注意點,風景很不錯,要的只是享受其中。
一路上遇見了朝聖磕長頭的十幾個藏民,從他們身邊經過時內心還是非常震撼的,難以描述的心情。
晚上依舊是身為管家的易總找吃的,找到一家很好吃的藏餐館,環境也很棒,藏菜和家常菜都做得還不錯,強烈推薦聖地卓龍藏家宴。
今天住的賓館樓頂好幾臺洗衣機,也有地方晾衣服,把所有該洗的都洗了,爽。
總費用:4360元=4201元+159元
D24 10月1日,波密(K4006 海拔 2725)—通麥(K4096 海拔 2070),裡程89km,總裡程1414km,難度★★★
早晨起來在下雨,到處霧蒙蒙的。先去吃了個早餐,再收拾洗好的衣服,雨小了些,在波密廣場拍了個合照然後出發啦。
山上雲霧繚繞(09:44) ↓
帕龍藏布河,河水從然烏湖流過來,匯入雅魯藏布江,流經印度,經孟加拉國匯入大海(10:42) ↓
今天就都沿著帕龍藏布河走了,昨天也是沿著帕龍藏布河走(13:00) ↓
旁邊舊路的舊拱橋,上面還雕著「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順利萬歲」,感覺橋的質量槓槓的(16:12) ↓
路上沒太多特別的景色,就是有點像熱帶雨林(16:13) ↓
到達通麥鎮(17:15) ↓
入住向大姐客棧,55塊錢住宿包早晚餐,住大通間,男女分開。向大姐這的包餐是一路來最好的,樣式多,任吃包飽,特別推薦[贊][贊](17:32) ↓
今天路況還好,波密出來後,32km 下坡居多起伏路到古鄉, 50km下坡居多起伏路到102 隧道(長約 1600 米,無燈)。小飛象過隧道的時候,一個人推車通過。經暗裡打聽,說小飛象有心理陰影,小飛象經歷還蠻豐富的[偷笑][偷笑]
過隧道後,8km 起伏路到通麥鎮向姐家。原計劃是到排龍鄉住,說是有免費溫泉,後來其他騎友說排龍鄉沒開,所以就在通麥向大姐客棧住。
小知識:通麥天險,又俗稱排龍天險,號稱「通麥墳場」,是川藏線最險的一段路,在波密和八一之間,全長14公裡,這段路平均要走兩個小時左右。這裡號稱「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川藏難,難於上西天」。行走川藏南線,沿線的山體土質較為疏鬆,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風雨或冰雪融化,極易發生泥石流和塌方,故通麥、排龍一線有「死亡路段」之稱。通麥位於西藏自治區波密縣境內,是個氣候宜人的地方,屬峽谷地段,海拔只有1800多米,豐富的雨水常將谷地兩側的山石衝垮,通麥鎮前10公裡的帕隆是川藏線上聞名的天險。
總費用:4439元=4360元+79元
D25 10月2日,通麥(K4096 海拔2070)—魯朗(K4157 海拔3285),裡程71km,總裡程1485km,難度★★★★
聽著雨聲睡到自然醒,雨感覺好像下破天了,下了整整一夜,窩著不想起,結果被老闆娘吆喝吃早餐的聲音叫起來了。吃了一頓飽飽的好吃的早餐,稀飯、饅頭管夠,真心好吃。她們還要化妝什麼的,我是笨鳥先飛,所以就先出發了。
整個鎮子都籠罩在雲霧之中,我們將開始雲端的行走(09:26) ↓
這是通麥特大橋正面照,「通麥天險」改造項目之一,改造項目包括4條隧道和2座橋梁。2016年工程完工後,過往車輛都從新建的橋梁和隧道通過,避開原有便道,制約川藏公路通行的「通麥天險」永久解除(09:32) ↓
兩車道吊橋的通麥特大橋側面照(09:36) ↓
繼續在雲端穿行(09:58) ↓
五個隊友趕上來了,也被這水墨山水畫的景色美呆了,都停下來拍照(09:58) ↓
這張最美,可惜拍糊了(10:08) ↓
第二座大橋,迫龍溝特大橋(10:27) ↓
這個角度更壯觀(10:30) ↓
這就是排龍鄉,有溫泉的地方,沒有開業,幸虧昨晚沒來這裡落腳(10:43) ↓
這個小溪不同路段有不同名字,或者拉月曲、或者東九曲、或者魯朗河。管他什麼曲什麼河,拍個照先(15:10) ↓
到魯朗的時候,已經快天黑了,見光度不太好,但是依然很美,所謂小瑞士是也(19:10) ↓
魯朗廣場(19:29) ↓
有點動漫的感覺(20:31) ↓
魯朗建設是好,就是有點現代化了。我也不知道現代化好不好。傳統有傳統的味道,但是社會總是發展的 ↓
拍完照,趕到客棧,隊友們臉色好像有點嚴肅,是不是我遲到了(19:57) ↓
吃了石鍋雞,他們的臉色就好了[捂臉][捂臉][捂臉](20:20) ↓
吃完大餐,更覺得魯朗的夜色美了(21:26) ↓
今天通麥到魯朗,裡程71公裡,從通麥海拔2070米到魯朗的海拔3285米,共爬升1200米,也很厲害了。但是由於是在低海拔,而且基本均勻爬升,所以也不太覺得辛苦。
吃了期待的石鍋雞,真心棒[贊]。這石鍋,現在賣2000多了,因墨脫天然皂石停止開採漲價不少(兩年前1000多)。耐熱2000度,純手工製作,每年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可在山上製作,運下山靠馬,還有各種微量元素,各種養生,但無論如何賣2000有點誇張哈。
吃完回到客棧,感覺很冷,就隨便應付擦了一下身子,假裝洗了澡,出來看見大家沒留意,有點暗爽[尬笑][尬笑]。
明天就到八一啦,然後休整一天過中秋[微笑]
總費用:4602元=4439元+163元
D26 10月3日,魯朗(K4157 海拔3285)—色季拉山(K4182 海拔4720)—八一(K4228 海拔2930),裡程72km,總裡程1557km,難度★★★
昨晚住的客棧,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反正就是住了一晚(08:05) ↓
等著吃了個很油的蛋炒飯,老闆他爹連著炒了三盆吧,才終於把我們十幾個騎友餵飽。還好我們準備了老乾媽,要不這早飯真不知道怎麼吃下去(上面這段話是抄襲易總微博的,我可沒吃到老乾媽)。
這才是真正的魯朗風光,昨晚的有點現代化了(08:49) ↓
喜歡這樣的房子,當然少了點藏族特色(08:56) ↓
魯朗海拔不到3300米,氣候溫潤,所以才有小瑞士之說(09:04) ↓
欣賞完美景,就要開始25公裡艱難爬坡了。所有的美好,都是需要代價的(09:26) ↓
騎共享單車的,後面牌子寫著「窮遊珠峰求資助」。共享單車是不可以騎出城市的,還聽說是在這段路來回騎的。見仁見智吧(10:00) ↓
半山風光(10:03) ↓
風力轉經筒[謝謝](12:37) ↓
前面那座山,像不像金字塔(13:21) ↓
中午沒飯店吃飯,只能吃乾糧了。後面已經開始下大雨,一會兒功夫,就下到身上了,很大的雨,第一次穿上雨衣(13:51) ↓
接著有二十多部部隊的汽車經過,風大雨大,艱難前行。相片拍不出大雨(14:39) ↓
雨中前行差不多一個鍾,褲子鞋子都溼了,終於到達色季拉山埡口。埡口很冷,第一次拿出衝鋒衣穿上。我的隊友們應該是早我半個鐘上到埡口,氣溫太低,所以他們也就早早下山了。
在這裡是可以遠眺南迦巴瓦峰峻美雄姿的,當然這種天氣,只能神往了。
色季拉山埡口,海拔4720米,共爬升1400米(14:43) ↓
呆了大半個鐘,就下山了。才下一會,就沒有雨了,氣溫也高了很多,在半山的觀景臺那,收起了衝鋒衣和雨衣(16:21) ↓
沿著下面彎彎曲曲的路下去就可以到達林芝鎮了(16:22) ↓
遠處山腳就是林芝鎮,只是一個小鎮,不是林芝市府所在地八一鎮(16:31)↓
走走停停一個鐘下山31公裡下到了林芝鎮(17:23) ↓
距離拉薩不遠了,還有400公裡(18:18) ↓
起伏路14公裡到達林芝市政府所在地八一鎮,八一鎮是僅次於拉薩的西藏第二大城市(18:21) ↓
穿越了 ↓
終於到達住宿的林芝獵人青年客棧,環境不錯,當然,都是隊長小馮一手操辦的(18:39) ↓
安頓好後,到旁邊小酒樓吃了個大餐。
今天雖然爬升1400米,就比紅拉山爬升的1800米少一點,海拔從3285~4720~2930。但是可能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練,並不覺得很辛苦,辛苦的是大雨中騎行。快到埡口時,聽著周杰倫的《蝸牛》,眼淚和著雨水又流下來了,沒有鼻涕。
所有的經歷,都是自己的財富,與他人無關。享受所有的經歷和遇見[微笑][微笑][微笑]
總費用:4692元=4602元+90元
小結:
這八天騎行了七天,在然烏休息了一天。
這八天,從:左貢—邦達—業拉山—八宿—安久拉山—然烏—波密—通麥—魯朗—色季拉山—八一,共騎行了660km,平均每天94公裡。
這幾天翻越了業拉山、安久拉山和色季拉山,由於已經適應高原,也適應了騎行,所以都不算很辛苦,更多的是享受路上的風景和體驗。在色季拉山,由於下雨的天氣原因,未能看到南迦巴瓦峰,但也不覺得遺憾。
離拉薩越來越近了,只有大概450公裡了,現在好像不用說加油了.
小知識:
南迦巴瓦峰,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橫斷山脈的交會處,是中國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屬於喜馬拉雅山脈,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
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聖地,有「西藏眾山之父」之稱。南迦巴瓦峰,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雲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