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指鹿為馬」成語的典故,我們耳熟能詳,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這段話是司馬遷形容趙高權勢遮天,排除異己的記載。
但是,經過後來大量的考古發現和歷史記載,發現真相併非如此:
論據一:古代馬鹿難辨
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的秦墓中出土的秦簡記載:
《日書·盜者》:午,鹿也。
而甘肅天水放馬灘秦簡《日書》中記載:
「午,馬也。」
那這個「午」到底是馬還是鹿?為什麼同樣是秦簡,結果卻不一樣呢?
南朝隱士陶弘景也有記載 :
古稱馬之似鹿者直百金,今荊楚之地,其鹿絕似馬。當解角時,望之無辨,土人謂之馬鹿。
這段話說明,有些馬長得像鹿(母鹿沒有角),價值非常高。而荊楚之地有些鹿又非常像馬,特別是鹿到夏天脫角的時候,看起來更像馬,所以有時候就有點馬鹿「傻傻分不清楚」 了。
解角即脫角的意思,說明鹿到夏天的時候會脫角。
《說文·鹿部》:「麚,以夏至解角。」
段玉裁註:「《月令》仲夏之月日長至,鹿角解。」
湖北雲夢縣地處荊楚之地,屬於南方;甘肅天水放馬灘屬於北方,所以兩地出土的秦簡記載亦會有差異。所以因為南北文化差異,北方稱午為馬,南方稱午為鹿。
而在中國傳統曆法中十二地支裡,午代表的動物為:獐、馬、鹿。說明這幾種動物本身就有相似之處,有時確實難以辨認。
論據二:這個馬,有可能是非洲角馬
我們知道,非洲角馬是一種頭上長角的馬。
而關於非洲黑人和秦朝的交流,在秦朝早期的文獻記載中早已有之。
《山海經》成書於先秦時代,是中國的一部古老奇書。《山海經》中有一些黑人部落介紹,如梟陽國、厭火國、勞民國、黑齒國等,對他們國民的外貌是這樣記載的:「善食人,大口……為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獸身黑色」、「為人面目手足盡黑」。
先秦時期的中國將黑人統稱為「僬僥」或「僬僥氏」。
《竹書紀年·帝堯陶唐氏》記載:「二十九年春,僬僥氏來朝,貢沒羽。」
《竹書紀年》裡寫的是有黑人曾來朝貢。
那麼,以秦國統一天下的國力,這個馬,會不會是從非洲朝貢而來的角馬?我覺得不排除有這種可能。
論據三:趙高沒有膽量犯「欺君之罪」
「指鹿為馬」事件之後,胡亥以為自己得了迷惑病,才會馬和鹿都分不清楚,於是召太卜算卦,太卜道:「陛下祭祀時沒有齋戒沐浴,故至於此。」胡亥信以為真,便在趙高的安排下,打著齋戒的幌子,躲進上林苑遊獵去了。
但是此時的秦朝已經風雨飄搖,各種農民起義,特別是以項羽、劉邦領導的反秦義軍聲勢最大。劉邦帶著數萬兵馬迂迴進入武關,已經快逼近鹹陽了,趙高私下還偷偷派使者跟劉邦聯繫。這時候趙高擔心胡亥知道後禍及自己,便稱病不上朝,私下裡暗算著乘亂奪位之事。後面通過欺騙手段,把胡亥騙至偏僻的行宮裡殺害。
這說明,直到秦國快滅亡時,趙高依舊沒有謀反的實力和膽量。如果趙高真的如「指鹿為馬」裡所說那樣權勢遮天,膽敢當著胡亥和大臣的面犯「欺君之罪」的話,何必要玩陰的,直接發動政變讓胡亥下臺就得了。所以我推測,「指鹿為馬」裡的「馬」,是真的馬,所以才會讓胡亥「懷疑人生」。
民間向來有「鐵樹開花馬長角」的說法,但並不是說「馬長角」這事情不可能發生,只是比較稀有罷了。至少鐵樹開花我們是見過的。
而陶弘景說的「古稱馬之似鹿者直百金」,這個似鹿的馬,可能是頭上長角的變異馬,因為稀奇,所以價值非常高。
以趙高一向喜歡諂媚獻上的性格來看,這個馬很可能是趙高替秦二世胡亥收集的奇珍異獸,頭上長角的馬,所以看起來和鹿難以分辨。
論據四:秦國大臣並沒有那麼不堪
在司馬遷史記「指鹿為馬」的故事裡,說是鹿的大臣,後面都遭到了趙高的排除異己,整個秦國變成了趙高的「一言堂」。
但是秦國大臣其實並沒有這麼不堪,為什麼這麼說呢?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
趙高殺害胡亥之後,手持胡亥的皇帝印璽,加上自己也有嬴氏血統,於是準備自己登基稱帝。但是文武百官皆低頭不從,以無聲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夢。趙高頓時感到天旋地轉,兩眼發黑,才迫不得已另立子嬰為王。
所以,從上面的歷史記載,我們發現,趙高殺害胡亥是在「指鹿為馬」之後,即使遭到趙高清洗後的秦朝大臣也沒有那麼不堪,他們只是不敢跳出來和趙高公然作對而已,但是要說附庸趙高也談不上,頂多就是保持中立沉默的態度。
所以我推斷,在「指鹿為馬」之後遭到迫害的大臣,應該是當時趙高說是馬的時候,為了在胡亥面前急於表現自己,搶了趙高風頭,或對趙高有進行言語諷刺打擊,所以被趙高秋後算帳。
結論:
所以從上面種種論據,我們得出結論:
1、「指鹿為馬」中的馬,因為馬鹿難辨,所以導致眾人說法不一,也因此讓胡亥「懷疑人生」
2、胡亥不是傻子,趙高也根本沒有實力和勇氣敢犯欺君之罪,所以趙高弄來的馬,是真的馬。至於是非洲角馬,還是頭上長角的馬,不得而知
3、秦國當時的朝臣,並非都是趙高的附庸品,而是更多明哲保身,以沉默反抗趙高的權勢
司馬遷也不是聖人,他記載的秦國事件,距離他已經過去了幾十上百年,所以其中有錯漏也再說難免。再加上司馬遷在描述趙高的時候,加入了自己的個人喜好,把趙高描述為一手遮天的人物,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大膽推斷,「指鹿為馬」中的「馬」,是真的馬,趙高沒有欺騙大家!各位讀者,你們認為呢?
參考史料:
《睡虎地秦墓竹簡》
《天水放馬灘秦簡》
《史記·秦始皇本紀》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山海經》
《竹書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