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解:趙高沒有欺騙大家,「指鹿為馬」是真的馬

2020-12-21 秘史拾遺

關於「指鹿為馬」成語的典故,我們耳熟能詳,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指鹿為馬

這段話是司馬遷形容趙高權勢遮天,排除異己的記載。

但是,經過後來大量的考古發現和歷史記載,發現真相併非如此:

論據一:古代馬鹿難辨

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的秦墓中出土的秦簡記載:

《日書·盜者》:午,鹿也。

睡虎地秦竹簡

而甘肅天水放馬灘秦簡《日書》中記載:

「午,馬也。」

放馬灘秦簡

那這個「午」到底是馬還是鹿?為什麼同樣是秦簡,結果卻不一樣呢?

南朝隱士陶弘景也有記載 :

古稱馬之似鹿者直百金,今荊楚之地,其鹿絕似馬。當解角時,望之無辨,土人謂之馬鹿。

這段話說明,有些馬長得像鹿(母鹿沒有角),價值非常高。而荊楚之地有些鹿又非常像馬,特別是鹿到夏天脫角的時候,看起來更像馬,所以有時候就有點馬鹿「傻傻分不清楚」 了。

鹿

解角即脫角的意思,說明鹿到夏天的時候會脫角。

《說文·鹿部》:「麚,以夏至解角。」

段玉裁註:「《月令》仲夏之月日長至,鹿角解。」

湖北雲夢縣地處荊楚之地,屬於南方;甘肅天水放馬灘屬於北方,所以兩地出土的秦簡記載亦會有差異。所以因為南北文化差異,北方稱午為馬,南方稱午為鹿。

而在中國傳統曆法中十二地支裡,午代表的動物為:獐、馬、鹿。說明這幾種動物本身就有相似之處,有時確實難以辨認。

論據二:這個馬,有可能是非洲角馬

我們知道,非洲角馬是一種頭上長角的馬。

非洲角馬

而關於非洲黑人和秦朝的交流,在秦朝早期的文獻記載中早已有之。

《山海經》成書於先秦時代,是中國的一部古老奇書。《山海經》中有一些黑人部落介紹,如梟陽國、厭火國、勞民國、黑齒國等,對他們國民的外貌是這樣記載的:「善食人,大口……為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獸身黑色」、「為人面目手足盡黑」。

山海經

先秦時期的中國將黑人統稱為「僬僥」或「僬僥氏」。

《竹書紀年·帝堯陶唐氏》記載:「二十九年春,僬僥氏來朝,貢沒羽。」

《竹書紀年》裡寫的是有黑人曾來朝貢。

那麼,以秦國統一天下的國力,這個馬,會不會是從非洲朝貢而來的角馬?我覺得不排除有這種可能。

論據三:趙高沒有膽量犯「欺君之罪」

「指鹿為馬」事件之後,胡亥以為自己得了迷惑病,才會馬和鹿都分不清楚,於是召太卜算卦,太卜道:「陛下祭祀時沒有齋戒沐浴,故至於此。」胡亥信以為真,便在趙高的安排下,打著齋戒的幌子,躲進上林苑遊獵去了。

但是此時的秦朝已經風雨飄搖,各種農民起義,特別是以項羽、劉邦領導的反秦義軍聲勢最大。劉邦帶著數萬兵馬迂迴進入武關,已經快逼近鹹陽了,趙高私下還偷偷派使者跟劉邦聯繫。這時候趙高擔心胡亥知道後禍及自己,便稱病不上朝,私下裡暗算著乘亂奪位之事。後面通過欺騙手段,把胡亥騙至偏僻的行宮裡殺害。

這說明,直到秦國快滅亡時,趙高依舊沒有謀反的實力和膽量。如果趙高真的如「指鹿為馬」裡所說那樣權勢遮天,膽敢當著胡亥和大臣的面犯「欺君之罪」的話,何必要玩陰的,直接發動政變讓胡亥下臺就得了。所以我推測,「指鹿為馬」裡的「馬」,是真的馬,所以才會讓胡亥「懷疑人生」。

胡亥

民間向來有「鐵樹開花馬長角」的說法,但並不是說「馬長角」這事情不可能發生,只是比較稀有罷了。至少鐵樹開花我們是見過的。

鐵樹開花

而陶弘景說的「古稱馬之似鹿者直百金」,這個似鹿的馬,可能是頭上長角的變異馬,因為稀奇,所以價值非常高。

以趙高一向喜歡諂媚獻上的性格來看,這個馬很可能是趙高替秦二世胡亥收集的奇珍異獸,頭上長角的馬,所以看起來和鹿難以分辨。

論據四:秦國大臣並沒有那麼不堪

在司馬遷史記「指鹿為馬」的故事裡,說是鹿的大臣,後面都遭到了趙高的排除異己,整個秦國變成了趙高的「一言堂」。

趙高

但是秦國大臣其實並沒有這麼不堪,為什麼這麼說呢?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

趙高殺害胡亥之後,手持胡亥的皇帝印璽,加上自己也有嬴氏血統,於是準備自己登基稱帝。但是文武百官皆低頭不從,以無聲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夢。趙高頓時感到天旋地轉,兩眼發黑,才迫不得已另立子嬰為王。

所以,從上面的歷史記載,我們發現,趙高殺害胡亥是在「指鹿為馬」之後,即使遭到趙高清洗後的秦朝大臣也沒有那麼不堪,他們只是不敢跳出來和趙高公然作對而已,但是要說附庸趙高也談不上,頂多就是保持中立沉默的態度。

所以我推斷,在「指鹿為馬」之後遭到迫害的大臣,應該是當時趙高說是馬的時候,為了在胡亥面前急於表現自己,搶了趙高風頭,或對趙高有進行言語諷刺打擊,所以被趙高秋後算帳。

結論:

所以從上面種種論據,我們得出結論:

1、「指鹿為馬」中的馬,因為馬鹿難辨,所以導致眾人說法不一,也因此讓胡亥「懷疑人生」

2、胡亥不是傻子,趙高也根本沒有實力和勇氣敢犯欺君之罪,所以趙高弄來的馬,是真的馬。至於是非洲角馬,還是頭上長角的馬,不得而知

3、秦國當時的朝臣,並非都是趙高的附庸品,而是更多明哲保身,以沉默反抗趙高的權勢

司馬遷也不是聖人,他記載的秦國事件,距離他已經過去了幾十上百年,所以其中有錯漏也再說難免。再加上司馬遷在描述趙高的時候,加入了自己的個人喜好,把趙高描述為一手遮天的人物,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大膽推斷,「指鹿為馬」中的「馬」,是真的馬,趙高沒有欺騙大家!各位讀者,你們認為呢?

參考史料:

《睡虎地秦墓竹簡》

《天水放馬灘秦簡》

《史記·秦始皇本紀》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山海經》

《竹書紀年》

相關焦點

  • 趙高「指鹿為馬」,古代的鹿和馬到底有多像?
    趙高「指鹿為馬」,古代的鹿和馬到底有多像?「指鹿為馬」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原文如下: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什麼意思呢?趙高想要造反時,恐怕群臣不聽他的話,於是事先驗證一下。
  • 荒唐的歷史故事之一,宦官趙高朝堂之上指鹿為馬,加速了秦朝傾覆
    歷史上不少荒唐的事,有的是純屬巧合,有的是個人為之,往往人為居多,而且影響不好,帶來惡果,今天我們來看看趙高當面秦二世的朝堂上指鹿為馬,導致章邯投降,秦朝傾覆的故事。一日,秦二世高坐朝堂,趙高說給他獻上一匹千裡馬,二世甚是高興。趙高一招手,屬下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牽進來一頭鹿,然後大言不慚的對二世說:皇上,這就是我獻給您的千裡馬。二世雖然糊塗,但是最起碼的常識還是有的,對趙高說:丞相,你是不是搞錯了,這是鹿不是馬。趙高搖頭說:皇上,這就是千裡馬,不信你問問朝中大臣們,是鹿還是馬?
  • 指鹿為馬的趙高,為什麼能夠左右秦二世,他的下場是什麼
    指鹿為馬的趙高,為什麼能夠左右秦二世,他的下場是什麼 文/成長新視點 指鹿為馬,是一個成語故事,講的是秦朝時期的宰相趙高,蒙蔽秦二世胡亥,通過欺上瞞下的手段,擾亂了胡亥的心智,控制了他的思維。最終,讓胡亥頭腦混亂,而失去了正常的認知判斷。
  • 歷史人物趙高,他真的只是大家想的那樣嗎?似乎也不是這樣
    在許多以秦朝為背景的電視劇或者動漫中,趙高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甚至一些其他節目中,也會有趙高的影子。基於以上原因,大家對趙高這個人物應該並不陌生,但你對他又了解多少呢?一說到趙高,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獨攬政權、霍亂朝綱之類的話吧!
  • 趙高指鹿為馬到底指的是什麼,為何鹿跑了天下大亂
    上文書說到趙高用計除掉了李斯,當上了丞相,獨攬朝政大權。但是,他還不滿足,想更進一步,於是就搞了一個實驗,想看看朝中還有誰敢跟自己作對。這一天,趙高就牽來一頭麋鹿獻給秦二世胡亥,說:「我把這匹馬獻給陛下。」
  • 《大秦賦》趙高上線,秦國六世餘烈,為什麼抵不過趙高的一人之力
    隨著趙姬被幽禁,呂不韋被放逐,嫪毐被車裂,嬴政的前半生就這麼過完了,許多人物下線了,同時也有許多人物上線,大家最不願意看到,也是最討厭看到的一個人還是上線了,他就是趙高。(02)指鹿為馬的真相指鹿為馬是個廣為人知的故事,太史公的原文非常直白,完全不用翻譯: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 一隻手一匹馬一個鹿打是什麼成語:指鹿為馬
    一隻手一匹馬一個鹿打是什麼成語:指鹿為馬時間:2018-02-07 23:3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一隻手一匹馬一個鹿打是什麼成語:指鹿為馬 在成語猜猜看中,典故類型的成語還是很多的。
  • 指鹿為馬的趙高是不是太監?只因這兩個詞,誤會了幾千年
    很多人知道趙高是因為「指鹿為馬」這個成語,也是作為一名權奸能混到的最高境界,明目張胆顛倒黑白而無人敢駁。很多文學作品影視劇中趙高的形象幾乎就是一副宦官模樣,長相陰險狡詐,沒有鬍鬚,如果要給中國最有名的奸臣們排個座次,趙高應該穩坐前幾把交椅。
  • 大秦「毒瘤」趙高:權傾朝野指鹿為馬,三招搞垮大秦帝國
    趙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監宰相,他出身貧賤飽受欺凌,這也使得他從小便看透了世間人情冷暖,認為只有出人頭地才有活路,所以便對權力產生了熾熱的欲望,趙高非常聰明,又精曉司法,秦始皇便提升他為中車府令,掌管皇帝車輿、兼行符璽令事,還將其派到了胡亥身邊,讓他教導胡亥,學習秦法,趙高擅長鑑貌變色,奉承討好,很快便博得了秦始皇和胡亥的信任和好感,為日後大秦帝國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 日本的國罵「八嘎呀路」怎麼和趙高扯上了關係?
    「馬鹿」讀作「八嘎」,而「野郎」讀作「呀路」(這個音譯的不怎麼準確,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野郎」這個詞從字面意思上就大概可以猜到這是嘲諷被人是個村夫,也就是沒有教養、舉止粗俗招人嫌的鄉下人。而「馬鹿」呢?這個詞就比較難以理解了,難道是馬和鹿的雜交品種?還真不是,這句日本國罵的出處真要感謝幾千年前的大太監趙高老哥。
  • 秦二世和秦王子嬰真的是趙高的傀儡嗎?趙高為何會死在子嬰手中?
    這些行為在我們看來都是趙高企圖顛覆朝政的鐵證,但是在當時來說,秦二世的確上了趙高的當,他對趙高的信任以及放縱,直接導致了趙高策劃「指鹿為馬」的戲劇。與此同時,風起雲湧的起義形勢也讓趙高開始擔憂——雖然他已經把控了朝政,但是秦二世還沒有完全淪為他的傀儡,趙高的生死,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掌握在秦二世手中(高恐二世怒,誅及其身,乃謝病不朝見)。
  • 仲泊遊隨筆畫典:《史記》典故裡的人之指鹿為馬
    【中網資訊書畫】《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通史,記載了上到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時期3000多年的歷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史記》為後人留下了極為豐富的史料。並著力寫了各個階層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因此《史記》裡許多篇章成了膾炙人口、百讀不厭、傳誦至今的典故和成語。
  • 太監門的祖師爺,指鹿為馬的趙高只用了幾年就毀掉了秦人數代心血
    這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很明顯是突然染病的,而且他沒有來得及安排自己的後事。在秦始皇的眼中,他從來沒有廢黜太子扶蘇的意思,他只是想小小懲罰扶蘇一下,卻沒想到自己斷送了兒子的性命,也斷送了大秦帝國的未來。秦始皇深知自己這場大病不輕,恐怕就要不久於人世了,所以他找來了趙高,寫下了遺詔:「以兵屬蒙恬,與喪會鹹陽而葬。」
  • 子嬰是怎麼殺死已經掌握整個局面的趙高的?
    胡亥登基後,趙高又設計消滅胡亥所有的兄弟姐妹,美其名曰消除這些人對胡亥帝位的威脅,為秦二世立下了大功。此外,趙高還是一個書法大家,著作有《爰歷篇》六章,文學上有所建樹,否則,秦始皇不會重用他。那趙高是如何控制秦朝的朝政的?公元前207年,他陷害了李斯及李斯的主要支持者,腰斬李斯,至此趙高逐漸控制了秦朝的政局,擔任了宰相。
  • 秦王子嬰無權無勢,為何僅用了5天,便弄死了權傾朝野的趙高?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結束了戰國時期的紛爭亂世,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其成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稱其為「千古一帝」一點也不過分,但秦朝卻二世而亡。究其原因,與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此人便是中車府令趙高。
  • 川普昏聵失了智,指鹿為馬節奏帶不動了,中國中流砥柱
    川普的許多所作所為,顛倒黑白、指鹿為馬,跟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宦官趙高很像。秦始皇死後,趙高與李斯合謀,篡改了遺詔,賜死了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最後就連丞相李斯都沒能逃脫趙高毒手。趙高權傾朝野,但朝廷之中暗中對他不滿的也不在少數,他沒法一一分辨出來。然後他想了一個辦法,以獻給皇上戰馬為由,命人牽了一頭鹿上殿。
  • 指鹿為馬的皇帝,到最後才發現一味的享樂只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公子哥胡亥指鹿為馬的趙高,獨攬大權。胡亥這個公子哥皇帝一聽可以不用朝見大臣,又可以在皇宮內玩耍,頓時歡快的答應了,於是趙高逐漸掌握了秦朝的大權,成為了幕後皇帝。有一次趙高故意試探朝廷的官員,在秦二世面前牽來了一匹鹿,但是告訴秦二世這是一匹馬,胡亥也不傻就直接說這是一匹鹿,可是那些大臣們紛紛都說這是一匹馬,只有少數說真話說這是一匹鹿,後來說是馬的得到了高升,說是鹿的被流放甚至是殺害,從此以後趙高的權勢以及壓過了胡亥。
  • 這個人殺了老領導的大兒子,又牽著一隻鹿告訴領導小兒子那是馬!
    趙高是何方人士?又有什麼本事能夠讓全中國的老百姓都認識他?其實他也不是什麼好人,雖然輔佐始皇帝數載,但是始皇帝駕鶴西歸之後他就開始琢磨些不正經的道道兒,大家都知道始皇帝死前的遺照並不是要立小兒子胡亥為皇帝接任自己,可是這個趙高。愣是憑藉自己在朝中的權勢和三寸不爛之舌將胡亥扶上了皇位。
  • 秦二世胡亥真的有那麼無能嗎?趙高死前為何還曾十分懼怕胡亥
    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皇帝非常多,因為懦弱無能被世人看不起的皇帝也是數不勝數,畢竟中國的封建統治時期是真的長啊!一般都認為胡亥是個正兒八經的貪生怕死的傀儡皇帝,覺得他就是趙高的統治工具,其實不然,要是胡亥果真是一個沒用的傢伙,那麼對於趙高來說是不存在什麼威脅可言的,可是歷史的最終結果是什麼,還不是當了三年的皇帝就死翹翹了,都是趙高害的,是趙高將他送到了帝位,但同時也是趙高將他送上了斷頭臺啊!
  • 秦始皇重用趙高並非沒有理由,趙高的過人之處數一數二
    有時歷史能給人一種恍惚似曾相識的錯覺,秦始皇死後沒幾年,秦國就在趙高的禍害下滅亡了。當初趙高是一個聰明而又知隱忍的人,沒有過人之處,趙高怎麼能脫穎而出被秦始皇所重用呢?行文至此,我覺得趙高進身的過程和清朝的和珅有的一比。和珅當初也是以貼身侍衛的身份接近乾隆皇帝,真實歷史上的和珅長得很帥氣,典型的美男子。也是第一眼給了乾隆好印象。隨後趙高的步步高升與和珅有極其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