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會現場。 張煜歡 攝
中新網安吉10月16日電 (張煜歡 黃齡億)運動休閒小鎮是國內體育產業和新型城鎮化結合下的新業態,但目前國內大多數運動休閒小鎮仍以旅遊、文化、休閒為引領,「體育特色」反而凸顯不足。15-16日,在浙江安吉舉行的浙江省運動休閒小鎮建設工作第四次交流會上,專家指出,目前運動休閒小鎮大多存在缺少核心項目、高檔賽事,體育特色不夠鮮明等問題,建議其通過打造特色IP、完善產業鏈、實現數字賦能等手段增加體育「黏合度」。
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凌平表示,通常在運動休閒小鎮建設過程中,會有規劃、項目、投資、產品運行等方面衍生分析。但該過程中很少有人提及客戶,並分析其圈層發展狀況。
「這恰是關鍵因素,客戶是分成不同圈層的,大致可分為專業型、發燒友、愛好者、初學者四個圈層,且圈層間互相影響。」凌平說,部分運動休閒小鎮項目主題仍定位於休閒,便導致核心圈層遊客少,來此旅遊體驗的遊客佔大多數,需要重視圈層文化的重要作用。
寧波大學教授陸亨伯也提出,小鎮發展的受眾定位應當明確,要以受眾的需求導向為主,挖掘小鎮多元價值。目前運動休閒小鎮的高檔賽事、自創賽事甚少,這一發展短板亟待補足。
多位專家提到的共性問題還有「體育特色不鮮明」「核心項目不明顯」等。對此,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周麗君提出打造特色IP尤為重要,可藉助IP拓展體育產業外沿。「特色IP是小鎮的核心競爭力。具象來說,IP可以是一個賽事,或一個運動項目,甚至可以是一個體育明星。」
周麗君表示,要構建「體育+」,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小鎮其實是一個平臺,它的功能是實現體育與其他產業的跨界融合,同時通過核心產業還能慢慢孵化衍生產業。產業的集聚則是產業鏈延伸的關鍵,通過產業鏈的完善,可以提升小鎮的經濟。」
數位化賦能運動休閒小鎮發展,同樣也是專家關注所在。之江實驗室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董波稱,科技內核應與文化內核並重,疫情常態化是挑戰也是機遇。「由於疫情常態化,百姓或許會減少室內的文娛活動,增加戶外的活動。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同時響應數字生活新服務理念,在小鎮注入更多科技元素。」
董波表示,如小鎮可採用網上預約,實現無人化管理,並配備疫情防控的必要設施。軟體方面要建設數位化平臺,可對遊客進行全方位追蹤;硬體方面,則可配備AR、VR、機器人等設備,及增加富含科技感的運動設施,黑科技的挖掘可為小鎮帶來新市場。他還表示小鎮應形成研學基地,從少年兒童抓起,讓體育成為其一項愛好。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