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頻遭破壞,上海市政協委員建議對修繕單位設門檻

2020-12-13 澎湃新聞

尚賢坊僅剩靠近淮海中路的兩排房屋,北側兩排建築已被徹底拆除 。 新民晚報 圖

近日,上海優秀歷史建築尚賢坊的兩排石庫門被拆,備受關注。

位於老上海霞飛路(現淮海中路)的尚賢坊石庫門舊式裡弄距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鬱達夫、王映霞在這裡邂逅,陳雲曾在此居住。尚賢坊為198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市級優秀歷史建築。

1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文物局獲悉,尚賢坊屬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原為居民住宅。由於居住狀況較差,2003年,黃浦區出讓該土地使用權。居民全部完成搬遷後,目前正在進行保護性改造。

市文物局介紹了尚賢坊的保護修繕方案,主要分兩部分:一是沿淮海中路的第一、二排裡弄建築,以原址修繕為主;二是第三、四排裡弄建築(媒體報導的已經拆掉的兩排裡弄建築),因貼臨新建建築且地下須結合地鐵建設,採取構件整體拆卸復建的方式進行恢復。項目深化方案經市規土局、市文物局共同審核。

目前所有重要建築構件和建材根據圖紙,分解後分類編號,保存在專門倉庫內。在完成地下地鐵施工後,將按照經專家論證並獲批准的方案進行復原,市文物局、市規土局和黃浦區政府將根據文物保護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加強監管,確保尚賢坊高質量、高標準的完成復原。

近些年,優秀歷史建築遭到破壞,全國各地時有發生。

上海市政協委員、交通銀行博物館館長楊德鈞在2018年上海市兩會遞交提案,建議建立一個由政府牽頭的,由各方權威專家(包括教授學者以及社會專家)組成的機構,對歷史建築進行評估,決定是留、是改還是拆,尤其是對具有代表意義的各個時代、各個風格的優秀歷史建築進行認定,給予政策上的支持與保障。

楊德鈞在提案中指出,對需要留和改的建築,如何科學修繕和利用,要重點下功夫。一般的歷史建築應當是以風貌保護為主,而對一些確定為優秀歷史建築的,尤其是標誌性的優秀歷史建築,就應該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認真研究後再動手修繕保護。由於多數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歷史建築往往都是私人定製,既有一般優秀建築的共性,又具有其個性和特色,一個門把手、一扇窗和一扇門都有非常深的內涵,因此,對此類房屋的修繕要慎之又慎。

此外,應當建立一套比較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歷史建築修繕流程和規範制度,根據不同的歷史建築制定不同的維護方式和維護周期。而且,對不同等級和用途的歷史建築要分類修繕,對破壞性修繕要有處罰,尤其對設計、施工單位要設門檻、立資質,最大程度防止在修繕中的次生破壞,並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的老建築修繕專業隊伍。

越來越多的歷史建築在走近公眾。

楊德鈞建議,對擬開放公眾參觀的優秀歷史建築的陳設,要尊重歷史,多作調研。傳承文化,不能憑想像,避免對公眾產生誤導。用複製品替代原件是可以的,但要符合時代特徵和建築特點,讓公眾通過對優秀歷史建築的參觀,了解和感受真正的優秀歷史文化。

同時,他在提案中也指出了上海優秀歷史建築保護中尚存在的問題。

對普通歷史建築和優秀歷史建築的標準不夠明確, 也沒有一個真正的權威機構對此進行認定,這就造成了保護措施、力度和有限資源沒有完全用到點子上和關鍵處。對承擔歷史建築修繕的施工隊伍缺乏科學有效的資質認定,因此,會造成「修繕」即是再破壞的尷尬後果,拆了不該拆的,裝了不該裝的。

相關焦點

  • 上海政協委員:優秀歷史建築修繕項目審批權下放至區級要慎重
    但經過上海市政協委員調研後發現,區級房管部門對於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的認識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聯名提案,建議慎重推行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修繕項目審批權下放區級管理。委員:區級房管部門水平參差不齊上海市住房與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住建委)房屋修繕和安全監督處(歷史建築保護處)是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管理的職能主體。管理的核心職能是,對任何一處優秀歷史建築的修繕和再利用項目,在設計和實施過程實行嚴格審批制度,包括房屋檢測、修繕設計和施工方案的專家評審,以及檢測、設計與施工單位資質審查制度。
  • 留住城市記憶 政協委員建議為歷史建築「立法」
    留住城市記憶 政協委員建議為歷史建築「立法」 2018-01-26這些都是重慶歷史文化的展示窗口。如何讓歷史建築得到全面保護和有機更新,是正在召開的重慶市「兩會」上政協委員們關注的話題,他們建議,從法規體系上為歷史建築提供保障。  位於西南一隅的山水之城重慶地域環境獨特,歷史遺存類型豐富。
  • 滬一優秀歷史保護建築被拆毀 市委書記表態對破壞行為絕不姑息
    上海市委書記韓正8日在靜安區調研時表示,對破壞歷史建築的行為,一查到底、絕不姑息。「為什麼保護建築被破壞半年沒有人管。」政協委員盧永毅也贊成應對管理責任人追責,並建議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審批權目前尚不宜從市級下放到區級。
  • 培養歷史保護建築修繕人才迫在眉睫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華東政法大學校長葉青在審議《上海市優秀歷史保護建築和歷史風貌保護條例(草案)》時,說出了學校修繕歷史保護建築遇到的尷尬一幕。修繕過程中,「詢問施工人員有沒有接受過相關培訓時,他們說『農忙時種地、農閒時打工』。」葉青感慨地說,培養修復保護建築技術人才迫在眉睫。  本次審議的《條例(草案)》第二十八條規定,優秀歷史建築的修繕應當由建築的所有人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設計、施工單位實施。
  • 吳川市政協委員調研建築文化
    湛江新聞網訊:11月9日,吳川市政協文化文史委員會主任、市林業局局長王永強,率該組委員深入調研吳川建築文化。該市政協副主席林盛文、李嘉敏,市政協文化文史委員會副主任林彬、李景福、姚遠天參加調研活動。
  • 上海市政協重點協商辦理「重視歷史建築風貌區保護」提案
    在昨天舉行的市政協重點協商辦理「重視歷史建築風貌區保護」提案專題中,市政協委員楊德鈞提出,對部分優秀歷史建築的認識程度和保護力度不夠,誤拆、誤損情況仍時有發生,「要把它們當作城市的『大熊貓』來保護,別等到損害事件發生,為時已晚。」  此次提案專題涉及6件提案,主要聚焦健全歷史文化風貌保護體系、老建築修繕和再利用、歷史文化風貌街區建設運營、二級舊裡改造等內容。
  • 政協全知道|上海市、區政協委員聯動履職,賦能「世界會客廳」
    座談會開始,主持會議的上海市政協常委、地區政協聯絡指導組常務副組長、特邀界別召集人陳建興開宗明義。6月2日下午,上海市政協特別邀請人士界別開展界別活動,圍繞「提升北外灘文化功能,打造『海上方舟』文化新地標」這一提案,市政協地區政協聯絡指導組和特邀界別邀請虹口區政協熟悉相關情況的部分委員一起參與提案辦理協商座談。
  • 哈爾濱政協委員建議:在哈復建聖尼古拉教堂(圖)
    哈爾濱政協委員建議:在哈復建聖尼古拉教堂(圖) 2015-01-21 13:51:34,恢復城市歷史風貌上頻現大動作。同時,哈市政協委員於克飛在本屆哈市政協會上提交「關於拆除博物館轉盤道 創建哈市地標性旅遊景點」的提案,建議哈爾濱博物館轉盤道現有現代雕塑景觀與這裡整體風格不符,應儘快拆除。  博物館轉盤道 現代雕塑景觀與周邊歷史建築不協調  1900年,俄國人在哈爾濱博物館轉盤道建造了聖·尼古拉大教堂。
  • 上海市政協建言老字號創「新」記
    擁有40多年歷史的上海老牌子——「大白兔」奶糖,曾經被周恩來總理作為國禮贈送給美國總統尼克森。自誕生40多年來累計銷售額近30億元,「大白兔」一蹦一跳「到過」4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40多歲的「大白兔」和諸多老品牌一樣,必須直面新一代「弄不明白」的消費群體。好在,有不少上海市政協委員一直關注著這隻「兔子」。
  • 上海市政協開展年末委員視察,推進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
    本文圖片均由 金松 攝11月5日,上海市政協開展「上海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推進情況」年末委員視察。部分市政協委員和在滬全國政協委員赴寶山區羅涇鎮海星村和塘灣村視察。全國政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市委主委高小玫,市政協副主席金興明參加。在上海市第二批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的海星村,委員們了解到,這裡歷史上是一個漁業村,後依託沿江、緊靠寶鋼優勢,大力發展物流、倉儲、開辦工廠等,經濟基礎不錯。進入新世紀,為保障上海自來水安全及沿江生態環境,海星村全面關停工廠企業,打造千畝涵養林。
  • 歷史建築修繕保護工程_2020年歷史建築修繕保護工程資料下載_築龍...
    內容簡介 闡述對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的急迫性,以及國家和上海市關於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法律、法規和實施條例。亂裝修優秀歷史建築,最高可處10萬元罰款;擅自拆除優秀歷史建築的,最高處罰50萬元。條例要求,逐幢對優秀歷史建築編制保護圖則,明確保護範圍及其保護、修繕和使用的具體要求。對擅自改變圖則規定用途的,限期改正;若造成嚴重後果,處以5萬-10萬元罰款。即使是房屋所有者,對優秀歷史建築也不能隨意裝修。
  • 上海市長寧區政協關於「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重點課題調研
    根據中共長寧區委部署和要求,長寧區政協黨組牽頭開展「加強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傳承優秀歷史文化」重點課題調研工作。旨在通過調研,摸清長寧歷史風貌保護利用基本情況,找準制約保護利用的瓶頸問題,提出保護利用的總體布局和基本原則,以及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的對策建議,結合城市更新,努力探索一條符合長寧實際的歷史風貌保護利用新路,傳承優秀歷史文化,延續城市文脈。
  • 2020上海市勞動模範巡禮:徐匯區政協委員黃榮楠
    在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模範集體的評選活動中,有幾位徐匯區政協委員脫穎而出,獲得了這些榮譽,本號近期將持續報導他們的事跡。通過這種方式向他們致敬和學習,學習他們忠誠守初心、奮鬥擔使命,學習他們立足平凡崗位敬業奉獻、執念細節不懈追求,學習他們持之以恆逐夢前行,奮力創造新的時代輝煌、就新的歷史偉業!
  • 政協全知道|上海市政協臺聯界別委員赴新華醫院開展界別活動
    政協全知道|上海市政協臺聯界別委員赴新華醫院開展界別活動 2020-08-21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合肥市政協委員建議:機關單位停車場節假日開放
    合肥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即將於本月19日拉起大幕,記者昨天從合肥市政協獲悉,在十三屆二次會議期間和閉會期間,共收到提案631件,經審查立案629件,分別送交87家承辦單位辦理。最終,部門反饋的書面意見共1000多份,得到的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98.7%。
  • 上海市政協委員:可建綠色通道
    上海市政協委員:可建綠色通道 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2020-01-1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一政協委員建議在上海崇明島開設賽馬場
    數日前,一則「崇明越江工程立項招商」的消息讓這一我國的第三大島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在今天市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海市市長陳良宇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表示,要高起點編制崇明發展規劃。而在市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的提案組,記者也發現了多份與崇明開發有關的委員提案。
  • 政協委員建議將北京百年老火車站闢為博物館
    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七日電(記者於晶波)代表北京現代化進程的洋建築物、具有百年歷史的北京前門老火車站能否闢為北京民俗藝術博物館或行業博物館?今天,著名作家老舍後人、政協委員舒乙在「兩會」上遞交了該提案。  北京前門老火車站具有百年歷史,是當時最重要的交通站點,也是近代北京為數不多的洋建築物。
  • 缺乏專業性的保護會導致「文物修繕式破壞」
    原標題:針對歷史文化遺存被修壞、修不到位等問題,文物保護工程行業專家提醒——缺乏專業性的保護會導致「文物修繕式破壞」日前,一組山西省忻州弘佛寺修復前後的對比圖在網上熱傳。照片中的建築在修復後面目全非,看不出與修復前有任何的相似性。
  • 王丹:歷史建築 急需加強保護
    住遼全國政協委員王丹認為,歷史建築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感情性格、審美追求和理想寄託。為此,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他建議,對歷史建築加強保護。保護它們,不僅是保護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也是保護國家的輝煌歷史。  王丹介紹,國家歷來重視對歷史建築的保護,近年來,政府、研究機構和學者積極推動歷史建築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