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晚7時30分前後,夜幕中的武漢天河機場與往日並無兩樣。東海航空DZ6240航班在機場平穩降落,機上的60多名乘客心裡卻不停犯嘀咕——他們乘坐該航班從遼寧營口起飛,飛往深圳,按照航程,本不該在天河機場經停。乘客們帶著疑惑下了飛機,得知另一個驚人消息——飛機擋風玻璃出現裂痕,這才降落在武漢。
19日,東海航空客服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該航班因擋風玻璃有裂痕備降天河機場,已妥善安置乘客,並於19日中午安排了補班航班。
圖:DZ6240航班備降武漢天河機場。航班旅客供圖
航班備降 乘客驚悉「擋風玻璃出現裂痕」
18日晚9時許,網友「其實沒什麼想說的」爆料稱,東海航空航班DZ6240飛行至武漢上空,機長廣播飛機備降武漢天河機場。下機前,機組人員說是飛機故障,先下機檢修完就走。
記者與航班乘客張女士取得聯繫。張女士稱,她18日下午3時從遼寧營口蘭旗機場坐上飛機前往深圳寶安機場,按照航程,該航班中途只會在濟寧曲阜機場中轉一次。然而,令機上所有乘客們疑惑的是,飛機於18日晚7時30分左右在武漢天河機場降落。機組人員告知乘客,飛機出現故障需要檢修,60多位乘客只好下機,滯留在天河機場內。
下機後,張女士從地勤人員口中得知的消息讓她吃驚——之所以備降武漢,是因為駕駛室擋風玻璃出現裂痕。
乘客後怕 飛行途中未察覺異常
「不太清楚情況嚴不嚴重,乘客們得知這個消息,心裡確實還有點後怕。」張女士回憶,在備降天河機場之前,乘客並未察覺任何異樣。她稱,飛機降落後,截至18日晚9時,包括她在內的60多位乘客仍未吃晚飯。
張女士說,乘客們下機拿取了行李之後,一名武漢天河機場的工作人員在現場維持秩序,並協調乘客填寫名為「航班延誤/取消證明」的表格,引導乘客前往酒店休息。
飛機到底因何降落武漢?乘客的後續行程如何處理?乘客們提出了上述疑問。18日晚,記者多次撥打東海航空客服熱線提示忙音。
18日晚9時許,記者致電武漢天河機場客服熱線,熱線工作人員稱,該航班備降在天河機場,航班已是取消狀態,具體原因系統內並未顯示。客服工作人員解釋,東海航空在天河機場沒有櫃檯,因此目前由機場工作人員幫東海航空代辦後續的旅客安置。
航司客服「系統上查詢到擋風玻璃有裂痕」 已安排補班航班
19日上午,記者聯繫上東海航空客服人員。客服人員解釋稱,「系統上查詢到擋風玻璃有裂痕」,具體情況該客服人員並未透露。據稱,備降航班已於19日上午11時40分安排補班航班。
據悉,因航班備降武漢導致無法及時前往深圳的乘客,部分乘客已於航班備降後購買其他班次前往深圳;部分乘客在前往酒店休息一晚後,已於19日一早前往武漢火車站換乘高鐵;少部分乘客計劃搭乘補班航班。
「擋風玻璃有裂痕」是否屬於嚴重的飛機故障?是否會影響飛行安全?對此業內人士解釋稱,民航航班的擋風玻璃是由多層材料組成。如果是外層出現裂痕對飛行不會產生較大影響,外層的裂痕,在遭遇高空氣流、冰雹等外物撞擊時,都有可能出現;內層出現裂痕一般屬於材質問題,沒有到達使用周期而出現裂痕等問題概率很低。
這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每次航班在落地後、起飛前,飛機維修員都會對飛機進行嚴謹細緻的檢查,包括發動機、起落架、輪胎等外部檢查及計算機故障信息等內部檢查,值得注意的是,因擋風玻璃的內層材料一般不會出現問題,因此,對於擋風玻璃的檢查並不是每天必須檢查的項目,一般會放在飛機的周期性檢查中。
近年來 類似事件曾發生多起
2015年11月21日,南方航空一架A321飛機在瀋陽桃仙機場起飛後,機組發現前擋風玻璃破損,隨後安全備降青島。
2016年7月9日,南航一架空客A320飛機由廣州飛往成都,飛機落地後,經機務工作人員航後檢查,飛機前部雷達整流罩和駕駛艙1號2號擋風玻璃及部分機體結構出現損傷。該事件最初判斷為飛行過程中遭遇冰雹衝擊。
2018年5月14日早間,川航3U8633航班空客A319客機飛臨成都上空時,副駕駛一側駕駛艙玻璃破碎,隨後飛機掛出7700緊急代碼,並立即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由於處置及時科學,除副駕駛皮膚擦傷、一名乘務員腰部受傷外,其他旅客均平安無事。
若遇類似事故 乘客應立即戴上氧氣面罩
據悉,一般人類在4000米海拔以上,就會由於氣壓過低而感到不適。因此,在航空飛行中,為保證乘客的安全與舒適,必須對飛機內部進行增壓。一旦機窗破裂,將引發機艙內氣壓變低。此時,乘客頭上的氧氣面罩就會掉落,必須第一時間戴上面罩進行吸氧,防止因為低壓缺氧而昏迷。一般氧氣罩共有約10—12分鐘的吸氧時間。同時,飛機需要下降到4000米以下高度,以保證乘客安全,並儘快備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