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沙山·月牙泉自古就以「山泉共處、沙水共生」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一絕」。鳴沙山像一條巨龍,橫臥在敦煌城南約五千米處。山體由流沙堆積而成,因沙動成響而得名。鳴沙山看似不高,但要登上山頂,也不是易事。綿綿細沙,進一步,退半步。登上山頂,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氣勢磅礴,洶湧澎湃。細看那山坡上的沙浪如輕波蕩漾的漣漪,時而湍急,時而潺緩,時而縈迴渦旋,跌宕有致,妙趣橫生。下山則容易得多,順坡而下,一跳十步,只覺兩肋生風,駕空馭虛,仿佛有羽化成仙飄飄然的感覺。當人多結伴下滑,推動流沙疾速下跌,只見沙浪滾滾,猶如山洪奔瀉。此時就會聽到咚咚的響聲,似敲鑼打鼓,又像笙笛吹奏,鳴沙山也因沙動成響而得名,稱為敦煌八景之一。
在沙海的中間低洼處,有一彎形似新月的清泉,這就是有「沙漠第一泉」之稱的月牙泉。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傳說泉水中有鐵背魚,食之可以長生不老。此泉四面環沙,綿歷古今,沙填不滿,泉不枯竭,堪稱奇景。泉水清涼澄明,味美甘甜,雖常常受到狂風兇沙的襲擊,卻依然碧波蕩漾,水聲潺潺,泉內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
1.鳴沙山·月牙泉的最佳拍攝時間
鳴沙山·月牙泉最理想的拍攝時間是每年的夏、秋兩季,此時的月牙泉景致最為秀美動人,一彎清泉在大漠黃沙的環抱中,煥發出獨特的魅力,引人入勝。尤其是在清晨的日出、黃昏的日落時分,整個月牙泉如圖畫般美麗壯觀。不過此處正午很熱,不適合戶外活動,要拍照的話,最好選在一早一晚。由於這裡地處中國西部,夏天的日落時間在晚上8點以後,傍晚9點才天黑,所以,要拍攝月牙泉的日落,可以6點出門,前往鳴沙山·月牙泉觀賞落日美景。
2.鳴沙山·月牙泉的最佳拍攝地點
黃昏時分,在月牙泉西側的位置拍照,風景絕佳,美麗的月牙泉被鳴沙山環抱,泉邊亭亭玉立的白楊和周邊的草地樹木,共同為月牙泉添彩。不管是從鳴沙山頂鳥瞰,還是在月牙泉邊漫步,影友都能夠抓拍到不少精彩的畫面。
■莫高窟: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千米處,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首。莫高窟有將近500個洞窟,內有彩塑佛像數以萬計,精美壁畫45000平方米,較為系統地反映了北魏、隋、唐等十多個朝代的藝術風格,是世界罕有的藝術文化寶庫。
■玉門關:玉門關位於敦煌西北的戈壁灘上,是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據說因古時和田美玉經此運往內地而得名,現存關址只是一座聳立在幹河土崗上的土城。
■陽關:陽關位於敦煌西南70千米處,是我國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和咽喉要地,過去的關城早已湮沒在黃沙中,現存的遺址也只剩下被稱為「陽關耳目」的煙墩,尤其到了傍晚,配上長河落日,給人一種濃濃的滄桑之感。
合理安排時間,最好選擇上午遊覽莫高窟,近黃昏時到達月牙泉,柔和的光線結合黃色的沙給人一種別樣的視覺感受。而且溫度也已降下來,可以赤腳攀登沙丘。雖然已近黃昏,但是紫外線還是很強的,防曬霜、遮陽帽和太陽鏡要帶著。
去鳴沙山·月牙泉遊玩,要準備好充足的飲用水,另外,還需要租借景區準備的鞋套,以防止沙子進到鞋裡。
由於景區處在沙漠地帶,經常有風沙襲擊,要備好口罩或防沙面巾,也要對相機進行防沙處理,不在室外更換鏡頭,以免細小沙粒損傷電子器件。
乘駱駝遊玩時,一定要帶好隨身物品,褲子後面的口袋不要放任何東西,由於駱駝較為膽小,不要嚇到它們,以免發生意外。駱駝對紅色敏感,儘量不穿紅色的衣服。
逆光和側逆光是表現沙漠最好的光線,因為這兩種光線能夠勾勒出沙漠中沙丘的線條,使畫面富韻律感和線條感。
在鮮明的明暗對比之下,原本立體感覺並不十分強烈的沙漠會看起來極富立體感了,能夠很好地表現沙漠特有的優美韻律,這樣的畫面看起來也不再單調了,變得有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