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街景下的燈光拉長了身影,日子一天天的過,承認了歲月是一把殺豬刀,而旅行已經成為了精神食糧的一部分,有時候不必把旅行看成旅行,可以看成一次出走,畢竟,人在一個地方長時間的呆著,會失去奔跑的力量。
有人會問,為什麼要在三十歲之前要有自己的旅行故事?對於絕大數的人來說,這個人生階段,應該是娶妻生子或者嫁人的年齡,而不是享樂的階段,旅行並不是享樂,身心的釋放與釋懷,儘管,今後有了家庭,也是依然可以在在旅行的路上,家庭並不是一種束縛,是愛與責任,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是,陪伴。
陪伴是一日三餐,是對方失意時對彼此的安慰,是生日時精心準備的禮物,陪伴是,儘管全世界背了你,我也依然站在你的背後不離不棄,最長情的告白就是陪伴,陪伴你的左右,陪伴你路過的風景,陪伴生活中的每一個片段。屬於自己的一場旅行,並不是獨自前往,可能在三十歲之前,你已經不再是一個人了,有了家庭,自己也與這個家庭融合為一體,既然,融合為一體,也就不分彼此和你我,帶著你的故事,帶著你的家人,在你的安排與照顧下,來一場旅行的故事,一起攀登高山,一起潛水,一起呼吸著同一藍天下的風景,在旅行中,遇見的是最美的風景,屬於你的風景,你就是這場旅行的主角,讓你的每一天的日子都充滿著愛與力量。
如果在三十歲之前,你依然獨身一人,首先要先恭喜你,可以自由和灑脫,可以在旅行中有一場邂逅,或者在這一次的旅行中,找到了愛情的答案,也讓旅行給你的心臟進行了保鮮,讓你的心靈和大自然合二為一,融合在某一處的街景下,心靈的年輕可以抗氧容顏的衰老。在獨身的時候,隨意拿起旅行箱,訂上車票,如雲隨風的瀟灑踏上了行程,你會發現外面的世界依舊閃閃發光,美到心中的驚喜閃閃發光。
旅行,延伸我們生命的高度與寬度,而別人在問候我們最近在忙什麼,告訴對方,在出去旅行的路上,看了很多的風景,也對自己有了新的認知。我們去某一個地方旅行的時候,情不自禁的也會思考,接下來的路怎麼去走,也會思考在三十歲之後自己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狀態,是不是已經有了不錯的收入,已經找了相知相伴相愛的伴侶,是不是還被家人安排相親,但是,卻已經習慣了獨自一人的生活,而這一切都悄然的在到來,可能再過幾年,可能即將到來。
一場旅行下來,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偶然碰到了和自己年齡相仿的驢友,談起了自己心中的不解和往事,相互座了彼此心靈的導師,你會發現,原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也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讓這個世界變得有些複雜且有趣。
有一句話不是這樣說的嗎?在什麼年齡階段就應該去做什麼樣的事情,有些事情,可能過了某個年齡就不想再去嘗試了,是心境的變化,是體力的變化,而我們一定要抓住三十歲之前的年齡,來一場大的新鮮嘗試,在這個依然還有童心的年齡,去蹦極,去潛水,去徒步等等,嘗試完這些之後,你會發現十八歲的自己。
三十歲之前的旅行是純粹的,也是一生中最沒有什麼生活壓力的年紀,而三十歲之後更多的是責任與包袱。看過的風景多了,即使在三十歲以後,依然是用一顆年輕的心態去面對生活,抱著欣賞的態度去看待這個世界,所以,總能在不經意間發現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