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飛機相撞,中國的機場管理還差什麼

2021-02-18 財新網

發生在上海虹橋機場的險情,我認為,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易理解,必然則是因為每一次事故的背後,都是很多個小小的失誤和麻痺的疊加。這一事件說明,我們的機場管理還不夠精細化、智能化。

作者 塗子沛 (觀數科技聯合創始人、著名大數據專家,阿里巴巴集團原副總裁)

10月11日中午,虹橋機場一架A320客機滑行起飛時,發現一架A330客機橫穿跑道。為避免相撞,該機長果斷起飛,從A330上方掠過,兩機垂直距離最短時僅19米。

這是一幕真正的生死時速,事後很多讀者都為虹橋機場捏了一把汗。民航部門初步調查的結論是,塔臺管制員遺忘飛機動態、違反了工作標準,雙崗制落實不到位。A330機組也違反規定關閉了應答機。

其實,所謂的空難,不僅僅發生在天空,自從有機場以來,飛機在地面碰撞就一直是全世界航空業的重大威脅。有研究表明,由於機場內的地面事故,全球航空業每年損失達110億美元。其中,80%的事故是因為飛機和服務車輛相撞,但高達90%的損失,卻是因為飛機與飛機、飛機與工作人員或機場內其它移動物體發生碰撞造成的。

發生在上海虹橋機場的險情,我認為,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易理解,必然則是因為每一次事故的背後,都是很多個小小的失誤和麻痺的疊加。這一事件說明,我們的機場管理還不夠精細化、智能化。

機場越繁忙,危險係數越高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到美國,在甘迺迪國際機場,朋友介紹說該機場幾乎每一分鐘都有至少一架飛機起降,當時我驚嘆於美國航空業的發達。

十年過去,中國民航業實現了大跨越式的發展。以飛機的多少為例,2005年我國的民航運輸飛機僅863架,到2015年底猛增至2650架。

最近因為一次會議,我邂逅了上海機場集團的總工程師。他告訴我,上海浦東機場每天飛機起降的架次為1300多架;虹橋機場每天起降架次為700左右;兩個機場加起來是2000架左右,即上海平均每分鐘起降1.4架飛機。

這一水平與法國巴黎相當,但與倫敦、紐約還有差距。

有差距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歐美的航空業起步早,有很多小飛機。小飛機載客量小,所以班次多,而中國的航空業,近幾年購置的絕大部分都是大飛機。

也正是因為大飛機多,我認為,中國機場管理的挑戰更大。原因很簡單,一樣的機場,一樣的起降頻度,小型飛機可以更從容,而機身越大,跑道就會越擁擠,機場調度的難度就越大。

從世界範圍內的經驗看,隨著飛機數量增多、起降頻次變密,機場地面的事故率就會增加。而且,機場的擁堵程度即使增加一點點,事故的可能性卻會呈指數型增長。

再以美國為例。1988至1990年間,美國機場由塔臺管理的交通量增加了4.8%,結果機場因為跑道不當佔用而導致的事件(runway incursion)卻增加了43%,幾乎是交通增量的10倍;1990-1993年間,交通量增加5.3%,事故率卻增加30%;1993-1998年,交通量增加2.4%,事故率增加67%。直到2003至2007年間,機場跑道的不當佔用事故率才變得穩定,目前美國是每百萬次塔臺操作會發生5.2次因跑道不當佔用導致的誤闖或碰撞。

與美國等發達國家走過的路類似,我國民航業也正處於「飛機越多、事故越多」的上升發展期,萬不可掉以輕心。近5年,我國民航機場起降架次保持著10%左右的增長,同一時期的事故徵候也隨之增加。


(數據來源:中國民用航空局官網,事故徵候是指不構成事故但影響或可能影響飛機安全的事件)

 

歷史上,飛機在地面相撞曾導致非常重大傷亡。1977年3月27日,荷蘭航空、泛美航空的兩架客機因為大霧,在西班牙北特內裡費機場之內高速相撞,導致583人死亡。

虹橋機場的化險為夷,是在千鈞一髮之間經驗老道的機長決定臨時起飛,要問的是,幸運之神能眷顧人類多少回呢?下一次怎麼辦?

機場管理需要更精細化、智能化

避免誤闖跑道、飛機碰撞,需要塔臺、飛行員等對機場跑道上每一架飛機、每一輛汽車、每一名工作人員的狀態了如指掌。美國商業航空安全委員會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經過技術改造、升級,誤闖跑道、飛機相撞問題可減少95%。

從世界機場的先進管理經驗看,我認為,要避免誤闖跑道事件,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改善跑道上的標記系統和地面監測體系。

以虹橋機場為例,該機場共有2條平行跑道,間距365米,是滿足E類飛機(307公裡/小時≤空速<391公裡/小時)使用的最小間距。2條跑道一起一降,飛機降落後常穿越起飛跑道再停靠航站樓。穿越必須收到塔臺指令,確認起飛跑道無起飛客機才能進行。

完善的視覺引導系統,能夠為飛行員現場判斷提供醒目標誌,為安全增加一道防線。一名執飛國際航線的飛行員朋友告訴我,除了塔臺指令、飛行員判斷外,國外不少繁忙機場都已安裝跑道狀態燈。該系統能通過地面的探測設備,確定車輛、飛機的位置,再通過算法處理數據,結合空中交通運行情況、預計間隔控制燈光。他介紹說,新加坡、杜拜機場為紅、綠燈控制,美國機場為紅燈關閉、點亮控制。但據他了解,即便是國內最繁忙的機場,也還沒有裝備類似的系統。

其次,增加機場的智能監控設備。

在美國,一些機場已安裝「避免飛機地面碰撞」的專門物聯網管理系統。該系統通過在飛機上安裝傳感器、雷達,為機場配備具有拍攝功能的監控車,可以在飛機停放和滑行的時候監測飛機周圍的環境,一旦發現潛在的碰撞危險,系統就會為飛行員提供及時和準確的警告。同時,還可以監控機場內服務車輛、牽引拖車的情況,在飛機返航和維修期間及時發出危險警告。

我注意到,針對釘子、碎石頭等道面外來物的威脅,2015年虹橋機場曾宣布,由雷達子系統和光學子系統構成了的自動檢測系統,發現異物的性能「國內領先」。要問的是,能發現釘子,為何發現不了飛機?看來虹橋機場的監測明顯存在漏洞。

最後,建立全國性的機場事故資料庫,向全國的航空公司和機場開放,甚至和全社會共享。

吃一塹,長一智。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官網的事故數據,細緻到包括塔臺錄音、事故調查報告、航班延誤及原因等等。美國航空管理局認為,正是因為重視對過去教訓的總結、數據的分析,美國近年商用飛機事故的發生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目前,FAA已與超50家美國航空公司開展數據聯通合作,內容包括飛行員常見錯誤、空中管制錯誤和飛機零部件失效數據。通過與加勒比、中美洲和南美洲國家共享資料庫,近年來美國航空公司在24個機場進近(飛機下降時對準跑道飛行的過程)時發生潛在危險的比例下降了約50%,因為數據分析給全體工作人員指明了潛在的威脅。

中國民航局雖然每年都公布統計數據,仍缺少原始數據的公開和共享。我發現中國民用航空大學也建立了世界民航事故資料庫,但還過於粗糙。

通過對數據的總結分析,航空公司、機場才能制定出全面的應急方案,防患於未然。我建議,中國民航局可以牽頭,建立一個全國性的事故資料庫,記錄每一個機場的每一起事故,不能遺漏一起,即使這起事故沒有人員傷亡。我相信,如果可以用數據的形式記錄中國民航發展的每一處細微得失,並向行業和社會開放、共享,這對中國整個民航業的安全將大有裨益。■

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歡迎轉發朋友圈。

財新網App5.0版本炫酷上線,更好的內容,只為最好的你!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或長按二維碼識別下載。

相關焦點

  • 煙臺機場除雪車與山航一架飛機相撞,未造成人員傷亡
    記者 | 薛冰冰1月8日,山東航空B-7976飛機執行SC4852北京-煙臺航班,於10:43分在煙臺蓬萊機場落地,過站期間,機場除雪車撞上飛機左翼,造成飛機機翼受損,除雪車駕駛室損壞。據《新京報》報導,煙臺機場工作人員稱,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未造成人員傷亡,後續工作由專業部門處理。
  • 泰國廊曼機場一架飛機與拖車相撞 致一人身亡
    中新網2月7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7日早上,泰國曼谷的廊曼機場發生一起致命事故,泰國飛鳥航空一架客機,與牽引該飛機的拖車相撞,導致拖車司機死亡,另一人受傷。報導稱,事故發生在當天早上8時左右,這架客機屬於挪威航空公司,原定8時40分起飛。
  • 機場以外指揮飛機的黑科技-遠程塔臺
    此地距離倫敦城市機場129公裡。在這裡,他們將利用遠程塔臺傳來的實時圖像、機場背景音錄音和倫敦上空雷達數據做出判斷,指揮飛機起落。  那麼究竟什麼是遠程塔臺?它和一般我們肉眼所能看到高高佇立在機場的傳統塔臺有什麼區別?  就此,我們採訪了泰雷茲中國空中交通管理銷售經理李昕先生。
  • 如何防飛鳥撞飛機?四川南充機場邀請動物學博士支招
    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實習生 陳恩鳳你知道鳥兒撞擊飛機的威力有多大嗎?一般人可能認為,體型小重量輕的鳥類,與鋼筋鐵骨的飛機相撞應該是以卵擊石才對啊,而事實情況卻是飛鳥能把一架飛機撞壞甚至造成機毀人亡的慘劇!
  • 飛機也「追尾」?同一航空2架飛機在香港機場相撞
    航空圈訊8月12日,國泰航空旗下低成本航空——香港快運航空(HK Express)兩架飛機在香港國際機場地面相撞。綜合香港媒體報導,8月12日上午10時許,香港快運航空兩架客機於香港機場停機坪位置碰撞,一架客機的機頭撞向前方飛機的機尾,前方客機左尾翼升降舵的末端疑向上屈曲。警方指出,於上午約10時半接獲「求警調查」的報案,稱兩架客機發生碰撞,沒有人受傷。
  • 飛機在大霧天氣相撞事故發生了不止一次-北歐航空686號航班空難
    霧天行車很危險,經常會聽到因大霧引發的汽車追尾或相撞事故。不光是汽車,飛機在大霧天氣裡也出現過相撞事故,後果比汽車嚴重得多,而且還不止一起這樣的事故。特內裡費空難場景特內裡費空難是目前傷亡人數最多的空難,就是發生在大霧裡的飛機相撞事故,前幾期已經講過這起空難,今天我們來講另外一起霧中撞機事故
  • 煙臺機場除雪車與山航一架飛機相撞,未造成人員傷亡
    記者 | 薛冰冰1月8日,山東航空B-7976飛機執行SC4852北京-煙臺航班,於10:43分在煙臺蓬萊機場落地,過站期間,機場除雪車撞上飛機左翼,造成飛機機翼受損,除雪車駕駛室損壞。據《新京報》報導,煙臺機場工作人員稱,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未造成人員傷亡,後續工作由專業部門處理。截至發稿前,山東航空未就此事做出官方回應。界面新聞通過某航空公司放行工程師了解到,當日山航飛機確實與除雪車相撞,其所在公司專門發文,提醒相關崗位人員加強防範、引以為戒。機場跑道與普通道路不同,不能撒鹽化雪。
  • 美國洛杉磯兩架飛機在機場跑道相撞,致1死1傷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3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表示,兩架飛機在洛杉磯康普頓/伍德利機場(Compton/Woodley Airport)的跑道上發生相撞,造成一人死亡,另一人受傷。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伊恩·格雷戈爾說,13日下午7點左右,一架單引擎的北美T-28飛機在機場跑道上與另一架飛機相撞,導致該架飛機起火併燒毀。碰撞原因不明。據洛杉磯縣警察局表示,另一架飛機是單引擎賽斯納型飛機。據報導,兩架飛機相撞後,賽斯納型飛機飛機上的飛行員被甩出來,之後不幸去世。
  • 東航兩飛機差三秒險相撞 事件經過起因還原
    生死時速  兩架飛機的垂直距離僅19米,翼尖距13米,只差三秒就造成兩機相撞——此次跑道入侵事件,如果能從運行規則、管理體制機制上做一些優化,從長遠來看對民航業的運行會有更多的好處  陳姍姍  10月11日,上海虹橋機場一架東航A320
  • 美國洛杉磯一機場跑道兩架飛機相撞 致1死1傷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3月14日電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3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表示,兩架飛機在洛杉磯康普頓/伍德利機場(Compton/Woodley Airport)的跑道上發生相撞,造成一人死亡,另一人受傷。
  • 紐約JFK機場險出飛機跑錯道相撞事故, 不是第一次?JFK機場事故頻出?
    甘迺迪國際機場(JFK)在跑道上的兩架飛機險些相撞,目前正在進行調查。2015年,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捷藍航空的一架正在起飛的飛機,為了避免與突然橫穿跑道的另一架飛機相撞,緊急剎車中斷起飛。目前美國官方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得到起飛許可後,捷藍航空1295航班(A320)在甘迺迪機場跑道高速滑行。此時加勒比海航空公司526航班(737-800)剛著陸不久。
  • 廣州白雲機場南航東航飛機相撞,南航飛機左翼被刮掉一截
    廣州白雲機場南航東航飛機相撞,南航飛機左翼被刮掉一截 陳冀/新華網 2014-11-11 17:44 來源:澎湃新聞
  • 多倫多機場兩飛機險些相撞 相距不足50英尺
    民航資源網2011年11月25日消息:上周美鷹航空(American Eagle)與加拿大航空公司(Air Canada)的客機險些在多倫多國際機場相撞,事故再次引發美國對跑道入侵事件的擔憂。  18日美鷹航空的E145飛機飛抵多倫多後,空中交通管制員要求其停在正在使用的跑道邊。
  • 寮國萬象機場一客機與私人飛機相撞
    來源:央視原標題:寮國萬象機場一客機與私人飛機相撞當地時間9日晚,泰國航空公司一架空客330飛機在萬象瓦岱準備起飛期間撞上了一架停靠在機場的私人飛機灣流G450。泰航客機其側翼撞上了私人飛機的尾翼,造成私人飛機的尾翼完全被折斷,而泰航客機的側翼則部分受損。事故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泰國航空公司隨後發布聲明表示,出事客機為TG575由寮國萬象飛往泰國曼谷。機上共有79名乘客和13名機組人員。機上所有乘客將改籤為次日航班,航空公司已安排所有滯留遊客的食宿。
  • 印尼雅加達機場兩架飛機在滑行道上相撞
    當地時間昨天下午1點28分,印尼雅加達首都機場發生民航機碰撞事件,兩架民航機在滑行道上撞在一起,兩架飛機都損壞,幸好沒有人受傷。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在蘇卡諾-哈達機場相撞的是印尼國營航空公司嘉魯達(Garuda)航空公司的波音737-500型客機和沙烏地阿拉伯航空公司的波音747-300型客機。嘉魯達的營運總裁阿里說,撞擊事故導致嘉魯達GA-238航班的尾翼受損。
  • 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兩架飛機相撞 無人員傷亡
    9月3日,正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跑道上滑行的兩架飛機發生了機翼相撞事故,其中一架屬於俄羅斯航空公司,即將執行飛往北京的航班任務,另一架則屬於俄羅斯皇家航空公司,碰撞時機上未載有乘客。在兩架飛機發生相撞事故之後,機場對俄航飛機上的乘客進行了緊急疏散,隨後,該機乘客將換乘另外一架飛機飛往北京。據悉,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謝列梅捷沃機場牽引車操作不當,致使俄皇家航空公司飛機撞上了正準備起飛的俄航班機。(記者 李俊翔)
  • 泰國廊曼機場一架飛機與拖車相撞 致一人身亡
    中新網2月7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7日早上,泰國曼谷的廊曼機場發生一起致命事故,泰國飛鳥航空一架客機,與牽引該飛機的拖車相撞,導致拖車司機死亡,另一人受傷。報導稱,事故發生在當天早上8時左右,這架客機屬於挪威航空公司,原定8時40分起飛。
  • 虹橋機場飛機險相撞,和583人死亡的特內裡費空難不能相提並論
    初步調查顯示,兩架飛機最近時,垂直距離僅19米,翼尖距13米,差3秒兩機相撞。當時,兩架飛機上共有旅客413人、機組26人,如果相撞,會是中國航空史上傷亡最為慘重的事故。爆炸發生後,加那利群島的一個獨立運動組織聲明,他們對爆炸負責,且在機場裡還有另外一顆炸彈。當地警察和空管部門被迫將機場疏散,並進行全面檢查,前往此處的國際班機則全部轉降到特內裡費島北端的洛司羅迪歐機場。這個機場是個小型機場,僅有一條跑道,大量的航班到來,讓機場陷入混亂,到處擠滿等待主島機場重新開放的飛機。
  • 多倫多機場行李車險些與加拿大航空飛機相撞
    加拿大運輸安全局目前正在全面調查11日1起機場無人駕駛行李車差點與1架正在降落的加拿大航空公司(Air Canada,)班機相撞事件。這架加航班機11日午夜前從艾德蒙頓(Edmonton)飛抵多倫多皮爾森國際機場(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 德國法蘭克福機場兩架飛機相撞 後續航班延誤21小時
    來源:海外網(圖:韓聯社)海外網11月17日電 當地時間16日,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有兩架飛機在跑道上相撞,致使後續航班延誤21小時。綜合韓聯社、《韓國先驅報》報導,事故發生於當地時間16日下午6點20分,其中一架飛機是大韓航空的KE905航班,機型為波音777,而一架飛機來自納米比亞航空。據了解,事發時,大韓航空公司飛機在滑行跑道上等待起飛,位於飛機右翼的水平穩定器與納米比亞航空飛機的左翼末端發生擦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