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這個傳統節日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相傳是文昌誕辰,舊時上學、企盼學業有成的日子。到來二月二這天,還有剃頭的習俗,因為正月不能剃頭,所以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一個月都不會理髮,而是等到二月二。據說在二月二剃頭,會使人鴻運當頭,福星高照。
不少地方到了二月二,娘家人會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一是正月裡忙活好長時間,接回娘家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所以犒勞犒勞她。
二月二這天,在太陽沒出來前,家家戶戶都要提桶到河邊或井邊取水。汲水時桶裡放著銅錢,提上水後邊走邊灑。到家後,將剩下的水倒入水缸,這樣就把「錢龍」引回來了。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土地神故稱「社」「社神」,傳說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社日習俗內容豐富,如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二月二吃龍食,吃春餅為「吃龍鱗」、吃麵條為「扶龍鬚」、吃米飯為「吃龍子」、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為「吃龍耳」。祈求龍王保佑一年風調雨順。
第一種:二月二吃春餅
民間在二月二這天,就會吃春餅,春餅是很有韌性的,裡面放入很多的菜,像醬肉、肘子、燻雞、醬鴨等,然後切細絲,搭配上幾種家常菜,一起放入春餅裡面捲起來,再蘸著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面醬吃,真是鮮香爽口。因為春餅和龍鱗很相似,故而有吃龍鱗的說法。吃春餅的時候,全家都圍坐在一起,將做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裡面,隨吃隨拿,熱熱乎乎,歡歡樂樂。
第二種:二月二吃芥菜
在溫州,二月二有吃芥菜飯的習俗,而且還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在以前,百姓生活很貧苦,既吃不上飯,也沒有一定的衛生意識,而且缺醫少藥,很容易患上皮膚病,也很容易被傳染。芥菜裡面含有豐富的葉綠素及維生素C,經常吃芥菜就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對皮膚也是有好處的。故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
第三種:二月二吃餃子
對於餃子,我們一點都不陌生,它可是我國北方過年必吃的過節食物,因為外形和元寶很相似,有財運的意思。二月二龍抬頭也有吃餃子的習俗,它被稱為是「食龍耳」。俗話說「好吃不如餃子」,在龍抬頭這一天,更是講究要吃「肉菜餃子」。餃子餡中要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有新的一年可以財源滾滾之意。
二月二,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習俗,但是總的來說,都是為了祈求一年風調雨順的,也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盼。二月二也是大地復甦、草木萌動的季節,這時候一家人踏青春遊,特別的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