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要吃有「龍」字的食物沾「龍氣」,你都吃過哪些?

2020-12-24 烽火文媒

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這個傳統節日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相傳是文昌誕辰,舊時上學、企盼學業有成的日子。到來二月二這天,還有剃頭的習俗,因為正月不能剃頭,所以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一個月都不會理髮,而是等到二月二。據說在二月二剃頭,會使人鴻運當頭,福星高照。

不少地方到了二月二,娘家人會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一是正月裡忙活好長時間,接回娘家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所以犒勞犒勞她。

二月二這天,在太陽沒出來前,家家戶戶都要提桶到河邊或井邊取水。汲水時桶裡放著銅錢,提上水後邊走邊灑。到家後,將剩下的水倒入水缸,這樣就把「錢龍」引回來了。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土地神故稱「社」「社神」,傳說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社日習俗內容豐富,如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二月二吃龍食,吃春餅為「吃龍鱗」、吃麵條為「扶龍鬚」、吃米飯為「吃龍子」、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為「吃龍耳」。祈求龍王保佑一年風調雨順。

第一種:二月二吃春餅

民間在二月二這天,就會吃春餅,春餅是很有韌性的,裡面放入很多的菜,像醬肉、肘子、燻雞、醬鴨等,然後切細絲,搭配上幾種家常菜,一起放入春餅裡面捲起來,再蘸著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面醬吃,真是鮮香爽口。因為春餅和龍鱗很相似,故而有吃龍鱗的說法。吃春餅的時候,全家都圍坐在一起,將做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裡面,隨吃隨拿,熱熱乎乎,歡歡樂樂。

第二種:二月二吃芥菜

在溫州,二月二有吃芥菜飯的習俗,而且還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在以前,百姓生活很貧苦,既吃不上飯,也沒有一定的衛生意識,而且缺醫少藥,很容易患上皮膚病,也很容易被傳染。芥菜裡面含有豐富的葉綠素及維生素C,經常吃芥菜就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對皮膚也是有好處的。故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

第三種:二月二吃餃子

對於餃子,我們一點都不陌生,它可是我國北方過年必吃的過節食物,因為外形和元寶很相似,有財運的意思。二月二龍抬頭也有吃餃子的習俗,它被稱為是「食龍耳」。俗話說「好吃不如餃子」,在龍抬頭這一天,更是講究要吃「肉菜餃子」。餃子餡中要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有新的一年可以財源滾滾之意。

二月二,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習俗,但是總的來說,都是為了祈求一年風調雨順的,也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盼。二月二也是大地復甦、草木萌動的季節,這時候一家人踏青春遊,特別的適合。

相關焦點

  • 2019年二月二龍抬頭吃什麼好 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吃春餅又叫吃...
    2019年農曆二月二十陽曆3月8日,與三八婦女節同一天,據說這樣「喜相逢」的機會在本世紀只有二次。今天出了要給媽媽、老婆送上祝福外,也不要忘記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那麼二月二吃什麼呢?二月二的飲食習俗可不少,這天要吃有「龍」字的食品來沾「龍氣」。具體二月二吃什麼?小編為您介紹。》》推薦閱讀: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剪頭髮?
  • 二月二吃什麼傳統食物 二月二龍抬頭習俗風俗及忌諱禁忌
    元宵過後就是二月二,又稱「龍抬頭」,民間習俗多。那麼二月二吃什麼呢?二月二的飲食習俗可不少,這天要吃有「龍」字的食品來沾「龍氣」。具體二月二吃什麼?小編為您介紹。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吃龍食  二月二在飲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
  •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和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吃什麼?龍抬頭為什麼要剪...
    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和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吃什麼?龍抬頭為什麼要剪頭髮   資料圖:二月二西安「萌寶」剃「龍頭」。李思默 攝   慢慢地,節日民俗不斷完善、豐富。據說,到了元朝時期,「二月二」就明確是「龍抬頭」了,之後相關民俗活動的記載也多了起來。
  • 二月二龍抬頭,餃子常吃這餡來祈福財源滾滾,做法簡單又好吃
    生活中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即使粗茶淡飯,也要過得活色生香!二月二龍抬頭,餃子常吃這餡來祈福財源滾滾,做法簡單又好吃!明天就是二月二龍抬頭了,作為中華民族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這一天一定要吃一些有「龍」字的食品來沾一沾「龍氣」。在民間,龍不僅僅只是備受尊崇,更被認為是炎黃子孫的圖騰,代代相傳至今。
  • 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時間:2020-02-24 1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龍頭節又名春耕節、農事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二月二稱為龍抬頭與古代天象有關。
  • 「二月二龍抬頭」被賦予了哪些內涵?這一天都有哪些風俗活動呢?
    如果想了解更多農村生活,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二月二龍抬頭」被賦予了哪些內涵?這一天都有哪些風俗活動呢?再過兩天就是農曆的二月二了,這也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龍抬頭」,在我們農村,龍抬頭又被稱作是「春耕節」、「農事節」,在這這一天顧名思義預示著春耕活動正式開始,春天隨著萬物復舒,按照從南往北的節氣換算,此時大地正是回春的時節,實際上農民都比較重視春天的雨水,這個時候的雨水也被稱之為「貴如油」,在春耕節的時候有的農民為了有個好的豐收還會祈求老天保佑,通過相關祭祀的方式來期盼雨水充足
  • 二月二龍抬頭,宅在家也能吃到老字號的「龍菜」
    【二月二龍抬頭,宅在家也能吃到老字號的「龍菜」】今天是農曆二月二「龍抬頭」,按照老講究,家家戶戶都得吃「龍菜」、沾「龍氣」討個吉利。北京各家老字號餐館的「龍鱗」春餅、「龍膽」炸油糕、「龍耳」餃子、「龍鬚」麵條等傳統小吃已經備好了貨,不少餐館還特別推出半成品和小份菜,讓市民宅在家裡也能輕鬆圓了念想。
  • 二月二龍抬頭經典祝福語大全 二月二龍抬頭簡訊微信吉祥祝福語
    二月二龍抬頭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需要舉行祭祀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時間來到新世紀,如今二月二龍抬頭有了新的習俗就是給自己的親朋好友、領導客戶、同事同學發送微信簡訊吉祥祝福語,祈願大家工作順利、闔家幸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二月二龍抬頭經典祝福語大全,趕緊收藏起來吧。
  • 二月二龍抬頭 習俗寓意有哪些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民間很早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二月二」的諸多稱謂  「二月二」是龍頭節,又稱青龍節。相傳二月初二是軒轅黃帝出生的日子。龍頭節最早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御駕親耕」。
  •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是什麼 龍抬頭的風俗有哪些
    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龍抬頭的日子,最初二月二這天嚴格說起來並不是一個節日,而是民間流傳的民俗,後來隨著我們的慶祝,二月二這天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之一叫做春龍節。那麼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是什麼,龍抬頭的由來傳說是什麼,龍抬頭的風俗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簡短介紹 二月二龍抬頭傳說故事
    二月二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龍抬頭,龍抬頭在民間也被人們稱為是春龍節,但很多人對龍抬頭並不是很了解,那麼二月二龍抬頭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是什麼呢?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農曆二月初二之所以稱為龍抬頭節其實與古代天象有關,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根據日月五星的運行軌跡把天空劃分為28天宿,以此來表示日月五星的運行和位置。
  •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二月二龍抬頭微信勵志希望祝福語大全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農曆二月初二夜空會出現一顆新星,叫「龍角星」,傳說它是龍的眼睛蟄伏了一冬的龍,睡懶了遲遲不肯醒。把身體緊緊地藏在地平線下,對你眨眨眼又睡去。人們無奈只得布香案、焚香禱告,請他早日回歸。神龍聽到了人們的心願抬頭醒來,沖天而飛,行雲布雨,於是,這天就稱為「龍抬頭」。
  • 二月二龍抬頭,指的究竟是什麼「龍」?
    太陽糕,又稱太陽雞糕,是二月二的節令小食,《燕京歲時記》道:「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麵團成小餅,五枚一層,上貫以寸餘小雞,謂之『太陽糕』,都人祭日者買而供之,三五具不等。」看來,二月二吃太陽糕是自清代以來便有的習俗了。但或許我們更應該注意到,當時明確的時間節點是二月初一,而非二月初二。
  • 明天是二月二龍抬頭,剃龍頭吃龍食的日子,看看北方習俗都吃啥
    明天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二月二龍抬頭」,是剃龍頭吃龍食的日子,在北方過了二月二,這個年才算真正的過完。接下來看看我們北方都有啥習俗,最重要的是剃龍頭,俗話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我們這邊大街小巷理髮店全爆滿,家家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如此火爆一年僅此一天。街頭巷尾還有學雷鋒的理髮師,免費為居民剃頭或者剪髮。安全起見,今年還是宅在家裡吧,龍頭留著明年剃。這一天與龍有關的食物都會大賣,比如豬頭肉、豬蹄、龍鬚麵等等。
  • 二月二龍抬頭 吃龍鬚麵、剃娃娃頭
    雙吉社區居民吃龍鬚麵。   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國的「春龍節」,傳說中龍抬頭的日子。2月27日上午,高新區雙吉社區組織了「我們的節日」之「二月二龍抬頭納祥瑞祈安康」活動,聯合轄區企業為社區小朋友義務理髮。  社區邀請了國家省級骨幹教師、樹德中學老師尹老師為居民講解「二月二」的來歷以及二月二的傳統習俗。
  •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二月初二做什麼?
    農曆二月初二是在我國流行十分廣泛的傳統節日之一,全國各地風俗也各不相同。諺語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所以二月二被看作是龍的節日,稱作「龍抬頭」節、青龍節。龍抬頭實際的意義應該是,蟲類經過冬眠,春天開始甦醒。
  • 「龍抬頭,吃龍食」,這幾種食物你今天吃了沒有?來看看有何講究
    農曆二月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我們趙縣當地有一種說法,過完二月二才算過完年。在河北石家莊趙縣,二月二當天,民間有吃「龍食」的習俗,吃餃子是吃龍耳;吃麵條是吃龍鬚;吃春餅是咬龍鱗;炸油糕、烙火燒是食龍膽等等。
  • 二月二龍頭節各地吃什麼?這些寓意「龍抬頭」的傳統食物別錯過
    二月二,即農曆二月初二,又叫龍頭節、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在民間對於龍抬頭這個節日是很重視的。二月二龍頭節這一天,人們舞龍燈、剃龍頭、吃龍食,通過各種形式來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今年的龍頭節日子比較特殊,大家還是不要扎堆去理髮了。雖然不能剃龍頭,但吃龍食不能省。
  • 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的來歷你知道嗎?這一天吃什麼美食?
    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的來歷你知道嗎?這一天吃什麼美食?聽說過中國的眾多傳統節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二月二,龍抬頭」這個節日呢?而這個節日可能被年輕一輩的人遺忘了,要年齡稍大一點的長輩們才會留意到這個節日,畢竟它不像春節這樣出名。農曆二月初二也被叫做青龍節,大家知道這一天的來歷嗎?為什麼會說「二月二,龍抬頭」呢?
  • 二月二,龍抬頭
    因此,在二月初二,龍欲升天的日子,有了祈福、祭祀或是紀念活動,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二月初二對龍的祭拜也從古延續至今,最早「重農桑,務耕田」的伏羲,堅持「皇娘送飯,御駕親耕」,後來,人們還將這天吃的食物換了稱呼面是「龍鬚麵」、烙餅是「龍鱗」、餃子是「龍耳」……但最多的還是點燈、燒香、上供,藉此表達對龍的崇拜與尊敬,也祈禱未來一年能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