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001型遼寧艦和002型山東艦兩艘航母,都有一個翹起來的前甲板,而美國的航母、法國的航母都沒有這個翹起來的甲板,這主要是因為艦載機的起飛方式不同。簡而言之,美國的航母使用彈射起飛的方式,而我國的航母則使用了滑躍起飛的方式。
彈射起飛、滑躍起飛,這兩個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了讓航母能夠操作噸位較大的噴氣式戰鬥機而研發的。其中,我國目前使用的滑躍式起飛方式,最早由英國率先研發出來。英國在二戰之後,一開始也使用彈射器航母,比如「鷹」號和「皇家方舟」號,都是彈射起飛航母,後來,英國由於財政經費緊張,於是選擇了能夠垂直起降的「海鷂」戰鬥機作為航母的艦載機,這款飛機的性能比較一般,但是好在飛機較小,比海王直升機佔據的體積都少,於是可以使用較小的航母使用他。
最早,英國使用「競技神」號輕型航母搭載「海鷂」戰鬥機,由於「海鷂」戰鬥機在掛載武器垂直起飛的時候,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也很難發揮出完整的掛載能力,於是英國使用二戰時期的經驗,讓「海鷂」戰鬥機在跑道上滑跑起飛,降落的時候才選擇垂直降落下來,於是英國的航母就有了一條起飛跑道。但是,由於航母長度不夠,起飛跑道也不能提高太多性能,於是英國使用了滑躍起飛甲板,在競技神號航母的起飛炮彈末端,將甲板翹起來,讓飛機在離艦之前拔出足夠的起飛高度,相當於對跑道進行了延長。
於是英國航母創造性的解決了航母體積過小、尺寸不夠的問題,充分發揮了「海鷂」戰鬥機的性能。此後,這種能讓1--2萬噸級的小航母擁有可觀作戰能力的方式,就流傳了起來。一時間,義大利排水量1萬噸的加裡波第號輕型航母、排水量2萬噸級的加富爾號輕型航母,英國後續的3艘2萬噸級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西班牙海軍1萬噸級的阿斯圖裡亞斯親王級航母,泰國海軍1萬噸級的差克裡·納呂貝特號輕型航母,都紛紛使用了滑躍起飛甲板,也都使用了「海鷂」戰鬥機。
這一軍事科技的進步也引起了蘇聯的重視,蘇聯海軍雖然不像美國那般重視航母發展,但是由於海軍艦隊畢竟要在遠洋脫離岸基航空兵保護的區域作戰,因此也發展了1143系列「基輔」級載機巡洋艦,他搭載的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也是在基輔級載機巡洋艦的飛行甲板上滑跑起飛,垂直降落。基輔級雖然有著超過4萬噸的較大排水量,但是由於該級艦的前甲板是飛彈甲板,不是飛行跑道,於是也不能為艦載機提供足夠的起飛滑跑長度。
於是,蘇聯在新設計的1143.5型「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蘇聯時期叫做「提比里西」號)上嘗試使用了一個12°的滑躍起飛甲板。這樣,蘇聯就可以輕易的在這艘6萬噸級的航母上,在不使用彈射器的情況下,實現使用蘇-33這種重型艦載機的能力。這對於蘇聯非常重要,因為直到蘇聯解體,蘇聯都沒有研發出可靠的彈射器來。
這倒不是因為蘇聯的技術不夠先進,主要還是因為蘇聯地處寒帶地區,全年不凍港不多,雖然黑海的幾個港口是不凍港,但是黑海是澡盆型狹窄海域,容易被岸基飛彈和航空兵打擊,並不適合航母使用,在太平洋艦隊的海參崴(符拉迪沃斯託克)港,或者北方艦隊的北摩爾斯克港,都是寒帶氣候,一年大部分時候要結冰,航母使用的彈射器當時只有蒸汽彈射一種類型,艦載機在彈射時,彈射器的蒸汽很容易洩露出彈射軌道,造成結冰,對彈射器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滑躍起飛等於順利的解決了蘇聯航母使用重型戰鬥機的問題,也是蘇聯海軍一個得意的發明,於是蘇聯在後續的1143.6「瓦良格」號常規動力航母和1143.7「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上,都開始使用滑躍起飛,即便是1143.7型航母本來就有2部彈射器,蘇聯人還是要在前甲板布置滑躍起飛,因為滑躍起飛是蘇聯在寒帶地區作戰,最可靠的手段。作為我國而言,蘇聯解體後,我們從烏克蘭買來了1143.6型瓦良格號航母,當時該艦隻建造了68%,我國將其續建完成,他本身就有滑躍起飛甲板,加之我國也擁有類似於蘇-33戰鬥機的殲-11系列戰鬥機,於是很自然的保留了這種起飛方式。蘇-33,研發代號是T-10K,他是蘇-27SK戰鬥機的艦載改進型,蘇-27戰鬥機的代號是T-10,K在俄語裡就是艦載的意思,比如米格-29是空軍飛機,而米格-29K就是艦載機。
殲-11是我國仿製的蘇-27SK戰鬥機,殲-11B是我國在其基礎上改進國產航電設備、發動機而來的戰鬥機,可以說,殲-11和蘇-33,都是蘇-27這款經典戰鬥機的發展型,他們的結構基本相同。我國隨後從烏克蘭買來1架T-10K艦載機原型機,對其改造為艦載機的結構變化進行了仔細研究,並且應用在殲-11B戰鬥機上,順手就發展出殲-15「飛鯊」重型艦載機,使得我國一舉就踏進了大型航母+重型艦載機的行列。
殲-15艦載機比蘇-33艦載機還要輕,因為他的複合材料使用率更高,大約能減少1噸的空重,另外,殲-15的發動機推力也更大,AL-31FNM2或者WS-10A都是13.2噸的推力,比蘇-33的AL-31F發動機的12.5噸推力高出一些,因此一來一去,殲-15等於有更輕的機身和更強勁的動力,於是他在前甲板滑躍起飛時,如果有超過25節的甲板風,他就能實現超過30噸的滿載起飛,而遼寧艦和山東艦都是可以依靠自己的速度跑出近30節的航速的。
所以,使用滑躍起飛就能發揮出殲-15戰鬥機的完整戰鬥力了。不過彈射起飛終究是發展方向,因為艦載機的噸位還在不斷提高,如何在航母航速有限、風速有限的情況下,快速實現戰鬥機的起飛,就需要使用彈射器,我國跟蹤世界最先進水平,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的電磁彈射技術,足以實現製造大型彈射航母的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