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有劇毒,但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吃呢?

2020-12-15 八鮮過海

日本人喜歡吃河豚,河豚有毒,曾經毒死不少人。但其實,河豚看起來也是一個萌蠢的小動物,特別是它有一個本領是,遇到敵人的時候,就自己吹起,把自己脹大好幾倍,嚇退敵人。這個時候就更加呆萌可愛了。

吹胖的樣子:

來看看它瘦下來的樣子:

首先我們講講河魨的肚皮為什麼會膨脹?

河魨腸子的前下方,有一個和胃部相連的氣囊,這個氣囊可以向後擴張成袋狀。當它遇到敵害的時候,就會迅速地衝到水面,張開大嘴吸入空氣,使氣囊充滿氣體,由於腹部的皮膚比背部皮膚松馳,因此,腹部就會會迅速地膨脹起來了。當敵害離去後,它又會把氣體放出,把身體翻正,依然如故地的遊動。河豚的這種脹腹現象原來是它的一種自收手段呢。起到迷惑敵害的作用,也使對方很難氫它吞食,這樣就乘敵害不解之機而逃走。

乍看一下,河魨似乎極其適合於它所賴以為家的熱帶水域。它短小,不顯眼,慢條斯理。但面臨食肉的魚類或鳥類攻擊之際,它又會驀地大口飲水,迅即膨大成為原有軀體3倍的「帶刺硬殼球」了

雖說河豚有毒,但日本人還是爭先恐後地吃,是出了名的。為什麼日本人非得這麼卯足了勁要槓上河豚呢?咳咳咳,帶你們一起八卦一下吃河豚的曲折心路歷程。日本人吃河豚的曲折歷程

最早日本在很久很久以前,平安時代就有記載河豚可以吃。後來到了近代,經常發生武士吃河豚中毒死亡的事件。所以當時政府還是很有頭腦地頒布了「不準吃河豚!!」的法令。一旦發現,要沒收全部家產。

但是吃河豚卻屢禁不止,不僅大家吃得很開心,還有詩人松尾芭蕉等還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俳句。

後來到明治時代,政府實在受不了這些愚蠢的平民了,在報紙上大幅登載不準給老子吃河豚!!的宣言,而且還立法要逮捕拘留吃河豚的傻X

本來嘛,這東西有毒,吃了容易中毒,還要沒收家產,還拘留,你就不吃了嘛,對吧。但是故事發展有了標誌性的轉折點,就是1888年的時候,有一個著名的人大家都知道,伊藤博文,偶然吃了一次河豚。

這是轉折性的一口啊!頓時伊藤博文覺得啊!好吃得俺要升天了!!然後首先在山口縣解除了不準吃河豚的禁令。為了紀念這歷史性的一刻,在下關春帆樓前還有紀念伊藤博文吃紀念河豚的紀念碑:

後來日本的大學教授就開始研究河豚的毒性了,想這麼好吃的東西,有沒有辦法解毒呢?於是特別認真地研究了各種河豚,並且將毒的強度,屬性,解毒方法都科學地驗證了一下。然後吃貨們前赴後繼以身試法終於依靠科學迎來了自己的春天,終於在1892年,從東京開始,各個地區都開始科學地吃起了河豚。

後來到現代,政府終於讓步,在新的食品衛生法裡,詳細制定了關於吃河豚的規則,並且還設定了河豚廚師資格證的考試,有了這個資格的廚師,才可以科學地根據不同的河豚處理它們的毒素,才可以賣河豚。還詳細地列出了哪種河豚的哪種部位可以製作和販賣。所以,在日本有條件吃河豚的同學,不用擔心,一定要嘗試一下啊!

不過雖然這樣,日本還是會經常有,比如深夜遇故知,在船上把酒詳談甚歡,然後恰巧撈起一隻河豚一激動就吃了,然後被毒死的新聞……

吃河豚的季節

吃河豚最好的季節是冬天,不僅僅可以吃到溫暖彈牙的河豚火鍋,而且冬天還是河豚產卵的好時機,河豚的精巢也是美味的食物之一。

另外,河豚販賣最出名的一個地方就是大阪的日本橋黑門市場一帶,附近有不少料理店。

河豚的處理

由於河豚是有毒的,所以河豚在吃之前必須要經過專業的擁有河豚廚師資格證的廚師,經過「身欠き」的處理工序。

這是指什麼呢?

去掉河豚的嘴唇和鰭背,剝皮,然後去掉內臟的處理方法。(河豚有毒的主要是肝臟和卵巢部分)這些處理方法很精細,因為一旦破損,則會讓可以食用的部分也帶上毒素,影響食用。而河豚的皮則富有韌性,不僅口感獨特,而且還是古代民間藝術品的材料。所以剝皮也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所以整體而言,處理河豚的廚師工資應該還挺高吧。

處理過後的河豚:

不過有趣的是,日本每個縣對河豚廚師資格證的考試和認證都不一樣,所以出現了這個地區的廚師去另外一個地區就業不認可的情況。

在日本只要是經過有資格證的廚師處理過的河豚,進行二次加工是不需要資格證的,所以一般的料理店,以及超市都會引進一些已經處理過的河豚來賣。所以去日本旅行的盆友在日本看到河豚,即使是小店,也可以放心地吃啦~廚師資格證

河豚的吃法

一般而言,魚類死亡4-5小時內是最新鮮的,之後肉質就會僵硬,影響口感。而河豚不一樣,它本來肉質緊實,死後24-36小時肉質才會軟化下來,這個時候食用是最好的,也是口感最滑嫩的。

刺身

首先必須提到的當然是刺身了啊啊啊,高級日本料理啊。不僅河豚的皮很有嚼勁,河豚的肉生吃也是很富有彈性的,想要一口咬斷是很難的。所以,做刺身的時候要儘量地切到薄如宣紙,晶瑩剔透。而這種刀功,不僅需要嫻熟的刀法,還需要特殊的「河豚切刀」

而河豚的裝盤方法也很有講究,主要分為「鶴盛り」、「菊盛り」、「孔雀盛り」、「牡丹盛り」四種。每一種都賞心悅目,力求做到如藝術品一般的享受

鶴盛り:

菊盛り:(左邊的是河豚的皮)

孔雀盛り

牡丹盛り

吃的時候,用筷子輕輕夾起一塊晶瑩剔透的河豚肉,然後蘸醋吃。另外經過熱水處理的河豚皮也是這樣的吃法。

河豚鍋

河豚鍋是將河豚魚肉和海帶,蔬菜以及味增等一起燉煮而成。而跟刺身一樣,吃的時候沾醋食用。而煮過之後的湯汁,加少許鹽,和飯在一起煮,鮮香異常。

白子料理

好了,說到特殊的地方了。白子是什麼呢?其實是雄性河豚的精巢。其中產卵期的1月到3月是最美味的時刻,而且也是最昂貴的料理之一。其中燒烤、油炸,和豆腐一起烹調都是上品料理的吃法。

大家也不要覺得噁心什麼的,就跟我們吃蟹黃蟹膏是一個道理嘛。鹽燒白子:

白子豆腐:

將河豚皮和蔬菜,菌子一起燉煮之後放入冰箱,第二天河豚皮會膠質化,形成入口即溶的魚凍。爽滑可口,而且味道豐富,令人胃口大開。

本文轉自娜娜的日語教室,作者:娜娜,部分整理自海鮮指南,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作者,作者不易,請給予尊重。

相關焦點

  • 為啥日本人最愛吃河豚,難道不知河豚有劇毒?看完你就懂了
    說到日本,吃貨們腦海中就能想到日本當地的美食,壽司和拉麵,這兩種美食日本人都非常的喜歡吃,但是還有一種美食,日本人更喜歡吃,這美食就是河豚了,這河豚在國內很多人都非常的懼怕,可是到了日本就不同,在日本料理店都能看到河豚的身影。那麼為啥日本人最愛吃河豚,難道不知河豚有劇毒?
  • 為什麼日本人喜歡吃河豚?不知道河豚有劇毒?網友:佩服日本人
    如果喜歡去日本旅遊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日本人都非常喜歡吃壽司或者是生魚片,對於吃生魚片的執著,日本人是挺厲害的,這也是那邊的飲食文化吧。就連這樣的河豚都是日本人的最愛,但是這樣的魚卻在國內幾乎沒人敢吃的海鮮來著,日本人非常喜歡。為什麼日本人喜歡吃河豚?不知道河豚有劇毒?
  • 河豚有劇毒 為什麼日本人還拼死狂吃
    日本人對河豚的喜愛近乎狂熱,僅東京就有1500家店提供河豚,然而河豚有劇毒,在日本也曾毒死過不少人。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吃河豚?日本河豚吃起來什麼感覺?怎樣才是吃河豚的正確方式?本期Dr.YOU為你解答。
  • 日本人明知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還要「冒死」品嘗?真相讓人很佩服
    日本人明知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還要「冒死」品嘗?真相讓人很佩服,要說到刺身,想想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日本的刺身,因為日本的刺身在世界上是非常出名的,世界各國的遊客去日本必吃的美食就是刺身了。而在日本的刺身種類是非常多的,因為海鮮的種類不一樣,所以做出來的刺身味道也是很不一樣的,不知道大家喜歡吃刺身嗎?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四面臨海的島國,附近還有一個北海道漁場,所以日本當地的海鮮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基本上每天都會有許多的海鮮被打撈上岸。不過在眾多的刺身中,日本人最無法拒絕的就是河豚刺身了,而他們也知道河豚是含有劇毒的,但為何還要「冒死」品嘗呢?
  • 為什麼河豚有劇毒,日本人還喜歡吃?網友:都是「狠人」!
    為什麼河豚有劇毒,日本人還喜歡吃?網友:都是「狠人」!河豚的學名為「河魨」, 毒素集中在肝臟、卵巢、精巢,皮膚和肉質也會輕微帶有毒素,而針尖大小足以致死,不同種類的河豚毒素和部位又有不同。其非常形象地帶出了食用河豚的有毒與欲罷不能。並且日本人與國內紅燒、白湯、或者配草頭生涮的吃法不一樣的是,日本的河豚多半是做成刺身來吃,看起來更加的危險和驚心動魄。每年因為吃河豚死掉不少人,有一些是因為誤食,但是有一些是明知有毒還要吃。為什麼河豚有劇毒,日本人還喜歡吃?網友:都是「狠人」!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想嘗鮮?
    ,經過一個冬季的緩養,它們身上的脂肪與皮肉比例更為優厚,問題是,它們體內的毒素含量也達到了較高的峰值,所以說,廚師在處理過程中,更需要小心翼翼,要知道,在100多種河豚中,許多河豚都是有毒的,人類早年因吃河豚而斃命的,也不在少數,別忘了,自古民間就有「捨命吃河豚」的說法,說的就是這河豚有劇毒,品嘗這道美味,大致就是需要拿生命去冒險,這河豚魚到底能不能吃?
  • 既然河豚含有劇毒,為什麼總有人「冒死」吃河豚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對於一些住在海邊的朋友來說,經常可以吃到海裡面各種各樣的海鮮,不過有時候就要注意一下了,因為有些海鮮在處理不當的話是有劇毒的,就比如外表可愛味道鮮美的河豚,如果在烹飪之前處理不當,煮好的河豚肉就會含有劇毒。
  • 河豚有劇毒,日本人是怎麼吃它的?河豚的3種吃法,驚豔你的味蕾
    河豚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的魚類,因為捕獲時會發出類似豬叫的聲音,而且它的形態可愛,看起來圓鼓鼓的,所以又名為氣泡魚和氣鼓魚。河豚雖然長得很可愛,可是它的體內含有一種神經性毒素,誤食很有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致人死亡。
  • 日本人愛吃河豚,韓國人愛泡菜,中國人愛吃啥?看看外國人的評價
    世界太大了,有很多的地方都是不同的,就連生活飲食也是五花八門,可以說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隨著全世界各國大門的打開,我們見識到了各國飲食文化的差異和各自特色,日本人愛吃河豚,韓國人愛泡菜,中國人愛吃啥?我們來看看外國人的評價。
  • 食物文明史丨日本人與劇毒河豚的愛恨情仇
    但是「死亡」依然阻礙不了日本人吃河豚的熱情,冒死吃河豚,這些嗜好河豚的日本人,有著自己的價值觀,他們認為,「不食河豚焉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 日本人與劇毒河豚的愛恨情仇 1000多年前日本人就有了吃河豚的習慣,平安時代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日本人還非要吃?
    說到河豚,大家都會想到中毒,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沒有任何特效藥可以治療,大劑量的服用會直接導致死亡,那為什麼日本人還喜歡吃河豚呢?他們難道不會中毒嗎?在中國古代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而在日本吃河豚而死,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
  • 為什麼日本人超級愛吃河豚
    雖說河豚有毒,但日本人還是爭先恐後地吃,是出了名的。為什麼日本人非得這麼卯足了勁要槓上河豚呢?咳咳咳,讓娜娜來帶你們八卦一下吃河豚的曲折心路歷程。 【日本人吃河豚的曲折歷程】最早日本在很久很久以前,平安時代就有記載河豚可以吃。後來到了近代,經常發生武士吃河豚中毒死亡的事件。所以當時政府還是很有頭腦地,頒布了「不準吃河豚!!」的法令。一旦發現,要沒收全部家產。但是吃河豚卻屢禁不止,不僅大家吃得很開心,還有詩人松尾芭蕉等還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俳句。
  • 日本人為何這麼愛吃河豚?開創了眾多菜式,網友:不敢嘗試!
    日本人為何這麼愛吃河豚?開創了眾多菜式,網友:不敢嘗試!日本作為具有獨特風土人情的國家,每年都會有全國各地的遊客來到日本吃喝玩樂,不僅四面環海,在海鮮方面上他們也是特別會吃,可以說他們熱衷於海鮮的程度都可以超過自己的生命了,畢竟日本人不管海鮮有沒有毒都會往自己的嘴裡塞,日本人為何這麼愛吃河豚,開創了眾多菜式,網友:不敢嘗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為什麼大家明知河豚有劇毒,卻還是因為貪吃而送命?
    如果說世界上有這樣一種美味,讓人丟了性命也願意去嘗試,那會是什麼呢?可能有小夥伴們已經猜到了,它就是河豚。這種外表呆萌一碰就生氣,被稱為遊走表情包的動物不僅能當刷鞋神器,還暗藏著重重危機。因為這玩意的牙口相當堅硬,能輕鬆將易拉罐咬得粉碎,而且它還有毒,還是能夠要人命的劇毒。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吃?
    河魨俗稱「河豚」,是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龜魚、艇鮁魚、肺魚等稱呼。河魨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匯合處也可發現。當遇到外來危險時,整個身體呈球狀浮上水面,同時皮膚上的小刺豎起,藉以自衛。
  • 日本人愛吃河豚韓國人愛泡菜,中國人愛吃啥,看外國人咋評價?
    世界之大,有太多不同,生活飲食習俗五花八門,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隨著近年全世界各國大門的打開,也是讓我們見識了各國飲食文化差異及各自特色。前往日本旅遊,看日本人怎麼吃,除了日本料理便當套餐,日本人很少自己做飯,很少見飯館裡有中國人的大盤子炒菜。
  • 為什麼日本有很多河豚店呢?不怕吃了中毒失去生命嗎?
    世上美食千千萬,這其中有一種堪稱世間絕味的食物--河豚,都知道河豚有劇毒,甚至有不少人在吃了河豚以後就中毒身亡了,但仍然有人著迷於河豚的美味。尤其是在日本,日本有很多河豚店,日本人真的不惜為了河豚失去生命嗎?
  • 日本一超市現劇毒河豚肝臟…工作人員:沒事,賣了幾十年啦
    據《讀賣新聞》網站報導,日本愛知縣蒲郡市形原町一家超市15日出售的河豚切塊中被發現含有部分內臟。通常,河豚的內臟很可能帶有劇毒。愛知縣政府呼籲購買者千萬不要食用,並希望他們能立即退還給超市。
  • 實拍:日本人將河豚「開膛破肚」只為做成美味刺身,你看著如何
    而他們的飲食習慣則是做成生魚片或是刺身吃,相信大家也是有了解過他們對海鮮的吃法。實拍:日本人將河豚「開膛破肚」只為做成美味刺身,你看著如何。但是在日本還有一種魚也是深受日本人的喜歡,不過,這種魚生來帶劇毒,中國人敢吃的不多,而在日本卻成為了搶手貨,這種魚就是河豚了。
  • 拼死吃河豚,古人為何喜歡吃這種劇毒之物?日本人更是不要命的吃
    古有拼死吃河豚一說,河豚肉質鮮美,但毒性也很強,做不好便會使人喪命,而河豚也是一個有趣的動物,他只要遇見危險就會把自己漲成一個皮球。河豚魚肉含的毒較小,而卵巢、肝臟和血液都含有較多的毒素。河豚據《山海經·北山經》記載,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時代,長江下遊沿岸的人們就品嘗過河豚,知道它有劇毒了。到如今,無論是吃過河豚還是沒吃過河豚的人,都聽過一句話「拼死吃河豚」,用以形容河豚的劇毒和鮮美。其實,這句話緣自於蘇東坡。據介紹,河豚被食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距今已有2000多年。宋代,蘇東坡謫居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