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我們將在頂思主辦的第五屆國際學校升學指導峰會上發布《2015-2019國際學校大學錄取報告》。歡迎大家明日關注我們全天的在線直播。
文 | Ivan
編 | Kimberly
誰是最慷慨的大學?
過去的半年時間,我們對2015-2019年的國際學校大學錄取情況做了一番統計,最終統計到189所學校的真實數據,這些數據大多是學校公開在網站、微信上的,或者是私下可以公開的信息。我們根據對這些數據的統計分析,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結果。比如,全球範圍內發OFFER最慷慨的大學絕大多數都是QS100強的的名校。
2019年大學錄取數量排名
在前20名錄取最慷慨大學中,英國有6所,加拿大5所,美國5所,澳洲4所,分布基本均衡。
我們將所有結果繪製成一份報告,名為《2015-2019國際學校大學錄取報告》,我將會在6月16日頂思主辦的第五屆國際學校升學指導峰會上發布。歡迎大家明日關注我們全天的在線直播。
局限性說明:
根據頂思發布的《2019國際學圖片&行業發展報告》,截至2019年9月30日,中國大陸的各類國際學校數量達到1168所;
基於身份不同,我們的錄取報告裡不包含129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統計結果建立在189所有效樣本學校的基礎上,並不涵蓋全國所有國際學校;
部分地區因為樣本量少,不足以反應該地區全貌,僅供參考;
報告整體呈現的規律,在我們與眾多升學指導和專家溝通後,基本能說明全國範圍內的真實情況。
美國大學在國際學校的錄取中一騎絕塵,
加拿大比英國更受歡迎?
美國在過去5年中的錄取數量佔比超過一半,而加拿大雖然大學數量比英國少很多,發放的錄取數量卻比英國更多。
我們分析的原因是,全國超過一百所中加課程學校中絕大多數學生都獲得了多所加拿大大學的錄取。而約四百所A Level學校中,有超過一半以美國申請為主,加拿大、澳洲的申請也稀釋了英國的大學錄取數量;其次,UCAS的申請數量限制也是原因之一。
2019年的錄取中,美國大學錄取數量相較於過去幾年急劇下降,這與中美關係的敏感,及國際局勢的不明朗相關。英國超過加拿大也是基於更多的學生選擇英國作為美國的backup。
各省市國際學校大學錄取數量與國家分布差異明顯
我們選取了大學錄取數量位居前列的各省市,發現各省市間在留學目的地的選擇上差異巨大。總的來說,本科出國留學的人數與省市區的經濟總量息息相連,經濟總量越大,出國留學數量和獲得錄取的數量越多。
全國各省市國際學校大學錄取數量分布
2015-2019年,北京、上海、廣東三個地區的錄取數量都已過萬,合計46.4%,將近佔了全國錄取的一半,江蘇,河南,和四川緊緊跟隨。全國前十地區錄取的數量為84.9%。國際學校省份分布集中度高。餘下的地區每年只收穫兩三千封offer 。
位居第四的遼寧作為例外, 這與遼寧作為東三省高收入群體聚集地有關, 也與遼寧因與韓國日本靠近而具備對外開放的文化有關。
全國各省市國際學校大學錄取國家分布
美國大學錄取數量前20,加州大學系統霸榜
以北師大實驗中學國際部為例,其在2019年的錄取中收穫99份加州聖巴巴拉錄取,90份加州歐文錄取,91份加州戴維斯錄取。
在錄取數量前20名大大學中,南加州的排名最高,其他大學也均排名前100。
各省市美國大學錄取層級分布
我們同時分析了各個國家大學錄取的層級分布。
美國的層次分布在各個省市展現出了明顯的差異。這中間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美國頂尖大學總體來說比大英國協國家的頂尖大學錄取更加困難,從而拉出各省市的差距。
北京在常春藤與美國前三十大學的錄取比例中脫穎而出,共有將近1/3的錄取來自常春藤或前三十的名牌大學,一百名以後的大學較少,總體實力強大。
浙江與上海的錄取也比較突出,反映了美國名校錄取還是集中在經濟體龐大的國際化地區。對於美國大學錄取,大部分省市都處於兩頭小,中間多的現象,大部分錄取集中在排名30-200的範圍中。
總體看來,美國知名大學錄取還是較為困難,排名前三十或前五十的錄取比例遠低於英國,澳大利亞,以及加拿大。精英錄取,例如常春藤大學的錄取,在大部分省市也不到1%,與英國G5,澳洲前八大等其他國家精英學校錄取量相差甚遠。
英國大學錄取數量前20,兩所全球TOP10亮眼
倫敦大學學院、曼徹斯特大學、愛丁堡大學為全英錄取前三名在錄取數量最多的英國大學對於全球排名(QS Ranking)相等位置的英國大學和美國大學,前者更容易進入。
倫敦大學學院和帝國理工學院兩所全球前10的大學,在中國國際學校的錄取中常年位居前列。A Level傳統名校深圳國際交流學院2020年收穫122份UCL錄取,78份帝國理工錄取。領科教育上海校區收穫111份UCL錄取,光華劍橋更是攬獲175份UCL錄取。
總體來說,上榜的英國大學都位於英國比較大的城市,例如倫敦、利茲、曼徹斯特等,展現了中國留英學生對地理位置的重視程度。
加拿大大學錄取數量前20,
城市對申請和錄取的影響巨大
與澳,英國家的熱門學校相似,加拿大錄取人數最多的大學大部分為排名高,地理位置好的院校,比如多倫多大學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相比之下,排在加拿大第一的麥吉爾大學只佔錄取人次的4.4%,原因之一可能是它所在的城市蒙特婁,相比於多倫多和英屬哥倫比亞城市稍小,華人數量也更少一些。約克大學也因為位於多倫多,與中國有許多交流項目,國內知名度較高等因素引起很多學生的申請。
加拿大大學的錄取多為國內中加班學校,以及兩個大的以加拿大課程為主的教育集團:楓葉教育集團和加皇教育集團。而在天津的英華國際學校,2020年收穫139份多倫多大學的錄取,幾乎人手一份,也即多大基本作為英華中加班學生的保底大學。
加拿大的申請狀況與澳大利亞很像,最頂尖的十所大學幾乎佔了各省市錄取比例的全部,各個省市的錄取比列也比較相似。
澳大利亞大學錄取數量前20,
國際學校學生9成能獲得八大錄取
在中國國際學校中,除小部分澳洲課程的學校外,絕大多數學校都不以澳洲大學為主要申請對象。所有澳洲大學的錄取數量也相對較少。
墨爾本大學作為澳大利亞排名第一,與排名第三的雪梨大學共為最受學生喜愛的兩所高校,加起來的錄取數量佔澳洲總錄取的44.1%。雪梨科技大學雖然不是八大,但因為理工科較強,也受申請者關注。
因為澳洲的名校競爭壓力相對較小,大部分申請者都可以如願申請到這八所大學。大部分省市區的八大錄取率都在9成以上,重慶的錄取率甚至高達99.2%。如此看來,想上本地的名校,澳大利亞是個比較適合的留學地點。
如寧波李惠利中學國際部中澳班的71名畢業生中,有67名獲得的八大的錄取。超過20名獲得雪梨大學的offer。
公立學校國際部vs國際化民辦學校,
誰更有錄取優勢?
在招收中國籍學生的公立學校國際部與國際化民辦學校的大學錄取方面,這兩類學校有顯著差異,尤其是美國前三十名大學和英國G5大學的錄取數量。
美國前三十名大學的常規錄取名單包含眾多公立學校國際部如前述中的北師大實驗、人大附中ICC、南外、華南師大附中、深圳中學等。國際化民辦學校則在前三十的錄取中優勢不大。
而在英國G5大學的錄取中,國際化民辦學校,尤其是以A Level課程為主的學校則貢獻巨大。深圳國際交流學院、領科教育的上海、蘇州、廣州校區、光華劍橋、上實劍橋、等學校在英國方向的整體錄取數量和G5錄取數量都非常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