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老師尷尬的姓氏:名字叫樂樂樂該咋讀?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馬老師整理出的異讀姓氏,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製圖/鄭萌

  在人際交往中,讀錯別人的姓,無疑十分尷尬。在用作姓氏時,「查」不讀chá而讀zhā,「單」不讀dān而讀shàn,「種」不讀zhòng而讀chóng……這些你都能搞清楚嗎?有沒有出過糗?

  尷尬經歷

  讀錯姓氏,讓老師尷尬

  馬女士是鄭州一所中學的老師,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她都會先看看學生名單裡有沒有生僻字、多音字,拿不準的就查字典,做好準備。

  儘管如此,她還是遭遇過不少尷尬。「有個學生姓『員』,我直接喊成了yuán。沒想到這個字作姓時讀yùn,當時別提多尷尬了。」她說,這種尷尬,把她硬生生逼成了「姓氏專家」。她專門整理了不少異讀姓氏的讀法,還將這份資料分享給同事。

  「整理時才發現,異讀姓氏多著呢!」馬老師說,比如用作姓氏時,「句」不讀jù而讀gōu,「區」不讀qū而讀ōu,「繁」不讀fán而讀pó,等等。

  然而,最讓馬老師頭疼的,是某些字用作姓氏時,還有不同的讀音。

  「比如『蓋』既讀gě也讀gài,『郇』既讀xún也讀huán,『賁』既讀bēn也讀féi……」她說,整理了這些異讀姓氏之後,她才知道自己喜歡的歌手那英,不是「nà英」,而是「nā英」。

  異讀趣聞

  古時有個人叫樂樂樂,你會讀嗎

  姓氏異讀造成的尷尬,古已有之,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古時候,一位名叫樂樂樂的書生中了狀元,皇帝要接見他,就讓小太監傳旨。

  小太監傳旨:「宣lè-lè-lè上殿。」過了片刻,沒有動靜。太監想到「樂」還讀yuè,便又傳旨:「宣yuè-yuè-yuè上殿。」等了半天,還是沒人上來。

  旁邊一位老太監自恃學識淵博,小聲說:「『樂』還能念成yào。」小太監恍然大悟,忙改口喊道:「宣yào-yào-yào上殿。」但仍然不見人上來。

  皇帝龍顏不悅,問:「怎麼回事?」這時,主考官忍不住笑道:「新科狀元的名字應讀成yuè-lè-yào。」太監照此傳旨。果然,話音剛落,新科狀元就樂顛顛跑了過來。

  同姓異源

  異讀姓氏的五種類型

  河南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河南大學教授魏清源解釋,這種「姓氏異讀」產生的原因,一是漢字古音、今音本來不同,姓氏可能保留了這個字的古音;二是各地方言、聲調不同;三是民族習俗的遺存。

  魏清源說,異讀姓氏大致有5種類型。馬老師說,她總結的異讀姓氏,也都可以歸在這5個類型裡。

  1.一個字作單姓時和作複姓時,有不同的讀音。比如,「尉」作單姓時,讀wèi;用作複姓「尉遲」時,讀yù,如唐初名將尉遲敬德。

  2.一個字作一般的用法時和作姓時,有不同的讀音。這種情況最多,如蓋、仇、查、樸、單、種、員、解、繆、陸等,都屬於這種情況,且這類異讀姓氏一般較為常見。

  3.一個字作姓時可以有兩個讀音,兩個讀音都對。比如,「樂」作姓時可讀lè,也可讀yuè;「覃」作姓時可讀qín,也可讀tán。專家解釋,它們雖然用同一個漢字,但可能代表兩個源流不同的姓,不能認為這是同一姓氏在不同地區、不同族屬的不同讀法。

  4.兩個字都作姓時,讀音相同,寫法卻不同,也不能互用。如「歐」和「區」作姓時都讀ōu,「邵」和「召」作姓時都讀shào。

  5.一個字作一般用法時和作姓時讀音相近,聲母韻母相同,只有聲調不同。如「那」原本讀nà,但用作姓時讀nā。另外,這類異讀姓氏還有燕、任、寧、葛等。

  姓氏發音

  有些異讀姓氏的發音,字典上查不到

  「有些異讀姓氏,字典上根本查不到這個音。」對姓氏頗有研究的田先生說,在他江蘇鎮江老家,有一部分眭姓人自稱姓xǔ。眭氏世代相傳,保留了這一姓氏的古音,但在字典上查不到。

  同樣的情況還有佴姓。江蘇江都市一個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落裡,佴姓人都自稱姓nǐ。他們稱自己的祖先是從蘇州遷來的,而在蘇州話裡,「耳朵」的發音為nǐ-duǒ。

  魏清源介紹,異讀姓氏與其他異讀漢字也有聯繫,都是為了「變音別義」。不過,他認為,上述字典上查不到的姓氏讀音,一般都是某地的方言音,應以普通話讀音為準。 河南商報記者姬中貴

相關焦點

  • 同學姓「樂」,班主任頭一回點名卻懵了:這名字咋念
    同學姓「樂」,班主任頭一回點名時卻懵了:這名字咋念開學季一到,孩子們上學了就會見到新的老師,而新的環境下新的學生,老師就會進行認識新學生,認識一個人從認識名字開始。大家也都經歷過被老師點名,有一個同學姓樂,但是班主任在看到後卻懵了,心想:這名字咋念?
  • 「樂」4種讀法,作姓氏怎麼讀?流沙河老師教你「樂」該怎麼讀?
    「樂」有幾種讀音?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想,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多音字,但是你知道它具體有幾種讀法嗎?它的讀法之多或許和你想像的不一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流沙河老師曾經關於「樂」字的解說。「樂」有4種讀法,沒有想到吧,是否你知道的是le(四聲)和yue(四聲)這兩種讀法,那麼那兩種讀法是什麼呢,作為姓氏時又該怎麼讀呢?
  • 什麼叫稀有姓氏?看看這5個尷尬的故事,別笑!
    但是,讓我覺得有些驚訝的是,虎作為姓氏的時候,居然念作māo!知道讀這個讀音後,反而覺得虎姓這個姓氏有些可愛了!朋友叫相裡東還有一個朋友名字叫相裡東,大家每次看到他的名字都以為他姓相,但其實他是複姓,姓的是相裡,確實有些尷尬,每次都要給那些不知道的朋友解釋道:不不,我是複姓,兩個字的,相裡!
  • 八大最令人尷尬的姓氏,名字怎麼起都像在罵人
    八大最令人尷尬的姓氏,名字怎麼起都像在罵人百家姓是我國獨有的姓氏文化,很多姓氏都有悠久的歷史,經過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既是對先祖的尊敬,血脈的延續,也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姓氏文化,百家齊放,現有記載的姓氏就有500多種,除了周吳鄭王這類大姓之外,還有很多冷門小眾的姓氏,讀起來非常尷尬,起什麼名字都像在罵人,本期易易就來分享一下那些十大最令人尷尬的姓氏。賤姓《風俗通》:漢代有北平太守賤瓊。
  • 日本的三個姓氏,用中文讀又尷尬又奇葩,你見過嗎?
    日本的姓氏名字和中國的不太一樣,在明治天皇的統治時期很多人都沒有擁有姓氏的資格。現在他們國家也是三個字的姓氏比較多,大概超過了10萬人。不過雖然現在社會他們的姓氏都已近開始完善,但是有些姓氏還是讓人難以接受,尤其是用中文讀的時候更加的尷尬,感覺就像在說髒話。
  • 動畫中那些難讀的名字有哪些?日媒投票那些稀有姓氏和名字的角色
    日本的「姓名之日」,這個紀念日來源於1870年9月19日,頒布的「平民姓氏許可令」,不僅是貴族和武士,平民也可以使用姓氏。而動畫中擁有稀有姓氏和名字的角色很多,不知道各位最印象深刻的是誰呢?
  • 「全民叫梓涵」變成過去式,新款爛大街名稱又出現,老師:很無奈
    新學期開學老師都會點名,結果班裡小朋友同名的現象太嚴重,居然有兩個小朋友都叫"梓涵",而單獨用"梓"和"涵"的小朋友也不少。為此每次點名老師都很頭痛,因為小朋友會哄堂大笑。
  • 爸爸姓「車」,給兒子取名自以為霸氣十足,老師:真不好意思叫他
    誰不希望孩子的名字響徹呢?可若是碰上比較少見的姓氏,取名真的會難壞家長的,因為他們怎麼取名都會有些尷尬。這不,孩子的爸爸姓「車」,這個姓氏確實很特別,因此在取名字的時候,爸爸可謂是絞盡腦汁。為了讓兒子的名字能夠搶眼一些,終於過濾了很多字之後,選擇了一個爸爸認為比較霸氣的名字,並且絲毫不猶豫的就給孩子去上了戶口。
  • 中國姓這5個姓氏的人很尷尬,名字經常被人念錯,能讀對都是學霸
    朋友的兒子是班長,他每天都要負責全班點名,但是他在新學期的第一次點名中就遇到了一件很尷尬的事情,因為新轉來的同學的姓名太奇怪——万俟。這個姓氏是很少見的,而且朋友的兒子一看,隨口就念成了wàn sì。這時,旁邊的班主任老師連忙糾正道:如果將「萬」字和「俟」字分開來讀,那wàn sì 的發音是沒錯的,可是,如果万俟作為姓氏,其正確讀法應該是mò qí。万俟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複姓,出自敕勒族的一個分支氏族,該部落曾追隨鮮卑族拓跋氏,万俟也發展成為鮮卑族的貴族姓氏。
  • 北宋時期一本古書,記載了兩個尷尬姓氏,自己都不好意思讀出來
    北宋時期一本古書,記載了兩個尷尬姓氏,自己都不好意思讀出來。姓氏,在世界上是一個重要的標記和符號,它表示著家族血緣符號,歸根結底,姓氏的起源還是源於部落的名稱或者首領的名字,每個部落都有屬於自己的特定符號,隨著部落的增長,姓氏也越來越多,有的姓李,有的姓韋,各式各樣,多到讓人們不知道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個姓氏,而我國就有一本古書,記載了許多姓氏,這本書就是《百家姓》。
  • 這3個姓氏太尷尬,自己都不好意思讀出來,許多人都改名換姓了
    而關於我們的姓氏,你了解多少呢?所以在歷史上,有很多有姓都很有意思,人們念出來有點怪怪的,比如我們的「苟」姓,人們習慣的叫成「狗」的同音,從小是小苟,長大以後就成為了老苟。比如碰到有個姓苟的老闆,你不可能叫他苟老闆吧!苟姓來源於姬姓,姚姓,在古代的時候就有,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33萬人。因為讀音難聽,全國各地許多「苟」姓後人,向公安機關提出改姓申請。
  • 中國5大尷尬姓氏,取啥名字都覺得好笑!第5個好像日本人
    例如春字,單個存在時就很美好的釋義,下面加兩個蟲字就變成了蠢,尋常的字就有許多彎彎繞繞,所以中國人給孩子起名字特別講究,尤其是那些奇葩的姓氏,取名字不但要參考命理學說,又要與姓氏搭配的和諧,簡直令人傷腦筋~~~今天我給大家盤點下中國5大尷尬姓氏,每一個都獨領風騷,取啥名字都覺得好笑。。。一,操姓。
  • 這個姓氏是中國最尷尬的姓氏,被人問起怎麼寫自己都說不出口
    姓氏是人們很喜歡調侃的一個話題,還有一本書是專門描述姓氏的,那就是百家姓。這一本中國經典文化的書籍小孩子從小都要學習,而且他也是「三百千」之一,是小孩子們最主要的一個啟蒙讀物,那讀著百家姓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趙姓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有很多不姓趙的人都表示不服。
  • 中國最難起名的高冷姓氏加炫酷名字,自帶氣場,你還害怕點名嗎?
    資金資姓是一個歷史悠久,並且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姓氏,它的起源比較豐富,現在也有很多這個姓氏的人。所以,起「資金」這個名字,有一種富貴之氣,這個名字也能讓人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是一個能增加回頭率的名字,如果弟弟妹妹叫「資銀」和「資鐵」,那別有一番趣味。
  • 盤點四個尷尬姓氏的來歷,孩子起名字是個難題,很費腦細胞
    但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中國的姓氏也在不斷的發生改變,數量也變得越來越多,其中有些姓氏令人羨慕,隨便冠上一個名字,都是意境悠遠的,而有些姓氏看起來就有些嘀笑皆非了,於是給孩子取名字成為了一個大難題。其中一個讓苟姓人很無奈的點,就是「苟」姓讀音,其實是一聲同水溝的「溝」,而不是三聲的「狗」,但生活中卻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往往就認為是讀三聲,聽起來就有些別樣的味道了。
  • 日本最奇葩的三大姓氏,用中文念太尷尬!網友:哪一個都像在罵人
    但是,請人取名字也只能取姓後面的那些字,而自己的姓氏從出生的那一秒就已經被決定了,自己是無法更改的。那些一開始自己的名字的形式就被那些取好的可就實在是有點扎心了。今天小編就來領大家去看看,都有哪些奇葩的姓氏,他們自己讀來都扎心的同時卻又無法去改變什麼。
  • 令人尷尬的起名姓氏大全,你的姓氏榜上有名嗎?
    有些人的姓氏生來就不好起名字,這往往讓不少父母費盡心思,如何能夠讓不好起名的姓氏也能夠有一個寓意深刻的好名字。今天起名網就和大家一起盤點這些令人尷尬的取名姓氏,相比之下我們可就幸福多了。所以不要埋怨自己的姓氏不好取名,還有更尷尬的姓氏在後頭呢。
  • 日本最奇葩的三大姓氏,用中文讀十分尷尬,網友:哪一個都像罵人
    但隨著時代的推移,中國人的姓氏早已超過了百家之數。而在諸多的姓氏中,總有那麼幾個讓後人無比尷尬。比如「操」、「苟」、「死」等姓氏,不論起什麼名字都不太好聽。而我國的這幾個奇葩姓氏,與日本的奇葩姓氏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的三大奇葩姓氏。第一個,犬養。如果按中文字義解讀,那這個姓氏簡直不要太坑爹。
  • 日本最尷尬的一個姓氏,無論取多好聽的名字,都感覺是在罵人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每個國家在起名字上面都有著不同的見解,這也是證明一個國家發展速度的一個證明吧。比如說,我們中國光一個姓氏,就有百個,還有三個字的姓氏,還有兩個字的姓氏,就像我小的時候有個同學就姓歐陽,到後來還出現了多字姓氏,光一個姓氏我們就有了解不完的知識,這些都屬於中華華夏文明當中的一小部分。
  • 「車」爸爸給兒子起名太奇葩,上學第一天被嘲笑,老師:叫不出口
    現在的父母都偏愛給孩子起言情小說中的名字,「梓涵、子軒、馨予」這些名字每個幼兒園都有一到兩個,幼兒園老師一點名,一下子站起來好幾個小朋友,也是非常尷尬。除了沒特點,重名率高讓孩子的名字不出彩外,有的家長給孩子起的名字又太有特點了,接下來就看一下那些因為名字鬧出來的笑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