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奔波於各大城市,沉醉於友人歡聚,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寫字。轉發一篇去年寫的文章,以續香火。
出國旅行總是驚喜連連、振奮人心,然而十幾、二十個小時的長途飛行與時差往往令人望而卻步。近年飛行太多,少於二十個小時的旅途對我而言簡直就是短途。下面來分享一下心得,希望大家踴躍補充交流。
一。訂票
長途旅行一定要對自己好。廉價航空什麼的就可以不用考慮了。廉航的行李、餐飲、選位、改退都要收取服務費,到最後並沒有省下多少錢、自己還累得精疲力竭。
訂票最好的渠道是攜程 / google flight出有意向的班次然後在航空公司官網上訂票。或者找靠譜的中介代理比如說 - Flight Centre (不是植入>.<)。
航空公司官網一般都是價格最便宜的,不會像第三方網站會在你輸入完護照信息和信用卡號之後的最後一步再來個手續費。一旦要改動機票,航空公司只會受理自己網站上賣出的機票。代理網站訂的票還是要找代理。當然這個只適合對於簡單點對點機票的訂購。至於偏遠地區和複雜行程,比如說上海--羅馬-薩格勒布-紐約-檀香山-東京-廣州這種行程,一般會涉及3個及以上航空公司,在官網就很難DIY. 這時候就要找一個靠譜的代理了。
給航空公司排名的官方叫SKYTRAX (新網址http://www.a
我選擇航班因素除了航空公司的優劣以外,主要是看起飛和到達時間。比如說去歐洲旅遊,最好選擇下午到達的航班。這樣入住酒店以後在附近活動一下、晚餐入睡,第二天零時差又是一條好漢。一般對於陌生的目的地選擇白天工作時間到達最方便。
二。座位
選座位是我最喜歡的環節,沒有之一。
超過5小時的飛行必須是坐過道。因為方便新陳代謝。飛機上是非常、非常乾燥的。想要長途飛行的舒適,就必須不停補充水分。坐在過道進出無壓力。當飛過7個小時之後,你會非常想走來走去。這時可以去洗手間外面進行伸展運動。
選位的另一好處是,可以直觀地看的飛機滿倉情況。比如這次溫哥華飛臺北,本來喜歡往前坐,後來發現飛機後半部分有聯排空位,果斷選了一個四周無人的。於是12個小時的飛行一個人睡三個位,經濟票睡商務鋪。當然此法只適用於淡季。旺季的話選到心儀的窗口或者過道位就已經很好了。
比較座位的官方網站是www.seatguru
三。候機
有時候因為種種原因要在機場逗留很久才能登機。這時機場貴賓室可以極大增加候機舒適度、令時間飛逝。
很多國際交通樞紐的機場都有單次付費貴賓室——不需要花幾萬塊錢飛商務艙也可以享受的貴賓待遇。比如上海、香港、臺灣、新加坡、吉隆坡、溫哥華、多倫多、倫敦、阿布達比等等等等。價格大概在每三小時200元軟妹幣左右。而且經常無緣無故打折。
貴賓室提供任選酒水、食品;有沐浴室可以衝去一身疲憊;並且永遠有空閒的電源插座與WiFi。有條件的時候會拿出筆記本電腦,收發郵件、寫寫字、編輯照片、研究攻略。當然也可以看劇~
(這裡推薦一下臺北桃園機場的貴賓室The Mor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re, 1100新臺幣/三小時。大概是因為當天的第一位客人,我走進的時候左右兩邊各站一整排人,齊齊九十度鞠躬。嚇得我也鞠了一躬。內置非常優雅古典,民國時期的布景。有不同房間的休息區,沙發寬敞舒適。食物都是典型的臺灣小吃,豐富又清淡。奶茶就有六七種,雪糕是哈根達斯。)
最後,登機之前記得在便利店買一瓶水(在發達國家大機場可以隨身帶空水瓶裝滿機場直飲水)。充足的水分可以大大減少機艙乾燥的不適感。不需要苦等機組人員的餐車,也不用在熄燈睡覺後強忍。(少數機場也有例外。在斐濟,登機之前會再檢一遍,並且把所有超過100毫升的液體包括礦泉水,都限制登機。這樣就只能忍著了。)
四。飛行
飛行期間只有一個重點,還是水。除了喝很多水之外,最好帶上旅行裝護膚水,定期向臉上拍打。有時會想要藉助一點酒精促進睡眠,但是酒精會消耗掉身體裡很多水分,除非加倍喝水。
幫助睡眠最好的工具是眼罩。帶上眼罩之後簡直天差地別。一定要質量好的眼罩,最好是棉質、厚實並且貼服。Qantas商務艙附送的眼罩,帶上之後眼前一片黑暗,完全無光感。整個機艙都亮起來了你還在睡。也曾為了好看買過質地偏硬的眼罩,會有呼吸困難的副作用。
另外的必備就是飛行枕和襪子。飛行枕就像鞋子,新買的時候總把脖子推向前,但是越用越舒適,最後達到隨時都有自己的肩膀可以依靠的境界。襪子就是飛行用的襪子,要大一號、長過腳腕、略寬鬆。就會莫名睡的很順心。
沒有帶過自己的耳機,是因為沒有自己的耳機。套在耳朵外面那種。但是看上去很厲害的樣子。
五。時差
作為零時差星人,自認最好的調整時差方法是在飛機上。不論能不能睡著、能睡多久,一定要強迫自己睡一覺。睡覺之前、第一頓飛機餐的時候、看電影的時候,都是起飛地的時間。一旦睡了、嘗試睡了、假裝睡了、醒了之後又睡了,再醒過來的時候,第二頓飛機餐的時候,你就要過目的地時間了。要讓大腦相信你就是這麼認為的。堅定地給自己心理催眠。以睡眠為分水嶺,屢試不爽。
最難的是這次從溫哥華飛臺北,起飛的時候是凌晨兩點,飛11小時睡了7個小時,醒來快到達的時候目的地時間還是凌晨兩點。雖然自我催眠太難,也還是做到了。
以上適用於長途飛行,即旅途多餘十小時的跨洋航班(含轉機),或者單次飛行時間超過七小時的航班。
其實旅行長途,轉機地點也很關鍵,並且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下一篇就來講一下,挑選長途飛行的轉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