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技術在電影中的經典運用從庫布裡克的《2001漫遊太空》開始就已經被業內熟知了。再後來的《指環王》、《霍比特人》、《黑客帝國》等經典電影都不同程度地運用了CG技術,但這些電影之所以成為經典好像與技術關係不大,而是電影本身成就了經典。一部《奇幻森林》讓CG技術瞬間成為了一個熱詞,就像剛剛結束的歌手4裡曇花一現的王晰讓low C成為了一個熱詞一樣。
究其原因的話一方面是迪斯尼的口碑和一直以來的宣傳策略不容小覷,另一方面是這部在上映之初就借著與《瘋狂動物城》不相上下的噱頭吸引了觀眾的眼球而同時又將CG運用到極致,除了一個小演員之外其他全部角色和場景都使用CG建模和動作捕捉完成。這種強烈的真實與虛擬的對比不得不讓人驚嘆。但是這與原版《森林王子》相比既沒有傳統童話的勵志溫暖,又沒有把暗黑童話發揚光大。想在萬物包容相生相剋這一理念上下功夫,最後卻只落腳到了「做自己」。
但它依然評分很高,就連我也給了好評。那是因為電影是一種極重視覺效果的藝術形式。這部電影確實在很短的時間內抓住了觀眾的眼睛。有趣的角色定位也很必要。善良樂觀卻笨拙慵懶的巴魯熊、正義勇敢的精神導師黑豹巴吉拉、堅定溫暖充滿母愛的母狼拉克沙、體型龐大充滿野心的巨猿路易王還有伺機尋求報復的老虎謝利汗,這些角色被塑造的非常鮮明而有特色。
女神斯嘉麗詹森配音的巨蟒卡磁性充滿誘惑力的嗓音不僅迷惑了主角毛克利也俘獲了大多數觀眾的心。但當時懷孕八個月的女神聲音還是溫柔大於魅惑、深邃大於邪惡總有一種亦正亦邪的不確定感。
在看電影方面,我是不折不扣的文本黨。故事本身的節奏、脈絡,角色的靈活、生動和主題的深刻、升華對我來說遠比絢爛的視覺效果來的重要。因此,當一些電影人開始鼓吹CG電影是一種類似從默片到有聲電影、從黑白片到彩色電影裡程碑式的進步時,我只能想到諾蘭這個就連《星際穿越》這種極易創造視覺震撼的電影都堅持不做3D的好萊塢導演。技術的進步一方面確實促進了電影工廠的極大發展,但電影工廠的極大發展對於電影來說是好是壞呢?
不管怎麼說,《奇幻森林》依然是一部不錯的電影,它是視覺的盛宴,CG的奇幻和故事的森林完美融合!三流演員喬恩·費儒執導的能力遠高於他的表演天賦。奇幻無所謂好壞,甚至有時是一種極大的進步,但說到底只是一個形容詞,最重要的只能是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