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以義死,不苟幸生,而視死如歸。——歐陽修
繁榮的商品經濟,豐富了老百姓的生活,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消費者業務的亂象,各路商品魚目混珠,監管部門難以兼顧各類商品的檢查,以至於許多假冒偽劣商品混入市場濫竽充數,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為了讓自己的產品更有信服力,一些假冒偽劣商品會請明星或網紅來為自己代言,一旦一個帶貨人所代言的商品被打假,他們自己的威信也會受到嚴重的打擊。
因此,無良商家和網紅組成的利益共同體更是使得商品打假難上加難。
一位打假人,就對代言假冒商品的網紅死磕到底,然而,這本是為消費者發聲的一件好事,卻在該網紅的惡意引導下,被該網紅的粉絲反咬一口,許多不知真相的路人也紛紛站到了打假人的對立面,本是為民謀福利,到頭來卻被反咬一口,如此真的是令人唏噓。
一、打假人王海
上文所說的是王海,在1995年,王海獲得了「消費者打假獎」的稱呼,從此之後,王海與「打假人」的稱呼就綁定在了一起。
多年來,他數十年如一日,被他扒掉一層皮的假貨數不勝數,因此,人民親切的稱呼他為「消費者的守護者」。
時至今日,在他的名下已經成立了4家職業的打假公司,專門負責和假貨鬥爭到底,凡是被他調查的公司,多少都會受巨大的影響,作為回報,他也因為打假賺的盆滿缽滿。
能把打假做成一門產業,這樣的商業頭腦,也是沒誰了。當然,這也是一個雙向獲益的過程,消費者可以因此避免購買質量不合格的產品,他也能因此獲得利潤。
對於王海從打假中牟利的行為,其實也一直受到了爭議,有人指責他是為了賺錢才打假,對於這一點,王海從不避諱,他直言:「打假是為了正義,但是只有賺了錢,才能更高尚。」
確實,如果王海吃完上頓沒下頓,沒有一個穩定的收入,又怎麼能指望他可以排除外界的幹擾,甚至不惜得罪商業界的大佬去為消費者打假呢?
所以,說到底,打假是為了盈利,但是盈利可以與正義共同存在。
因此,王海的聲名在商業界可謂是如雷貫耳,誰都想避免和他扯上關係,更有甚者甚至通過賄賂等手段令他「手下留情」,然而對於這些利益的誘惑,王海都不為所動。
王海的真性情也收穫了消費者的敬佩與崇拜。
二、死磕網紅
王海打假的主要目標,是「具有賠付能力的企業」,再加上他打假的起步價是30萬,也就是說,一般的小企業根本就入不了他的眼。所以,指責他「商業碰瓷」的消息也一直連綿不絕。
但是,能把商業碰瓷做到極致,也算是對於消費者的好事。11月19日,王海就死磕上了網紅辛巴。
辛巴是某平臺的帶貨主播,具有極高的人氣,事情的起因是,辛巴團隊在直播間裡銷售的燕窩,被某消費者購買並檢測後,爆料竟然只是糖水。
辛巴在起初,為了自證清白,向大家展示了產品的檢測報告,並且宣稱要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清白。並且信誓旦旦的表示,如果自己賣的是假貨,願意假一賠三。
這位消費者作為一個普通人,在咄咄逼人的辛巴面前,自然是無力抵抗,再加上辛巴具有極高的社會影響力,一時間,仿佛辛巴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而這位合理維權的消費者則是鬧事的。如此無助的情況下,王海站了出來。
他通過各種渠道,著手搜集燕窩造假事件的資料與證據,並且購買了大量的燕窩產品送去專業機構檢驗,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辛巴售賣的燕窩就是糖水。
眼看王海各項證據都齊全,而且還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辛巴認慫了,但是,王海卻沒有選擇見好就收,他咄咄逼人的要求辛巴兌現假一賠三的諾言,並且要求辛巴公開向此前被誣陷的消費者道歉。
見事態發展到了不可控的地步,辛巴只能一改之前囂張跋扈的態度,雙眼含淚,很委屈的向公眾道歉,並且表示自己會履行假一賠三的承諾。
然而,辛巴真的是誠心道歉嗎?顯然不是,雖說,他也履行了假一賠三的承諾,但是,這個假燕窩的售價是很貴的,如今假燕窩被證實了只是糖水,消費者不過只是受到了三瓶糖水而已,即使假一賠十,也不能夠抵消它昂貴的售價,這樣的操作,足以證明辛巴的精明。
更過分的還有,辛巴先低調一陣子,再通過隱秘的手段讓水軍控制評論,利用輿論造勢,將火苗引到維權者的身上。
無數水軍跑去咒罵王海,紛紛挖掘王海的黑料,就連辛巴的媳婦都親自下場,信誓旦旦的證明自己老公的「清白」,說自己的老公是敢作敢為的英雄。
很多不明真相的路人也被辛巴的水軍帶偏,紛紛站到了反對王海的輿論陣線中,如此,王海真的是被反咬了一口。
然而,王海如果這麼好欺負,他就混跡不出今天的成就了,他決定與辛巴死磕到底。
他深挖法律法規,要求辛巴對消費者假一賠十,同時,王海一一翻閱辛巴過去的直播視頻資料,但凡是有水分的,王海都把他們一一挑出,注意打假,最終,王海甚至列出了辛巴過往銷售的假貨清單,凡是和辛巴有牽扯的假貨集團紛紛躺槍。
因此,這些商業公司立刻解除了與辛巴的合作關係,防止自己惹禍上身,辛巴也接不到新的商業訂單了,從一個人氣帶貨主播淪落到了人人咒罵的假貨小王子,如此的辛巴並不值得引人同情,走到今天這一步,完全是因為他違背了商業道德,自作自受的結果。
三、毀譽參半
王海也不總是那麼穩的,他曾經也因為打假翻過車。
王海曾經揭露過「極草騙局」,從微博上大量發布並轉載詆毀極草產品的文章,然而最後卻被專業人員證實,他所列出的論點和論據多是斷章取義,根本不足以支撐極草產品是假貨的論點。因此,王海也被告上了法院,最終被判處賠償12餘萬元。
以金錢為導向的打假模式,出現翻車,其實也不足為奇。畢竟,打的假越多,王海賺的錢就越多,他很有可能為了自己的利益,廣撒網,但是對每個產品研究的又沒有那麼深,因此,打假人被「打假」的事情爆出,其實也是意料之中了。
結語
在當今繁榮的商品經濟下,王海的興盛也體現出了,消費者確實需要一個能夠為自己提供參考與導向的打假機構,王海便抓住了市場的空白,成功為自己賺取了一定的利益,並且解決了部分消費者的問題,從這方面來說,王海的打假行為是極其具有正面意義的。
但是,另一方面,把打假做成商業行為,必然會導致打假行為的變質,即使王海打假的行為是以金錢為導向,但是也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應該得到鼓勵。
但是,王海為了牟利而急躁冒進,這種行為也應該受到懲罰。無論如何,是假貨公司也好,是打假人本身也好,只要錯了,就應該接受懲罰。
當然,隨著我國市場監管機制的日益完善,我國對於各類商品的監管體系也在逐步建立,或許有一天,真正具有國家公信力的檢驗機構會完全取代這種商業性質的打假機構,屆時,消費者才會贏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參考資料:《辛有志騙術揭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