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王扎那:生於通遼的草原神騎手

2020-12-07 蒙媒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中國馬王」這個稱號,其實這是草原騎手的至高榮譽。

我國第一個中國馬王,是來自通遼的扎那。扎那,蒙古族,1950年出生,那時的通遼還叫哲裡木盟,他生在科爾沁左翼後旗,就是今天通遼市的科左後旗。

扎那20歲時,身高還不足一米四,但身高沒有阻礙他的志向,他艱苦努力,終於練就了一身馬上功夫,也學會了一套訓馬技術,成了當地有名的訓馬手和好騎手。

1981年,當時的科爾沁左翼後旗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在這場大會上,扎那一鳴驚人,奪得了10000米速度賽馬的冠軍。但真正讓他成名的不是這場大會,而是1991年8月舉辦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在第四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上,扎那出人意料地奪得了3000米和5000米速度賽馬兩枚金牌;更為關鍵的是,他在1992年4月廣州舉辦的「中國馬王杯」邀請賽中也獲得了冠軍,摘走「馬王」桂冠。此後,他在各種比賽中連獲佳績。

正是因為他的卓越成績,他也成為通遼大地上鼎鼎大名的馬王,而且不僅是通遼馬王,還是中國馬王。

對於中國馬王扎那,你以前聽說過嗎?

相關焦點

  • 海拔4000米草原上「騰飛金馬」色達賽出新「馬王」
    天高雲淡,碧空如洗,在海拔4000多米的扎青塘草原上,各色野花爛漫,色達縣的藏族群眾身著鮮豔的藏族服裝,將各自的帳篷星羅棋布地扎在扎青塘草原上,共同歡慶草原盛會,現場騎手們策馬揚鞭,上演草原上的速度與激情。
  • 海拔4000米草原上「騰飛金馬」 色達賽出新「馬王」
    8月7日,2020四川甘孜山地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之金馬文化旅遊節——「騰飛金馬」賽馬比賽,在海拔4000米的扎青塘草原舉行。天高雲淡,碧空如洗,在海拔4000多米的扎青塘草原上,各色野花爛漫,色達縣的藏族群眾身著鮮豔的藏族服裝,將各自的帳篷星羅棋布地扎在扎青塘草原上,共同歡慶草原盛會,現場騎手們策馬揚鞭,上演草原上的速度與激情。
  • 通遼——珠日河草原與大青溝二日遊
    一年中全家團聚的日子有限,十月又是最美的季節,六口人,兩輛車,沒有過多計劃,二號早上就從瀋陽出發去通遼遊玩。 導航定位通遼火車站,瀋陽過去三個小時多一點,走新魯高速,特別順暢,一點不堵車,要擔心的是不要超速!
  • 鍾靈毓秀 英雄搖籃通遼
    通遼是聞名遐邇的「中國安代藝術之鄉」、「中國蒙古族民歌之鄉」、「中國烏力格爾之鄉」「中國民族曲藝之鄉」、「中國馬王之鄉」和「中國版畫藝術之鄉」。民族風情濃鬱的烏力格爾、四胡、安代舞等民間藝術,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謂鍾靈毓秀、物華天寶。
  • 科爾沁金秋,從敖包草原到五角楓林,體驗一場別樣的速度與激情
    ,也有敖包相會的浪漫,是競技,也是風景……10月11日上午, 2020科爾沁公路自行車賽在「英雄上馬的地方」——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阿古拉草原鳴笛開賽,向層林盡染、漫山紅遍的烏旦塔拉五角楓林進發,35公裡,一路騎行,一路風景,來自內蒙古各地的300餘名騎手在金秋的科爾沁大地,上演一場別樣的速度與激情。
  • 「馬王」巴帕
    原標題:「馬王」巴帕 適逢古爾邦節假期,蒙古族騎師巴帕頂替過節的同事上馬,為觀眾表演中國西域賽馬場每天的例行節目——名馬展示。 這間賽馬場位於中國西部的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水草豐茂的伊犁河谷是傳統養馬大區,歷史上,這片區域出產的良駒曾被西漢王朝皇帝劉徹贊為「天馬」。
  • 草原明珠,通遼最美景點
    通遼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處松遼平原西端,始建於清朝崇德元年,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通遼市境內土質肥沃、水草豐美,野生動物繁多,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白鸛、鴇、梅花鹿、紫貂,同時也是國家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素有草原上的明珠、內蒙古糧倉、黃牛之鄉等美譽。下面就一起看看通遼最美的景點。
  • 美麗的通遼
    地處科爾沁草原腹地的通遼名人眾多,如才智過人的清孝莊皇后、抗英名將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達梅林等,至今,他們的故事仍在草原流傳。通遼市享有「安代藝術之鄉」、「中國民族曲藝之鄉」、「版畫藝術之鄉」、「中國馬王之鄉」等諸多美譽。
  • 草原牧歌手扒肉,來了通遼啥都有!
    逐夢大草原 縱馬科爾沁 金秋時節,讓我們一起走進通遼,領略靜謐美好的自然風光,品嘗草原風味美食,逐夢大草原!扎魯特山地草原風景區是目前通遼市保存最完整的草原,也是別具特色的山地草原。來一趟通遼怎能少得了大快朵頤一頓地道的蒙餐?
  • 來通遼阿古拉草原,與你「敖包相會」
    中國通遼「一帶一路敖包相會」國際文化旅遊節將於8月17-18日在內蒙古科左後旗阿古拉草原舉行。為積極參與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提升「敖包相會的地方——通遼」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國通遼「一帶一路敖包相會」國際文化旅遊節於8月17日至18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阿古拉草原舉行。
  • 通遼:以體育賽事見證城市歷史遷躍
    通遼很「老」,距今五千年左右,社會發展就已經進入初級文明階段。漫長的歲月中,通遼見證了風雲際會,歷史變遷。通遼也很年輕。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戰略節點,「草原絲路第一驛站」通遼正煥發新的活力。10月11日,2020科爾沁公路自行車賽在通遼市舉行。一條賽道串聯起通遼多個旅遊文化景點,又似一根長線,一頭牽起科爾沁悠久的歷史,一頭連接飛速發展的現代化都市,展示這座城市的新動能。
  • 人民的節日,歡樂的草原丨賽馬盛會,在海拔4000米的金馬草原點燃速度與激情
    天高雲淡,碧空如洗,在海拔4000多米的扎青塘草原上,各色野花爛漫,色達縣的藏族群眾身著鮮豔的藏族服裝,將各自的帳篷星羅棋布地扎在扎青塘草原上,共同歡慶草原盛會,現場騎手們策馬揚鞭,上演草原上的速度與激情。
  • 教您如何「玩轉」通遼
    通遼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科爾沁草原腹地「中國馬王之鄉」、「中國安代藝術之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蒙醫藥文化之鄉」……一張張城市名片向人們展示出一座充滿魅力而又神奇的城市。通遼火車站是全國38個鐵路樞紐站和14個編組大站之一,通遼至京瀋高速鐵路通車。通遼市區至旗縣政府所在地實現了高等級公路連接,全市建成兩小時經濟圈,通車總裡程達到2萬公裡。
  • 通遼-古稱科爾沁
    通遼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科爾沁草原曾產生和流傳著著名的科爾沁三大敘事民歌(韓秀英、達那巴拉、嘎達梅林)和上千首短調民歌,湧現出琶傑、毛依罕等曲藝大師和色拉西、查乾巴拉等歌手。通遼境內有京通、通讓、大鄭、通霍、集通5條鐵路交匯
  • 專訪通遼市長郝茂榮:治理好西遼河「母親河」 守護科爾沁草原
    ▲通遼市委副書記、通遼市長郝茂榮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攝影:張力軍)▲通遼市境內的扎魯特山地草原▲通遼市實施千萬畝科爾沁沙地治理工程,境內沙地已有一半得到有效治理(攝影:張力軍)▲經過多年持續保護和系統治理,通遼市生態環境整體好轉(攝影:張啟民)▲通遼市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是全國23個百億斤糧食地級市之一(攝影:張啟民)▲作為內蒙古「糧倉」,通遼市連續8年產糧超120億斤,貢獻了內蒙古自治區近三成的糧食總產(攝影:張啟民)▲通遼市被譽為「中國草原肉牛之都
  •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草原明珠,通遼最美景點
    通遼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處松遼平原西端,始建於清朝崇德元年,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通遼市境內土質肥沃、水草豐美,野生動物繁多,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白鸛、鴇、梅花鹿、紫貂,同時也是國家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素有草原上的明珠、內蒙古糧倉、黃牛之鄉等美譽。
  • 通遼·烏旦塔拉國際楓葉節實現旅遊收入2000萬元
    本報通遼10月17日電  (記者 趙曦  通拉嘎  郭洪申) 10月17日,為期3天的「
  • 通遼草原賞風光,「千山號」塞上之旅再出發
    ,體驗草原與沙漠的浩瀚之旅。本次旅行為期兩日,通遼市科爾沁旅行社帶領鞍山遊客暢玩了扎魯特草原和塔敏查幹沙漠等地,一路上飽覽草原風光,品嘗蒙古傳統小吃,體驗牧民生活,欣賞蔚為壯觀的「八百裡瀚海」,體驗沙漠越野車的驚險與刺激,真切地感受到了「馬背上民族」的率真與豪情。
  • ...屆草原文化百家論壇暨科爾沁歷史文化高峰論壇在內蒙古通遼市開幕
    會議現場 張力軍 攝 4月28日下午,由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發展基金會主辦,內蒙古民族大學和內蒙古科爾沁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第二十二屆草原文化百家論壇暨科爾沁歷史文化高峰論壇在內蒙古通遼市隆重開幕
  • 德克士通遼首家草原文化主題明仁餐廳開業
    德克士通遼首家草原文化主題明仁餐廳開業) 12月12日,中國快餐業巨頭德克士首家草原文化主題明仁餐廳盛情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