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大興西紅門南橋附近的生態公園內,市民正在鍛鍊身體。這處佔地超過1000畝的生態公園,是在昔日出租大院、建材城等騰退後的基礎上建成,方便了周邊數萬居民觀景和運動。 記者 武亦彬 攝
在南五環西紅門南橋附近,昔日造成環境髒亂、交通擁堵的出租大院、建材城等騰退後,一座佔地超過1000畝的生態公園於近日亮相。不僅建有水系湖泊、微地形山坡,還有塑膠跑道,周邊數萬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免費觀景和運動。
「等來年開春,這公園有望成為網紅打卡地呢!」說話的是大興區西紅門鎮政府工作人員高洋,他參與了公園建設的全過程。據介紹,公園內栽種了3.3萬株喬木、6499株灌木、花卉59.8萬平方米和水生植物1萬平方米,營造出了多個主題園區,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數佔地270餘畝的「芳櫻園」了,到了春天,白、粉、紅等多種花色的櫻花品種將格外吸引遊人目光。此外,園內還有法國梧桐、海棠和多種彩葉樹種,搭配林下地被植物,構成色彩豔麗的宜人景觀。
雖然西紅門生態公園剛剛開放不久,但記者發現,已經有不少大興本地的運動團體將這裡選為了訓練基地。跑團成員趙赫的家住在鬱花園小區,與公園只隔了一條馬路,「這兒的塑膠跑道軟硬適中,跑起來輕快,還不傷膝蓋。」高洋說,在公園中修建跑道是響應市民需求,公園所在地塊周圍有多個大型社區,未來將組織健步走、迷你馬拉松等趣味賽事,讓市民樂享綠色發展紅利。
展開一張公園區位圖,記者看到,這座位於南五環和京開高速交會處的生態公園,不僅是大興區「一軸、兩帶、三組團」生態綠化格局中大興新城組團的門戶節點,也是本市綠化系統規劃中二道綠化隔離帶的組成部分,更處於圍繞中心城區建設的9條楔形綠地中。而在多年前,這裡卻是西紅門鎮政府的一件「煩心事」——約有25萬平方米的簡易建築,火災隱患突出。2016年,地塊開始拆除騰退,之後經過精心規劃、設計,去年5月,公園開工建設。
公園內有不少微地形小山坡,這些都是利用拆除簡易建築後製作的再生骨料堆出來的。拆除產生的80萬立方米建築垃圾,被統一運到骨料廠,經過機械設備的無害化處理,變成直徑大小不一的各種再生骨料,投入到公園的建設中,實現變廢為寶。(記者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