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松茸靠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成功出圈,成為高端料理的標配。而在日本,素有「秋季味覺之王」稱號的松茸,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時令美食。
今年9月份,有日本秋季味覺之王稱號的兵庫縣丹波筱山產松茸上市,當地在蔬菜批發市場進行了今年第一次拍賣會。經過激烈競爭,最終這三顆長度為7-11釐米不等的松茸被當地一家料理店買下,重量僅70克,價格為83萬日元,約合5萬元人民幣。
然而,日本近五年松茸的平均產量僅有37噸,年產量最少的時候僅有14噸。因此,日本本土松茸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批發價格在1公斤5萬日元上下,約合人民幣2900元。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在2020年的松茸流通量中,有9成以上是進口產品,其中中國產松茸佔到6成以上。中國松茸的外觀和味道酷似日本產松茸,除了零售之外,餐飲店也將其用於秋季菜品。
貿易統計顯示,日本的松茸進口量在疫情前的2019年約為850噸,其中6成為中國產,美國和加拿大產分別為2成左右。2020年約為630噸,比2019年減少近3成。2021年截至7月底僅為9噸,比2020年7月底減少6成。
但今年中國國內的松茸消費量增加,對外出口量相對減少。
同時,松茸另一個重要產地——美國因頻繁發生的山火導致松茸產量下降。一些日本蔬菜批發商的松茸進貨量只有去年的7成左右。由於松茸對鮮度要求極高,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國際航班減少,運輸成本攀升也直接影響了松茸的進貨價格。
目前,全世界尚無人工栽培的成功先例。日本在松茸的人工栽培研究上處於世界前沿,從上世紀初研究至今,仍無法實現人工栽培。近年來,由於環境的惡化和大規模掠奪式的採集,野生松茸資源日漸枯竭,全球松茸產量逐年遞減,其經濟價值不斷攀升。
日本市場上的中國松茸價格已連續兩年走高,目前的批發價格為每公斤11620日元(約合人民幣670元),較去年同期上漲20%。雲南是我國松茸主產地之一,近年來國內松茸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原本用於出口的松茸更多轉向了國內市場銷售。
中國是松茸的主要出口國,每年出口大量的優質松茸到歐洲和日本製成深加工產品。香格裡拉作為中國松茸主產區,因產茸品質最好,每年出口供不應求,30年來一直是松茸出口冠軍。由於優質原料的短缺、科技的落後、保鮮技術的落後、國內對松茸的科普滯後、國內消費者對松茸的功效和價值認識不足等原因,中國松茸產業仍處於粗加工階段。目前,國內有300多家松茸企業主要從事松茸出口和粗加工。
根據央視財經、界面、央視網等綜合整理
責編 孫翼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