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所謂的廣譜抗癌藥的消息刷了屏,甚至有些還加上了神藥之類的讚譽,說實話,這種「挺正經的謠言」真令科普人汗顏,同時,也是憂慮。畢竟,隨著腫瘤發病率的增加,很多家庭都已經歷過花完積蓄受盡折磨,最終因腫瘤而人財兩空的悲劇。不恰當的傳播,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添油加醋式的亂傳,無疑會讓患者及家屬產生不切實際的期盼,這樣,就又為詐財害人的各路神仙留下了藉機騙人的機會。那麼,這個被爆炒的抗癌藥到底是何方神聖呢?事件的真相是,2018年11月27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Larotrectinib,商品名Vitrakvi,為了敘述方便,咱們就跟慣例給起個代號,叫V藥吧。這個藥的特點為是不考慮癌症的發生區域,也正是由此被冠上了「廣譜」,其實質還是個靶向藥,靶向的目標是TRK,批准使用的範圍是治療攜帶NTRK基因融合的成年和兒童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
廣譜這詞,讓人聯想到廣譜抗生素,就是對多種病原微生物有殺滅作用的藥物,例如曾經戰績十分輝煌的青黴素。想想那些神劇裡的情節,革命戰士為了將盤尼西林弄到根據地得費多少周折,那時候的抗生素也真是管用,像結核之類沒辦法醫治的病,就全指望這廣譜神藥了,但是,癌症治療卻是另外一回事。甚至咱們可以鐵定地說,在當前,還基本沒有可以治癒的癌症,癌症治療的目標只是儘可能延長患者的總生存期。所謂廣譜抗癌,指的是對多個不同類型的腫瘤靶點都有作用。但是,有作用不見得就靈光,有的靶點對藥物的敏感程度較高,療效就顯著;有些則不然,只能起到控制腫瘤長得別那麼快或病情不再惡化的作用。
要看清V藥,咱們得先說TRK。TRK融合是基因異常,是TRK基因與其他基因融合,這種情況,在常見的腫瘤中佔比大約是0.5%到1%,但在某些罕見腫瘤中的佔比可超過90%,這其中包括唾液腺癌、某種青年型的乳腺癌、嬰兒型的纖維肉瘤等,TRK融合會在腫瘤早期出現,並在腫瘤的生長和擴散過程中持續存在。V藥的開發就是盯著這個TRK,本質是口服的TRK抑制劑,是針對特定基因突變,而不是針對特定的癌症種類,所謂廣譜中的廣,就是超越了以往的按解剖位置看待腫瘤的涵義。V藥曾在2016年7月就被FDA授予了突破性藥物資格,所以嚴格說不是今天才面世的新藥,其適用範圍是TRK融合基因突變陽性的成人及兒童的不可手術切除或轉移性實體瘤。
聊過基礎概念,咱們說實際的,咱不問細節,看療效。這幾天熱炒的75%治癒率,是大忽悠。真實的情況是,V藥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的療效是75%的客觀緩解率。什麼意思呢?就是沒有新病灶出現,而且腫瘤標誌物檢測正常至少維持4周。其中,完全緩解率是22%。但是,咱們要明白,醫學中所指的臨床治癒是需要達到5年之內不復發的指標。因此,從療效說,這藥遠遠達不到神藥的想像境界。也可能正是這個原因,使得V藥適用範圍的具體解釋變成了這樣:沒有已知的獲得性耐藥突變、轉移性疾病或手術切除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沒有滿意的替代治療選擇或治療病情進展的患者。瞧到沒,從字面上看就是,沒別的辦法,就試試這個。
您或許納悶,這不是然並卵嗎?難道是僱了所謂營銷水軍在哄大家開心?這個就不知道了,咱們從這V藥的身世中去窺視下吧。在2017年召開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會議上,本星球抗癌界的扛把子之一,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牛人公布了V藥的早期臨床數據,說V藥在廣泛年齡和腫瘤類型的TRK融合癌症中,具有持久的抗腫瘤活性作用和良好的耐受性,黑馬由此誕生。但是,咱們得看清,咱這兒的科盲發起的這波瞎炒是把關鍵詞給去掉了,沒了TRK融合,變了樣,給弄成了老少鹹宜的75%治癒的抗癌新星,純純是無聊的瞎扯。
在黑馬殺出半年後,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了V藥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對年齡從4個月到76歲的患者,針對17種不同癌症治療的總體反應率為75%;到了2018年10月,歐洲腫瘤醫學協會會議上,有研究論文顯示,總緩解率為80%,部分緩解62%,完全緩解率為18%。此外,已有的研究顯示,V藥也會產生耐藥。V藥頭上的光環是前所未有的,已被FDA授予加持了4重神罩:孤兒藥資格、罕見兒科疾病資格、突破性藥物資格、優先審查資格。這麼牛,想拿試驗基金和代理權的能少嗎?能不來點預熱式鋪墊嗎?
抗癌這事兒,要非得弄個廣譜,從適用於癌症病例總數的多少來論,其實目前還是得屬PD-1類,包括帕搏麗珠單抗及納武單抗,因為這類藥針對的靶點是在人體的免疫系統中的,可喚醒人體自身對於腫瘤組織的對抗,未來真正的廣譜應該是針對多個靶點。現在咱們小結,新面世的V藥,所謂廣譜抗癌藥,是一種靶向藥,僅針對TRK融合,總體而言99%以上的腫瘤患者不在適用範圍內;這種藥有效,且開闢了癌症治療新領域,但是效果有限,總體緩解率75%,算不上神奇療效,更不是治癒。順路回答您可能的問題,旁邊戴頭巾的鄰居有沒有開始仿製?答,還沒有,有也別試,原產藥都麻麻滴,仿出來的再有意想不到的不良反應呢?到此,願V藥原產及仿製廠家不玩跨國界那一套,收聊,散。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測查、快報、細節、釋疑、觀察、實務、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