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一則新聞
讓小編驚掉了下巴
新聞是醬紫的
▼
10月9日,網友@彈熊貓的古箏 發微博稱,在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一隻大熊貓瘦到骨頭清晰可見。
對此,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相回應稱,之所以這隻大熊貓會這麼瘦,是因為它在國慶之前得了牙髓炎,好幾天不好好吃東西。
納尼?瘦成「皮包骨」,竟是因得了牙髓炎!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熊貓牙痛和人牙痛是一樣的。
一提起看牙,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貴!其實,定期看牙能省不少錢。
「一拖再拖,看牙越來越貴!」一位醫生說,不少患者抱怨看牙貴,動輒就要好幾千元,其實,看牙不貴,只是不少人來得太晚,錯失了很多次省錢的機會!
這位醫生算了一筆帳:
小孩剛長恆牙時,如及時塗氟,只需幾十至幾百元,就能提高抗齲能力;兒童牙齒剛長出、齲齒未發生時,如及時做窩溝封閉,也只需幾十至幾百元,就可預防咬合面齲齒;但很多家長沒抓住機會,慢慢地,孩子的牙蛀了,這時儘快補牙,花費也不過幾十至幾百元;如果不及時補牙,蛀牙越來越深,可能需要做嵌體,就得花幾百到幾千元;
成年人一旦齲齒向深層的神經侵襲,牙痛得不行,就得做根管治療,得花數千元,可能還需要做烤瓷牙,少則兩三千,多則上萬元;隨著齲壞進展,牙體組織可能崩解嚴重,只能拔了,拔牙之後需要鑲,鑲牙有很多方式,目前較好的是種牙,可能要花上萬元;如果缺了牙,又長期不鑲,可能造成更多牙齒齲壞、磨損,關節出問題,治療費就更貴了。
「看牙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早預防、早治療,費用並不高,還能少遭罪。
每個人都應定期做口腔檢查,每半年檢查一回,必要時,半年到一年做一次潔牙,最多也就花百八十元,比十年後花幾千元裝個假的好。
關於人的牙髓炎,看完下文你就明白了。
牙髓炎是指發生於牙髓組織的炎性病變。
牙髓是主要包含神經血管的疏鬆結締組織,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外層由牙釉質、牙本質及牙骨質包繞著。
牙髓炎大多由齲病引起。我國成年人患齲率達到88.1%,也就是說十個人裡面有九個都患有齲病。
根據齲齒的深度,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淺齲、中齲和深齲。
淺齲齒,細菌攻到了牙釉質層,牙釉質超硬,所以這會壓根兒不會痛;
中齲齒,細菌攻到了牙本質層,有可能一開始感覺到酸痛,但過了一段時間就慢慢沒那麼明顯了;
深齲齒,細菌攻到牙本質深層,接近牙髓了,一般都是咬東西或喝冷水時刺痛/酸痛,但也不排除有些牙比較大條,就是沒痛過。
深齲再往下發展,當累及到牙神經,就會引發牙神經發炎和牙根發炎,我們稱之為牙髓炎和根尖周炎。這時候疼痛會更劇烈,情況就比較嚴重了,治療手段也會變得更複雜。
所以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定期做口腔檢查,一發現齲齒及時進行治療。
當齲齒發展到引起牙髓炎時,疼痛非常劇烈。
牙髓炎是不會自行往好轉發展的,牙髓炎發展可引起牙髓的死亡,醫學上稱牙髓壞死。
牙髓炎疼痛一定要醫生進行牙齒止痛的處理。有的病人經過數日牙疼後又覺得牙不疼了,以為好了,實際上可能是牙髓炎往牙髓壞死方向發展,不能簡單以為牙不疼了,牙病就好了。
根管治療是目前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方法。
牙齒根管治療術的過程是醫生用牙齒根管治療專用的器械通過徹底去除感染的牙髓以及感染的牙本質和毒性分解產物,嚴密填塞根管,隔絕細菌進入根管再感染,防止根尖周病變的發生或促進根尖周病的癒合。
定期口腔檢查,遠離口腔疾病
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申請免費口腔CT拍片檢查
如果你有牙齒方面的問題,你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關注【咿呀口腔知識科普】公眾號了解更多牙科健康信息,也可以在線留言或者撥打15107159447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