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五大改造」|「你說,我寫」一封來自監獄的「家書」

2020-12-14 澎湃新聞

推進「五大改造」|「你說,我寫」一封來自監獄的「家書」

2020-03-30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爸、媽,你們好嗎?我在這裡很好······」

服刑人員小郭一字一句地說著,韶關監獄分監區教育幹事小何在一旁認真地寫著。

在監獄舉行的「寄一封家書」活動中,小郭第一次攤開信紙,想給家中的父母寫封信,卻發現自己識字不多,便向監獄警察尋求幫助。

「沒問題,你說,我寫。」聽了小郭的請求後,監獄警察小何爽快地答應了。

「他們已經很辛苦了,我要好好的。」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監獄收到了許多服刑人員家屬關於監獄疫情的諮詢。監獄契合「寄一封家書」活動,舉行家書評比,鼓勵服刑人員向家人寫家書。

「老婆,我真的很後悔犯了罪,以至於不能在疫情期間陪伴在你和女兒身邊,保護你們。當看到武漢防疫一線醫護人員寫的家書,我真的深深地被他們的奉獻精神打動了。一線防疫人員和警官們已經那麼辛苦,我會好好服刑改造的。」一名服刑人員在家書中寫道。

一行字、一封信、一縷思念、一句囑託,「一封家書」喚醒了服刑人員心中的愛與牽掛,喚醒了他們內心深處不能陪伴家人的愧疚感。監獄既幫助他們了解當前國家疫情防控形勢,熟知疫情防控的相關措施和規定,也引導他們打開心結,通過文字向家屬講述監獄內的疫情防控現狀,讓家屬們理解並支持監獄的疫情防控工作。

不落下任何一人

寫「家書」對於文化水平偏低、語言組織能力較弱的服刑人員來說是一個大難題。監獄為這部分服刑人員提供「代寫」幫助,由服刑人員口述,監獄警察寫的方式,把他們對家人的思念之情,裝入一個個信封裡。一些與親人有多年隔閡的服刑人員也在此次活動中打開了塵封多年的心鎖,向親人吐露壓在心底的話語。

是家書 也是改造表現成績單

對於監獄而言,服刑人員通過家書與家屬搭建溝通的橋梁,同時也是反映他們思想動態的一扇窗戶。當發現家書裡表現出服刑人員不安的情緒,監獄及時對該服刑人員開展談話教育,主動化解其內心的矛盾問題,排除了監管安全隱患。

一封家書,報一聲「平安」,能溫暖一個家庭。疫情當下,沒有什麼比得上分隔兩地的親人互道一聲問候來得珍貴。只有消除了服刑人員及其家屬們的擔憂和焦慮,才能不斷提升教育改造質量,守住監管安全,確保一方平安。

來源丨韶關監獄

廣東司法行政

官方微信號

原標題:《推進「五大改造」|「你說,我寫」一封來自監獄的「家書」》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封家書】歷經千帆 初心依舊
    自本期開始,我們從眾多家書中擷取了一些片段,編輯成「一封家書」系列,讓我們聽聽在特殊日子裡警屬和幹警之間的「悄悄話」吧。作為上一代的監獄幹警,我知道挽救浪子、拯救靈魂是監獄警察的天職,但生活並不都是光明的,也並非是無限美好,監獄警察這條路,承載了太多的責任,甚至還有不被理解。 你在報考公務員的時候說:「子承父業是中國的傳統,獻了青春獻子孫就是『紅燭』精神。」在赴外地執行任務時,你說:「曾經的你,今天的我,職責所在,戰場無逃兵。」
  • 太原二監開展「十個一」教育改造活動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疫情防控戰時狀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穩定」的總體要求,太原二監黨委決定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十個一」活動,積極探索監獄封閉管理特殊時期以監舍為單元分區分策推進
  • 300餘所中小學學生為家人寫「最美家書」
    儀式上,來自我市300餘所中小學的學生響應倡議,手寫家書感恩親人。  「親愛的爸爸媽媽:當樹葉落下的時候,當鮮花爭芳吐豔的時候,這意味著,又過了一年,我,又長大了一歲。成長的幸福、煩惱,還有我所收穫的珍寶,有好多好多,都想向你們一一傾訴。」念起親手寫給父母的家書,14歲的李歡還有些羞澀。李歡說,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但還是第一次寫信給雙親。
  • 一封寄給婺城的「家書」
    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日前,婺城收到了一封來自退休老幹部章登庭的家書。章登庭說,很久沒回婺城,這次回家給他的驚喜不但是環境變化上的,也有老百姓生活感受上的。當部分安置房已經完成建設,老百姓在選房時臉上懸掛的微笑,心中洋溢的幸福時,章登庭就感受到這座城市給老百姓的帶來的紅利是觸手可及,也是感同身受的。
  • 結婚三周年紀念日,她給愛人寫了一封家書
    今天(2月14日)是第三批江蘇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曹力結婚三周年紀念日,她給自己的愛人寫了一封家書:2.14 武漢 陰孫先生:今年的情人節跟以往不一樣,沒有玫瑰約會,沒有燭光晚餐,只有身處兩地的想念。坐在窗邊,看著窗外一片寧靜,想家,想你們。
  • 燕京理工學院感恩教育舉辦二十屆 「一封家書」寫了十五載
    12月7日,燕京理工學院以「戰疫 感恩 逐夢」為主題的第二十屆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2020級新生一封家書活動舉行。橫豎撇捺愛滿頁,斟字酌句情意濃。2005年建校起,「一封家書」就成為燕京理工學院新生入學「必修課」,成為學校感恩教育系列活動的特色內容。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黨總支書記朱雷介紹,書信承載著中國人鄭重而真摯的情感,家書是其中最特殊的一種,可以更為充分的表達孩子對父母的敬愛,呈現血濃於水的親情。隨著時代的發展,同學們寫完書信後即可上傳到「一封家書」線上分享庫,形成自己的專屬家書分享給父母。
  • 這些前線警察的家書,是不是也戳中了你的淚點……
    「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在這特殊的時刻,一聲來自家人的問候,一封來自前線的家書,都彰顯出這些前線英雄的深情與大愛。你的爸爸:趙倫2020年2月28日02警嫂不是好當的但我願意在背後當你堅強的後盾這是一位警嫂寫下的一封家書,也是一個妻子寫給警察愛人的最長情的告白。
  • 張杰的一封家書有點感人
    張杰的一封家書有點感人時間:2019-05-16 10:04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張杰心中的泡桐樹是什麼梗? 張杰的一封家書有點感人 張杰,當下 的內地男歌手,從好歌手到好男人的蛻變,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張杰自身的努力得來的。
  • 山西監獄開展「五大改造」專題培訓
    11月22日,省委組織部和省監獄管理局聯合舉辦了山西省監獄系統「五大改造」專題培訓班。省監獄管理局相關處室、各監獄相關科室負責人和業務骨幹參加培訓。此次培訓為期一周,採取課堂教學、現場教學、網絡教學和交流研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
  • 千年之前秦人一封家書:「媽,再不寄錢來我就要死了,急急急!」
    」,一封來自公元前223年的家書,是跟隨秦國大將王翦在淮陽與楚軍作戰的倆兄弟寫的,雖然是為了討要東西,但細碎繁瑣間,卻也透露了濃濃溫情,讀起來至今令人潸然淚下。  與兄弟倆作伴的,還有兩封(準確來說是「片」)家書,這實際上是兩片長約20公分的木牘,在正反面都寫滿文字,是黑夫與驚寫給兄長「衷」的信,他倆當時駐地淮陽,因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心中不安,於是便寫信與家人聯絡。
  • 一封家書│接到南京寄來的準遷證 趕緊給父母寫信報喜
    即日起,紫金山新聞「金陵拍客」推出特別策劃——「一封家書·時光的告白」,向各位讀者徵集珍藏的家書,請您將家書(附上文字寫上信件背後的故事)發到「金陵拍客」專屬QQ號:1810949255,一起「聆聽」時光的告白。
  • 32年間的兩岸家書寫了什麼故事?
    01一封家書開啟兩岸尋根之旅12月8日中午,福建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沈文鋒從泉州趕到離博物館500公裡外的福建南平市浦城縣,從臺灣老人陳蘭鳳的兒子、臺灣資深媒體人範植明手裡,接過範家捐贈的家書。家書的主人,現年85歲的範母陳蘭鳳,因阿爾茲海默症在臺灣臥床,遺憾不能來到現場。
  • 快節奏生活,需要沉澱,表達情感,從寫一封家書開始
    表達感情,從寫家書開始。可能你會覺得寫家書好老土啊!現在都用手機打電話,發簡訊,甚至還可以視頻電話。居然會想到寫信,純粹是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 去年的我因為疫情原因沒能回娘家,今年又因疫情的捲土重來,回家的腳步又被限制了。雖然隔三差五會打電話給父母,但還是想提筆寫封書信。
  • 駐村幹部餘永流:留下一封來不及傳遞的家書
    駐村幹部餘永流:留下一封來不及傳遞的家書 2020-12-03 09:2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姥爺一封家書勉勵新兵外孫改正「三大頑疾」
    近日,在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新兵營組織的「讀家書」主題活動中,新兵白晨志和大家分享了外公的一封家書。我的長處是勤勞能吃苦,不足是文化程度偏低,所以那時每天堅持自學一小時,經常拿著稿件到飯堂朗讀,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漸漸地寫文章變成我的長處。最後還要強調一句:講好普通話,練好鋼筆字,這會讓你受益一生的。一人參軍,全家光榮!
  • 推進五大改造丨一條條簡訊息,架起服刑人員和家人的心理橋梁
    推進五大改造丨一條條簡訊息,架起服刑人員和家人的心理橋梁 2020-04-20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家書故事|是誰寫的字潦草?
    08:00來自別再說懂我大家好,我是崔嘉欣,來自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陽光分校。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爸爸和爺爺奶奶,下面,由我來為大家講述與信件相關的那段過往。爸爸邊將那些信封打開邊告訴我說:「在1994年,你爺爺奶奶因為掛念在安徽上大學的我,經常寫信,我這些年來都保存著。我寫給爺爺奶奶的信,也都在包頭,由爺爺奶奶保管。算下來,估計不低於100張呢!」爸爸的聲音裡隱隱透露著一絲小歡喜。信封中都是一些泛黃的信紙,上面是紅藍色的原子筆筆跡。
  • 一封陰陽相隔的「平凡」家書 月浦戰役24歲烈士的戰鬥宣言
    在上海戰役前夕張勇烈士給未婚妻胡興野寫下最後一封信,這是一封平凡的家書  解放上海戰役打響時,張勇渡江參加戰役前,給不知道是否還安然活著的未婚妻胡興野寫了一封信。信中張勇說「最後的戰鬥我堅信一定勝利的,但也是艱苦殘酷的,我卻不怕。
  • 千名學生操場寫家書 女生愧疚:忘了寫信格式
    系主任向輝說:「同學們,今天的課程內容是寫一封家書,寫下自己對爸媽的感恩與思念,也可以畫出與父母相處的一瞬間。」同學們將信箋鋪在小板凳上,坐在地上寫起家書。 我,又快放假了,又要回來煩你們了……」念起親手給父母寫的家書,17歲的劉靜還有些害羞。
  • 中環城「一封家書寄濃情」主題活動今日濃情開啟
    萬家熱線9月10日現場報導 9月10日下午2點,中環城(相冊 戶型 價格 動態)藝術館中秋特別企劃「一封家書寄濃情」主題活動濃情開啟。這次活動以一種特別的形式,向中環未來業主及業主家人、朋友送去節日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