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四平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見聞:「改」出滿滿...

2020-12-21 通化新聞

老舊小區改造,與民生福祉相連,與城市發展相系。

一方面,改造老舊小區有助於促進產業投資,改善人居環境,優化城市功能,是一舉多得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另一方面,老舊小區情況各異,改什麼,眾口難調,怎麼改,棘手問題多,又讓改造成為不折不扣的城市發展之「癢」。變「民生工程」為「民心工程」,不僅決定了老舊小區改造的成果,更考驗著一個城市的治理智慧。

2019年5月,四平市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程,103個老舊小區列入改造計劃,一個又一個老舊小區正在「華麗變身」。改造後的小區是否讓群眾滿意,切實提升了百姓獲得感、幸福感?這背後,蘊藏著怎樣的改造思路和施策邏輯?答案在一個個美好家園的改造建設中漸次揭曉。

「政府配菜」與「居民點單」

「您是否同意小區改造?對於小區當前供水、供氣、供電情況是否滿意?是否有加裝電梯需求……」不久前,四平市平安小區的792戶居民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問卷調查表《小區改造居民入戶調查表》,這是四平市老舊小區改造由「政府配菜」向「居民點單」轉變的先行做法。

老舊小區改造,千頭萬緒,如何破題?四平的決策者們想到了共建共享、問計於民。在改造工程前期,四平市廣泛宣傳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惠民政策、改造內容、方法步驟,利用入戶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傾聽百姓呼聲,收集改造「金點子」,制定、完善「一區一策」「一樓一策」的改造方案,有效激發了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建共享美麗幸福家園的熱情。

四平市喜慶社區黨委書記侯豔玲告訴記者,轄區內的平安小區在改造設計之初,並沒有計劃改造下水,但在入戶調查期間,居民們普遍反映由於廚房沒有下水管道,給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為了讓百姓改得寬心、住得舒心,四平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領導小組根據我們反映的情況,協調施工方調整改造方案,讓困擾居民20多年的廚房用水難問題得到解決。」

小區怎麼改,群眾說了算。據四平市鐵西區住建局局長高健介紹,「僅僅一個樓道的改造方案就六易其稿。」為了做到對群眾自選「菜單」應改盡改、能改盡改,高健帶領設計人員多次與街道、社區、居民代表共同協商設計方案,反覆踏查、反覆論證,不斷細化改造方案,目的是實現舊改的「量體裁衣」。

為避免舊改一哄而起、盲目跟風、改造成果與群眾預想不一致等情況出現,四平市確立了「試點先行」的推進模式,通過先行先試打造示範樣板,讓居民們走進改造「樣板間」,「提前驗收」改造成果。「我們目前選取了平安小區、東興小區、水利小區3個老舊小區作為試點小區先行改造。得益於試點小區的樣板作用,群眾參與改造的積極性和出資意願被進一步調動、激發。」四平市住建局局長宋彥亮說,「現在不少居民找上門來要求對小區進行改造。接下來,我們將總結試點經驗,把成功做法在全市老舊小區複製推廣。」

「獨角戲」與「大合唱」

方案既定,落實到不到位,是施工過程中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

在水利小區,由社區和居民代表共同組成的監督隊,每天在施工現場巡查著施工進程。作為監督隊的一員,年近70的王大爺從早到晚奔走於各個施工點。「像我這樣的監督員在這個小區就有十幾名。管道材質合不合格、施工質量達不達標等,都是我們日常監督的內容。如果發現什麼問題,我們會及時報給社區,由社區匯總,跟主管部門溝通。」

為更好接受群眾監督、吸納群眾反饋,當地住建部門每周召集施工方、監理方、社區代表、業主委員會代表及水電氣熱管網等部門代表,對施工過程中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和各類疑難問題進行現場會商。「上次召開協調會的時候,我們一次性商討解決了14個問題。」水利小區施工隊負責人李洪旭說,定期召開的會商,不僅讓他們更了解居民的想法,找準了改進方向,也使他們施工中遇到的難點、難題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取得了主管部門更加及時有力的支持。每一次會上的「面紅耳赤」,贏來的總是會後更大的攻堅合力。

為方便群眾監督,在四平市所有改造施工現場,都設置了老舊小區樓道改造材料展示臺,自來水管包覆材料、供熱管道包覆材料、強電保護槽、樓宇對講系統等等,均「曬」在百姓的眼皮底下。「施工材料『曬』得清楚,百姓看得明白,才能放下心來。」宋彥亮介紹說,「我們這次舊改,不僅關注樓宇外貌、小區環境等『面子』的亮麗,更關注樓道破舊、管線老舊不暢等『裡子』問題的解決。每一個小區都先把『裡子』工程做實,再實施樓外環境等『面子』工程。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舊改,打造集『養老撫幼、文體娛樂、健康休閒、快遞投放』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5分鐘、10分鐘生活圈,讓老舊小區改造由『民生工程』成為『暖心工程』。」

「煥然一新」與「容顏常駐」

如今,走進平安小區,是一派與從前截然不同的可喜景象:規劃有序的停車位,綠植環繞的休閒亭,嶄新的電子防盜門,明亮寬敞的樓道……得益於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曾經院老、房老、設施老的「老破小」「返老還童」,來了個「顏值」大翻身。

環境變好了,居民們的心情也敞亮起來。在平安小區居住了30多年的蔣阿姨,拉著記者的手誇耀小區的新變化:「坑坑窪窪的土路變成了乾淨整潔的柏油路,雜亂無章的小區廣場變得寬敞有序,家裡的下水也通了、網絡也穩了,現在小區的房價都漲了……」

自己的「宜居夢」一步步變成現實,可居民們的擔心也隨之而來。「一年改、兩年新、三年變原樣」,這是許多居民最擔心的問題。其實,居民的這個擔心也是四平市決策者一直思考的問題。103個老舊小區,都是棄管小區,改造後,如果沒有到位的後續管理,舊改成果很快就會付之東流。於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在水利小區舊改中實施——引入成熟的物業公司參與舊改,在讓小區換「顏」一新的同時,也為小區留下一個專業的「管家」,實現老舊小區改造後的後續管理社會化、專業化、常態化。

李洪旭告訴記者,這次中標小區改造工程,正是因為他們專業化的物業管理優勢。「我們四平市陽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在全市20多個小區負責物業管理,較為成功地探索實施了『兼合式』黨支部管理模式。此次老舊小區改造,我們也將不止於改造建設,會把過去成功的物業管理經驗,更好地應用於改造小區的後續管理。」

與此同時,盤活社區資源、開發功能性收費服務項目等探索也在水利小區改造中有序推進,決策者們希望在完善5分鐘、10分鐘生活圈服務功能的同時,激活小區「造血功能」,彌補小區後續管理的資金不足,確保改後小區「容顏常駐」。

來源 吉林日報

記者 姜本紅 崔維利 米韻熹

主審 | 趙成洪 審核 | 宋振宇 編輯 | 李蘊涵

相關焦點

  • 四平市政協來遼學習考察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考察組一行先後深入國康小區、政府新小區,實地察看了小區基礎設施改造、綠化提升、環境衛生整治等綜合整治以及物業服務工作開展情況,詳細了解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隨後,張恆軍主持召開座談會。會上,觀看了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專題片,聽取了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有關情況,並與市住建局等相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認真聽取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經驗做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區舊貌換新顏!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推進,讓百姓真正享受高品質生活。2020年馬鞍山市城鎮老舊小區共整治改造36個項目,其中含山縣2個、和縣2個、當塗縣5個、花山區18個、雨山區8個、博望區1個。涉及戶數16914戶,樓棟數510棟,建築面積144萬平方米,總投資16828萬元。
  • 馬尾主城區提升改造 老舊小區「改」出好生活
    但老城片區由於規劃建設時間久遠,城區面貌略顯老舊,尤其和東江濱沿線面貌相比,給人一種不協調的感覺。」12月1日,家住馬尾舊街的老馬尾人李先生接受採訪時坦言。「但從近年來看,馬尾主城區大力度的提升改造,帶給我們巨大的欣喜。」
  • 保山市隆陽區老舊小區改造見聞
    (屋頂改造對比)今年3月以來,保山隆陽區啟動了保山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計劃總投資7.6億元,對中心城區中符合條件的340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小區管道通了、綠化提升了、屋面不滲水了、文化氛圍濃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大幅改善
  • 宜興市官林鎮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居民幸福感
    原標題:官林老舊小區改造 「改」出居民幸福感   11月15日下午,宜興市官林鎮儲巷新村小區沐浴在秋日的暖陽下,居住在此的幾位老人正帶著孩子們在新修的廣場上溜達玩耍,目之所及儘是一派嶄新模樣。原來,不久前,官林鎮對該小區進行了修補綠化帶「瘌痢頭」、新鋪瀝青路面等改造。
  • 以「環境提升」帶動「城市復興」——南昌洪都老舊小區改造見聞
    新華網南昌6月21日電 題:以「環境提升」帶動「城市復興」——南昌洪都老舊小區改造見聞新華網 沈洋 王曉震從違章搭建嚴重、道路積水、垃圾亂倒到如今道路整潔、整齊劃一、管理有序……在江西省南昌市青雲譜區,曾誕生過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第一輛輪式拖拉機的老工業基地因為舊城改造展現了新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不用出小區生活都能滿足」!這個小區改出了...
    在一眾舊改小區中,新工社區顏值不算最高,但它的居住體驗一定是非常優越的。著重打造的「10分鐘生活圈」令這個以老年人為主的小區幸福指數大幅提升。正如69歲的小區老居民陳社民所言:「不用出小區,生活需求都能滿足。」
  • 《老舊小區改造為啥我們家不一樣》後續 老舊小區改造啥標準、有...
    06版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啥我們家不一樣》為題,報導了鄭州市商城花園小區進行老舊小區改造後,多棟居民樓道未曾粉刷,小區雨汙水仍舊混流,甚至仍有居民樓漏水等情況。 此外,還有多位讀者認為,老舊居民樓內的管線等也已老化,時常管道堵塞,還存在安全隱患,若是能選擇將這些也改造,就能從根源解決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難題。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都有哪些?
  • 四平舊小區改造後什麼樣?快來看看!
    他家住四平市鐵東區東星社區東興小區4號樓1單元,是四平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的樣板單元,最近剛剛完成施工。 四平市鐵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管科科長程博介紹,鐵東區已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納入到2020年的民生實事。今年,鐵東區納入改造老舊小區任務為15個,涉及住宅樓114棟、居民7870戶、面積約58萬平方米,計劃投入專項改造資金1.1億元。
  • ...生活丨把實事好事辦到百姓心坎上——天津小康路上的老舊小區及...
    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解決百姓生活的身邊事入手,讓群眾真切體會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天津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自2017年部署開展中心城區老舊小區及遠年住房改造以來,累計改造3185個片區、8367.65萬平方米,使127.79萬戶居民直接受益。
  • 老舊小區改造道路改造_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道路改造資料下載_築龍...
    內容簡介: 本工程為小區改造工程,人員居住密集,施工現場保持乾淨整潔,保證居民出入安全,下雨天時施工現場應鋪設木板等工具,方便居民出行,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噪音汙染,充分考慮居民作息時間,儘量做到避免擾民。本工程為金鳳區2016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施工一標段(康居A2小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具體改造內容包括:圍牆整治、樓道牆壁粉刷、道路整治、小區大門整治、樓道電線及樓道照明整治,小區井蓋整治工程。
  • 今年包頭117個老舊小區改造,看看都改些啥?
    最近幾年,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推進,居民們的生活環境也不斷得到改善。今年,我市又有117個老舊小區被納入改造範圍,目前,半數以上已經開工。平坦的道路,成蔭的綠樹,齊全的安保和健身設施,還有換上了新裝的樓房,都讓果園小區這個二十一歲的老舊小區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河北衡水:創城新「蛻變」分分鐘讓你幸福感...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之「文明創建成果」新聞發布會現場。實習記者盧婉鳳 攝 長城網衡水訊(記者張梅勝 實習記者盧婉鳳)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衡水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總評年。7月23日,中共衡水市委宣傳部、衡水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辦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主題媒體見面會暨現場採訪活動的首場活動,該場活動的主題是「文明創建成果」。
  • 問政回音|「老舊小區改造」改哪裡?拆什麼?這裡講清楚了……
    老舊小區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歷史凝聚著幾代居民的奮鬥心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關係著百姓幸福生活指數改造前,羊婆巷社區通過召開居民意見徵求會及會後走訪的形式,與二六四小區業委會成員及部分業主就改造相關問題進行商議。按照以群眾為主體,尊重群眾意願的原則,改造主要以解決功能問題為主,最後確定對青年路44號小區改造點按照「六改一拆」標準進行改造。「六改」即改水、改電、改氣、改路、改汙、改線,「一拆」即拆除違章搭建並增加消防設施。
  • 《吉林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
    從四平市、輝南縣、通榆縣、集安市一年舊改成效來看,徹底的清除小區違建有力地保障了小區改造工程的開展,改造後的成效十分顯著,群眾也拍手稱快。  香港商報記者: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專門設立了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支持地方老舊小區改造。請問,在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方面有哪些具體要求?
  • 5個老舊小區改造讓鮁魚圈的「老」居民樂享「新」生活
    老舊小區改造是居民共同的心聲和期盼。鮁魚圈區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瞄準老舊小區「痛點」,精準「開方」,使老舊小區功能不斷提升,居住條件不斷改善,讓居民收穫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鮁魚圈市政小區居民:通過改造之後,做了外牆保溫,我們家可以達到二十六七度,小區老百姓都說溫度上來了。鮁魚圈市政小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是最具代表性的老舊小區之一,生活環境差,佔道經營嚴重,道路擁擠不堪,成為困擾居民多年的煩心事,群眾一直期待小區能夠得到改造。
  • 淮北市全面完成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民生工程年度目標任務
    原標題:淮北市全面完成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民生工程年度目標任務淮北新聞網訊記者日前從市房管局獲悉,今年我市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民生工程項目已經全部完工,進一步改善了老舊小區居民生活質量,優化了城區人居環境。
  • 今年,杭州富陽區的老舊小區改造,居民說「舒心」!最新進展來了
    自2012年以來杭州市富陽區持續多年開展老舊小區改造這一民生實事工程今年,全區共實施9個區塊的老舊小區改造「今年,大家都在說『小康』這個詞,我認為小康這事不僅跟經濟相關,更與每一個人的獲得感、幸福感緊密相連。安全的居住環境、舒適的生活環境,還有一天更比一天好的生活,這才是我們老百姓真正嚮往的。」清風陽光苑一號樓住戶樓瑤看著改造後的小區,感慨萬千。
  • @淮北人:老舊小區將這樣改造!
    ,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2個,房屋建築面積33.89萬平方米,涉及住戶6917戶。相山區21個老舊小區項目作為中央補助支持項目、且作為省民生工程項目,接受中央財政、中央發改委和省級專項資金補助,濉溪縣1個老舊小區項目作為省民生工程僅接受省級專項資金補助。市級配套資金1000萬元。資金籌措以縣區為主,市、區出資比例4:6,市級部分含省級補助;市對縣不補助。
  • 新棚改收官年!2020貴陽老舊小區改造全面登場
    同年啟動的改造中,白雲區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鋁興社區、大山洞社區、紅雲社區、白沙關社區,涉及四個社區177棟、5698戶。而在老舊小區改造,最直接的電梯加裝,也是受到居民的一直好評。不僅於此,2019年貴陽老舊小區試點改造項目,雲巖區貴烏社區萬江小區、白雲區大山洞社區朝暉花園等,都陸續進行公開招標。慶豐院老樓加裝電梯2020年,近期從施工報建和相關招標情況來看,貴陽市雲巖區7個老舊小區改造啟動,息烽縣,雙龍新區等也有改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