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是湖盆及其承納的水體,湖泊按成因可分為構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風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等。
人們常把湖泊比作 &34;,這些明珠遍布祖國大地,不同地區的湖泊都有屬於地域特色獨特的名字。
形聲。從水,胡聲。本義:陸地上聚積的大水體
比如:我國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和巢湖分布在東部平原地區,主要分布在黃河及海河下遊、長江及淮河中下遊、以及大運河沿岸,因為這裡季風盛行,降水充沛河流、湖泊關係密切,且多為淡水湖,所以是我國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杭州西湖,是中國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西湖三面環山,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裡湖、北裡湖、小南湖及嶽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人工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形聲。從水,白聲。本義:停船
比如:被譽為&34;;又被稱作&34;的羅布泊,曾經中國第二大鹹水湖。羅布泊和因它而繁盛的樓蘭古國,一度吸引了很多國內外的探險者。幾千年來,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泉水從旁流出
比如:宜興三氿,東氿、西氿和團氿,均位於太湖西側。
是宜興山水城市的點晴之筆,當地人介紹「三氿」時總會說:「比河大比湖小,所以稱之為氿」。從明代開始,宜興人逐漸形成兩點共識:一是東、西氿是由九條河流匯聚而成;二是兩者的最遠一側距城關是;三九二十七裡,而後明萬曆十八年 (1590年) 的官方纂修中奠定了「氿」 的讀音。
形聲。從水,卓聲。本義:泥沼;深泥,爛泥
如:安固裡淖(冀)、紅鹼淖(陝)等。
安固裡淖史稱鴛鴦濼,是華北第一大高原內陸湖,草原面積23萬畝,水域10萬畝,這裡水草豐美,鵝雁棲息,從遼、金到元代,一直是皇家遊獵、避暑勝地。清代,這裡成為張庫大道一個重要的商貿中心。安固裡淖已經於五年前完全乾涸。
紅鹼淖
形聲。從水,也聲。本義:水停積處
如:長白山天池、滇池、五大連池、阿爾山天池等。
長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積水成湖,夏融池水比天還要藍;冬凍冰面雪一樣的白,被16座山峰環繞,僅在天豁峰和龍門峰間有一狹道池水溢出,飛瀉成長白瀑布,是松花江的正源。
阿爾山天池由火山噴出物落在噴火口周圍形成一道環狀圍牆,中間形成圓形凹坑,多年積水而成。
長白山天池
滇池
形聲。從水,定聲。本義:淺水湖泊
如:荷花澱、白洋澱(二者均位於河北)。
白洋澱是河北第一大內陸湖,這裡古有「北地西湖」之稱,今有「華北明珠」之譽,詩讚「北國江南」,歌詠「魚米之鄉」,是帝王巡幸之所,「荷花澱派」誕生之地,雁翎神兵揚威之處,「小兵張嘎」造就之域。
白洋澱
形聲。從水,覃聲。本義:水名
楚辭·九章·抽思》。注:「潭,淵也。楚人名淵曰潭。」
如:日月潭、梅雨潭、玉淵潭。
日月潭位於中國臺灣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是中國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
日月潭
梅雨潭
形聲。從水,每聲。本義:大海,海洋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由於蒙古草原少水,十分稀罕水草肥美的坑塘湖泊,稱為海子,意即花園。海子簡稱為「海」。在雲南十八怪中就有一怪為&34;。這就是說,湖泊在雲南多被叫做&34;。
如:洱海、岱海、邛海、中南海、疊溪海子等。
洱海是雲南高原僅次於滇池的第二大淡水湖泊。洱海位於大理古城東側,青蔥的蒼山腳下,湖泊蔚藍,以山水美景和獨具風情的各個村鎮而聞名於世,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
洱海
疊溪海子
藏語對湖泊的一種稱謂
如:茶卡(青)、瑪爾蓋茶卡(藏)等。
茶卡,即茶卡鹽湖,別稱達布遜淖爾。茶卡鹽湖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崑崙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兩山常年積雪,雪山倒影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鹽湖與雪峰交相輝映的青藏高原獨特自然風光。
茶卡鹽湖
藏語對湖泊的一種稱謂
如:納木錯、羊卓雍錯、錯那、瑪章措欽、錯仁德加。
納木錯地處被稱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屬於中國五大湖區的「青藏高原湖區」。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的鹹水湖。「納木錯」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納木錯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 納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
納木錯
羊卓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