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買房、裝修、入住,本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然而不少住戶平靜的生活自購房之日起就被無休止的裝修推銷騷擾電話所打破。
買房、裝修、入住,本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然而不少住戶平靜的生活自購房之日起就被無休止的裝修推銷騷擾電話所打破。
「我們這家裝修公司可免費為您提供裝修設計」「我們正在舉辦裝修送軟裝活動,再送千元購物券」……作為買房的業主,你可能會多次接到裝修公司的推銷電話,可對於首府市民王先生來說,3年前購買的房子,至今還能隔三岔五收到裝修公司密集的推銷電話,著實令人苦惱。
業主:推銷電話一天接七八個
「一天接七八個電話,有一次周末接到10個,都是裝修公司業務員打來的。」王先生於2013年在米東區一處樓盤購買了一套房,由於工作繁忙,一直無暇裝修,「自從買房後,我的電話就沒消停過,這些人是怎麼知道我的手機號的?」王先生說,這些業務員不但知道自己和愛人的姓名和電話,還知道新房的地址、面積、戶型等信息。3年來,類似的電話從未間斷,不分時間段,晚上、周末都會接到電話,「有一次我正在開會,電話接通,一聽是裝修公司的我就掛斷了,沒想到對方再次打來後辱罵我。」王先生氣憤地說。
在王先生展示的通話記錄清單中可以看到,僅近3天,陌生來電多達20多個,「你看,我手機上這些多以『6』或『2』開頭的座機號碼,大多數都是裝修公司的電話。」王先生無奈地搖了搖頭說,自己從事銷售行業,擔心是客戶打來的電話,看見陌生來電也無法拒接。
同樣受到裝修公司營銷電話騷擾的還有董先生。據其介紹,自今年5月拿到單位集資房的新房鑰匙後,各類裝修公司的騷擾電話就沒有停過,「就連我們單位沒要集資房的同事,也接到過類似的電話,嚇得我都不敢接陌生來電了。」董先生說。
裝修公司:沒客戶電話無法做生意
關事宜,我個人的信息他們從哪得到的?」對此,王先生很疑惑。
記者從王先生提供的陌生來電號碼裡隨意選了兩個號碼,首先撥通6062×××,說自己在手機上看到這個未接來電。對方稱是位於美居物流園一家裝修公司的業務員,然後開始介紹優惠家裝活動。隨後記者追問,之前從來沒有跟該公司聯繫過,對方是如何知道自己的手機號的?對方表示,是公司給的電話清單,自己只是按清單上的聯繫方式挨個撥打,至於電話清單從何而來,對方表示並不清楚。
隨後,記者撥通另一部電話6063×××,對方稱是西大橋附近一家裝修公司的工作人員,公司正在舉辦裝修優惠活動,之前打電話是想通知王先生來參加。對於「如何知道手機號碼」的詢問,對方表示是經理提供的,「這個你懂的,我們都是與房產公司合作的,如果沒有客戶電話,沒辦法做生意」。
業內揭秘:一條信息5元至10元
記者從一位從事房產銷售的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目前裝修公司的業務除了客戶主動登門要求裝修,全靠電話營銷拉客戶,而這種營銷必備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必須取得有潛在裝修需求的客戶詳細資料。
「客戶詳細資料的獲取方式多是從售樓處和物業管理處洩露出去的。」該人士透露,裝修業競爭激烈,裝修公司大多從地產商售樓處購買客戶資料,一般一條客戶信息5元至10元不等。
其次是物業管理處,工作人員為牟取私利,先過濾掉業主中沒有裝修意向的,再將收集的有裝修意向的業主信息,售賣給裝修公司。
「當然也不排除人情的原因,有些接觸過住戶信息的人會把相關資料免費送給裝修公司的業務員。」該房產銷售人員表示,以上3種情況的交易都在私下進行,一般要有熟人才可以操作。
調查中記者還發現,同一份樓盤的業主資料還有可能被裝修公司倒賣給另一家同行業公司,導致業主被不同裝修公司反覆騷擾,而這一點也在調查中被證實,「我前天上午剛拒絕了一家裝修公司,這兩天就不斷接到不同公司業務員的推銷電話。」董先生說。
相關提醒
建議籤個人信息保密條款
針對業主個人信息被洩露的情況,業內人士建議,業主籤訂購房合同時,不妨留個心眼,籤署個人信息保密條款,以此來約束諸如售樓處等一些工作人員以個人行為出賣業主信息的可能。「在留電話號碼時,好留一個不常用的電話號碼或座機電話,不要使用工作號碼,這樣可以在不想接電話的時候關閉電話。」該人士提醒。
此外,業主可以在手機上安裝一些來電防火牆的設置,以免反覆被騷擾。
專家說法
出售他人信息重者可獲刑新疆財經大學法學院刑法教研室主任呂偉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第253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開發商或物業公司有對業主信息的保密義務,洩露或出賣他人個人資料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洩密者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裝修公司打電話或發簡訊騷擾業主的安寧而造成精神傷害的,也應依法賠償業主的相應損失。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