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在日本街頭撿拾垃圾的中國姑娘和她的「閃亮小分隊」

2021-01-08 大眾網

  新華社東京1月3日電 通訊:在日本街頭撿拾垃圾的中國姑娘和她的「閃亮小分隊」

  新華社記者郭丹

  「生活中很多人誤解過你,無須辯解,用行動證明吧。」阿雅(化名)舉起手中印有熊貓圖案的背心,和記者聊起自己長期堅持在日本街頭撿拾垃圾的事。

  阿雅來日本已有10多年,她在日本開了兩家四川麻辣燙店鋪,其中一家位於埼玉縣川口市西川口車站附近。車站附近有很多華僑華人開的店鋪,這一區域被當地人稱為「中國城」。近年來,日本媒體在報導這些店鋪給當地經濟帶來活力的同時,總是不忘說上一句「只是亂扔垃圾的問題堪憂」。

  2017年,阿雅在西川口車站附近開店後不久,日本媒體就來採訪,問她如何看待亂扔垃圾的問題。「垃圾不是我扔的,也未必都是中國人扔的。但我沒去爭辯什麼,就對那位記者說,我會組織人一起把衛生搞好。」阿雅說。

  這之後,阿雅寫了一份長長的倡議書,發給周圍的華僑華人店鋪,希望大家能齊心協力,一起把衛生搞好。可倡議書發出去,並沒有得到響應。

  「不管別人做不做,既然我發出倡議了,就先自己做。」阿雅下定決心。

  2018年2月,阿雅走上街頭,開始撿拾垃圾。最初半年,阿雅都是一個人行動,也遭遇了很多人的不理解。但她堅持了下去,每個月第一個周六下午4點到5點,她都會出現在街頭。

  時間長了,阿雅做的事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理解和認可,當地很多華僑華人志願加入撿拾垃圾的隊伍,希望一起努力維護好周邊環境。

  如今,志願者隊伍已經發展到200多人。從西川口到池袋,從上野到橫濱,他們定期在各地開有華僑華人店鋪的商業區開展撿拾垃圾活動。「我們的隊伍起名叫『閃亮小分隊』,我們給志願者配發了印有熊貓圖案的背心。熊貓是中國的象徵,日本人也很喜歡。希望在日華人都做『閃亮』的人,也希望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喜愛中國。」阿雅說。

  通過阿雅和志願者持之以恆的努力,西川口附近的衛生狀況有了明顯改觀。他們的志願活動也得到了日本廣播協會、共同社、朝日電視臺等多家日本媒體的關注。很多日本觀眾在觀看報導後,給阿雅發去明信片和信件,表達謝意和支持。

  「好幾次,有日本人特意開車停到我們面前,對我們說『謝謝,你們辛苦了』。還有一些老人看到志願者帶著孩子參加活動,會充滿愛意地摸摸孩子的頭,豎起大拇指說『真了不起』。這些都讓我們心裡暖暖的,覺得一切努力都值了。」阿雅告訴記者。

  讓阿雅感覺特別高興的,還有「閃亮小分隊」的努力給當地華僑華人店鋪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據介紹,由於衛生環境改善,當地政府在考慮擴大對「中國城」基礎設施的投資,西川口每年的商業集市活動也會邀請華僑華人店鋪參加。「華僑華人的店鋪越來越好地融入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中。」

  當被問及有沒有想到自己發起的活動會產生這些效果時,阿雅淡淡地笑了:「我沒有想太多,就是覺得身邊如果有人有困難,或者有人對祖國有什麼誤解,我就應該盡我所能,去幫助應該幫助的人,去消除別人對祖國的誤解。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我們只是做了很小的一個活動。希望通過長期堅持,讓日本人看到中國人的素質,促進日本人與中國人的溝通與交流。」

相關焦點

  • 這些華人志願者為何在日本「撿垃圾」?行勝於言
    新華社東京1月3日電(記者郭丹 郭威)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下午4時到5時,總能在東京等地街頭看到一些身著綠色背心的人,他們手持工具和大袋子,一邊走一邊撿垃圾,再統一按規定處理好。背心上印有卡通熊貓頭像,以及日文「閃亮小分隊」字樣。即便是在日本疫情期間,這種志願活動仍在繼續。
  • 日本年號更換夜狂歡後 東京街頭垃圾散亂一地
    (原標題:日本年號更換夜狂歡後,東京街頭垃圾散亂一地)【環球網報導】幾小時前,街上人頭攢動,狂歡不止;幾小時後,地面垃圾散亂,零星幾人冒雨撿拾。這不是什麼狂歡節的現場,而是5月1日0時前後的東京澀谷。人們在澀谷丟棄的各種垃圾,圖源:「Buzzfeed Japan」新聞網站「Buzzfeed Japan」1日描述了上述這一場景。5月1日,日本新天皇即位,日本的年號也隨之從5月1日的0時起由此前的「平成」更換為「令和」。許多日本人如同慶祝新年般,於4月30日的最後時刻聚集在東京澀谷的街頭,倒計時迎接這一新時代的到來。
  • 日本年號更換夜狂歡後,東京街頭垃圾散亂一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天也】幾小時前,街上人頭攢動,狂歡不止;幾小時後,地面垃圾散亂,零星幾人冒雨撿拾。這不是什麼狂歡節的現場,而是5月1日0時前後的東京澀谷。人們在澀谷丟棄的各種垃圾,圖源:「Buzzfeed Japan」新聞網站「Buzzfeed Japan」1日描述了上述這一場景。5月1日,日本新天皇即位,日本的年號也隨之從5月1日的0時起由此前的「平成」更換為「令和」。許多日本人如同慶祝新年般,於4月30日的最後時刻聚集在東京澀谷的街頭,倒計時迎接這一新時代的到來。
  • 「斤絲澗」撿拾陳年垃圾
    東陽紅十字救援隊訓練和公益兩不誤  救援隊員攀崖撿拾垃圾。  救援隊員把坑底撿拾的垃圾提上來。   昨日上午9點,東陽紅十字救援隊30餘名隊員身穿橘紅色服裝,帶上保險繩、對講機、醫藥箱等救援裝備,前往橫店屏巖洞府風景區,攀登懸崖,撿拾遊人丟棄的垃圾。
  • 張家界獨特「風景線」:行走在懸崖絕壁撿拾垃圾
    10月21日,在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黃石寨景區,張家界市藍天救援隊志願者繫上安全繩,行走在懸崖絕壁上撿拾塑膠袋、水瓶等垃圾,用實際行動呼籲遊客關愛世界自然遺產,共同保護生態環境。吳勇兵 攝10月21日,在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黃石寨景區,張家界市藍天救援隊志願者繫上安全繩,行走在懸崖絕壁上撿拾塑膠袋、水瓶等垃圾,用實際行動呼籲遊客關愛世界自然遺產,共同保護生態環境
  • 在上海的日本人最多,採訪街頭日本姑娘為何留在中國,回答很意外
    上海這個城市的發達是中國數一數二發達城市,中國的經濟發展,跟深厚的歷史文化,也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到中國來,上海這個城市的日本人口是最多的,那麼這麼多日本人選擇留在中國的原因是什麼,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採訪,是在上海街頭採訪的日本小姑娘,雖是小姑娘,說出這幾個原因,也是讓人意外的。
  • 【綠水青山】我市環保志願者、熱心市民戈壁灘上撿拾白色垃圾
    克拉瑪依日報首席記者 閔勇 攝當天,由克拉瑪依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主辦、克拉瑪依市黑油山陽光俱樂部協辦的克拉瑪依市2020年環保系列行動——「給野生動植物一個舒適的家」環保志願活動舉行,來自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愛心公益團體的成員,以及該市環保志願者、熱心市民和他們的家人共計60餘人,自備手套、塑膠袋、蛇皮袋、鐵夾等工具,在市區西北郊彩虹溝區域的戈壁灘上,進行白色垃圾撿拾
  • 芝罘區志願者撿拾海灘垃圾 倡導文明分類營造美麗環境
    「撿拾海灘垃圾 倡導文明分類」活動在芝罘區第一海水浴場拉開帷幕。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更是調動了大家激昂的愛國熱情,引發全場大合唱。芝罘區領飛藍天志願服務中心志願者現場講解垃圾分類知識,指導大家分辨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並將可回收垃圾進行回收。領飛藍天志願服務中心負責人楊克中向記者介紹道,垃圾分類逐漸興起,這是一件對環境十分有益的好事,他們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更好地傳播垃圾分類理念,讓垃圾分類被更多人接受並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 芝罘區開展撿拾海灘垃圾活動,志願者宣講如何分類
    為充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倡導垃圾分類,引導市民保護居住環境,21日,芝罘區委宣傳部聯合區環境衛生管理中心及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在第一海水浴場開展撿拾海灘垃圾、倡導垃圾分類活動。下午6點半,一陣悠揚的音樂在海水浴場東側上空飄揚,志願者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國》《美麗煙臺》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沙灘上遊玩的人群也被吸引,或圍觀或加入到演唱中。音樂快閃結束後,全體志願者手拿環衛中心提供的撿拾夾,開始協助市政養管處第一海水浴場管理所保潔員撿拾沙灘上的垃圾。
  • ——「我在上海撿垃圾」
    在今年年初一個寒冷的早上,這兩個美麗的歐洲姑娘在上海外灘邊跑邊聊時,突然冒出「路跑」中撿拾垃圾的想法。像我們上次提到的日本武士撿垃圾:推薦閱讀:LangerChen丨日本武士淪落街頭撿垃圾?居然引發全球百萬網友圍觀2016年,一個叫Erik Ahlstrom的瑞典大叔約上一群愛慢跑的朋友組成「慢跑團」,他們不比誰跑得遠跑得久,而是比誰撿到的垃圾最多最奇特。
  • 「它」在中國是垃圾,到日本卻成了「街頭小吃」,網友:太黑了
    「它」在中國是垃圾,到日本卻成了「街頭小吃」,網友:太黑了世界上的美食是多種多樣的,什麼樣的美食都有,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不同,製作成的美食多少也是會存在差異,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有意思的美食,「它」在中國是垃圾,到日本卻成了「街頭小吃」,網友
  • 保護長江岸線公益徒步,撿拾垃圾還要分類處理
    活動現場 揚子晚報網11月20日訊(通訊員 朱磊 記者 張可)如今南京長江岸線環境已有極大改善,但仍會出現衝積垃圾11月20日上午,南京鼓樓區垃圾分類志願者來到長江邊撿拾垃圾,維護江邊環境。
  • 滯泰外國遊客相約海灘撿拾垃圾
    颱風過境後,9月20日,泰國董裡府昭邁海灘國家公園,遇多名滯泰外國遊客在白孟海灘撿拾海灘垃圾。據悉,受颱風影響,海浪洶湧,董裡府昭邁海灘國家公園宣布暫時關閉,並掛出紅旗警示。關閉期間,遇7名外國遊客在海灘撿拾垃圾。
  • 環青海湖一圈走了360公裡,撿了滿滿400編織袋垃圾……
    挑著擔的行者 梁凱 攝徒步環湖撿拾垃圾,並非想像當中的那般簡單,青海湖邊白天炙烤,夜晚寒冷,早晚溫差大。環湖南線雨水多,北線風大,對小分隊每個成員都是考驗!雨中撿垃圾 梁凱 攝一趟走下來,白淨的文藝青年阿業,變成了這樣。
  • 商城社區:假日學校小分隊清潔志願活動
    2月25日,商城社區假日學校御景灣小分隊在御景灣小區開展了綠化帶清潔志願活動,幾位小小志願者一早在小區門口集合,在社區假日學校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開展活動。
  • 朝鮮街頭漂亮姑娘很多,高大帥氣的男生很少
    到朝鮮旅行,朝鮮姑娘多才多藝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們團兩名女導遊都年輕漂亮,在旅行大巴車上,有人起鬨讓導遊唱歌。一名女導遊馬上拿起麥克風,聲情並茂地唱中文歌。這讓我們這群中國遊客非常驚訝。在朝鮮的幾天時間,我發現朝鮮人非常愛乾淨,他們的穿著雖然不時髦,但乾淨整潔。沿途的房子大部分陳舊,但周圍收拾得非常乾淨,見不到任何垃圾。
  • 通訊:中國空軍翱翔蘭卡威 獲贊「閃亮的中國名片」
    通訊:中國空軍翱翔蘭卡威 獲贊「閃亮的中國名片」 2015-03-21 22:16: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清純的越南姑娘在街頭賣煙,遊客看到感覺很辛苦,好想帶她來中國
    對於遊客來說花費少又能欣賞到不同的風土人情,所以很多中國遊客都會選擇出國旅遊。在前不久,有一位中國男子去越南旅遊。他聽說那裡的姑娘都非常漂亮,而且在性格方面很開放。為了親眼目睹越南姑娘的風採,於是和朋友們一起來到了越南。雖然越南的經濟發展的不如中國,但是當地人卻非常努力,尤其是當地的女性。
  • 中國最「潔癖」的城市,扔垃圾還要罰款,乾淨程度連日本人都讚嘆
    有的人們覺得城市非常乾淨,就比較喜歡去城市旅遊,要是一個地方山清水秀的話,也會讓人們的心情瞬間愉悅,但有的景區人越多環境就變得特別髒亂差,在江蘇有一個「潔癖」城市,人們都很愛乾淨,街道上的乾淨程度連日本人都讚嘆。
  • 西藏犛牛誤食垃圾脹死,藏民被迫徒步國道撿拾,不撿倒罰300
    和收入直接掛鈎的制度起到了較強的約束力,但更多的,是村民擔心自家犛牛誤食垃圾死亡而造成經濟損失。因旅遊開發,牧場和公路的界限變得模糊,牛和馬匹經常晃悠到公路上。據當地人介紹,有的牛認不得回家的路,走丟在高山都是家常便飯,更別提誤食人類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