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炒烹炸燜溜熬燉,川魯粵蘇浙閩湘徽。從炒作方式到地域特色,飲食文化伴隨著人類文明而發展。有的在當地非常有名的食物,放到其他地方卻是聞所未聞。
就比如近日在浙江省發生的一場古怪的事,有媒體報導梭子蟹密布「寄生蟲」。
最近南方開海,梭子蟹大量上市,當下正是吃海鮮的好時節。然而,浙江省諸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日前在農貿市場日常巡查時收到了一位女士的現場投訴。
這名女士頗為氣憤地反映,自己在水產攤購買了兩隻梭子蟹,回到家剝開蟹殼清洗時竟發現蟹身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粉色「寄生蟲」,於是回到市場準備退貨,但是水產攤的老闆卻聲稱這是正常現象。
可以在圖片上看到很多不明異物,粘附在螃蟹的鰓裡面,有些令人頭皮發麻。
在查看了梭子蟹後,浙江省諸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聯繫了浙江華才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詳細描述了螃蟹的特徵情況並拍攝細節照片傳了過去,該檢測中心工作人員檢驗後回覆說:「這些是鵝頸藤壺的幼體,可以食用。」
鵝頸藤壺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
據悉,「鵝頸藤壺」屬於節肢動物門中的蔓足類,外形整體酷似鵝的脖頸,因此而得名。鵝頸藤壺在中國被稱為狗爪螺,是藤壺類生物。又名海雞腳,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
那麼鵝頸藤壺是怎麼進入螃蟹身體裡的呢?
「鵝頸藤壺」隨著螃蟹的呼吸而進入體內,被蟹腮擋住過濾之後無法進入蟹肉當中,就附著在蟹腮上成了所謂的「寄生蟲」,中國東部沿海盛產的「海佛手」也是「鵝頸藤壺」的一種。
並且由於鵝頸藤壺對於水質的要求比較高,一般生活在生態環境良好的海域裡,所以也說明這位女士購買的梭子蟹身處環境較好,沒有出現嚴重汙染。
由於鵝頸藤壺數量稀少,味道鮮美,且不能人工飼養的特點導致價格高漲。狗爪螺(鵝頸藤壺)每斤200元錢確實屬實,在網上的價格都是在200元錢以上。
曾有央視報導西班牙海岸的狗爪螺價格是200歐元一斤,合折人民幣一千五百多元,品質好的甚至高達上萬,價格昂貴。
狗爪螺一般密集固著於海水澄清的礁巖縫隙中,它的柄部具有伸縮性,一旦受到外界的觸動就會緊縮石縫,挖下來異常費勁。而其根部的肉多,如果不小心弄破就失去食用價值了。
並且狗爪螺由於含有豐富蛋白質和胺基酸,不用放太多調味料就會很鮮美。狗爪螺最好的食用方法就是白灼,煲湯也會很美味。
這次浙江省的這位女士以為螃蟹裡是寄生蟲,其實住著價格昂貴的海鮮,也是虛驚一場。
但是水產品裡有的卻是真的存在寄生蟲的情況,
寄生蟲在人體寄生會產生致命後果!
①舌狀絛蟲
近日,有媒體曝光稱家住東陽市橫店鎮五官塘村的村民何先生買魚回家刨開肚子被嚇了一大跳:他家的鯽魚肚子裡竟然有團很噁心的「麵條蟲」!
藏在魚肚子裡的是一種寄生蟲,學名叫「舌狀絛蟲」,因為外表像麵條,所以俗稱「麵條蟲」。
絛蟲會從感染者體內攝取營養,導致維生素B12缺乏和貧血。大多數感染者沒有明顯症狀,嚴重情況下表現為腹部不適或疼痛、腹瀉、虛弱、體重減輕等。
肝吸蟲病在中國至少已有2300年的歷史,肝吸蟲通常寄生在淡水水產中。人們常吃的青魚、草魚、鰱魚、胖頭魚、鯉魚和鯽魚均可攜帶。
肝吸蟲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會損害肝臟,導致膽囊炎、肝硬化、膽管癌等一系列肝膽疾病,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Ⅰ類致癌物。
牛蛙肉質鮮嫩被受人追捧,但是牛蛙身體裡卻有可能被寄生蟲寄生,絛蟲就是非常喜歡寄生牛蛙的一種寄生蟲。
裂頭蚴並不是一種寄生蟲的名稱,它是某些種類絛蟲在一個被稱為「中絛期」的發育階段的幼蟲的總稱,常見的有曼氏裂頭蚴。
裂頭蚴能在人體不同部位間穿行,帶來的損傷可能遍布全身。由裂頭蚴引起的疾病統稱為裂頭蚴病,根據發病的部位,又可以大致劃分為眼、皮下、口腔面部、腦和內臟五大類。
在中國,眼裂頭蚴病的發病率最高,症狀也頗為恐怖,病人的眼部會出現腫塊並伴隨各種嚴重不適。如果裂頭蚴侵入的部位是眼球,甚至可能導致失明。裂頭蚴還會損傷人的大腦,最嚴重時可以導致癱瘓。
隨著把控的越來越嚴格,很多水產品的檢測率都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但是一些無證件的三無小販售賣的水產卻防不勝防,甚至有些人自己釣了的魚裡也有寄生蟲。
防範寄生蟲注意幾點。
①煮熟食用
有很多喜歡吃水產品的朋友最愛海鮮的本味,甚至最愛生吃海鮮。顧慮到寄生蟲的問題,最好把水產品完全煮熟再食用。加熱到一百度,悶燒時間久一點,加熱熟透是最有效的殺死寄生蟲的辦法。
②儘量選擇海水魚
目前中國約有1200萬肝吸蟲病感染者,主要分布在東北,廣東廣西地區。有研究顯示,淡水魚可感染的寄生蟲種類要高於海水魚,淡水水產的寄生蟲風險要大很多。
③選擇正規商家購買水產品
對於水產品中寄生蟲問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表示:「相較於陸生動物,水生動物中能夠與人感染的寄生蟲很少,但目前我國水產品中對人類健康危害較大的寄生蟲——線蟲、吸蟲和絛蟲,上市前都必須經過檢驗,都要求不得檢出。」
水產品規定在上市前要經過嚴格的篩檢,是可以規避大部分風險的,建議消費者在正規廠家與市場購買合格的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