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斤超200元的昂貴海鮮被誤認為「寄生蟲」 遭投訴,如何防範真正的寄生蟲?

2021-02-07 中國食品安全網

煎炒烹炸燜溜熬燉,川魯粵蘇浙閩湘徽。從炒作方式到地域特色,飲食文化伴隨著人類文明而發展。有的在當地非常有名的食物,放到其他地方卻是聞所未聞。

就比如近日在浙江省發生的一場古怪的事,有媒體報導梭子蟹密布「寄生蟲」。

最近南方開海,梭子蟹大量上市,當下正是吃海鮮的好時節。然而,浙江省諸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日前在農貿市場日常巡查時收到了一位女士的現場投訴。

這名女士頗為氣憤地反映,自己在水產攤購買了兩隻梭子蟹,回到家剝開蟹殼清洗時竟發現蟹身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粉色「寄生蟲」,於是回到市場準備退貨,但是水產攤的老闆卻聲稱這是正常現象。

可以在圖片上看到很多不明異物,粘附在螃蟹的鰓裡面,有些令人頭皮發麻。

在查看了梭子蟹後,浙江省諸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聯繫了浙江華才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詳細描述了螃蟹的特徵情況並拍攝細節照片傳了過去,該檢測中心工作人員檢驗後回覆說:「這些是鵝頸藤壺的幼體,可以食用。」

鵝頸藤壺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

據悉,「鵝頸藤壺」屬於節肢動物門中的蔓足類,外形整體酷似鵝的脖頸,因此而得名。鵝頸藤壺在中國被稱為狗爪螺,是藤壺類生物。又名海雞腳,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

那麼鵝頸藤壺是怎麼進入螃蟹身體裡的呢?

「鵝頸藤壺」隨著螃蟹的呼吸而進入體內,被蟹腮擋住過濾之後無法進入蟹肉當中,就附著在蟹腮上成了所謂的「寄生蟲」,中國東部沿海盛產的「海佛手」也是「鵝頸藤壺」的一種。

並且由於鵝頸藤壺對於水質的要求比較高,一般生活在生態環境良好的海域裡,所以也說明這位女士購買的梭子蟹身處環境較好,沒有出現嚴重汙染。

由於鵝頸藤壺數量稀少,味道鮮美,且不能人工飼養的特點導致價格高漲。狗爪螺(鵝頸藤壺)每斤200元錢確實屬實,在網上的價格都是在200元錢以上。

曾有央視報導西班牙海岸的狗爪螺價格是200歐元一斤,合折人民幣一千五百多元,品質好的甚至高達上萬,價格昂貴。

狗爪螺一般密集固著於海水澄清的礁巖縫隙中,它的柄部具有伸縮性,一旦受到外界的觸動就會緊縮石縫,挖下來異常費勁。而其根部的肉多,如果不小心弄破就失去食用價值了。

並且狗爪螺由於含有豐富蛋白質和胺基酸,不用放太多調味料就會很鮮美。狗爪螺最好的食用方法就是白灼,煲湯也會很美味。

這次浙江省的這位女士以為螃蟹裡是寄生蟲,其實住著價格昂貴的海鮮,也是虛驚一場。

但是水產品裡有的卻是真的存在寄生蟲的情況,

寄生蟲在人體寄生會產生致命後果!

①舌狀絛蟲

近日,有媒體曝光稱家住東陽市橫店鎮五官塘村的村民何先生買魚回家刨開肚子被嚇了一大跳:他家的鯽魚肚子裡竟然有團很噁心的「麵條蟲」!

藏在魚肚子裡的是一種寄生蟲,學名叫「舌狀絛蟲」,因為外表像麵條,所以俗稱「麵條蟲」。

絛蟲會從感染者體內攝取營養,導致維生素B12缺乏和貧血。大多數感染者沒有明顯症狀,嚴重情況下表現為腹部不適或疼痛、腹瀉、虛弱、體重減輕等。

肝吸蟲病在中國至少已有2300年的歷史,肝吸蟲通常寄生在淡水水產中。人們常吃的青魚、草魚、鰱魚、胖頭魚、鯉魚和鯽魚均可攜帶。

肝吸蟲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會損害肝臟,導致膽囊炎、肝硬化、膽管癌等一系列肝膽疾病,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Ⅰ類致癌物。

牛蛙肉質鮮嫩被受人追捧,但是牛蛙身體裡卻有可能被寄生蟲寄生,絛蟲就是非常喜歡寄生牛蛙的一種寄生蟲。

裂頭蚴並不是一種寄生蟲的名稱,它是某些種類絛蟲在一個被稱為「中絛期」的發育階段的幼蟲的總稱,常見的有曼氏裂頭蚴。

裂頭蚴能在人體不同部位間穿行,帶來的損傷可能遍布全身。由裂頭蚴引起的疾病統稱為裂頭蚴病,根據發病的部位,又可以大致劃分為眼、皮下、口腔面部、腦和內臟五大類。

在中國,眼裂頭蚴病的發病率最高,症狀也頗為恐怖,病人的眼部會出現腫塊並伴隨各種嚴重不適。如果裂頭蚴侵入的部位是眼球,甚至可能導致失明。裂頭蚴還會損傷人的大腦,最嚴重時可以導致癱瘓。

隨著把控的越來越嚴格,很多水產品的檢測率都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但是一些無證件的三無小販售賣的水產卻防不勝防,甚至有些人自己釣了的魚裡也有寄生蟲。

防範寄生蟲注意幾點。

①煮熟食用

有很多喜歡吃水產品的朋友最愛海鮮的本味,甚至最愛生吃海鮮。顧慮到寄生蟲的問題,最好把水產品完全煮熟再食用。加熱到一百度,悶燒時間久一點,加熱熟透是最有效的殺死寄生蟲的辦法。

②儘量選擇海水魚

目前中國約有1200萬肝吸蟲病感染者,主要分布在東北,廣東廣西地區。有研究顯示,淡水魚可感染的寄生蟲種類要高於海水魚,淡水水產的寄生蟲風險要大很多。

③選擇正規商家購買水產品

對於水產品中寄生蟲問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表示:「相較於陸生動物,水生動物中能夠與人感染的寄生蟲很少,但目前我國水產品中對人類健康危害較大的寄生蟲——線蟲、吸蟲和絛蟲,上市前都必須經過檢驗,都要求不得檢出。」

水產品規定在上市前要經過嚴格的篩檢,是可以規避大部分風險的,建議消費者在正規廠家與市場購買合格的水產。

相關焦點

  • 水產品裡有寄生蟲 如何安全吃海鮮?如何預防寄生蟲?
    水產品裡有寄生蟲 如何安全吃海鮮?如何預防寄生蟲?但是,最近一則展示海鮮中存在寄生蟲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裡有寄生蟲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的存在情況,並展示了分離過程。這其中,有些「寄生蟲」有大拇指大小,可以通過蠕動進入小龍蝦體內,有的比髮絲略粗,存在於活魚體內,讓人看後不禁心驚膽戰,擔心起海鮮等水產品的安全性。對此,視頻呼籲網友要少食用海鮮。我們應該如何健康、安全的吃海鮮呢?又應該如何預防寄生蟲?
  • 梭子蟹裡密布「寄生蟲」 經檢驗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海鮮
    中新網紹興8月21日電 (方堃)為期三個月的休漁期部分解禁,8月中旬,南方開海梭子蟹大量上市,當下正是吃海鮮的好時節,梭子蟹又肥又新鮮。然而,浙江省諸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日前在農貿市場日常巡查時就收到了一位女士的現場投訴。
  • 梭子蟹上「噁心的寄生蟲」,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海鮮之一
    發現了很多正在蠕動的粉色小蟲子看起來很噁心男子把視頻發到網上後引起了討論不少人說自己也遇到過在隨機採訪中大部分人認為是「寄生蟲」不可以吃或者要高溫殺毒而接下來水生物專家的一番話可能讓你大跌眼鏡中漁協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態專委會 周卓誠它是鮮活的狀態才會有寄生蟲,沒有問題。
  • 水產品裡有寄生蟲 如何安全吃海鮮?
    這個時節,很多人喜歡去海邊度假,海鮮、水產自然成為不可或缺的美食。但是,最近一則展示海鮮中存在寄生蟲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裡有寄生蟲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的存在情況,並展示了分離過程。這其中,有些「寄生蟲」有大拇指大小,可以通過蠕動進入小龍蝦體內,有的比髮絲略粗,存在於活魚體內,讓人看後不禁心驚膽戰,擔心起海鮮等水產品的安全性。對此,視頻呼籲網友要少食用海鮮。我們應該如何健康、安全的吃海鮮呢?又應該如何預防寄生蟲?
  • 梭蟹上「噁心的寄生蟲」,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海鮮之一
    發現了很多正在蠕動的粉色小蟲子看起來很噁心男子把視頻發到網上後引起了討論不少人說自己也遇到過在隨機採訪中大部分人認為是「寄生蟲所以,它並不是寄生蟲。茗荷:我能吃!我還很貴!茗荷也叫鵝頸藤壺,本身就可以食用,它的生長環境對水質要求很高,微量元素高,味道鮮甜,中國東部沿海盛產的「海佛手」也是其中的一種。
  • 海鮮生吃,寄生蟲的風險究竟有多高?
    或許在很多人眼裡,再沒有比生吃能更能彰顯海貨的本真風味了,盡興之餘大家同樣也為「生吃」的安全性感到焦慮,海鮮刺身的風險到底高不高?「海鮮」大多屬於線蟲的中間宿主 | 123rf.com.cn海獸胃線蟲(アニサキス),俗稱「異尖線蟲」,它是對異尖線蟲屬下多種寄生蟲的統稱
  • 新鮮上市的梭子蟹裡有寄生蟲 跟水環境有關
    隨著梭子蟹的大量上市,最近梭子蟹價格最低賣到了每公斤20元!然而,寧波的肖女士在買來的梭子蟹體內看到了這樣一幕:蟹腮裡竟然有會蠕動的寄生蟲!食藥專家解釋稱,寄生蟲的產生跟螃蟹所生活的水質環境有一定關係,但這些寄生蟲對人體無害,因此並不影響正常食用。
  • 小龍蝦、牛蛙、生魚片都有寄生蟲?如何防止中招?
    我們熱愛的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食物中,經常會有寄生蟲出沒,甚至有寄生蟲蠕動進小龍蝦體內的畫面,看完瞬間就對美食絕望了。夏季,無論是在家還是外出旅遊,總會吃一些海鮮、水產。哪些食物裡最容易有寄生蟲?又該如何避免吃到寄生蟲?
  • 男子吃生魚片胃裡生出寄生蟲,如何避免被寄生蟲纏身?
    吃生海鮮魚肉有風險建議冷凍後再吃看著從自己胃內取出的蟲子,小任也是目瞪口呆。他仔細回想,覺得跟自己常吃三文魚類生魚片可能有關,這也和黃詩良的推測相符。黃詩良介紹,小任胃內的寄生蟲生命力很頑強,具體是哪類寄生蟲還有待進一步判斷。
  • Costco又上頭條,三文魚裡吃到寄生蟲,已遭多人投訴…
    這位網友的經歷也並不是個例,其實Costco超市中售賣的新鮮三文魚中,經常被發現有寄生蟲。在網上隨便搜搜,真的有不少網友從Costco買的生魚肉裡吃出過寄生蟲:去年,有名女士在美國一家Costco超市買了兩塊三文魚。晚上回家打開包裝一看,魚肉裡面竟然有一條正在不停扭動動的白色寄生蟲!這條寄生蟲看上去就像三文魚的一條紋路,如果不仔細看,真的很容易就吃下去了!
  • 海鮮裡有大量寄生蟲?還能不能愉快地吃海鮮了?專家支招不必慌
    最近網絡中盛傳一段視頻: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存在著多種寄生蟲。看完之後,許多人不免擔心:這些海鮮以後還能不能吃?對此,食品領域專家表示,海鮮及其他水產品中的確存在著寄生蟲風險,淡水水產生食、半生食風險很大;但是寄生蟲不耐熱、不耐凍,所以通過加熱或低溫殺菌處理,就可以有效殺滅寄生蟲,人們不必驚慌。在這段約1分40秒的視頻裡,發布者展示了寄生蟲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的存在情況,還演示了分離過程。
  • 注意 ▎蟶子裡發現一條線狀透明物,是寄生蟲嗎?愛吃海鮮的必須看!
    說到吃海鮮,許多吃貨小夥伴口水都要流下來。
  • 健康知多點 | 吃三文魚會感染寄生蟲嗎?如何防止「病從口入」?
    作者:廣東省家庭醫生協會在海鮮中,三文魚一直深受廣大食客們的喜愛。而近期熱度持續不退的「真假三文魚」事件,在探討三文魚家族成員話題的同時,也再一次將生吃魚片是否會致食源性寄生蟲病的問題推向了大眾視野。眾所周知,挪威三文魚世界聞名,衛生檢疫標準也極其嚴格,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吃出寄生蟲的。因此,大家對這些三文魚的來源產生了疑問,並揪出了三文魚產業鏈的重重內幕。無論真相如何,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我們平時吃的三文魚安全嗎?會不小心吃出寄生蟲嗎?
  • 網曝螃蟹裡有寄生蟲?記者走訪臨沂水產市場沒發現
    眼下正值海蟹大量上市季節,肥美的公蟹,醇香飽滿的母蟹都成了海鮮市場的「頭牌」。近日,有網友曝出在海邊購買的梭子蟹內有大量寄生蟲,引得海鮮愛好者反應強烈。
  • 海魚生吃,寄生蟲的風險高麼?
    怎樣才能兼顧口感和安全,儘可能的降低寄生蟲感染的風險呢?魚生 圖123rf.com.cn正版圖片▐ 海水寄生蟲普遍存在無論海域深淺、無論水溫高低、無論海水是否潔淨,海水寄生蟲都廣泛的存在。幾乎每一條野生海魚都有被感染的可能。
  • 視頻展示海鮮多寄生蟲,如此恐怖還敢吃嗎?
    近日,一則展示海鮮中存在寄生蟲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裡有寄生蟲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的存在情況,並展示了分離過程。這其中,有些「寄生蟲」有大拇指大小,可以通過蠕動進入小龍蝦體內,有的比髮絲略粗,存在於活魚體內,讓人看後不禁心驚膽戰,擔心起海鮮等水產品的安全性。
  • 蜆子蛤蜊蟶子裡個個都有寄生蟲?莫把無知當真理!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條視頻,稱「蜆子裡個個都有寄生蟲,千萬別再吃」。視頻中,拍攝者從飯桌上的一盤蜆子裡拿出幾個,用牙籤從其中一個撥弄出一長條形、半透明狀類似蟲子的物體。拍攝者說:「以後看誰還敢吃!看到這寄生蟲了嗎?還活著!這是大家喜歡吃的海鮮蜆子。這寄生蟲有多長,吃到肚子裡它再產卵,生大團大團的寄生蟲,再腐蝕人的身體!
  • 花高價買的帝王蟹裡竟然有寄生蟲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種高檔海鮮也進入了普通老百姓的餐桌。近日,消費者蘭先生就遇到個煩心事,他在某水產商行購買了一隻價值540元的帝王蟹,請加工店清洗煮火鍋,就餐時發現該蟹存在寄生蟲,立即向水產商行反映,但水產商行未作出處理,他只能向餘杭區消保委物流消保分會發起了投訴維權。
  • 青口貝幾乎只只都有寄生蟲?晶杆:我不是蟲
    青口貝幾乎只只都有寄生蟲?視頻中,有人從一隻青口貝中挖出了一條白色條狀物,並用方言說:「有蟲,只只都有……是寄生蟲,不過煮熟也不怕,不要吃生的。」吃青口貝真有如此大的風險?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證發現,其實這種白色條狀物只是軟體動物的一個消化器官——晶杆,並非寄生蟲。而誤把晶杆當蟲子的視頻在網上流傳,這並不是第一次。每到海鮮、河鮮大量上市的季節,在貝類中發現「白色蟲子」的說法就會出現在網上。
  • 冰鮮三文魚如何殺滅寄生蟲呢?
    野生三文魚很少如果你依然還抱著僥倖心理,期望自己買到的是深海捕撈的真正野生三文魚,小優很「憂桑」地告訴你,這個可能性非常小。挪威更是規定,只有養殖的三文魚才能出口,而且會附有一個標牌,用於三文魚的身份溯源產地證及相關衛生證明。小優隨便找找,就看到一家生鮮電商的野生三文魚廣告挺美的,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