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答啦:山西省的晉城市是怎樣一座城市?

2020-12-16 地理答啦

晉城市是山西省的一個地級市,位於省境東南部,西與臨汾、運城兩市為鄰,北與長治市接壤,東、南與河南省毗連。總面積942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32萬人,全市轄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即城區、高平市、沁水縣、陽城縣、陵川縣、澤州縣。晉城市東有太行山,西北有太嶽山,西南有中條山。東南部山勢陡峻,海拔多在1400米以上。中部丘陵起伏,平均海拔1100米。主要關隘有天井關、張路口、路工口、大口等。河流以沁河、丹河為主。

晉城市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門戶。太焦、候月鐵路縱貫本境,晉焦高速、長晉高速、晉陽高速、207國道、省道與縣道、鄉道交織成網,陸路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

晉城市礦產資源豐富,地下蘊藏著煤、煤氣層、錳鐵礦、鋁土礦、銅、鋅、金、銀、大理石、水晶石等數十種礦產資源。特別是煤、鐵的儲量十分可觀,有「煤鐵之鄉」之美稱。晉城市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特別適宜許多珍貴動植物的生長,素有「山西生物資源寶庫」之美稱。現有陽城蟒河和沁水歷山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晉城市的旅遊項目主打休閒度假、避暑療養旅遊產品,旅遊景點主要有皇城相府、王莽嶺、蟒河、珏山、歷山、中條山、青蓮寺、玉皇廟等,其中以高山雲海、掛壁奇觀為特色的王莽嶺景區,以紅豆杉、獼猴和娃娃魚聞名的蟒河自然保護區,以高山草甸、峽谷溶洞為主的歷山自然保護區等景區較為出名。

相關焦點

  • 100山西省晉城市旅遊景點及美食推薦
    在古代,晉城市是冶煉之都,被稱為「九頭十八匠」。他是戰國時期「陽阿古劍」的起源,澤州鐵器和蘭花木炭在中國很有名。在蟒河和驪山自然保護區,有獼猴、大鯢等珍稀動物,被稱為山西「生物資源寶庫」。晉城市是山西省中高檔鑄造,電力畜牧業基地。
  • NO.100|山西省晉城市旅遊景點、美食推薦
    大家好,我是阿牛,今天給大家介紹山西省晉城市,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是山西省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豫兩省接壤處,全境居於晉城盆地,總面積9490平方公裡,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的美譽。
  • 山西省晉城市僅有一所大學,晉善晉美,盡在晉城!
    山西省晉城市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呢?山西省晉城市曾經被稱為小香港,其實我國的很多地方都被稱為小香港。山西晉城得名小香港的原因還是源於很久以前啦。當時的山西晉城市是煤鐵之城,雖然只有230萬人口,但是煤炭資源豐富,在當時那個年代出現了數不清的煤老闆,當然大部分都是外省的。
  • 山西省長治市的沁源縣和山西省晉城市的沁水縣
    山西省長治市的沁源縣和山西省晉城市的沁水縣。沁源縣在哪裡?沁源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縣政府在沁源縣橋西街8號。沁源縣有哪些旅遊景點?沁水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縣政府在新建西街99號。沁水縣有哪些旅遊景點?旅遊推薦:沁水縣示範牧場,竇莊村,沁水湘峪。
  • 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
    攝影 兮兮蔓草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東南部古郊鄉境內,因西漢王莽趕到此地安營紮寨而得名。  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是和黃土高原的「分水嶺」,屬斷層地質帶,形成了罕見的地質景觀,既有北方山水的雄闊壯偉,又有南方風光的文靜秀美。
  •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旅遊風景著名人物風俗美食小吃地名:澤州縣隸屬:晉城市
  • 山西省晉城市的陵川縣和澤州縣
    山西省晉城市的陵川縣和澤州縣。澤州縣在哪裡?澤州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縣政府在崇文鎮梅園東街1號。陵川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 山西省晉城市建成區面積排名,沁水縣最小,你的家鄉排第幾呢?
    晉城市是山西省的一個地級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區和河南省接壤。陵侯高速從東西方向貫穿其境,二廣高速從南北方向貫穿全境。兩條高速在高平市河西鎮周邊交匯。晉城市區有晉新高速可直達焦作市,交通方便。晉城市地理位置圖晉城市轄區中部為晉城盆地,周邊為山地。總的地形是中部低周邊高。晉城市地形圖晉城市總共管轄了1個區、4個縣、1個縣級市,還有一些新區或開發區,這些屬於功能區不是行政區,不在這裡介紹。到底哪個地方城區規模最大呢?
  • 山西晉城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晉城,山西省地級市,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全市面積9490平方千米,下轄城區、高平市、澤州縣、陽城縣、陵川縣和沁水縣。截止2019年,常住人口為235.3萬人。2019年GDP為1362.4億元。車牌代碼為晉E。
  • 山西省資訊|晉城市最厲害的一所高中,在山西省排位靠前實力不錯
    山西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晉城市最厲害的一所高中,在山西省排位靠前實力不錯晉城市,山西省地級市,古稱建興,澤州,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晉城市是華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愚公移山、女媧補天等神話的發源地。晉城市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歷史文化名城。晉城市有不少知名高中,晉城市第一中學是其中最有名的一所。晉城市第一中學前身是愛國人士馬駿於1929年創辦的崇實中學,後歷經太嶽二中,晉豫中學等,1949年改名為山西省立晉城中學,1952年改名為山西省晉城第一中學。
  • 山西省第四大城市角逐:晉中、臨汾和晉城,誰會是最終的勝利者?
    眾所周知,山西省曾經是一個煤礦大省,經濟水平一度達到過省內的巔峰,後來隨著資源的逐漸枯竭而來到了漫長的經濟轉型時期。但是山西省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十分悠久的省份,在漫長的歲月中積澱了許多歷史文化遺蹟,以及各種富有地域風採的特產,今天我們就來到山西省內幾座GDP相近的旅遊城市,看看它們誰將成為省內第四名吧。
  • 山西省晉城市主要的三座火車站一覽
    晉城站晉城站(Jincheng Railway Station),始建於1958年,坐落於山西省晉城市主城區東南迎賓街,是太焦線上一個以客運為主,兼有貨運的二等客貨運站。晉城北站晉城北站(Jinchengbei Railway Station),建於1958年,位於山西省晉城市城區孟匠,是太焦線上一個以貨運為主的一等客貨運站,離太原站369公裡,離新鄉站128公裡,現為一等站。
  • 山西省晉城市八大著名景點,你還知道晉城市哪些著名景點?
    晉城市,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是山西省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豫兩省接壤處,全境居於晉城盆地,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的美譽。晉城市是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兩萬年前便留下高都遺址、塔水河、下川等人類遺址。
  • 山西省晉城市——網紅掛壁公路錫崖溝就在這裡了
    晉城晉城市地圖位於山西省南部,晉城市地處太行山、王屋山、中條山三山的交界處,由此形成了極為罕見的自然地理景觀,這裡有北方最大的溶洞群白雲洞,華北最大的生態自然保護區王莽嶺,世界圍棋起源地棋子山,舉世聞名的錫崖溝掛壁公路和高平
  • 山西省縣級市——高平市城市看法
    高平市,由山西省晉城市代管縣級市之一,城市地理位置處於山西省東南部地區。2019年高平市完成經濟總量約232億元,常住人口約50萬人。高平市作為山西省縣級市,交通優勢最為明顯。城市鐵路擁有太焦客運專線和太焦鐵路,除此之外高新高速公路和長晉高速鐵路也在此交匯,縮短了高平市到周邊城市的距離,而且和周邊的沿海城市的港口也有高速公路直達,為城市貿易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目前高平市主要產業包括製造、資源、化工產業為主。
  • 地理答啦:說說臺灣省的縱貫線鐵路是怎樣的一條鐵路線?
    對於這個問題,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對臺灣的縱貫線鐵路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縱貫線鐵路,顧名思義,是一條縱貫臺灣島南北的鐵路,這條鐵路北起基隆,南抵高雄,聯繫臺灣兩大海港,中間經過臺北、新竹、臺中、彰化、嘉義、臺南等城市,以及臺灣島上多個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地區,縱貫線鐵路是臺灣島西部運輸的大動脈,全長400多公裡,是臺灣最重要的鐵路之一。縱貫線鐵路在地理上縱貫臺灣南北。
  • 好記者講好故事丨山西省晉城市新聞傳媒集團趙亮:記者是記錄者...
    原標題:好記者講好故事丨山西省晉城市新聞傳媒集團趙亮:記者是記錄者,也是傾聽者 「這是兩本扶貧工作日誌,它們的主人,是父女倆——郭建平和郭子涵,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稱謂——晉城市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第一書記。」
  • 2020年全國旅遊簡介(山西省)之《晉城市》選推幾大景點
    九女仙湖位於山西省晉城市的陽城與李寨境內,太行山沁河峽谷中,東距晉城市區30公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主體景觀為一回水長達20華裡的高峽平湖,擁有晉城市境內最大的水域面積,並以湖中聳立的巨石奇觀——九女仙臺及九仙女的傳說而得名。
  • 地理答啦:正在舉辦冬奧會的平昌是怎樣一座城市?
    對正在舉行冬奧會的韓 國 平 昌,專注於地理知識和旅行資訊的——地理答啦,簡單進行一下介紹。平昌這座城市的名字在英文中的拼寫是PYONG CHANG,但人們常把它與 平 壤的拼寫PYONG YANG混淆。因此,平昌在英文名中多添了一個字母,改成了「PYEONG CHANG」,並且堅持要把字母C大寫。即使是把名字改成這樣,仍有一位前往平昌參加聯合國會議的肯亞人,一個不小心就飛到了平 壤。
  • 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中原咽喉,山西晉城市
    晉城市,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是山西省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豫兩省接壤處,全境居於晉城盆地,總面積9490平方公裡,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的美譽。 晉城市古為冶煉之都,有「九頭十八匠」之稱。是戰國「陽阿古劍」產地,境內澤州鐵器、蘭花炭曾名揚海內 。蟒河、歷山等保護區,生長有獼猴、大鯢等稀有動物,素有山西"生物資源寶庫"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