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天氣變涼,各地的水溫也逐漸變得低了起來。特別是冬至以後,水溫進入一年中最低的時期。這一時期北方冰封,南方水溫超過10℃的地區不多,部分魚類進入休眠期,如肉食性魚類鯰魚、黑魚等,但一部分非肉食性魚類還是可以攝食的,如鯽魚、鯉魚、白鰷等。遇到好的天氣,釣餌選擇對路,收穫還是很不錯的。以眾多釣友的垂釣經驗來看,葷中帶濃香型的釣餌較好,但最好的還是天然餌—紅蟲。
紅蟲是搖蟻的幼蟲,因體內有血紅素,所以呈血紅色。紅蟲是水體食物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據資料記載,其生物量常佔水域底棲動物總量的50%~90%,紅蟲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佔乾物質的41%~62%,脂肪佔2%~8%,是魚、蝦、蟹、鱉、龜等多種水生動物的優良天然餌料。紅蟲一年集中在4~5月、9~10月繁殖兩次,而此時正是各種魚類的繁殖期,可以說,魚類從出生開始紅蟲就是其主要的食物,這就像人出生就吃奶一樣,魚吃紅蟲也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因此,無論是水溫高還是水溫低,哪怕其他的餌料再多,魚也是抗拒不了紅蟲的誘惑的。因此,低溫天氣紅蟲是釣魚首選的餌料,這也是我們多數垂釣者冬釣時首選紅蟲餌的原因。
但是單個紅蟲較細,皮薄,上鉤非常不易,即使掛上也容易脫鉤,多幾個也不好掛,這正是釣友深感頭痛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現將總結的三種應對方法介紹給大家。
第一種,取一塊寬10釐米、長15釐米、厚度在1釐米左右的木板及一根竹筷子。在木板的中央鑽一個筷子細頭剛好能扎進去的小孔,將筷子的大頭(最好是四邊形的)刻成1~2毫米左右深的非常光滑的十字印記,再準備一副橡皮筋和一些細的紅線(最好是紅線,10釐米左右一段),接著將紅蟲掛在鉤上。先將木板放在大腿上並用橡皮筋固定,筷子插在木板上,再將紅線放在刻好的十字花槽裡,橫著或豎著(橫放、豎放都行,要根據需要)放上紅蟲(放多少要根據實際需求),用紅線綁上即可,多餘的紅線用剪刀剪掉。
這時的紅蟲餌成團形,在水中非常醒目,易引起魚的注意。而且如此掛鈎也非常方便,釣餌在水中由於目標加大,很容易誘魚。由於天涼,垂釣之前最好在家多綁幾個,用時也方便。也可以到現場現綁,還可以將鉤一起綁上。
第二種就是將紅蟲搗碎適當地摻到商品餌裡去,其比例最好是1:1,效果也是不錯的。但要掌握餌的黏稠度,若黏度太大,鉤容易從魚嘴中拉出影響上魚,所以黏度要適中,釣友要經過實踐逐漸掌握。
第三種就是懶人的做法,可不將紅蟲搗碎而是直接將紅蟲掛在鉤上,然後蘸上拉餌,效果也不錯。
從垂釣實踐來看,三種方法都非常好用,但比較起來,效果更出眾的的還是第一種,因為一個紅蟲團餌可以釣獲4~5條鯽魚,而且還非常容易上大魚,看著可能費力,實則省勁兒。而且不但冬季好用,就是初春和深秋季節使用竿梢柔軟的小海竿、磯釣竿、筏竿串鉤釣鯽魚、鯉魚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