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上性教育課:不要讓孩子待在「黑暗中」

2020-12-1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6月22日報導 美國媒體稱,如果生活是一部電影,50位媽媽和一位醫生的會面大概可以起名為《性教育二:家長》。這發生在北京一所重點公立小學。一個月前,這所小學針對五六年級學生的性教育課在某些學生當中引發一場喧囂,一些家長也焦急地提出問詢。那堂課如果拍成電影可以起名為《性教育一:孩子》。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6月19日報導,為了緩解有關一個極度重要也極讓人尷尬的話題引發的擔憂,學校的家校聯合會為家長也安排了一堂課。

中國教育部說,中小學應當提供性教育,但很多學校都沒有做到。這不是考試內容,所以不被重視。加上校方因為羞於啟齒而不願面對這個問題,性教育通常被忽略掉了。

報導稱,家長們的問題比外面的小雨來得猛烈。

一位家長問:「男的吃太多豆腐會不會變得女性化?」另一位家長問:「我兒子如果每天吃雞,會不會長出乳房?」

醫生說,常常有女孩子問她:「吃冰淇淋會讓月經更疼麼?」這些有關身體變化和飲食的問題還算容易的。有關性的問題則更令人窘迫。

醫生說,十幾歲的孩子常常問她,自慰是否正常,多少算正常。家長則想知道:「答案是什麼?可以跟兒子說別自慰麼?」

更泛泛的問題有:「是不是應該由爸爸跟兒子談性、媽媽跟女兒談性?」

一位發言者說,不是。這位中國女性青少年時代曾在美國待過。她的建議是,母親不應錯過與兒子建立這種信任關係的機會。

有些人問:「但實際該怎麼做?」她表示,傾聽孩子的問題,回答這些問題而不是不予理睬。她還說,家長不是一定要控制局勢——這在中國是違反直覺的,因為中國家長認為教育就是老的教小的。

她們問:「要講到多詳細?」這位女性繼續說,孩子問起來的時候,詳細描述那個過程是可以的,事實上這很關鍵。不僅要講小孩是從哪裡來的,而且要講他們是怎麼到那裡的:陰莖如何在女性陰道內射出液體,精子如何進入卵子。

這個細節真相讓家長們震驚。一位媽媽問:「你怎麼跟一個三年級的孩子講這個?他是不是太小了?」另一位媽媽問:「如果告訴他太多,會不會嚇壞他?」

醫生的回答很明確:「你們必須練習說那些字眼。必須要具體。」她還說:「你們可能從來都沒跟老公說過這些!」房間裡爆發出尷尬的笑聲。她一語中的。

報導認為,不僅配偶之間不談論這些問題。有關性的危險,包括意外懷孕或愛滋病,相應的信息不那麼容易看到。政府應該為此負責,有位家長在試圖為這堂課準備研究筆記的時候發現了這一點。

報導說,當她點擊2012年一篇有關中國高墮胎率的文章的連結時,屏幕上出現的是「Forbidden 403」。

報導還說,這個連結本應指向人民網上發布的某政府機構從前開展的一項研究。文章詳細講述了中國每年發生的1300萬例墮胎以及大約一半出自年齡25歲以下的女性。

據悉,得知這些數字以及它們如何從網上消失時,家長們看起來很憂慮。聽到意外懷孕的比率很高以及青少年愛滋病感染率不斷上升時,她們的眉毛擰得更緊了。

但是,正如醫生說的,來上這堂課表明,她們是開明的家長。她說,很多家長根本不操這個心,寧願讓性、讓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孩子待在黑暗中。(編譯/趙菲菲)

更多境外媒體報導,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

相關焦點

  • 盤點中小學性教育課:老師帶學生互進異性廁所參觀
    「性教育的尺度是大膽一些還是含蓄一些?」  對話人:安慧裡中心小學校長孟夏  記者:學校開展性教育四年來,都做了哪些工作?  孟夏:我們根據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開發了小學低中高三個年級的性健康教育教材。
  • 新開團 | 少年的第一堂性教育課,你不好意思說的,專家來替你說
    匱乏到家長們談性色變,學校進行性教育還要被埋怨。為什麼如此多的中國家庭選擇忽略性教育?我們專門邀請了童立老師擁擔任少年性教育課的課程顧問。童立老師,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性教育專家,曾在高校進行百場巡迴講座,新浪性教育領域第一大V。
  • 韓國N號房事件駭人聽聞,青春期家長,對孩子的性教育要做到十點
    更多時候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更顯敏感,對性的話題更是選擇躲避。就是這樣的性教育現狀:家長羞於向孩子講述性相關的話題,孩子對性蒙蒙懂懂,慢慢地孩子容易對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會尋求不同的途徑試圖了解性,而在這個網絡時代,孩子們在此裸遊,更容易陷入危險境地。從心理學視角看,家庭中性教育應注意這幾點:1.克服家長自身的羞怯心理。
  • 性教育從浴室開始?專家建議父母與異性孩子共浴談「性」
    「好的性教育可以在共同沐浴中成長並了解差別。」方剛強烈建議家長和自己異性的孩子共同沐浴,在浴室中赤條條地可以清楚地看到對方身體的差異,小孩子就會很自然地詢問一些關於身體差異的問題,詢問的過程是關於不同性別身體差異的知識教育。如果沒有浴室這樣一個自然接觸身體差異的空間,家長總不能說今晚上性教育課了,我們一起脫光,所以浴室在方剛看來是一個最自然的性教育場所。
  • 小學開設愛情課:感受男女差異淡化性教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兒童性教育>正文小學開設愛情課:感受男女差異淡化性教育 2014-06-25 15:28 來源:揚州晚報
  • 性教育不應是「蜻蜓點水」
    然而,由於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有關性的話題總是讓人難以啟齒,人們是談性色變,國人常把性與「黃色」、「淫亂」等同起來,有關性知識的宣傳和普及也無法擺上檯面,性教育始終是最神秘的。  多年來,性教育猶如一朵羞答答的玫瑰,難以昂首開放,成了未成年人教育中的一塊「短板」。按理,作為家長和擔負「傳道授業解惑」任務的老師應該是有「疑」必解,有「問」必答。
  • 《17.3》:父母還對青春期孩子羞於談性?這部影片適合性教育
    到70-80後的我們成為家長後,開始略有重視,但大部分還僅限於孩子幼年時的性教育。我家也是,女兒小時候藉助一些優秀的繪本,比如《小威向前衝》、《乳房的故事》...,給孩子講了些性器官、精子和卵子的故事,別人不能摸私密處等,算是給孩子最基礎的性啟蒙。
  • 成都高新區中和小學家校共育之「提前做好青春期孩子的性教育」
    如何正確在家庭中為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性教育,讓孩子順利地度過青春期成了六年級家長們當下面臨的難題。為提高家長們的應對能力,提高孩子們的性健康知識水平,從而進一步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成都高新區中和小學於12月12日晚上開展了六年級線上家長課堂。此次課堂特別邀請了國家認證性教育高級講師、國家認證性與親密關係高級諮詢師、國家愛滋遺孤.性教育視頻課堂特邀講師——李秀瑛老師主講。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適合所有孩子讀的性教育書籍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傳統,「性」自古以來都是避而不談的話題,中國教科院曾做過一個相關調查,將近50%的家長從未和孩子提過性教育內容。中國家長「談性色變」,就像房思琪第一次向媽媽求助:「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 重慶某小學「漂書」漂出性教育書 引發家長質疑
    市教委相關人士表示,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家長不應刻意迴避  珊瑚實驗小學二年級的陳老師怎麼也沒想到,學校用心良苦組織漂書活動,卻引發了家長的質疑聲。原因是書籍中包括部分健康教育書籍,其中包括一些對性的認識的內容,家長擔心孩子接觸太早而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 美國教育觀察|在加利福尼亞州,感受中小學性教育
    我上大學時,還不知道孩子是怎麼生出來的。一次在宿舍熄燈後就此提問,大家都竊笑,卻沒有人回答。而在加州這場針對六年級學生家長的講座上,像我一樣沒有經過正規性教育的似乎也不在少數。與其說這是在告訴父母如何教孩子,不如說是給父母補課的。「孩子們都不喜歡上我的課,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了有關青春期發育和性方面的所有事情。」
  • 從「青春期教育」到「性教育」,32年時間我們進步了嗎?
    其中,在關於「學校保護」的章節中,該法規定「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這是「性教育」一詞首次出現在我國的法律中。由於所教授課程太過「前衛」,劉文利的教材和性教育課程,也曾受到過強烈反對和批評。直到現在,仍有不同的聲音。一位全程參與性教育培訓的幼兒園孩子家長,仍然不能接受孩子過早地接受性教育。她認為,幼兒園的性教育完全是把孩子們當成「小白鼠」,其結果是「不可控」的。
  • 新加坡上網課一天,藤條賣斷了貨,家長:孩子怎麼越看越欠揍
    而後又宣布,學生停課一個月,全部都在家上網課。在這之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新加坡的孩子只在家上網課一天,家長發現,商店裡面藤條賣斷貨了。新加坡是支持體罰的,而藤條就是最好的體罰工具,幾乎每個家裡都會備上一個,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便會用藤條懲罰孩子。
  • 點燈人楊陶如:用性教育點亮生命
    做一個點燈人,讓更多的生命在困境的黑暗中,多一分幸福的力量!楊陶如告訴記者,愛之初生命賦能性教育的師資培訓,不是簡單的孩子防性侵的課程的教授,在課堂中楊老師會通過一系列的性脫敏遊戲不斷擊碎講師們原有的觀點,幫助每一位講師拓展性價值觀格局,更加坦然與接納性。在培訓中,楊陶如老師從理論講解、分組討論、遊戲互動、體會分享、模擬試講、總結點評等形式,幫助每一位講師在參加完培訓後,都能夠從專業的視角孩子課程。
  • 孩子竊喜今年寒假終於不用上培訓班啦!家長:網課已安排#
    據相關平臺報導,今年的寒假還沒有來臨,校外各大培訓班已經排隊大力宣傳,雖然有關部門對校外培訓班進行了嚴格排查和篩選,但是由於疫情不穩定,家長還是不放心讓孩子去校外獨自上培訓班,但是熊孩子們的寒假可不能整天與電視手機為伴呀,這可愁壞了家長 。
  • 女童電梯被摸臉拍屁股掀裙子:你怕性教育太早,壞人卻不嫌孩子小
    第二首小花狗,告訴孩子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我家有個小花狗,生人接它它不走;搖搖頭,擺擺手,不見爸媽我不走。 第三首上學操,教會孩子在上學路上碰到可疑陌生人時,應該怎麼做:一個人上學校,問我什麼不知道;低下頭,快點走,追上了前邊的小朋友。
  • 孩子對異性有好感,家長該如何做?這篇文章會給你啟示
    活動以線上微課程方式進行,共16節課 今天我們來看第十三課 《孩子對異性有好感,家長怎麼辦?》 孩子到了青春期,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一些變化。家長在這個特殊的階段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性教育,要允許孩子交異性朋友,因為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互相產生好感和愛慕之情是非常正常的。把握好尺度和異性交往,對孩子身心健康和人格發展都是有好處的,而且還會對孩子成年的婚戀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青春期的性心理發展大致經歷三個階段。分別是異性疏遠期、異性接近期和異性眷戀期。
  • 性教育入「未保法」,關鍵是家校合力履法
    這是「性教育」一詞首次被寫入法律中,在從事兒童性教育研究工作32年的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負責人劉文利看來,這具有裡程碑意義。但同時,劉文利也指出當前在我國學校開展性教育還「步履維艱」,課時、師資、教材和教學效果監測等問題都是目前在落實層面遇到的挑戰。
  • 9歲兒子喜歡看媽媽換衣服 兒童性教育怎麼做?
    「我女兒在一些宣傳頁上,看到女性用品,問我幹嘛用的,我真不知道怎麼回答。」  近二十位家長圍坐在一起,述說各自遇到的難題。這是一個夏令營課堂中的一幕。  這個夏令營聽起來有些另類:「貓頭鷹」少年性教育夏令營。
  • 不要讓孩子錯過了人生花季,每一個家長都應該覺醒
    小時候上生物課,學到生理課的時候,老師就會說讓我們自己看。那個談性色變的時代,一個女孩要順利長大,真的太難了。看到這個新聞,非常憤怒,又一個小孩毀於惡魔之手。大家應該都知道這件事了。在山東煙臺,一名姓鮑的上市公司高管,涉嫌長期性侵養女。14歲本應該是花季年齡,人生剛剛開始,擁有著所有美好的願望和所有的夢當,而她患有嚴重的創傷性應激障礙和重度抑鬱,生無可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