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極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長江上中遊來水偏多,長江安慶站水位一直居高。5月1日入汛第一天,長江安慶站水位達到13.71米,比常年高3.46米。受江水高位頂託影響,沿江楊灣、華陽、樅陽、皖河4個大中型涵閘較往年提前20-45天關閉,沿江湖泊較早失去自排機會。進入6月份主汛期,江河湖庫水位持續上漲,我市面臨長江、山洪、內澇三線作戰的壓力,防汛形勢不容樂觀。
「要以對人民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全力以赴防大汛、搶大險、抗大災,實現安全度汛。」市委書記魏曉明在5月24日舉行的全市防汛抗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防汛工作,要求市防指、市山防指、市城防指三條戰線同時發力,超前謀劃、精心部署、強化措施,隨時迎戰可能出現的洪澇災害,全力以赴確保全市安全度汛。
6月18日22時起,我市出現雷陣雨天氣,截至19日上午8時,全市240個雨量監測站有45個降雨超過50毫米,其中26個超過100毫米(2個超過250毫米),最大降雨出現在宿松縣趾鳳鄉、達到312.4毫米,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趾鳳鄉:18日22時-23時達到103.1毫米。為應對強降雨,19日上午,市防指啟動全市防汛Ⅲ級應急響應,要求各級防汛責任人迅速到崗到位,深入一線指揮防汛救災。市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三級響應,要求各地各部門到崗到位,主要領導一線指揮,關注雨情,及時預警,繼續做好危險區群眾轉移安置工作。
確保長江幹堤防汛安全
排查隱患、搶修險段,防汛推演、搶險演練,製作長江幹堤資料庫……面對嚴峻形勢,全市各級防指高效運轉。力度空前,許多做法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是首創。
1月份,市防指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防大汛準備;3月份,市防指派出7個檢查組分赴各地檢查防汛備戰情況。截至6月上旬,市防指累計開展各類檢查數十次,檢查次數歷年最多。
4月下旬,市防指舉辦防汛工作桌面推演,開創我市防汛桌面推演先河。各地實戰演練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截至6月初,全市累計開展各類演練100餘次,演練次數歷年最多。5月中旬,市防指還舉辦了全市歷年最大規模的新任鄉鎮防汛指揮長培訓會。
進入5月,長江安慶段水位高出1998年同期,沿江湖泊無法自排。各地湖泊、水庫提前調度,最大限度騰空庫容,汛限水位按下限控制。
為科學研判長江幹堤防汛安全,市水利部門耗時5個多月,收集完成上世紀70年代到當前的長江幹堤勘測設計資料,整編完成沿江地質剖面圖、通江涵閘結構剖面圖、歷史重大險工險段治理情況,繪製了長江、沿江湖泊、花涼亭水庫大水年份水位過程線。這一舉措成為全國首創。
市防指編制完成《同馬大堤防汛應急預案》,修編完成《安慶城市防洪應急預案》、華陽河蓄滯洪區人員轉移運用預案及沿江各縣區江心洲、外護圩搶險與人員轉移預案。
以往,防汛搶險只能依靠武警部隊等。今年,為了抵禦大洪水,我市大範圍發動社會力量參與防汛搶險。市區組建了19支由社會力量組成的防汛搶險隊,其中相關市直單位組建10支、骨幹企業組建9支。各縣(市)也相繼組建社會力量防汛搶險隊。組建社會力量防汛搶險隊成為全省首創。充分發揮駐宜部隊作用,確保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構建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
全市已知地質災害隱患點1418處,集中分布於太湖、嶽西、潛山、桐城四縣(市)的大別山區,佔全省總數1/4以上,威脅人口3900戶、1.6萬人,此外還有4萬餘處切坡建房。
為有效應對地質災害,市山防指對1418處隱患點劃分危險等級。其中,大型隱患點(威脅人口500人至1000人)1處,為懷寧月山鎮小河灣-洪家竹園巖溶塌陷隱患點。中型隱患點(威脅人口100人至500人)9處: 宜秀區楊橋鎮2處崩塌隱患點,大觀區2處滑坡隱患點,懷寧縣月山鎮2處巖溶塌陷區隱患點,望江縣長嶺鎮1處地面塌陷隱患點,宿松縣柳坪鄉2處滑坡隱患點,小型隱患點1408處。
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將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預防工作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並予以公告。對切坡建房安全隱患點,將防範責任落實到鄉(鎮)、村和住戶。並在重點區域設立警示標誌,明確責任人、監測員,逐點落實防災預案和措施。
構建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及時更新、發放防災明白卡與避險明白卡,更新群測群防網絡。共享雨、水、災情等相關信息,加強會商與預警聯動,開展以汛期為主的預警預報工作,迅速有效地發布地質災害預警信息。組建應急專家隊,對各地派駐地質災害防治專家,運用簡訊群發、固話反撥、應急響應QQ群三大平臺,及時發布預警、確保信息傳遞,保證防災工作有效調度。
此外,派出7個督查組,對各地地質災害隱患整治情況進行全面督查,要求各地縣幹包鄉、鄉幹包村、村幹包組、組長包戶、監測員包點落實責任,及時捕捉前兆、發現險情、進行避險,做到主動避讓、提前避讓、預防避讓。舉辦全省暨全市首次突發地質災害實戰應急演練,演練規模之大創全省地質災害演練之先河。
確保居民家中不進水
市區共有易澇點58處,去年底整治完成48處。剩餘10處目前整治完成4處。其它6處均已明確應急處置責任人。今年以來,面對多輪強降水,市城防指全力以赴,確保城市不內澇、確保居民家中不進水。
為防止城市內澇工作,市城防指超前布置,2月初便印發通知,要求成員單位全面完成城區防洪排澇設施檢查維護,加快積水點整治和涉水在建工程建設;4月初,組織開展城鎮排水防澇汛前檢查維護及整改,對沿江排水泵站的機電設備、防洪涵閘、攔汙設施及前池等進行全面檢修、維護、清淤,併購置水泵、電氣配件和防汛工具;5月初,採取實地勘查、航拍等方式,再次對市區排水泵站、節制閘、水系進行全面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限期完成整改。
4月5日起,市城防指一直開啟大湖閘預降水位,騰出庫容。4月19日起,順安河泵站、新河泵站關閘開機排水,金家閘、鴨兒溝、窯溝、破罡湖泵站也先後關閘開機排水,預降城區湖、河、溝、渠水位。每遇強降雨,市城防指都及時開啟花亭大溝、人民路、華中路、菱南大溝節制閘,加快老城排水管網排水速度。
市城防指還建立工作微信群,統一調度市區沿江10座排水泵站,要求各泵站運行管理單位每日定時上報前一日泵站匯水區域內湖及河流水位、前池水位、外江水位、開機情況等信息。目前,市城防指正抓緊建設市區排水防澇信息工程系統,該系統建成後,將實現市區排水防澇實時監控及調度。
因為準備充分,今年以來雖然已經出現多次強降水過程,但是到目前為止,市區沒有出現過一起嚴重內澇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