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是歌手》橫空出世時,以其新穎的成名歌手競技規則吸引了大批觀眾。在此之前還鮮有成名歌手同臺競技的節目,而這些在歌壇打拼多年或者在各類歌唱比賽中成績突出的歌手,也成為了這檔節目質量的保證。曾幾何時,《歌手》節目就是高品質的保證。不過來到2019年,一檔老牌節目已經出現了不可避免的疲態,首播收視率歷年最低,對於觀眾的流失,除了節目本身新鮮度的衰退之外,導演洪濤這幾步棋的行差踏錯也是難辭其咎。
一、節目變革失敗成四不像一檔播了七季的節目,觀眾流失已難避免,也就是說,面對這樣的處境洪濤必須在「堅持傳統」和「全面變革」兩個方向上做出抉擇。很顯然洪濤是想要變革的,不然也不會打著「原創」的旗號進行宣傳。不過雖說聲稱支持原創,但是在規則上面又沒有做出明確的更高,在形式上也看不到有特別的支持原創的地方:齊豫開播兩期唱的都不是原創曲目;楊坤唱原創排名倒數,一翻唱《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馬上串到第一名;原創樂隊「逃跑計劃」兩期排名倒數遭淘汰。
《歌手》節目控票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節目組邀請的觀眾已經決定了投票的走向。所以說,這樣的局面完全是在節目組的掌握之中,也就是說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打算往「原創」方向變革。比較以「原創」為主題的音樂節目早已有了《中國好歌曲》的成功案例,相信洪濤也不會蠢到想要後發制人。估計「原創」的名目也只是想要把劉歡老師騙過來吧。只是這樣一來節目的主旋律就變了,變得四不像。
二、人脈耗盡靠外援洪濤的人脈其實在這麼多季節目中已經耗得所剩無幾了。能請的大咖都已經請了,近幾季已經開始出現「請人荒」的情況,像是在湖南臺出道的華晨宇、張杰、張靚穎等就曾被拉出來撐場,細數超女快男出道的歌手上這個節目的人數還真不少。而請不到的像張學友、林俊傑等已經希望渺茫。所以這些年來《歌手》節目會請外援,像之前的迪瑪希、結石姐就是有力的外援,也靠著他們給這個節目維護了不少觀眾群。
這一季同樣邀請了外援——Kristian Kostov。不過不同於前面提到的兩位,結石姐已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迪瑪希雖然在中國名氣不高但是在這個節目中一戰成名,他們的特點就是一開口就有足夠的震撼度,而且唱功了得。但是今年請來的Kristian Kostov雖然宣傳得天花亂墜,但是從前兩期的表現來看起碼離上述兩人還有些距離,被吸粉的觀眾恐怕並不能滿足節目組的期望吧。
三、急功近利請網紅歌手不得不承認,這兩年來隨著各類快媒體app的流行,許多網紅歌手人氣暴漲,從粉絲數量上已經有些不弱於傳統歌手了。許多電視臺正是看中了這樣龐大的粉絲基數,所以開始在網紅歌手身上找商機。像《中國好聲音》、《蒙面唱將猜猜猜》、《即刻電音》等節目就請了大壯、馮提莫等網紅參加,至少這些人已經有可眼見的粉絲數,能夠給節目增加一定的話題度和收視率。本季《歌手》也不甘人後,在微博弄了個踢館歌手的投票,裡面就有劉宇寧這樣的網絡歌手。
不過這種急功近利的策略很容易適得其反,首先在投票上面就出現了明顯的刷票現象,導致踢館歌手的質量下降。在這裡小編不是針對劉宇寧,只是說這種方式選出來的踢館歌手一定是娛樂性大於專業性,如果要保證質量,節目組完全可以直接邀約合適的網絡歌手。果不其然,劉宇寧也難逃一輪遊的下場,結果就是節目組兩邊得罪,原有觀眾不滿,踢館歌手的粉絲也不開心。
事到如今,本季《歌手》想要想開始幾季一樣輝煌已經非常困難了,作為導演的洪濤肯定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只是這幾步棋實在失策,而他耗光所有資源還是難挽回節目的口碑崩塌。如果沒能找到一條真正有效的徹底改革之路,估計下一季也很難跟大家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