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正一派」詳解

2020-12-15 普通話不難

道教正一派是主張在家裡修行,在家裡修行比出家修行要付出的更多,面對的考驗也更多。真正能夠入山出家專事修行的人是很少的。現實中,有善道者在家供奉聖象,修行道法。這些修行的人或因孝敬父母,或因撫養幼小,或因忙於生計,或因塵緣未了等等原因只能在塵世中修行。所以真正的修道不一定就是要出家才可以。

道教正一派弟子以符籙齋醮行道演法為主,但這些法門都需要建立在修行者的內煉上。修持上我們以靜坐悟道,淨意存想,口誦經咒,掐訣步罡,通神招將等形式修煉。

在家修道要視磨難為考驗,堅定自己的信仰,生起道心,勇猛堅定地一步步去努力克服。在紅塵中修行要出汙泥而不染,每天雖然面對社會上種種現象,但都要智慧去辨別,用道心,平常心去審視。遵守戒律,時時在提醒和督促自己的 ,不得放縱自己。

在家應該怎麼做呢?一:在家修行者首先要皈依道經師三寶,要真正地皈依自性三寶,尋找一位有傳承的真正明師,要堅守正一九戒,不可違反。並以此把自己約束在真修之道上。平時日常生活中誠敬奉持三寶。

二:居家修行者也須立志,志不立則心不堅,發起大願,心性搖擺不定,不能一心向道,稍有阻礙便會退轉。明確自己修道的目標及次第。

三:家中如條件許可,可設淨室一間。如無條件,可在單獨一人的臥室懸掛一祖師神像或太上聖象。設壇擺好供品法器等,儘量避免貓狗等動物進入。一般不主張在客堂,廚房等不清淨之地設置。每日晨昏都最好發心供奉三寶,上香禮拜。誦讀早晚功課經。

四:平時多讀研習道教經典,探求經書奧義,並講經書中的道理與現實生活融合,落實到實處。

五:人世間善惡並存,居家修行,修善立德是為要務,德不立法不度,以德載道,以德積功,日常中約束身心,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如心生邪念惡念或偶有不善言行,要即刻覺醒,立即悔過改正,認真拜懺。

六:居家修行者,俗事繁多,忙忙碌碌,總覺時間緊,行者可把修煉生活化,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早起早睡,行走做事,坐車行路都可持頌聖號,咒語,守竅,存一守神,體察周圍信息感應和自己心中感覺,在生活中悟道,並觀察自然體會自然。人天合一。

七:修行實乃修心,這是道教修行十分強調的。也是修行者第一大難關,《清淨經》云: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我們修道人在生活中,事來應景,事過景遷,得失不要掛於心,萬事隨緣不在心中流連。要:「真常應物」。平時處世要以慈悲為本,為善不爭,奉持老子吾有三寶之教誨。

八:修行貴在一個「悟」字,遇到各樣事物都從道性的高度去悟一下,用心去體察一下。如果能象上述那樣去堅持,就會不修而修,功德並長。有時在違背原則的情況下,要知道用善巧方便的智慧去解決問題。

九:有時間要關掉手機等聯繫方式,每天早晚堅持靜坐半小時左右,練習吐納功夫。如學習符咒科儀,需要堅持練習符咒科儀等道法。

十:對父母要盡孝,對配偶子女要盡到自己責任,在工作中也要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總之修道先從做人修起。

相關焦點

  • 淺談源遠流長之道教正一派
    淺談源遠流長之道教正一派 清虛子:有很多信眾對道教正一派不是很了解,經常諮詢,如何建立正確的道教信仰,如何皈依道教正一派?在此,貧道就簡單普及一下,正一派的相關知識…… 首先,道教正一派的道士一般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業、茹葷、飲酒。其中,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籙齋醮、祈福禳災、降邪驅鬼、超度追薦為主要宗教活動。其正一之寓意是:正以治邪,一以統萬,真一不二。
  • 道教「正一派」詳解
    道教正一派是主張在家裡修行,在家裡修行比出家修行要付出的更多,面對的考驗也更多。真正能夠入山出家專事修行的人是很少的。現實中,有善道者在家供奉聖象,修行道法。這些修行的人或因孝敬父母,或因撫養幼小,或因忙於生計,或因塵緣未了等等原因只能在塵世中修行。
  • 道教正一派所謂的「三山滴血」是什麼意思?
    道教歷史久遠,流派眾多,如今有全真和正一兩派,每派中又各自有很多分支,例如提到正一派,我們常會說起「三山滴血」。滴血在古代常為認親或結盟之意,僅從字面簡單理解,「三山滴血」似乎就是三個「道教山頭」在一起歃血為盟,很有點武俠江湖的味道。
  • 道教正一天師道派嗣漢天師府
    在展開探討之前,有必要先釐清道教正一派的「正一」二字的基本概念,即講清楚東漢時期張道陵天師首創的「正一盟威之道」與宋元「三山合一」之後道教「大正一派」之間的關係。今天在道眾和信士心目中的「正一派」,是相對於道教另一大派「全真派」而言的。正一派的範圍包括了「三山合一」後的靈寶派、上清派、淨明派、「神霄派」、「閭山派」、「天心派」等等諸多的門派。
  • 道教的全真派與正一派
    道教組織形式最初為民間教團,包括五鬥米道、太平道等。北宋以後,道教的流派發展為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淨明道等。自明清以來,道教唯存全真、正一兩大派,流傳至今。全真道亦稱「全真教」「全真派」,為道教的主要流派。創始人王嚞,號重陽子,即王重陽。
  • 神秘的道教:全真派和正一派的道士有什麼區別呢?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發展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與中華傳統文化緊密相連,並對中華文化的民俗生活,科學技術等多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是一個神秘而又遠離世俗的宗教,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系:全真派和正一派,它們之間有哪些區別和聯繫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
  • 道教正一派中的齋醮科儀
    一般來說,全真教注重煉養,故有「丹鼎派」之稱;而正一教注重齋醮,故有「符籙派」之名;雖然這種分法不太全面,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全真教偏重清修,但也不失齋醮。而正一教雖也修煉,但其道法主要是以修齋打醮、驅鬼祈神為主。
  • 道教正一派所謂的「三山滴血」是什麼意思?
    道教歷史久遠,流派眾多,如今有全真和正一兩派,每派中又各自有很多分支,例如提到正一派,我們常會說起「三山滴血」。滴血在古代常為認親或結盟之意,僅從字面簡單理解,「三山滴血」似乎就是三個「道教山頭」在一起歃血為盟,很有點武俠江湖的味道。
  • 道教全真派與正一派有什麼區別?
  • 道教正一天師道派嗣漢天師府
    在展開探討之前,有必要先釐清道教正一派的「正一」二字的基本概念,即講清楚東漢時期張道陵天師首創的「正一盟威之道」與宋元「三山合一」之後道教「大正一派」之間的關係。今天在道眾和信士心目中的「正一派」,是相對於道教另一大派「全真派」而言的。正一派的範圍包括了「三山合一」後的靈寶派、上清派、淨明派、「神霄派」、「閭山派」、「天心派」等等諸多的門派。
  • 道教的全真派和正一派,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究其原因,不外三個:一是影視作品長期不遺餘力地對道教法術進行不切實際的妖魔化渲染;二是很多人分不清道門正法和民間法術的區別;三是這些年來一些受美國僱傭的文化流氓在國內對包括道教法術在內的道教文化大肆詆毀、攻擊,蠱惑了不少人。但是道教法術是存在的,而且道行高深的道人法術還極其靈驗。
  • 神秘的道教:全真派和正一派的道士有什麼區別呢?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發展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與中華傳統文化緊密相連,並對中華文化的民俗生活,科學技術等多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是一個神秘而又遠離世俗的宗教,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系:全真派和正一派,它們之間有哪些區別和聯繫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
  • 道教正一派授籙工作座談會在江西鷹潭召開
    佛教在線江西訊 2009年5月18日,由中國道教協會主持召開的道教正一派授籙工作座談會在江西省鷹潭市花園國際酒店隆重召開。國家宗教局一司道教處處長趙燕華,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林舟、張金濤、張鳳林,中國道教協會副秘書長馮正偉,中國道教協會教務部副主任孫長德以及來自上海、江蘇、安徽、湖北、湖南、福建、江西等省道教協會的會長或副會長、秘書長共30餘人出席了會議。
  • 道教派系——正一和全真!
    正一派分為茅山、靈寶、清微、淨明等諸派。以天師道為代表,天師道也稱為正一道。祖天師張道陵為天師道的創建人。宗壇江西龍虎山。符籙三山為龍虎山、茅山、閣皂山。正一道是以龍虎宗為中心,集合各符籙道派組成的一個符籙大派。天師為最高領袖。
  • 清朝唯一獲得皇帝首肯的道教正一派道士,老家就在上海松江
    獨特的民族文化是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徵和軟實力所在,而宗教往往是文化傳承中的重要載體和媒介,本土宗教道教也如此,所以在歷史上,當少數民族獲得統治權後往往對道教發展進行或多或少的限制。例如,在清代,道教發展受到了很大阻力,縱觀數百年間,雖然道門各派祖師能人輩出,但能獲得皇室信賴的並不多,這其中就有「伲松江」的正一派高道——婁近垣祖師。
  • 道教全真派的「傳戒」和正一派的「授籙」有什麼區別?
    道教分為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始於宋朝時期的金國,祖師王重陽,正一派始於東漢末年,祖師為第一代天師(祖天師)張陵,也叫張道陵。而正一派呢三山並立,也就是龍虎山(天師派),閣皂山(靈寶派),茅山上清派(上清宗和茅山宗,也可以叫茅山前院和茅山後院,或者內茅山和外茅山)。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任何事都有一個過程,修行,修道也是如此,不可能你一上來就是大師,博古通今,深得其法。當你得道之後就是一個道士了,然而成為一個道士是需要程序的,我們就來說一說。
  • 傳度,授籙——正一派道士的修煉階梯
    目前,道教分為全真和正一兩個主要派別,同為大道弟子,修行的方向相同但相互間還是有些許細微區別的,例如在修行過程中頒撥法職等重要環節上,正一派道士需要傳度,授籙,而全真派道士則為冠巾和受戒。近日,正一祖庭龍虎山天師府正在舉辦戊戌年內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籙活動,今天小編就和朋友們簡單聊聊正一派的傳度和授籙。傳度,為正一派奉道者正式入道的道教儀範。
  • 正一派、全真派:這兩道家派別有何不同?
    張天師畫像張天師,本名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道教正一道實際創立者,漢朝東漢時期豐邑由於張道陵開始煉丹修道於龍虎山,於是龍虎山可稱為中國道教第一山。張道陵是正一道創始人,他是祖天師,又稱第一代天師。正一派、全真派:有何不同?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根據法術原理,道教可以分全真派(道)和正一派(道),這也是各種道派經過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結果。
  • 道教正一派中的齋醮科儀
    一般來說,全真教注重煉養,故有「丹鼎派」之稱;而正一教注重齋醮,故有「符籙派」之名;雖然這種分法不太全面,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全真教偏重清修,但也不失齋醮。而正一教雖也修煉,但其道法主要是以修齋打醮、驅鬼祈神為主。
  • 「正一派」的「正一」到底是什麼意思?
    小虎作為一個正一道士,今天就要帶小夥伴了解一下為什麼我們「正一派」要以「正一」為名,也就是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