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集堅韌與柔軟於一身,由著藤編匠人的指尖纏繞盤旋,百轉千回,將自然的樸實與生活的詩意在指間融合,編織出了別樣的騰衝生活。
01
「 藤編之鄉,源遠流長」
「藤編」騰衝三寶之一,千百年來
騰衝一代代勤勞、聰慧的能工巧匠
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編織出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
騰衝也因此成為聞名遐邇的「藤編之鄉」
騰衝盛產藤條,其質地堅韌、色澤光潤,
手感平滑,彈性極佳
置於寒室不覺其奢,布於華堂不覺其陋
古往今來銷路旺暢
藤編不僅是一種很好的生活用具
還是一種奇特的生產乃至戰爭武器
《三國志》有關於「藤甲軍」的記載
所謂「藤甲」即用藤條編織的戰衣
「渡江不沉,經水不溼,刀箭皆不能入
往昔邊境的明光、界頭、古永一帶的
許多道路逢江遇河之外
均沿用古代的藤橋
這種以藤條牽引編制的便橋狀如網槽
風雨飄搖而歷久不朽
人行其上,晃晃悠悠,別有趣味
02
「 歷史迴響,代代相續 」
藤,又叫藤篾
本為藤本植物,氣味清香,輕巧堅韌
是一種天然的編織材料
傳說若干年前的某一天,一位年輕的小夥子為了
向心儀的姑娘示愛,將漫山遍野的青藤採下
用靈巧的雙手將一根根青藤交織
編製成各種美麗的圖案
形成了最初的藤編工藝
歷史起起落落,故事代代相續
到了現代,人們看中了藤輕巧柔韌的特性
將平面的藤編圖案變成了立體的實用藤器
家家必備,戶戶皆有
甚至在婚嫁之時,也會用藤編製品裝糖、花生等
可見人們對藤器的喜愛程度
03
「 縈繞指間,阡陌交縱 」
騰衝人對藤器的喜愛
不止在於歷史的渲染,還在於文化的傳承
相比銅器、鐵器及瓷器
藤器更顯天然質樸,清新明麗,極富文化氣息
走進騰衝的藤編人家
會看到很多極致的藤編手工藝人
他們在現代化工業生產的時代
依然傳承著古老的藤編手藝
堅持著純手工的編織和製作
匠人拿著用粗藤打好的框架,坐定下來
在暖陽之下,和煦的風中,細密地編上緯線藤條
經線壓緯線,緯線壓經線,反反覆覆,百轉千回
於一經一緯間,於枝纏蔓繞的指尖時光中
匠人將一根根的藤條化韌為柔,脫胎換骨
也是在這阡陌之間
將文化傳承的守拙之心融入了指尖的每一刻
漫長的藤編文化中
正是一代代工匠的巧手匠心,讓藤編工藝得以發揚
正是他們的堅守,讓人們看到了別樣的非遺文化
至今去騰衝的非遺一條街
仍會看到堅守若干年,用心雕琢的藤藝匠人
以及那一排排精緻的藤編用具
工藝線條簡潔流暢的一隻只籃子
造型別致典雅的一個個花籃
將自然的樸實與生活的詩意在指間融合
藤編讓承載了過多壓力的人們
感受到生活的純樸和清淨
這是藤藝帶給人們心靈上的享受
隨著時間的流逝
騰衝人將大自然的賜予,編織出了自己的生活
沉澱了別樣的詩意
來源:寶能彩雲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