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癢:赴港個人遊何去何從?

2021-01-14 大公資訊

    自2003年實行港澳個人遊至2011年底,大陸有7840萬人次通過自由行到香港旅遊,4600萬人次到澳門旅遊。而就2012年,到訪香港的陸客接近3500萬人次,佔訪港旅客的72%;旅遊澳門的陸客約1700萬,佔澳門客源市場六成。香港和澳門的旅遊市場已經大面積被大陸遊客佔據。

    根據資料,開通港澳自由行以來,澳門每個居民年均接待48名旅客,酒店房間日均接待3名旅客、平均553人爭搭一輛德士。澳門學者也深深為此而擔憂,這些數字客觀公正地反映出,澳門所承受的壓力已遠高於鄰近的香港,接近澳門社會的極限承載力。

    個人遊何去何從?限還是不限?

    是否應該「控制內地旅客來港增幅」成為香港社會近幾個月的持續熱議話題,與此同時,認為深圳戶籍人口「一籤多行」的政策助長了水貨行為的觀點使得限制「一籤多行」也成為被廣泛討論的話題。據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63.6%的受訪者認為,應取消深圳「一籤多行」,限制深圳居民每年來港的次數,從而控制遊客總數,減少水貨客。

    曾經為香港帶去經濟發展、社會繁榮的自由行被討論是否該減少劑量、限制效果。

    香港政府及各界對限制自由行並不贊成。限制內地旅客訪港人數,會造成深遠的影響,根據香港實際情況循序漸進,有序擴大自由行城市被認為是最可行的前景。而限制自由行,也勢必會得到來自商界的反對。

    澳門也打算「全面檢討」。從澳門承載能力和旅客接待能力處罰,逐步探討「自由行」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臺灣,野柳地質公園、故宮及太魯閣國家公園等熱門景點也是人滿為患。2012年,陸客訪臺突破250萬人次,臺灣當局也曾焦慮想要封頂,但也是未有定案而不了了之。 


不僅要自由,更要願意去

    開放自由行,相互交流包容是大勢所趨。限制人數、定額次數都不是解決爭議的好辦法,也不是紓解民意的真正關鍵。

    香港的壓力,是香港旅遊管理接待的能力問題,而非遊客的問題。借用林建嶽的觀點:香港酒店供不應求,反映出香港旅遊配套設施嚴重滯後,跟不上發展要求的情況暴露無遺。需要全面檢討的,不是自由行政策,而是香港整體旅遊業的承擔能力。

    然而更需謹慎的,是香港社會目前滋生的泛政治化心態。

    閭丘露薇24日針對小童當街便溺事件發聲:一件可能在任何城市都會發生的小摩擦,事件中的當事人被貼上內地人和香港人的標籤,讓很多人喪失了就事論事的能力,這真是讓人痛心的事情。

    經濟的頹勢、亞洲四小龍光環的褪色、青年生存發展的壓力、對「涉中」議題的緊張分裂等等現實讓香港陷入極端政治化的心態。對待普通內地遊客的態度不同以往,對待內地人的行為夾雜著複雜的牴觸和防備。

    而同樣的情緒也在越來越多的內地人心中流竄。打折季迪斯尼、高科技新時尚,使得內地遊客對赴港澳臺自由行不由自主的嚮往,然而頻頻爆出的兩地矛盾和情緒衝突,也使得內地遊客和潛在遊客對赴港旅遊心生戒備。

    由一泡童子尿而爆發出的怒氣,不僅僅是港民不喜歡、不歡迎自由行的遊客,更浮現出越來越多的陸客不願意去的抱怨。這是眼下兩地微妙的情緒,是比討論自由行人數的限制更為緊迫的意識問題。 

相關焦點

  • 內地六城市正式開始辦理居民赴港澳「個人遊」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 經國務院批准,江西省南昌市、湖南省長沙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海南省海口市、貴州省貴陽市和雲南省昆明市從5月1日正式開始辦理居民個人赴港澳地區旅遊。    在「五一」黃金周期間,南寧市將有688人赴港澳「個人遊」。
  • 2019年赴港遊客減少14.2% 陷入困境的香港旅遊業何去何從?
    2019年赴港遊客減少14.2% 陷入困境的香港旅遊業何去何從?時間:2020-01-16 19:09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年赴港遊客減少14.2% 陷入困境的香港旅遊業何去何從? 昨天,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消息稱,2019年初步訪港旅客數字逾5590萬人次。
  • 個人遊香港擴大試點 赴港籤證手續費降至新低
    個人遊香港擴大試點,廣東旅遊界應聲打出「服務牌」  本報訊 記者許靜,通訊員湯綺婷、商琦、李化、周穎報導:8月20日起廣深珠三地居民以個人身份遊香港將啟動,廣州旅遊市場立即對此作出反應,香港遊組團社將從「賣團隊」轉型「賣服務」,廣州旅遊市場上港澳遊產品再次發生重大變化
  • 新聞背景:內地居民赴香港個人遊
    新華網香港9月28日電(記者 牛琪)內地居民赴香港個人遊是自2003年7月28日推行的準許中國內地居民以個人旅遊方式前往香港地區的計劃。目前,49座內地城市居民可以以個人身份,通過簡單的籤注手續前往香港旅行。
  • 婚姻「三年之痛、五年之冷、七年之癢、十年之傷」我們如何度過?
    婚姻中有「三年之痛、五年之冷、七年之癢、十年之傷」的說法。(剛剛查了一下,還有一種說法,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十年之約)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意思也顯而易見。這裡我們只解釋一下所謂的「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吧!
  • 內地「赴港遊」恢復強勁增長
    春秧街有「小福建」、「小上海」之稱,街道滿布小販,兩旁樓宇地下則有專門售賣福建和上海等地道食物的店鋪。  內地遊客重回香港,這個老牌「購物天堂」依靠挖掘多元化的「港味」來吸引內地年輕一代。  暑期臨近尾聲,連日來,內地多家大型旅遊機構先後發布報告,揭示內地「赴港遊」火熱這一趨勢。
  • 赴港旅遊 成都春熙路直通香港銅鑼灣(圖)
    成都市民見證赴港旅遊市場變遷:當年席地而坐等通關,而今一路直飛到香港  開篇語  東方之珠,十載榮歸。紫荊花開,繁華不改。200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將迎來回歸10周年的重要時刻。  10年間,香港經濟繁榮,社會和諧。
  • 香港回歸十周年:赴港廣州人數4年翻20倍(圖)
    「自由行」開啟遊港「直通車」,旅行社港澳遊風光不再  專題執行:新快報記者 陳琦鈿 實習生 李斯璐 專題統籌:新快報記者 林靖峻  開篇語  香港回歸十年,政治、經濟、民生、文化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但有一點卻毋庸置疑,那就是對毗鄰香港的廣州乃至珠三角來說
  • 深圳將試點為非粵籍居民辦理赴香港"個人遊"籤注
    新華社深圳12月1日電(記者 彭勇)記者1日從深圳市公安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深圳市將自12月15日開始,開展為常住深圳的非廣東戶籍居民辦理赴香港「個人遊」籤注的試點工作。
  • [直通香港]香港開放內地居民個人遊
    《十年記憶》――開放個人遊。    然而,香港政府很快發現,單靠香港一己之力,很難在短時間內挽救頹勢,而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內地才是香港旅遊發展最廣闊的市場。特區政府於是向中央政府建議,希望允許內地居民以更方便的形式赴港旅遊。    這一要求很快就有了結果,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經過協商後決定:開放部分內地城市居民以個人身份赴香港旅遊。
  • 9年來赴港個人遊給香港約3462億港元直接旅遊收入
    9年來赴港個人遊給香港約3462億港元直接旅遊收入   該負責人說,自2003年以來,在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籤訂的CEPA及9個補充協議中,旅遊領域開放的措施達20項,涉及開放香港資本在內地投資管理酒店、開放內地居民赴港個人遊、設立獨(合)資旅行社、香港居民在內地參加導遊人員資格考試、聯合開展宣傳推廣、共同規範旅遊市場秩序等多個領域。
  • 廈門開通內地居民赴港澳個人遊辦證自助受理服務
    新華社廈門7月18日電(記者 項開來)18日上午,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正式開通了內地居民赴港澳地區個人旅遊辦證自助受理服務業務,申請人只需在自助受理機前按提示操作即可,無需在人工受理窗口前排隊等候辦證。
  • 國慶赴港遊人數上漲近三成
    因廣深港高鐵的開通,今年黃金周赴港遊客激增,廣州市內正舉行國際購物節和「鄉村旅遊季」等大型活動,市內景區及城郊旅遊景點遊人如織。    出外遊:    全國赴港遊訂單將激增10倍    廣之旅數據顯示,今年國慶黃金周出遊高峰將從首日延續到10月2日,逐漸從出境遊、國內遊出遊過渡到港澳、省內及周邊遊。
  • 港幣對人民幣匯率下跌 赴港遊提前升溫
    近日,隨著人民幣對美元的連連升值,人民幣對港元也創出新高,這意味著赴港購物將更加划算。記者走訪我市旅遊市場獲悉,近期赴港旅遊人數明顯增加。  近日,港元對人民幣匯率一舉跌破0.81,進入0.80區域。16日,100港元兌換人民幣首次跌破80元。
  • 福建恢復赴金馬澎個人遊
    自2019年9月20日起,福建省福州、廈門、泉州、漳州、龍巖等地的出入境管理部門恢復受理赴金馬澎個人旅遊籤注申請。福建居民赴金馬澎個人遊由此全面恢復。2011年7月,福建居民赴金馬澎地區個人遊啟動,開放區域覆蓋福建全省。今年8月1日起,大陸暫停47個城市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赴金馬澎個人遊也受到影響。
  • 香港回歸20年:從觀光到融入 赴港遊呈多元發展
    而如今國內、國際航空公司開通了眾多內地飛往香港的航線,機票價格也僅有1000多元,港澳通行證和籤注的辦理也非常方便,這都讓赴港遊的便利性極大增強。  赴港遊人次實現飛躍式增長  來自香港旅遊發展局的統計數據顯示,香港自1997年回歸以來,旅遊行業經歷了20年飛躍式發展,內地赴港人次從1997年的236萬攀升至2016年的4277萬,增長超過17倍。
  • 赴港遊維持平日周末價 香港酒店暑假價同比下降20%
    業內人士分析,由於內地旅客赴港自由行開放至今已經有十年時間,隨著赴港旅遊資訊獲取途徑更加方便,訪港內地旅行團增幅放緩。加上受籤證、匯率等多方利好影響,不少內地旅客更加傾向選擇東南亞、日本、臺灣等地區作為暑假出遊目的地,香港正面臨來自多方的激烈競爭,當地酒店價格也出現有別於以往的「歷史低位」。
  • 香港回歸20年:從觀光到融入 赴港遊呈多元跨越式發展
    而如今國內、國際航空公司開通了眾多內地飛往香港的航線,機票價格也僅有1000多元,港澳通行證和籤注的辦理也非常方便,這都讓赴港遊的便利性極大增強。赴港遊人次實現飛躍式增長來自香港旅遊發展局的統計數據顯示,香港自1997年回歸以來,旅遊行業經歷了20年飛躍式發展,內地赴港人次從1997年的236萬攀升至2016年的4277萬,增長超過17倍。
  • 觀察:赴港生子戛然而止 雙非港童何去何從?
    「赴港產子」這個龐大產業,在高速運行的軌道上戛然剎車。  4月26日,香港醫院管理局大會討論通過,2013年香港公立醫院將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分娩;而香港私立醫院明年起也停收「雙非」孕婦分娩的消息,為這個據說超過40億元「淨產值」的行業,敲響了「喪鐘」。不少中介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在這一周陷入了「最後的瘋狂」。
  • 「個人遊」為魅力香港注活力
    今年1至5月份,儘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和甲型H1N1流感的影響,內地赴香港旅遊人數仍然達到724.9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7.4%,其中「個人遊」旅客達到414.49萬人次,佔到赴港旅客總人數的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