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外賣總店訂單量多,花8萬加盟後沒生意,老闆懷疑沒教訣竅

2020-12-14 大蘇侃社會

眾所周知,現在有許多專門做線上的外賣店,通常選擇的門店位置都是較為偏僻,主要是可以節省不少門店成本,自然在堂食方面也沒有多少量,一旦在外賣平臺上做不起來,老闆都是會虧本的。

對於沒有做外賣店的經驗,又想要自己開店創業的群體來說,最好的途徑就是花錢加盟品牌店了,前期對方是會派人過來指導,讓創業的老闆學習到經驗,也會自己經營一家總店來取信於加盟的老闆。

在貴陽就有位老闆花8萬加盟了外賣店,然而總店的訂單量是很多,她家卻沒有生意,老闆懷疑是總店沒把訣竅交給她,我們一起來看看。

事情是這樣的,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張女士在外賣平臺下單時,見到一家賣拌飯的外賣店訂單量很多,還在對外招新的加盟商,張女士就和丈夫說了這事,想要去加盟開店賺錢,這個提議也得到了丈夫的同意,她就花了8萬元加盟了該外賣店。

剛開始生意還算不錯,總店也派了個人過來指導,沒過多久指導的人就說家裡有事,讓張女士自己好好運營外賣店,沒想等到總店的人走了後,外賣店的訂單量一落千丈,原本每天能有將近200單的量,很快就掉到了3位數以下。

為此張女士也是做了許多優惠活動,還找總店的人再來指導下,看看菜要做成什麼樣,點外賣的顧客才會喜歡,然而總店卻不派人過來,看著總店生意和以前一樣,她懷疑總店是藏了一手,沒有把提高訂單量的訣竅教給她。

現在張女士找來媒體的訴求也很簡單,要麼總店再派人過來指導下,把店內的訂單量給提升起來,要麼把8萬加盟費退還點,她也不想再開外賣店了,為此記者也到總店所在位置了解情況,當場指導張女士的工作人員也出面做了說明。

據這位工作人員歐先生介紹:當初他在指導張女士運營外賣店時,每天單量都是將近有200單,後面確實是有事回家了,他也和張女士做了交代,不要更改外賣店後臺的設置,但是張女士不肯聽,自己多次修改了後臺,這才導致了現在的局面。

張女士也承認歐先生所說的情況,表示希望他再次來店內做指導,以後不會再隨意去修改後臺的設置了,歐先生也承諾願意再指導段時間,但是要張女士進行配合,要是再隨意修改後臺,他是不會再負責了,張女士也同意了,事情到此也就結束了。

小結

從張女士所說的賣拌飯來看,應該就是走薄利多銷的方向,大多數此類的餐品,在平臺上也就在10元左右,算上食材成本以及門店和人工,每天僅僅200單的數據,估計還是處於白忙活的情況,張女士修改後臺設置,應該也是想把價格提高。

不過拌飯也不是味道好的餐,只要價格提升上去了,那顧客可不會買單,只會轉頭選擇另一家差不多的,而在新開的外賣店方面,平臺也會在流量上做一定的傾斜,這麼長時間過去了,想必新店的牌子也被摘掉了,這兩點才是訂單量下降的原因。

在此也要提醒大家,如果真的想要創業的話,在考察市場方面不該只以單量為準,應該要再核算下成本,看看賣出1單能賺多少錢,如果連總店都是表面數據漂亮,實際上賺得也不多,那還是不要浪費錢加盟開店了。

大家對此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女子花4萬多加盟麻辣燙,店面一年租金7萬多,3天卻只接到14單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工作需要,城市居民沒時間做飯,大部分人都通過叫外賣來解決就餐問題。由於市場需求大,不少個人和企業也非常想在這個市場上賺上一筆,然而,對於不了解這個行業的人講,進入這個領域可能就是一個坑。
  • 女子花4萬多加盟麻辣燙,只做外賣,三天後:我幹不下去了
    女子花4萬多加盟麻辣燙,只做外賣,三天後:我幹不下去了很多人羨慕生意人,覺得做生意的人都能發大財。其實生意並不是那麼好做的,要有經營頭腦,要能夠吃苦,要有敏銳的嗅覺。有人沒有做生意的相關經驗,覺得靠自己的力量太難了,就想著加盟品牌。
  • 95後把奶茶外賣做到西湖區月銷第一!他卻說:加盟跟打工沒區別
    95後小夏可能也沒有預料到,自己大學畢業後還沒來得及找第一份工作,就要替父母接盤一家奶茶店。2017年,小夏的父母在朋友的推薦下,花10萬元加盟了一家本地連鎖奶茶,並果斷在西湖區文三西路上找了一個鋪位,前後花了40多萬,把奶茶店開了起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95後把奶茶外賣做到西湖區月銷第一!他卻說:加盟奶茶店跟打工沒區別
    95後小夏(化名)可能也沒有預料到,自己大學畢業後還沒來得及找第一份工作,就要替父母接盤一家奶茶店。「加盟這個品牌的時候,交了2萬塊錢保障金,要求所有的奶茶原料都必須從品牌方拿貨。但我發現,品牌方給到的價格比原料供應市場貴了五成以上。」
  • 武漢奶茶外賣訂單量增長近8倍,料多奶茶成為首選
    外賣訂單量3天增長近8倍,武漢奶茶復甦據長江日報報導,這兩天,武漢部分商場的星巴克、瑞幸咖啡、小鹿茶、奈雪の茶、喜茶等陸續以外賣形式恢復營業。其中奈雪的茶光谷門店恢復營業,喜茶武漢漢街店在前幾天也開業了,瑞幸咖啡與小鹿茶的王家灣、家樂福、十升店和常青中百超市店均已恢復營業。
  • 小鎮加盟創業者:沒踩火鍋店的坑,沒上假奶茶的當,卻栽在滷汁飯上
    趙毅覺得,能在重慶把三樣家常菜做出新意不容易,就和老闆聊了一下,得知該店外賣也不錯,每天能有3000單,趙毅和朋友心動了,認為這個老闆做得出來,自己應該也做得出來,而且加盟費7萬,虧得起,於是就和三個朋友合夥加盟。開店以後,趙毅才發現,開一家餐飲店花費並不低,自己所在的地區是一個三、四線的小地方。
  • 記者回訪外賣測試的五家門店 問 外賣在你們營業額中佔多少比例?
    這個外賣我們是外包出去的。」  外包給誰?「每家分店都是外包給一個負責人,這個人在總公司那邊,不在分店這邊。從打包到送外賣,都是他手下的人。但我們對他會進行監管。」  像你們這家店,外賣生意不好,怎麼辦?「公司對外賣生意不好的店,會有政策的補貼。」  這家店的外賣負責人是90後,兩個月前剛從騎手上升為合作人。「我在老娘舅有一年多。我們自己配送的。
  • 一傻「套」三年,現在才看清這些加盟陷阱騙局!
    因為當時沒有技術,所以老肖找品牌加盟,當時裝修成本花費10萬,設備在總部購買花了4萬多,門頭設計根據總部的要求又花了1.5萬。因為當時做麻辣燙的店鋪不多,生意還不錯,老肖也覺得值得花錢。但在2020年初,老肖遭遇了疫情,他的生意開始一落千丈,生意不好,再加上老婆也想生個孩子,老肖想辭職,把店賣了。商店的位置還不錯,大門處可以停車,但是由於情況不好,轉讓費從5萬降到了3萬,幾個月沒有人接手了。老肖覺得沒必要再撐下去了,打算把店裡的設備賣掉。
  • 95後把奶茶外賣做到西湖區月銷第一!他卻說:加盟一家奶茶店,跟打工...
    95後小夏(化名)可能也沒有預料到,自己大學畢業後還沒來得及找第一份工作,就要替父母接盤一家奶茶店。2017年,小夏的父母在朋友的推薦下,花10萬元加盟了一家本地連鎖奶茶,並果斷在西湖區文三西路上找了一個鋪位,前後花了40多萬,把奶茶店開了起來。
  • 美團外賣、餓了麼外賣沒訂單怎麼辦?
    我們經常聽到的是商家抱怨外賣沒訂單,不論是新店還是老店、外賣方面沒訂單都是商家頭疼的問題。高昂的店租、有限的人流量、使得商家不得不再外賣上想多爭一些利潤。有些商家盲目進行推廣、結果一天花的推廣費用比營業額還高。增加的訂單寥寥無幾。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 想靠火鍋外賣發財的第一批老闆,已經跑路了
    於是就有創業者瞄準了火鍋外賣連鎖。商業街探案的一位讀者孫先生留言表達了他的思考和困惑:想趁著疫情期加盟一家火鍋外賣連鎖,因為他覺得需求很旺盛,而且非常時期,心儀品牌的加盟政策比較優惠,算抄底,但有位搞餐飲的朋友卻勸他,火鍋外賣在疫情期做起來的難度很高,而且就算火了,疫情結束後,95%的消費者都會回到門店的懷抱。
  • 都說外賣作坊很暴利,為何很多生意火爆的店鋪突然就關門了?
    自從外賣火起來之後,很多傳統的飯店感覺生意突然間就變差了,後面才發現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外賣作坊,他們沒有實體店,只需要一個廚房就可以賣快餐,而生意比飯店還要好,掙的錢比很多的飯店老闆都要高的。後面問過一位外賣員的朋友,他就是這種情況是非常正常的,現在經常出來一些外賣作坊,起量非常快,開店半個月就出現一天幾百單的情況。不過這些店鋪是起來得快,倒閉得快,按照朋友的話,主要是因為這幾個原因。
  • 武漢奶茶外賣訂單量3天增長近8倍
    現場看到外賣訂單不斷。」長江日報記者採訪獲悉,這兩天,武漢消費者心心念念的星巴克、瑞幸咖啡、小鹿茶、奈雪的茶、喜茶等陸續以外賣形式恢復營業,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快餐連鎖店的外賣也越來越多了。數據顯示,截至3月26日,支付寶平臺上,武漢的奶茶外賣訂單量3天增長近8倍。外賣騎手陳暢一直堅持在江漢路送外賣。
  • 一顧客下了8個外賣訂單,騎手送到後傻了眼:罰款160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變懶了,懶到吃的喝的都叫外賣了。當然,之所以叫外賣,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外賣方便,隨叫隨到,加上一些平臺的紅包優惠劵,價格還挺不錯呢。不過,叫外賣的人一多,騎手們接到的單自然就很多了,訂單多固然是好事,畢竟騎手們也是靠訂單量來賺錢的。
  • 有位顧客預訂麵包不僅沒花一分錢,還讓麵包老闆給了他3萬多
    進店消費,顧客掏錢,老闆收錢,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最近有位顧客,預訂了大量麵包,不僅一分錢沒花,還主動讓老闆給了他3萬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消防演練要訂2800份早餐金灣梁女士是一家麵包店的老闆,眼瞅著同類行業競爭激烈,生意不好做,她心裡直想著怎麼突破經營瓶頸,正合計著呢,機會來了。
  • 廈門假期外賣訂單量全省第一
    年輕人旅遊在酒店訂外賣不少  來自各大酒店的外賣訂單比節前增長41%,其中超過五成訂單為沙茶麵、五香卷、海蠣煎等地方特色菜,頗具節假日特點異國特色外賣訂單量比節前增長29%,其中韓國料理、日料、泰餐、西班牙海鮮飯等品質餐食單量增幅較大。
  • 受疫情影響網上買菜需求激增 面線糊外賣訂單多
    根據餓了麼網購平臺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泉州外賣平臺買菜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1.8倍,商超訂單增長1.4倍。其中,泉州人買得最多的菜品前三位分別是土豆、大蒜頭和嫩豆腐,面線糊、雞爪等特色美食成為外賣訂單量增長最快的食物。在南安洪瀨一超市,工作人員正在為外賣買菜訂單配貨。
  • 火鍋店老闆:投了300萬加盟,每個月虧十多萬,說多了都是淚!
    火鍋店老闆:投了300萬加盟,每個月虧十多萬,說多了都是淚!如今實體店生意確實比不上前幾年了,因為這兩年的房租節節攀升,實體店老闆們的利潤也是被壓得越來越低了,而小編身邊做實體生意的朋友今年也都轉租了,問他們原因,他們卻也都只是笑著說今年沒生意...
  • 奶茶外賣訂單量三天漲8倍!奈雪、星巴克、瑞幸、小鹿茶……一個都...
    通過無人零售、外賣等數字手段靈活經營,武漢小店經濟正在重啟。胡老闆是武漢醒目超市的店主,春節過後,線上叫外賣買生活用品的訂單一直暴增。他每天騎著電瓶車給周邊小區顧客「無接觸」送貨,同時用著網商銀行面向湖北商家的無息貸款維持經營,「這時候不會去想賺不賺錢的事,就是用一切辦法讓小店活下來。」胡老闆說。
  • 他花59萬代理輕鋼別墅,價格比磚混結構貴1倍,1年都沒拉到生意
    他就把紹興的物流生意給轉包出去,還給公司交了59萬8千元,建了一套258平的別墅,並成為了縣級代理,現在別墅已經建起來很久了,外觀效果確實是和公司所展示的圖片一樣,但是他的生意卻完全沒有起色,從去年到現在,一個單子都沒有接到,所以他就想要把錢退了。至於為什麼接不到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