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以後的女人,婆家不是家,娘家不是家,自己的家更不是家

2020-12-19 雙魚座的未秧

前幾天,網上一個視頻火了,視頻大意是:女孩子在外面是沒有家的。

這句話,放到結婚以前,我會覺得是瞎矯情,可是,對於剛剛結婚不到半年的我來說,的確是深有體會。

如果說你即將結婚了,你可以點進來看看,或者說你已經結婚了,相信你也會深有體會,感同身受。

我相信大部分的女孩子,都是因為愛情跟一個男生走到一起的,那些拜金女有嗎?有,但是現在很多短視頻和營銷號都是出於獵奇心理,有意醜化和放大個例,我身邊大部分女孩子,還是嫁給愛情的。

跟所有女生一樣,我不願意將就,我不願意為了一句「合適」就向命運投降,我一直在等待著我的真命天子,哪怕這輩子不結婚,我也不想妥協。

還好,命運足夠眷顧我,在不大不小的年紀,28歲,我遇見了我的他,讓我覺得看到他的時候,我就是開心的,我喜歡這種開心,我希望在「苦」更多的日子裡,他是我餘生大部分的甜頭。

一直以來,我們都相處得非常好,我們的相處方式是像朋友那樣的相處,有話直說,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的心思,所以一直以來,我都很快樂。

當然,這種快樂並沒有戛然而止,我並不覺得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是婚姻裡面有了更多的不確定,就像有人說的,結了婚的女人就處在弱勢的位置了。這裡所說的「弱」,並不是真的弱,也不是說非得有個惡婆婆欺負你或者怎麼樣,相反,我的婆婆對我也很友善,她是個大大咧咧的人,我們時常像閨蜜一樣聊家常。

結婚以後我養了一隻貓,我是從小就很喜歡養貓的,也是小時候姥姥就養貓,後來媽媽也養貓,到了我也是非常喜歡,這隻貓是朋友的貓,她嫌棄掉毛想遺棄,但是想到我喜歡貓,就送給了我。

婚後的一切都很令朋友們羨慕,嫁給了自己愛並且愛自己的人,養了一隻可愛的小貓咪,沒有別人家那種婆媳關係的爭吵,沒有太大的工作壓力,也沒有房和車的壓力,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是小富即安,我很知足。

但是生活就是雞零狗碎,一地雞毛,打敗婚姻的除了第三者,更多人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結婚以後的女人,婆家不是家,娘家不是家,自己的家更不是家。」這種感受,源於一次爭吵,而且不是什麼大事,我幾乎都已經忘了具體因為什麼了。

從小,我的媽媽就給我說,你這麼任性,結了婚以後別三天兩頭因為點小摩擦就往娘家跑,你回來我們也不會收留你的,你得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當時的我,覺得我媽太殘忍了,別人的媽媽都是護犢子,我媽可倒好,把我往外推,結婚以後,我才真正明白她的苦心。是啊,吵架以後我回娘家又能怎麼樣呢?難道我真的想讓他們為了一點摩擦就去跟婆家幹仗嗎?日子還過不過了,說到底父母不可能陪我一輩子,我終究要一個人扛下所有。

於是在爭吵後的那一天,我哭到崩潰。我開始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女孩子在外面是沒有家的。

是啊,你的男朋友或者老公,疼你愛你,你們整天卿卿我我的時候,你是不會想這些的,你甚至覺得他是上天派來拯救你的,他愛護你,謙讓你,包容你,讓你覺得你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風女人。

可是結婚以後的那次吵架,我沒有回娘家,因為不想給父母添堵,我沒法去找婆婆告狀,因為哪怕情商再高的婆婆,她可能表面上會向著你,可是心底裡她還是覺得自己的兒子千好萬好,我不知道該去哪裡,要是從前,我肯定就去閨蜜家了,可是閨蜜已經結婚有孩子了,我也不能去打擾。

於是那天,我找了個酒店,自己呆了一晚,沒哭沒鬧,就是覺得很難過也很無助。原來長大真的是一瞬間的事情,你不能再為了自己的小情緒又哭又鬧,你要做你自己的大樹了。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婆家娘家,都不是「我們家」
    「這是你和你爸媽的家,」小安惆悵,「不是我和你的家。」2不知有多少人,把結婚視為婆家對媳婦的「兼併接納」,所以你得學會融入,儘快把自己磨合成大家庭的一份子。我覺得這種觀點很扯淡。結婚是兩個成年人組建一個新家庭,才不是女方擠進男方的原生家庭找位置好嗎?但很遺憾,這種觀念至今仍大行其道,許多妻子大概也都聽過類似的話:「進了我們老X家的門,就是我們老X家的人,以後要……」省略號背後,是一長串的以大家庭為重。
  • 婆家娘家,最終都不是女人需要的家,男人總是忽視她們想要的
    男人卻總是認為,女人嫁給自己以後,自己的家就屬於她未來的家,然後讓她做著各種很自然的家務事,照顧長輩也直接成了女人義務上的事情,接著就是計劃生孩子,讓老婆徹徹底底融入這個家裡。對於已經嫁為人妻的女人來說,她們更希望得到一種被重視的感覺,在家裡有領袖的樣子,而不是大事無法參與,小事卻不能有建議,這樣的家在女人的心目中,只能屬於別人,她永遠像個外人。
  • 婆家娘家,過年回哪個家?
    女:「哪條法律規定過年女人一定要回婆家?」男:「這不需要法律規定,這是人之常情。」——這是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裡的一段經典對白。隨著春節的臨近,類似的情景在許多夫妻特別是「雙獨」夫妻間真實上演:除夕團圓夜,該回哪個家過?
  •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娘家婆家不如自己的小家
    回娘家,你是外人。你出嫁的那天,就是在娘家變成外人的那天。結了婚,其實大家已經默認了女人屬於婆家,這一切都不需要經過當事人的同意,就默認了,在娘家自然成了外人。你是你媽媽生的,你生孩子的時候,自己媽媽自然心疼你,而你生下的孩子是婆家的後代,婆家自然先緊著看孩子,這都無可厚非。除了回娘家在婆家是外人,結過婚的女人,還被一些習俗舊禮給推出外人的身份。
  • 離婚後才明白,娘家並不是女人的避風港,女人要依靠的永遠是自己
    有人說,結婚後,娘家就是女人的避風港。的確,有很多父母在女兒出嫁時,都會囑咐她說,如果在婆家有委屈了,可以隨時回家,父母的家就是你永遠的後盾。可是,在這裡不得不說,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把女兒當成寶,也有一些父母會把這句話根植在心裡: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水。
  • 結婚後婆家拿你當外人,娘家當你是親戚,哪裡才是自己的家?
    文|秘籍君聽過一句話,結婚生孩子後才發現,娘家如同賓館,因為貴住得少,欣喜但陌生;而婆家如同旅館,因為便宜,熟悉,但始終不踏實。剛開始,我心裡是覺得這種想法太消極。聽她說,結婚之後,她就覺得親媽對自己疏遠了。還經常說女兒回娘家是客,她去寶媽家裡也是客。前幾天本來想回家看看,給嫂子打電話說一會兒過去,卻被直接拒絕「別回來了,日子不好」。當時氣得不能行,但讓她鬱悶的是親媽居然也說「日子是不好,沒事別回來」。聽到這樣的話,她的眼淚馬上就出來了,難道回自己家也要看日子嗎?我順口說了句「哪有媽媽不疼女兒的,你可能是想多了」。
  • 深有感觸:女孩子長大以後,結婚以後,是沒有家的
    女孩子02而結婚以後我的弟弟還未結婚,所以我的房間被保留得很好,可多少還是有種不是「家」的感覺,更像是親戚。我記得結婚後的某一年過節,我前腳剛進門,後腳奶奶就端著茶水向我走過來,問我要不要喝茶。我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婆家」的,反正對於我而言,如果不是我孩子在婆家,我可能回都不想回去。我沒有覺得那個地方是屬於我的,我只會覺得:「哦,我還有一個可以待著的地方」。
  • 「媳婦,你以後沒事少往娘家跑」「這裡不是我的家」
    婚姻最奇妙的地方是從原本的家搬去另一家生活,而你過得是否幸福,取決於這個男人是否會給你一個溫馨的家庭。要是家庭整天吵吵鬧鬧的,女人就會很想回到自己的娘家尋求安慰,而娘家就像她們的避風港一樣,來守護著她們。
  • 聰明的女人,婚後就要經營自己的家了,娘家的一些事情不要管
    很多人好像不明白結婚的意義在哪裡,好像是真的嫁給了一個男人,嫁給了他們家一樣。婚後是兩個人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兩個人就要為新的家庭開始努力。一些女人可能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總是覺得和老公不是一家人一樣,有什麼東西都要往娘家帶,這樣只會慢慢地加重矛盾,娘家也會覺得是理所當然。
  • 「過年不用回去,娘家不是你家了」兒媳霸氣回應,「氣哭」婆婆!
    婆婆過年前3個月就說:「兒媳,你嫁到我們家,這是第一年。我們這邊的習俗,結婚第一年女方都得在男方家過。」就這樣,麗珍聽了婆婆的話,留在了男方家過年,沒有回去。麗珍父母一直嘆氣,麗珍說明年一定回去過年。婆婆說:「過年不用回去,娘家不是你家了,你現在是我們家的人,應該把心思放到自己的小家庭上。」這話婆婆不止說了一次,她的目的很明顯,就是不想她帶著孩子回娘家過年。麗珍想不明白,為什麼嫁的地方當地有這樣一個習俗:女方不在男方家過年,男方就會沒面子。
  • 小鎮離婚女人:回不去的婆家,呆不住的娘家,再嫁了才有家
    離婚時,曉冰沒能分得到房子,於是只好回了娘家;可娘家顯然也不是她的家,父母嘰嘰咕咕,哥哥嫂子嫌棄,天大地大,竟然沒了她一個離婚女人可以容身的家。她說,這麼多年,我最後悔的就是沒有買個自己的房子,我後半生的願望,就是有一個屬於我的家。
  • 「兒媳,你嫁過來就是我們家的人,以後別再管娘家的事了」!
    本來所有的一切都早已準備就緒,可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未來婆婆說了一句令小美難以想像的話,那一天小美跟著男朋友去家裡吃飯,吃完飯以後,小美幫著未來婆婆一起洗碗。而就在這個時候未來婆婆輕描淡寫的對她說道:「你嫁過來以後就是我們家的人了,以後少管娘家的事情,安安心心的過自己的日子。」
  • 「我知道錯了」,女人只顧娘家不要小家,想復婚才知前夫已再婚
    如果在娘家繼續住下去,難免會遭人閒話,於是小倩決定去婆家門上主動認錯,跟丈夫復婚。 可是剛走到婆家樓下,就看到丈夫,不,是前夫牽著一個女人的手並肩走來。 三人撞見的場面很尷尬,但前夫還是大方地跟她解釋說,他結婚了,旁邊這位就是他的新婚妻子。
  • 女人能回娘家坐月子嗎?有兩點依據,不是迷信!
    婆媳矛盾,是千古難以解決的大難題,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結婚之後,不願意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更希望過二人世界。但是女人懷孕之後,在生活上可能就會變得比較不方便,所以婆婆可能會主動請纓照顧孕婦。所以很多女人在生完孩子坐月子時,更希望自己親媽照顧月子,而不願意讓自己的婆婆照顧。但是有一些人說,生完孩子之後,是不能回娘家坐月子的,可能會給娘家人帶來厄運,真的是這樣嗎?所以有些女人就想知道,女人能回娘家坐月子嗎?有兩點依據,不是迷信!生完孩子後,能回娘家坐月子嗎?
  • 一個中年女人離婚之後,才明白娘家和自己的小家哪個更重要
    兩個人結婚之後,就意味著自己身上要承擔的責任比之前要更多了。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女人結婚後,對娘家和小家的關係還是拎不明白的,給自己的婚姻造成嚴重的後果。其實女人在結婚之後,內心就要有一點分寸了,不能什麼事情都幫自己的娘家,要幫助也應該看一下自己的能力,否則只會影響到夫妻之間的感情。相對於娘家,還是應該先顧自己的小家。對一個女人來說,結婚之後自己的小家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所以,自己重心應該放在這個上面。但是有很多女的並不是這樣認為,現在生活中,有很多特別顧娘家的女人。
  • 有了「小窩」就是自己的家嗎
    小時候常聽人說「姑娘長大了婆家娘家都不是自己的家了」。那麼有了「小窩」就是自己的家嗎?疫情休假,我照樣上班。一日三餐,輔導她寫作業 做家務 ,哪一點都得操心。做女人難,做母親更難。小窩 我終於結婚了,心想我可解放了,有自己獨立的家了,可以擁有自己獨立的自由空間了。恰恰相反,父母認為,你嫁人了,家裡的一切都不是你的了。
  • 為什麼太顧娘家的女人會被婆家嫌棄?這三點原因告訴你答案
    一個女人,嫁到了婆家後,就是婆家的人,如果經常回娘家,還往娘家帶東西,就會引起老公的抱怨,也會讓自己的婆婆嫌棄,最後的結局,可能就是兩個人離婚,兩個人各過各的日子。她對自己的行為絲毫沒有感覺到不適,只是覺得自己作為女兒,孝敬父母是應該的,父母以前吃了那麼多苦,好不容易把她撫養這麼大,現在有能力了,理應孝敬父母,可是這些情況下,婆家看來卻是一種過錯。後來兩個人還是離婚了。為什麼太顧娘家的女人,會被婆家嫌棄,這三點原因告訴你答案。
  • 出嫁的女人如蒲公英,婆家娘家何處是我家?回不去,也融不進!
    嫁給老公快兩年了,有了自己的小家,還有給力的娘家婆家,我覺得自己真幸福。可是我的幾個好朋友就不一樣了,那種「在娘家成了客人,婆家又當你是外人」的尷尬與心酸,讓我聽了也不禁動容。好友姍姍:無論是客人還是外人,說起來都是淚。
  • 「兒媳,你是我們家的人,娘家的事情不要管」「沒花你的錢」
    老舊的思想裡總認為,女兒出嫁以後就是丈夫家裡的一員了,那么娘家的事情無論大小好壞都與她沒有關係。然而,在思想開放,男女平等的新時代,女人嫁人以後,究竟應不應該管娘家的事情呢?女人在出嫁以後,不僅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還要時刻記得,自己現在已經擁有一個獨立的小家庭了,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回報父母,但是切記不可以以犧牲自己的婚姻生活為代價。
  • 已婚女人的心裡話:丈夫對你好不好,過年回趟娘家就知道
    暖心導語:很多女人在結婚以前的時候,過得很好,也跟自己的家人關係很好,但是結婚以後有了自己的家庭,就會跟自己的家人總是隔了一層,但是血緣擺在那裡,你還是這個家的人,只是你結婚以後,回家的次數就不多了結婚的女人,要看這個男人對她好不好,就可以看她在婆家的地位,還有丈夫對她娘家的態度,因為愛你,所以對你的親人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