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蔡英文過境紐約當美國的提線木偶

2020-12-12 環球網

蔡英文借訪問南美「邦交國」首次實現過境紐約,她本人和民進黨當局欣喜若狂,她成為第三位過境紐約的臺灣「總統」,前兩人是陳水扁(2001年、2003年)和馬英九(2013年)。

不過蔡英文在紐約從事活動更加不受限制,她的計劃中甚至包括了在臺灣駐紐約辦事處會見臺「邦交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臺灣綠營輿論紛紛標榜這是臺「重大外交突破」。

臺灣地區領導人經常往加勒比地區「邦交國」跑,但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心裡真正瞄著的是過境美國。美國把臺灣問題當成對華關係的牌來打,安排臺領導人過境美國的地點和待遇也成了它的出牌方式。安排在紐約過境,並且像蔡英文這樣可以大張旗鼓地活動,是美方迄今給臺領導人的最高過境規格,這與當前的中美貿易戰顯然有關。

在人們的猜測和議論中,美國的這一手牌還備著更狠的一招,那就是安排臺領導人過境華盛頓。如果再允許過境者公開活動,那就和臺領導人正式訪問美國差不多了。當然美方接待臺領導人過境的不確定性與北京做出什麼反應的不確定性是相互制約的關係。蔡英文不過是個玩偶,她的胳膊、腿還有嘴巴都連著提線掌握在美國的手裡。

總的來看,美國打臺灣牌的積極性不斷提高,這其實反映了華盛頓與北京博弈逐漸變得吃力,需要用中美關係通常說來最敏感的這張牌加力向北京示威。但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實力出現質的量級增長,以及中美博弈面的大幅變寬,臺灣問題所能提供的戰略刺激性又在降低。

1995年,當時的臺灣「總統」李登輝被允許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演講,對中國大陸的衝擊是全面性的。大陸也在當時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做出極其強烈的反應。二十幾年過去,臺海地區的力量格局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各方的戰略心態都被重置。事情仍會很嚴重,引發的對抗也可能很尖銳,但對大陸再難形成當年規模的衝擊波。這種變化是根本性的。

今天我們看蔡英文過境美國的表演以及美國利用此事對華搞的小動作,我們的第一感覺已經不是巨浪迎面衝來的危機感,而是對美臺這些表現很LOW(低劣)的輕蔑。對於美臺各種把戲我們有了做不做反應和做什麼反應的從容選擇,這種選擇被置於中國戰略的整個體系之中,而不是像過去那樣我們只有一個選擇,而且它的成敗有全局意義。

中國在臺海方向的戰略自信空前提升。我們堅持和平統一政策,但強大的軍事實力增加了和平政策的威嚴。民進黨當局猶如在競賽畫彩蛋,得意洋洋,但是如果局勢在這個維度上走到盡頭,大陸是可以一巴掌把這個彩蛋拍碎的。美臺之間的所有遊戲也只能建立在大陸不拍碎這個彩蛋的基礎上。他們嘴上不說,但心裡是知道的。

大陸迄今堅持和平統一政策,是因為這一政策的收益大於我們因此面臨的各種麻煩。如果臺灣變成美國印太戰略的活躍支點,並大幅提高大陸的戰略成本,過了臨界點,那麼大陸就必將嚴肅評估另外的選擇。大陸擁有強制改造島內局勢的豐富手段,那些手段迄今沒有被使用,但只要大陸的對臺政策發生改變,它們隨時會被激活。

通常來說,大陸的底線是臺灣不能搞「法理臺獨」。但是美臺勾結如果過分,對大陸造成成本巨大的牽制,大陸的對臺政策也可能出現方向性調整。從長遠看,如果民進黨當局的政策一直往前滾雪球,大陸至少對臺採取有限軍事打擊行動是遲早可以預見的。我們的直覺是,臺海地區政治局勢的演變正不斷為推動大陸的這一抉擇提供量的積累。

中美都會計算臺灣問題的成本,也都不會貿然撤掉該有的謹慎。挑動「臺獨」的島內勢力相當於案板旁邊魚缸裡的那條魚。那條魚應該寄希望於案板被移走,而不是炫耀它長得有多肥,多麼歡蹦亂跳。

相關焦點

  • 蔡英文「過境美國」鐵了心衝,沒在怕?
    香港中評社7月12日發表評論員林淑玲的社評文章說,蔡英文2016上任以來的第七次出訪,美東時間11日下午3點已抵達紐約「過境」。從臺灣啟程前夕,蔡在紐約行程秘而不宣,但可以確定的是,她對外界提醒記取1995李登輝訪康乃爾大學導致臺海危機教訓的事,並沒有太在意。
  • 蔡英文「過境」美國紐約 上千名反對者遊行示威
    (原標題:蔡英文「過境」美國紐約,40名「臺獨」與上千反對者起衝突)
  • 蔡英文「過境」紐約,上千華人高喊「反對臺獨」抗議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楊立 李俊峰 環球時報記者 高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也許沒有想到,當她費盡心思,終於以「總統」身份首次「過境」紐約並為此洋洋得意之時,首先迎接她的卻是下榻酒店前兩派人士的大打出手,以及在美華人和相關社團如影隨形的抗議。
  • 蔡英文過境美國挑動兩岸敏感神經
    蔡英文今天啟程出訪加勒比海「邦交」,重頭戲及外界關注焦點卻都是蔡「過境」美國的行程與規格。傳出蔡可能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演講,且美方大開綠燈,將全程公開,如果這個行程確定,蔡此行到美國已不算是「過境」,等同是訪問規格。李登輝1995年到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講,引發1996年的飛彈危機。
  • 寧化:傳承客家提線木偶戲
    「手要靈活,動作要協調,隨著木偶的一舉一動,線下的木偶才會栩栩如生……」7月16日,寧化水茜鎮提線木偶戲老藝人賴家麒梳理著兩根長竹竿上的木偶提線,嘴裡情不自禁地哼唱幾句。
  • 蔡英文1月訪中美洲 外媒稱中國敦促美國拒絕蔡英文過境
    然而,據臺媒6日消息,蔡英文將於明年1月訪問中美洲「友邦」,去程「過境」休斯敦,回程「過境」舊金山,出訪時間在1月20日之前。但這一安排引起外界猜測,川普將於明年1月20日正式就職美國總統,蔡英文是否想在此之前與其會面。隨後,有消息人士表示,蔡英文此次不會過境紐約,也沒有和川普見面的計劃。
  • 客家絕活——五華提線木偶戲
    五華縣的提線木偶戲也極具地方特色,明朝初年由福建傳入,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源於秦漢。  福建閩南人稱為「嘉禮」,具體是由上空提線操縱或藉縛在控制器上的細線而操縱的木偶形體。  五華提線木偶戲的木偶造型精細,分生旦、醜、公、婆、淨六個臉譜,形體高大(約高90釐米)。
  • 蔡英文又想玩「過境牌」?
    蔡英文預計在下個月中旬出訪加勒比海「三聖友邦」,並積極爭取過境美國的地點能有所突破。早前有媒體放出消息指出,蔡英文此行將力拼過境美國東岸,甚至有機會挑戰「過境華府」。    「三聖友邦」指的是聖露西亞、聖文森,以及聖克裡斯多福‧尼維斯。三國面積合計約為1266平方公裡,約略與桃園市相等,總人口約有15萬5千人,約與桃園市龜山區人口相當。
  • 蔡英文過境美國謀「突破」臺灣恐陷險境
    美國國務院上周批准高達2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案,美方在蔡英文即將過境美國出訪加勒比海前夕,刻意藉此營造華府支持臺灣維持必要的防衛性武器,並宣傳美臺軍事互動,在國民黨初選民調即將公布之際,川普政府支持蔡英文連任已愈趨公開化。
  • 港媒:美國顧忌大陸 蔡英文過境美東部願望落空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7月31日報導,蔡英文訂於8月12日啟程訪問巴拉圭、貝里斯進行「同慶之旅」,原本外界猜測在「臺灣旅行法」通過後的蔡英文首次過境美國,規格應會提高,不排除是華盛頓,至少也是紐約。當局30日公布的行程,維持美國西部過境,洛杉磯、休斯敦都非首次。
  • 望海樓:過境美國,蔡英文挑動兩岸敏感神經
    以出訪「友邦」為名,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要過境美國,這回據說要在紐約和丹佛各過兩晚,創下在美過境時間最長記錄。蔡英文團隊已掩不住嘴角的笑,全忘了向「洋大人」搖尾乞憐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更忘了挾洋自重的挑釁之舉會進一步惡化兩岸關係,置臺灣於險地。 自李登輝以降,島內綠營政客一貫把過境美國哪個城市和停留幾天當作「身價計算器」。
  • 蔡英文「過境外交」求突破卻弄巧反拙
    由於這是美國頒布《臺灣旅行法》之後,蔡英文首次以領導人身份過境美國,因而她在過境的過程中,是否獲得華府的特別禮遇,是否能夠與過去歷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相比獲得較大幅度的「突破」,就成為各方面觀察關注的重點。實際上,蔡英文在啟程時聲稱她希望此行能向世界傳達三個重要訊息,其中第二個就是要堅定地走向世界,拓展 「外交空間」,因而對美國在這次過境安排上給予相當的方便及禮遇表達感謝。
  • 邵宗海:蔡英文過境美國得到什麼
    蔡英文已於7月11日啟程出訪加勒比海4國「友邦」,進行「自由民主永續之旅」。行程中尚有4天仍然是循以往過境美國的模式,在去程時停留紐約2天,回程時也在丹佛多待2天。    根據媒體報導,這次跟以往不一樣的地方,是美方同意蔡英文與媒體公開的茶敘,若對比過去是「在出訪『友邦』行程告一段落後」才會舉行的模式,此次蔡英文可首次在尚未返回臺灣之前,就可以在丹佛舉行。
  • 島內媒體:「過境」美國,蔡英文居心叵測 美方包藏禍心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楊立 李俊峰 環球時報記者 高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也許沒有想到,當她費盡心思,終於以「總統」身份首次「過境」紐約並為此洋洋得意之時,首先迎接她的卻是下榻酒店前兩派人士的大打出手,以及在美華人和相關社團如影隨形的抗議。
  • 美國有恐怖提線木偶,日本有恐怖娃娃村,而中國這個堪稱童年噩夢
    美國有個恐怖的提線木偶,日本有個恐怖娃娃村,而中國這個堪稱童年噩夢。   在美國最恐怖的就是提線木偶,美國非常喜歡用體現木偶來做恐怖電影,很多恐怖電影中都是長相醜陋的木偶。
  • 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在泉州木偶劇院復排上演
    泉州網12月19日訊 (記者陳智勇)昨晚,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在泉州木偶劇院精彩上演。該劇曾榮獲「第十四屆文華獎」「優秀劇目獎」「舞臺美術(舞臺設計)獎」「舞臺美術(燈光設計)獎」等多個獎項。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由泉州市木偶劇團創排,取材於我國古典四大悲劇之一的《趙氏孤兒》。在演出過程中,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動作巧妙,各個角色的表演細膩逼真,整部戲活了起來。提線木偶做出抱嬰兒、拎藥箱、拔劍、牽手、連續甩髮等高難度動作,高超的表演藝術令人嘆為觀止。
  • 蔡英文被曝下半年又要「過境」美國 網友諷:卸任前旅遊
    島內媒體19日曝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規劃下半年出訪加勒比海地區的「友邦」。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蔡當局真正目的在於借出訪之機,「過境」美國來「挑釁」大陸,甚至還揚言要把紐約當成「最終目標」。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稱,下半年更接近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因此蔡英文所謂「過境」的真實目的也不言自明。安排此時「過境」,就是妄圖藉此為自己「壯壯聲勢」,可謂心機滿滿。島內網友聽聞這個消息,紛紛「開嗆」:「四百億當伴手禮嗎」「浪費百姓交稅的資源」「猜猜她回來後,哪幾國會『斷交』?」「卸任前出遊」「拼選戰?
  • 7天後出訪 臺官方確認蔡英文過境美國未公布地點
    【觀察者網綜合】綜合臺媒12月29日報導,臺灣地區政府官員表示,蔡英文明年1月「出訪」中美洲行程大致確定,過境美國路線已基本協調完畢,不會再有變化;但具體過境美國哪個城市仍未公布。  據美國之音中文網30日稱,蔡英文將在美國過境停留,過境美國的具體安排尚未宣布,有媒體猜測蔡英文可能會與美國當選總統川普或他的內閣班底接觸。  不過,臺灣涉外部門此前已表示,蔡英文不會過境紐約、也不會見川普。  蔡英文將於明年1月7日-15日啟動9天8夜「英捷專案」出訪中美洲四「友邦」尼加拉瓜、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及薩爾瓦多。
  • 蔡英文出訪「企圖過境華盛頓」?臺網民諷:畢業旅行度假
    此前在今年3月,蔡英文出訪太平洋「友邦」帛琉、諾魯和馬紹爾群島,適逢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拋出震撼彈宣布投入民進黨初選,加上高雄市長韓國瑜前進港澳和大陸銷售農產品,使蔡英文出訪焦點被掩蓋,能見度不如預期。和以往臺當局領導人出訪一樣,蔡英文此行重點仍是「過境」美國。《中國時報》23日稱,紐約自然是「最務實的過境地點」,安排費城、巴爾的摩等華盛頓周邊的拜會則有加分作用。
  • 蔡英文「過境」美國,「臺獨」與上千反對者在其入住飯店外起衝突
    蔡英文近日出訪加勒比海所謂「友邦」,11日,她「過境」美國紐約的作秀剛上演,現場卻發生意外。就在她入住的飯店門口,聚集了40多名「臺獨」與上千名反「臺獨」華人華僑,隨後現場發生衝突,造成5人受傷。對此,有臺灣網友諷刺蔡是「名副其實的trouble maker(麻煩製造者)」。